「想學習如何在圖表上認出大型操作者的足跡,這本書注定成為經典。」
——蓋文.福爾摩斯(GAVIN HOLMES),TradeGuider系統國際執行長
★理查德.威科夫交易法的公認權威——大衛.豪斯之作
★專業交易員、《賣出的藝術》作者亞歷山大.艾爾德撰寫前言
威科夫說:「成功的盤勢判讀就是在研究『力道』。
判讀者必須判斷哪一側擁有最大的拉力,且有勇氣跟著那一側走。
在這些緊要關頭,儘管只是增加一根羽毛的重量,都會決定趨勢。
能夠發現這些關鍵點的人,肯定贏多輸少。」
量價分析創始人、被譽為技術分析先驅的理查.威科夫,
在技術分析的黃金時代在華爾街工作,在1930年代建立股票市場學院,
是二十世紀初期享譽世界的投資大師,一生極具傳奇色彩。
作者大衛.魏斯(David Weis)是有近四十年經驗的市場分析師,
他將威科夫的經典作品,化作適應當今市場的權威書籍,
這本可靠的資源簡單易讀,以更現代的角度觀察威科夫方法,
示範該怎麼有邏輯的解讀長條圖和波形,找到即將發生的交易。
▍投資大師們推崇的投資法:每筆交易都會留下無法抹滅的痕跡
作者將威科夫理論與知名講師鮑伯.艾文斯(Bob Evans)的隱喻結合,
利用價格/交易量行為的故事,把圖表上畫的線條相互連結,
這些線條讓價格變動成為焦點,看出引起市場內行動的行為。
換句話說,本書深入分析威科夫和威科夫交易法相關概念和理論,
並將其與現代基礎結合起來。
▍圖表判讀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
畫出支撐/壓力線、解釋交易區間中主導地位的鬥爭、
識別轉折點的行動信號,構建類似威科夫原始波形圖的圖表……
作者介紹他對於威科夫原版盤勢判讀工具的改編,
更適用於現今股票和期貨市場的巨大波動。
發展出成功交易人的感覺和直覺,
理解市場的本質,知曉主力的操盤手法,
可靠的威科夫交易法淺析,理解供需、因果與量價關係。
作者簡介:
大衛.H.維斯(David H. Weis)
擁有將近四十年經驗的市場分析師。在1980年代中期擔任ContiCommodities公司的技術研究總監,在北美、歐洲和遠東地區都舉辦過技術交易研討會,他是理查.威科夫交易法的著名權威。
《艾略特波形商品信》(Elliott Wave Commodity Letter)的前編輯,發行人為羅伯特.普雷切特(Robert Prechter),以及《技術力量》(Technical Forces)的前編輯兼發行人——這是每月一封的市場信,主題是價格/交易量分析。
維斯也寫過許多技術分析的文章,並著有《利用艾略特波形原則來交易:實務指南》(Trading with the Elliot Wave Principle: A Practical Guide)。他是維斯波的開發者;維斯波是一個獨特的指標,能夠揭曉當日和每日圖表上的真實買賣力道。本書正文和他的網站(weisonwyckoff.com)都有完整描述維斯波。
譯者簡介:
廖桓偉
淡江大學經營決策系、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曾任網路電玩編譯、出版社編輯,希望引進更多有趣(且暢銷)的書,透過翻譯來感動讀者,譯作有《自由選擇的錯覺》、《蹚渾水的理由》、《野草攻勢》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我在三十幾年前第一次聽說維斯,立刻對他的著作感興趣。他對威科夫方法的解析無可比擬。我大大受到維斯的雄辯能力啟發,以至於我立刻著手量化與自動化他的概念。好幾年來,這一直是我們公司的成功要素。」
——托比.克拉貝爾(Toby Crabel),克拉貝爾資產管理公司(Crabel Capital Management)
「我在避險基金產業和華爾街與優秀的技術員共事了將近30年,所以我有資格全心全意替維斯的書籍和課程背書。他學習並實踐威科夫原則長達40年(努力vs.報酬、支撐與壓力、如何追隨市場中的專業金流),讓他的書成為無價之寶。維斯揭露了他使用的專有工具,他藉此在市場內取得優勢,並且以威科夫一百多年前傳授的方法為基礎加以改善。維斯的圖表分析和盤勢判讀方式,將協助簡化、澄清股票和期貨隱含的供需動態,並提供關於下次變動的充足線索。」
——彼得.德里特爾(Peter Drittel),PMD貿易有限公司(PMD Trading LLC)
