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皺眉說:「我再考慮看看」,怎麼回答?利用心理學的稀有性原理。
◎第一印象很重要,這是首因,跟人說再見的身影更關鍵,這是近因。
◎報價前,先提更大數字,客人就會選那個便宜的。利用定錨效應。
◎怎麼拉近彼此距離?建立內團體偏見,客戶認定你「原來是自己人」!
為什麼當業務要懂得運用心理學?
不論你的產品再好,成交的關鍵還是在「理解人心」
差勁業務只提產品,頂尖業務理解人性。
顧客決定「跟你買」的關鍵心理,超業在做卻不明說。
作者大谷侑暉,曾擔任學校教材銷售員,僅四個月就成為頂尖業務,
之後獨立創業,授課對象涵蓋
不動產銷售員、生涯規畫師、私人健身教練到公司經營者……,
全都在他的引導下,從差勁業務變身「頂尖超業」。
◎從猶豫到成交,超業必修心理學!
手機通話資費如此複雜,店員怎麼解釋才有效?
「這是最多人選擇的方案」──心理學稱為社會認同:
原來大家都這麼做,我也要。
「這是業界第一」、「顧客滿意度90%」……
這些術語其實都應用了哪些心理傾向?怎麼套用在銷售?
◎顧客決定「跟你買」的關鍵心理!
‧為什麼優秀業務都很「腳勤」?──重複曝光效應:
越常接觸某個對象,越容易產生好感。
‧「你拍的照片真漂亮,可以教教我嗎?」──富蘭克林效應:
人會對自己幫助過的對象產生好感。
‧就算產品再強,也別過度自我吹捧,你知道這犯了哪個心理大忌嗎?
◎簡報時,這些法則幫你——簽約!
善用兩面提示──說優點,也要說缺點,客戶會更信你!
恐嚇對方,再不處理會造成更大損失 ──人會有損失規避心態!
使用前與使用後的比較,永遠有效 ── 這是重量錯覺效應。
當心迴力鏢效應── 菜鳥業務最常犯。
差勁業務只提產品,頂尖業務理解人性!
這不是神奇魔法,而是每個超業都擅長的顧客心理學。
作者簡介:
大谷侑暉
銷售業務顧問、業務類YouTuber。不問業種,在他的指導下,不熟練的業務員與經營者,都變身頂尖業務,包括M&A業務員、不動產業務員、生涯規畫師、整體師、治療師、個人訓練師、教練、顧問、公司經營者等。
進入多層次營銷的世界僅兩年,就成為頂尖業務。之後轉職到販售學校教材的能力開發公司,創下四個月內達到業績第一的紀錄,之後也以王牌業務員的身分活躍。擅長完全抽佣制度業務、推介銷售業務。
將長年研究的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知識與認知偏誤,融入銷售與行銷當中,開發出獨創的銷售法。他的解說奠基於心理學,簡單易懂、易於實踐而廣獲好評。除了自己之外,也讓許多客戶的業績大幅成長。在以YouTube為主等網路社群上,努力散播「愉快的銷售」。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salesyoutuber9629
部落格:https://sales-closing.net/
譯者簡介:
楊詠婷
輔大大眾傳播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專職譯者、選書企劃。譯有《做什麼都不開心時……》(大是文化出版)、《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你不必和每個人都合拍》等書。
E-mail:norikoyang1973@yahoo.co.jp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永慶房屋境娜團隊執行長/陳茹芬(娜娜)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劉奕酉
超業級講師、Podcast銷幫幫主/解世博
名人推薦:永慶房屋境娜團隊執行長/陳茹芬(娜娜)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劉奕酉
超業級講師、Podcast銷幫幫主/解世博
章節試閱
九○%以上的人都選這個──共識與社會認同
「共識與社會認同」(Consensus & Social Proof),簡單來說就是「跟隨多數人的意見就能安心」的心理傾向。例如,一般人看到店門外大排長龍的拉麵店,都會感到好奇、想進去品嚐。他們下意識的認為「排隊=絕對好吃」,也就是說,越是受歡迎的事物,越能讓我們安心,於是在不知不覺中選擇它。
此外,買新型智慧型手機時,合約可選擇A方案或B方案,但資費種類複雜多樣,經常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這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詢問「最多人選的方案是哪一種」。因為跟著大多數人、選擇風險最低的選項,最讓人放心。
還有一個具體例子是,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也能在負面狀況下發揮功效。例如,巷子裡有人亂丟垃圾,路過的人看到後,便會想「我也丟一下好了,應該沒關係」,便把剛拿到的收據隨手扔進路旁垃圾堆。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覺得大家都那麼做,那我也可以做,進而正當化自己的行為。
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常見於各種經濟活動,無論是電影、音樂或家電產品,賣得最好的永遠是暢銷商品,熱賣的理由是「因為大家都買了」。說得更簡單一點,它被選中的理由就是大家都選它,由於價值已經被社會證明,所以每個人都想擁有。
強調數據,但不能造假
要在業務中活用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方法很簡單。只要告訴對方,有很多人選擇你販售的商品或服務就可以了。
大家應該經常看到廣告上或是行銷文案,使用「業界第一」、「總共超過一千名的……」、「回購率高達90%」或「顧客滿意度達到90%」等宣傳文句,為的就是將共識與社會認同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如果你想推銷某個方案,可以告訴對方「90%以上的人都選B方案」,會很有效果。例如,顧客原本考慮便宜的C 方案,但你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引導他選擇稍貴一點的B方案,大幅提高客單價。
而且,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更可有效提升當場簽約的機率。舉例來說,顧客之中有人對簽約有疑慮,詢問:「有多少人現場直接簽約?」這時可以告訴對方「大約有90%以上的人當場就決定了」,對方很可能因此放心:「那我也簽吧。」
像以上例子這樣強調數據,能強化共識與社會認同的效果。如果單單說「很多人選擇B方案」,難以讓對方想像,甚至會懷疑:「很多人是指多少人?」如果用詞曖昧不清,顧客很可能會覺得業務員說不定是在隨口胡謅,而不再信任業務員。因此,利用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時,一定要附加實際的數據。
此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不能在數字上說謊。其實不單是使用這個法則的時候,人本來就不應該說謊,但還是有許多人濫用「90%」或「業界第一」等數據,結果失去公信力。
想藉由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發揮影響力,重要的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數據。如果真的沒有,就要重新思考行銷的方式。要是使用虛假宣傳來引發共識與社會認同,很可能會構成詐欺或誇大不實的問題,絕對要小心。
熟人──重複曝光效應
重複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扎榮茨(Robert Zajonc)於1968年提出的心理法則,也被稱作「單純曝光效應」。
以下介紹幾個具體的例子。大家是否曾有以下的經驗?一開始覺得很可怕的人,經常接觸後反而變成好朋友;或者剛開始對某個廣告很反感,看久了之後反而習慣了等。
就像這樣,當我們越常接觸某個對象,越容易產生好感。重複曝光效應的關鍵,就是接觸次數比接觸時間更重要。
舉例來說,想讓喜歡的異性對自己產生好感,那麼比起一天相處五個小時,連續五天相處一個小時的效果更好。每個人都想和喜歡的人一直待在一起,我可以理解這種心情,但是,如果想達到交往的目的,最好的方式是反覆