「我第一次認識維斯的時候,我就立刻明白,他身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威科夫交易方法教師和專家之一,這樣的名聲是他應得的。他將威科夫的盤勢判讀圖改編成維斯波指標,可說是一大貢獻。交易人如果想學習如何在圖表上認出大型操作者的足跡,就會想讀這本書。這本書注定要成為經典。」
——蓋文.福爾摩斯(Gavin Holmes),執行長,TradeGuider系統國際(TradeGuider Systems International)
「維斯的波形圖,絕對是我所知道最寶貴的交易工具。」
——蓋瑞.戴頓博士(Dr. Gary Dayton),《交易心理優勢》(Trading Psychology Edge)
名人推薦:「我在三十幾年前第一次聽說維斯,立刻對他的著作感興趣。他對威科夫方法的解析無可比擬。我大大受到維斯的雄辯能力啟發,以至於我立刻著手量化與自動化他的概念。好幾年來,這一直是我們公司的成功要素。」
——托比.克拉貝爾(Toby Crabel),克拉貝爾資產管理公司(Crabel Capital Management)
「我在避險基金產業和華爾街與優秀的技術員共事了將近30年,所以我有資格全心全意替維斯的書籍和課程背書。他學習並實踐威科夫原則長達40年(努力vs.報酬、支撐與壓力、如何追隨市場中的專業金流),讓他的書成為無價之寶。維斯...
章節試閱
【序】
專業交易員、《賣出的藝術》作者/亞歷山大.艾爾德博士(Dr. Alexander Elder)
「當你去湖裡釣魚,你不會只是划船到湖中央,然後把釣線拋到水裡。你會去魚棲息的地方——在湖邊或是靠近下沉的樹木。同樣的, 你會在擁擠區域(congestion zones)的邊緣進場交易,這裡的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都已經筋疲力盡,以至於小小的壓力就能反轉趨勢。」
我經常在我的「交易人訓練營」(Traders’ Camps),聽到大衛用南方腔傳遞這些和其他聲明。現在很高興能在他的書中看到它們,就算你沒有參加為期一週的訓練營、並親自跟大衛一起學習,你也能獲得這些知識。
大衛是個安靜的人,每天都在他的交易室內獨處,但他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培養出許多認真的交易人。我和朋友討論市場的時候,經常聽到:「大衛應該會在這裡畫線吧。」他讀圖表的方式已被他的數百位學生使用。
大衛拓展理查.威科夫(Richard Wyckoff)的經典著作(約100年前寫的),建立了市場分析的現代上層結構。價格條的變動高度,伴隨著上漲或下跌的交易量條,就是大衛用來建立市場分析的基本且不可縮減的要素。他用這些模式來判讀所有市場和時間範圍內的群眾行為——接著配置他的訂單。
所有交易都會在價格和交易量圖表上留下無法去除的軌跡。大衛聚焦於它們——而這些圖表會跟他說話。現在在這本書中,他會教你讀懂它們的語言。
大衛對於價格/交易量行為的敏銳專注力,令我想起我在醫學院遇到的一位老師。她很害羞、有一點聾,在大查房(grand round,臨床病例的分析討論會)的期間通常都站在後面。我們知道她觀察力敏銳、而且很熟悉病人的肢體語言,當教授們對一個診斷意見不合時,他們會請教她的意見。一個專注觀察的人,如果是以豐富經驗為基礎、而且沒有其他潛藏動機,就能看得比大多數人還深。
仔細讀這本書,你將能看出「假突破」的巨大重要性——大衛稱之為「彈跳」(走勢向下時)以及「上推」(走勢向上時)。他做出承諾:「一旦你熟悉彈跳和上推的行為,你就能看出一種行動跡象,而且在所有時期都有效。彈跳會替每日交易人的短期操作空間提供動力,或是做為長期資本利得的催化劑。」
我坐在教室後方好幾個小時,聽大衛講課和展示交易範例,後來假突破也成為我的關鍵交易模式之一。現在大衛將引導你仔細讀過數十個圖表、逐條分析,讓你學會判讀它們的訊息、並且預測趨勢反轉。
探討「吸收」的章節,將會教你怎麼估計當前趨勢的強度。趨勢是像「希臘方陣行軍踏過特洛伊平原」一般往前移動(大衛的比喻), 或是前進時被增加的供給量給吸收,成為反轉的前兆?現在,隨著你瀏覽過大衛的圖表,你將會看出它們的價格和交易量模式,揭曉了它們的弱勢或優勢。
讀這本書的時候不要急。如果想完全受益於本書,你必須讓許多訊息慢慢沉澱。請務必將大衛的概念應用於當前的圖表,看著它們在你眼前展開,變得更有意義,然後再回到書中研究另外幾頁。這不是匆忙寫出來的書——是大衛花了好幾年完成的,而且你越認真讀它,受益就越多。
祝你讀得愉快、交易也愉快!
【摘文1】你可以靠「彈跳」和「上推」交易謀生
我在研討會或交易人訓練營演講的時候,會用以下聲明來介紹彈跳和上推:你可以靠彈跳和上推交易來謀生。一旦你適應了彈跳(和上推)的行為,你的眼界將會大開,看到適用於任何時期的行動跡象。彈跳能夠推動短期上漲、讓當沖交易人有操作空間,也能當成長期資本利得的催化劑。
對我而言,彈跳的定義是交易區間或支撐位被洗盤(穿透),但投資人未能跟進,因此導致向上反轉。交易區間的持續時間不必符合指定的數量。我的觀點來自於多年追蹤當日價格變動,例如為期4天的債券數據,代表一張5分鐘圖表上的320條價格條(僅限日間時段);由320條價格條構成的支撐位或交易區間洗盤,突然間看起來像是值得交易的狀況;5分鐘或每月圖表上的彈跳所創造的潛在獲利,算是一種包含潛在趨勢、市場波動、以及點數準備的作用。
最後一則聲明指出了3個關於彈跳的重要觀念。第一,當市場跌破定義清楚的支撐線、但未能跟進時,我將它視為位於「潛在彈跳位置」。換句話說,因為沒有跟進,所以向上反轉或彈跳的機率提高了。這不保證一定會有彈跳。正如我們即將看到的,價格/交易量行為及圍繞彈跳狀況的更廣泛脈絡,能夠協助確定它的機率和重要性。第二,上升趨勢中的彈跳,有較高的成功機率。相反的,假如下降趨勢中的潛在彈跳未能發展下去,賣空者就會得到實用的交易資訊。第三,市場的波動通常會決定彈跳向上反轉的大小。準備的數量,也就是交易區間的大小,也可能決定彈跳所產生的向上變動的大小;「準備」的意思是點數圖上的擁擠程度,可以用來推算價格。
雖然威科夫沒有寫及彈跳本身,但他討論了市場怎麼測試和重新測試支撐位。這些測試讓大型操作者有機會判斷,在明確支撐位周圍有多少需求量。他們策劃的拋售讓價格低於這種支撐位,而這是一個終極測試:假如這種跌破未能以新的賣出產生攻勢,大型操作者就會認出這個供給的空白處並積極買進,因而產生快速的反轉行動。低於支撐位的下跌,通常會受到停損賣出的援助。
韓佛瑞.尼爾在其著作《盤勢判讀與市場戰術》中寫道:「市場是由買賣順序組成的蜂巢。」有人會停損賣出以抵消多頭部位,但另一部分的人可能會在走弱時進場做空,因為他們預期會有更大的下跌。市場如果對於看跌的損益報告或經濟數據產生反應,它的變動通常會觸發這種停損賣出。
當價格跌到支撐位下方,就像是目睹一場拳擊賽。假如一名拳擊手把對手打飛到擂臺外第5排座位,對手就不太可能站回擂臺上、重振精神再接再厲。跌破使天平傾斜,有利於賣家,他們應該會利用他們的優勢。若這件事沒發生,你就可以做多,然後在低於這次跌破的低點停損。這是在危險點買進時風險最小的做法;然而,這不表示我們每次跌破都要自動買進,並希望能夠反轉,畢竟,我們不會蹲在疾馳的火車前面撿零錢。
【摘文2】股市中巨大矛盾:看似又低又便宜的價位,通常還會再跌
當股票、指數或商品漲到之前的壓力線上方,但沒人跟進時,你就要考慮向下反轉的可能性,這種失敗的突破稱為「上推」。它跟彈跳一樣,有各種發生方式,而且之後可能會受到重新測試。
就像彈跳,上推可以在危險點提供風險最小的交易機會,也同樣可以在一次趨勢內提供非常快速的交易回合,或是出現在重要的頂部。我發現上推比彈跳更難交易,其中一個理由或許是散戶願意在新高點買進,但他們不會急著在新低點做空;因此,在彈跳的時候,我們通常能夠更清楚地分辨機構的買進。頂部的機構賣出,可能會被散戶的買進所掩蓋,因而變得模糊——而這正是清算多頭部位並建立空頭的專業交易人所偏好的環境。
因為有可能發生上推,所以我並不急著在突破時買進。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在其著作《傑西.李佛摩股市操盤術》(How to Trade in Stocks)中,表達了相反的看法:
知道這件事而感到驚訝的人應該不少吧:在我的交易方法當中,當我根據自己的紀錄,看見一個上升趨勢正在進展中,那麼只要股票出現正常反應之後漲到新高,我就會立刻成為買家。
在新高點買進,是《投資人商務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交易哲學的支柱之一,這招在牛市特別有效。股票經紀人威廉.歐尼爾(William O’Neil)在他的傑出著作《笑傲股市》(Make Money in Stocks)中寫道:
接受股市中巨大矛盾的難處在於,對多數人來說看似又高又有風險的價位,通常還會再漲,而看似又低又便宜的價位,通常還會再跌。
若要相信這個明智的建議,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我的看法與之類似,但我或許會補充說:「面對已經建立的趨勢(無論上升或下降)卻刻意跟大眾唱反調,這種高人氣策略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結果。」那麼,我們要怎麼知道壓力線上方的突破將會失敗?趨勢是最重要的考量。正如本章即將展示的,上升趨勢中的上推很難順利進展;但是在下降趨勢中,先前修正高點上方的上推,奏效的機率就比較大,甚至會蓬勃發展。
【序】
專業交易員、《賣出的藝術》作者/亞歷山大.艾爾德博士(Dr. Alexander Elder)
「當你去湖裡釣魚,你不會只是划船到湖中央,然後把釣線拋到水裡。你會去魚棲息的地方——在湖邊或是靠近下沉的樹木。同樣的, 你會在擁擠區域(congestion zones)的邊緣進場交易,這裡的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都已經筋疲力盡,以至於小小的壓力就能反轉趨勢。」
我經常在我的「交易人訓練營」(Traders’ Camps),聽到大衛用南方腔傳遞這些和其他聲明。現在很高興能在他的書中看到它們,就算你沒有參加為期一週的訓練營、並親自跟大衛一起學習,你...
推薦序
【推薦序】不藏私,在市場成功操作的「祕密配方」
Trader3A學院創辦人/陳世昇(奇貨怪道)
十多年前,我還在建構自己的交易系統,為了完善自己的交易策略,四處搜尋能夠提升交易技術的書籍和課程。當時在上亞歷山大.艾爾德(Alexander Elder)的課程時(沒錯,就是那位寫出暢銷經典《操作生涯不是夢》〔Trading for a Living〕的技術分析專家),他提到了這本書。不諳英文的我花了不少時間才啃完此書,雖然讀起來有些艱辛,但它的內容卻讓我感到耳目一新。
與我之前讀過的那些技術分析書不同,作者沒有在書中重複那些爛大街的分析理論,而是大方分享了他的「私房菜」——他在市場中多年實戰所總結出的獨家操作策略。這些策略給了我許多靈感,幫助我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策略。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出版社邀請我為這本書的中文版寫序時,我心中的感受就像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老朋友——激動又親切,彷彿那些年從書中獲得靈感的感動又回到了眼前。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希望能把這本優秀的作品帶給廣大的中文讀者,讓更多投資人能夠從這位資深交易員的智慧中受益。
這本書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並不僅僅停留在市場中常見的技術分析工具或理論,而是基於「威科夫法則」這套已經一百年的老派功夫,做了深度改良。本書作者將他多年的市場經驗和獨到見解融入其中,讓本書像是一道隱密的「祕製料理」,不僅傳授理論,更告訴你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操作策略,真正應用在交易中。
本書就像是一道豐盛的交易大餐,每一章節都是精心準備的「菜品」,從理論到實戰,樣樣俱全。作者將市場中的價格型態解析得淋漓盡致,帶領讀者一步步學習如何辨別市場中的關鍵訊號,比如彈跳、上推、吸收、匯聚、均衡、價格硬化、鉸鏈、2barNR、NR4等,這些都是他交易祕方中的核心技術。
我不得不特別提到他在書中強調的案例分析。不同於一般技術分析書籍,本書作者不僅僅停留在指標和理論的講解,他的教學風格更像是一位手把手教你做菜的老師。書中充滿了大量的市場實例與圖表分析,這些案例並不只是理論的套用,而是來自他多年的交易經驗,這讓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他所傳授的技術。也就是說,本書不只想要教會你理論,還想教你在市場中去實際運用這些技巧,「烹製」出屬於你的交易「佳餚」。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一場交易的高級烹飪課程,你不僅可以學到如何判斷市場的結構與趨勢,還能學會如何在市場中實際操作。本書作者將他的多年心血傾注於這本書中,毫無保留地傳授了他在市場中的經驗。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技術分析經典參考書,但更重要的是,它還能激發你如何思考、應對市場的挑戰,這是很多技術書籍無法做到的。
不過我要強調,雖然這本書專注在講授分析技術,但交易的世界並不是只要學會某些策略就能輕鬆賺大錢,因為再好的策略也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成功,市場的風險管理與交易心理準備都很重要。市場是不可控的,但我們自己的行為是可控的,這一點非常關鍵。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想你也知道,進步都是從學習開始。吸收這本書的知識只是一個起點,真正的成長來自於你如何將這些理論化為自己手中的「廚具」,在市場的「廚房」裡不斷實踐和調整,最終形成屬於自己的交易菜單。本書的策略就像一道經典的食譜,而你是這場交易盛宴的真正主廚。透過不斷練習、改良,你才能掌握市場的「口味」,並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記住,成功的交易者並不是那些從未犯錯的人,而是那些堅持控管風險,並且善於學習、懂得調整、不輕言放棄的人。
【推薦序】不藏私,在市場成功操作的「祕密配方」
Trader3A學院創辦人/陳世昇(奇貨怪道)
十多年前,我還在建構自己的交易系統,為了完善自己的交易策略,四處搜尋能夠提升交易技術的書籍和課程。當時在上亞歷山大.艾爾德(Alexander Elder)的課程時(沒錯,就是那位寫出暢銷經典《操作生涯不是夢》〔Trading for a Living〕的技術分析專家),他提到了這本書。不諳英文的我花了不少時間才啃完此書,雖然讀起來有些艱辛,但它的內容卻讓我感到耳目一新。
與我之前讀過的那些技術分析書不同,作者沒有在書中重複那些爛大街的分析理論...
作者序
【引言】
理查.威科夫在1888年來到華爾街。他40年生涯的細節,記述於他的自傳《華爾街的投機與冒險》(Wall Street Ventures and Adventures,1930年)。他所觀察到的大型操作者傳奇、以及他們的操縱性活動的內幕故事,讓這本書讀起來很有趣。但是他的研究,發展出交易上「受過訓練的判斷」,才是最有說服力、最啟發人心的故事。威科夫如此描述他在1905年的進展:
如今,我已經在華爾街待了快17年——在證券交易所當過實習生、職員、隱名合夥人和執行合夥人。但我所看過、研究過、觀察過的所有事情,都沒有明確定義的計畫或方法,能在股市中替我的客戶或我自己賺錢。
他的生涯截至此時為止,有兩條思路貫串他的經驗。第一,大型交易人會花好幾個小時,研究電報紙條上的股票交易。第二,他發現大學或教育服務必須傳授「股市的內部運作」,他想要展示大眾是怎麼一再被市場內的大型操縱者欺騙。1907年下半年,正當華爾街因為一陣恐慌後的餘震而受害,威科夫決定轉撰寫一份教育刊物——一本名叫《收報機》(The Ticker)的月刊,由股市相關文章所構成。威科夫肩負寫作重擔以及尋找新題材的壓力,使他深入了股票、債券和商品市場的諸多面向。他基於統計學和讀者呈現的許多理論,測試了機械性的交易方法。雖然他最後朝完全不同的方向移動,但他意識到圖表提供的價格歷史紀錄比純粹的統計更好。
隨著其研究(圖表和股市技術)進展,他把目光轉向電報紙條,他說:「我越看越覺得,股市的行動會反映支配交易者的計畫和意圖。我開始看見可能性——透過這張紙條來判斷操盤者在做什麼。」在一位前證券交易所場內交易人的引導之下,威科夫開始認真研究盤勢判讀。
他的觀察促使他在《收報機》寫了一系列盤勢判讀文章,而他的讀者吵著要看更多。最初的系列文章提供了威科夫第一本著作的題材, 這本書叫做《盤勢判讀研究》(Studies in Tape Reading),1910 年以「Rollo Tape」這個筆名出版。關於這本書,威科夫之後在他的自傳中寫道:
自我訓練並持續應用《盤勢判讀研究》中建議的方法,目的在於發展出直覺判斷;如果你每週花27小時讀紙條,並且持續好幾個月、好幾年,自然就會產生這種判斷力。
接下來幾年,股票的價格擺盪變大,而威科夫將他的盤勢判讀方法應用於更廣泛的市場波動。大眾需要更頻繁的交易建議,但也不要太強調分析。於是他開始撰寫「趨勢信」(Trend Letter)——每週一頁,包含了一張交易清單。結果它大受歡迎,後來追隨者變得太多、太沉重,使得威科夫想要保護自己的隱私;他在1917年結束這份刊物, 此時他已經是自從1890年代以來,追隨者最多的華爾街人士。
威科夫並沒有就此沒沒無聞。他寫了更多書。《收報機》轉型成為《華爾街雜誌》(Magazine of Wall Street),他極度投入於此刊物,直到他健康狀況越來越差,迫使其在1926年退休。威科夫在人生最後幾年重拾教育大眾的理念,並且構思出「華爾街學院」(Wall Street College),不過因為他的健康因素,這次的成果就沒那麼大。1932年,他將注意力轉移到一個課程,解釋他交易股票的方法。最初的課程分成兩部:《第一部:股市科學和技術的指導課程》(Division One, A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Stock Market Science and Technique);以及《第二部:盤勢判讀和活躍交易的指導課程》(Division Two, A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Tape Reading and Active Trading)。威科夫於1934年過世。
自從1934年起,「威科夫課程」正如其名,維持了威科夫在市場名人堂內的地位。數千名交易人和投資人已經上了這門課,至今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股市研究所仍有提供這個課程。過去80年來,課程已經被修改和更新,以適應市場條件的變化,卻不會偏離威科夫的原作。它包含了威科夫的交易/分析方法的具體細節。他的其中一個章節——「透過《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50支股票的平均垂直長條圖,判斷市場的趨勢」,截取了其著作的精髓,並為我的書籍提供指引之光。
現今上威科夫課程的學生,有許多都聚焦於累積和分配的模型,但威科夫從來就沒有構思出這種對於累積和分配的解釋,這些解釋都是在他過世後加上去的。他的確有討論市場行為的某些特性,這些特性都包含在上述模型中。如今課程傳授的累積和分配,是在長條圖上的交易量所揭露的行為。不過當威科夫提到這些名詞的時候,多半都是跟點數圖有關,而且從來就沒有具體的成分。我的看法是,這些模型是由他以前的同事製作的,以替這門課程增添具體性。
正如他的自傳中所表達的,威科夫想教學生如何發展一種交易人的感覺——直覺。具體性比直覺更好推銷;因為它更實在。我認為大家太依賴行為模式,卻不重視判讀長條圖的技巧。這些模式可能很快就變成固定範本,就像幾何形狀;那些尋求快速而不用思考的方法的人,就把價格變動塞進裡頭。它們讓思考變得死板而沒有創意,也會讓威科夫分析法的新學生感到灰心,這些學生可能不明白,圖表的世界是灰色的,而不是非黑即白。
一個人必須有開放的思維,而不是執著於先入為主的理想。雖然鮑伯.艾文斯(Bob Evans,威科夫課程的名師)對於彈跳、上推、冰線之類的描述既生動又有啟發性,但威科夫從未使用這類術語;不過,這不表示它們就該被禁止或沒有用。相反的,它們非常有幫助。最重要的是,威科夫是一位盤勢判讀者。隨著市場越來越健全和波動,他將他的盤勢判讀技巧應用於長條圖判讀,強調價格範圍、收盤位置、以及交易量。威科夫顯然知道趨勢線、通道、支撐線和壓力線的重要性,但現代課程對它們的著墨比較多。
我借用了威科夫的原作以及艾文斯的概念。我的方法包含了價格區間、收盤、交易量,也利用了我所謂的「線條的故事」,也就是價格/交易量行為的故事,被圖表上畫的線條給框出來且相互連結。這些線條讓價格變動成為焦點,讓讀者看到引起市場內行動的行為。因此,我試圖找出圖表上的交易,而不是弄清楚累積或分配是否正在發生。資訊的真金埋在威科夫讀長條圖的方法中,已成為一種失傳的技術。
本書的用意是要展現出,一個人如何能夠以邏輯解釋長條圖和波形圖,以找出即將發生的交易。藉由研究本書中的圖表範例,我相信讀者將會獲得極佳的洞察力,判讀市場自己透露的訊息。一開始或許很枯燥乏味,但透過練習和反覆作業(反覆作業是智慧之母!),就會成為習慣,使你找出不同程度的轉折點。
在本書各處出現的研究中,我們將會:
將「買進或賣出的操作」與「報酬」做比較(也就是「交易量」對「向上或向下前進」)。
觀察漲跌是否缺乏阻力,或是保持阻力(也就是「寬價格條」對「窄價格條」)。
思考價格條範圍內收盤的意義。
觀察上推或下推的縮短。
觀察支撐/壓力線的穿透之後(這包含了彈跳和上推的概念), 是否有跟進。
觀察高交易量或「垂直」區域的測試(價格向上或向下加速)。
考慮價格與趨勢線、通道、支撐/壓力線的互動,這通常會凸顯價格/交易量的故事。
在本書的下半部,我將會介紹我對於威科夫原版盤勢判讀工具的改編版,它更適用於現今股票和期貨市場的巨大波動。這些工具可以應用於當日和每日的價格變動,而且有人已經製作軟體以供即時使用。為了找到任何圖表上的交易,我們將受以下聲明引導,這是威科夫在很久以前說的:
成功的盤勢判讀(圖表判讀)就是在研究「力道」。判讀者必須有能力判斷哪一側擁有最大的拉力,而一個人必須有勇氣跟著那一側走。每次擺盪都有一些關鍵點,就像企業或個人的生命一樣。這些緊要關頭,就好像在某一側增加一根羽毛的重量,將會決定立即的趨勢。任何能夠發現這些關鍵點的人,就會贏多輸少。
讀過這本書之後,我保證你永遠不會回到你以前讀圖表的方法。我沒有祕密,將會把我對於威科夫和價格/交易量行為所知的一切傳授給你。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引言】
理查.威科夫在1888年來到華爾街。他40年生涯的細節,記述於他的自傳《華爾街的投機與冒險》(Wall Street Ventures and Adventures,1930年)。他所觀察到的大型操作者傳奇、以及他們的操縱性活動的內幕故事,讓這本書讀起來很有趣。但是他的研究,發展出交易上「受過訓練的判斷」,才是最有說服力、最啟發人心的故事。威科夫如此描述他在1905年的進展:
如今,我已經在華爾街待了快17年——在證券交易所當過實習生、職員、隱名合夥人和執行合夥人。但我所看過、研究過、觀察過的所有事情,都沒有明確定義的計畫或方法,能在股...
目錄
各界好評
推薦序 不藏私,在市場成功操作的「祕密配方」/陳世昇(奇貨怪道)
序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交易哪裡找——概述
第二章 畫線
第三章 線條的故事
第四章 讀長條圖的邏輯
第五章 彈跳
第六章 上推
第七章 吸收
第八章 圖表研究
第九章 盤勢判讀 第一部分
第十章 盤勢判讀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點數圖和磚形圖
關於作者
各界好評
推薦序 不藏私,在市場成功操作的「祕密配方」/陳世昇(奇貨怪道)
序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交易哪裡找——概述
第二章 畫線
第三章 線條的故事
第四章 讀長條圖的邏輯
第五章 彈跳
第六章 上推
第七章 吸收
第八章 圖表研究
第九章 盤勢判讀 第一部分
第十章 盤勢判讀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點數圖和磚形圖
關於作者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方舟文化出版日期:2024-11-13ISBN/ISSN:978626744295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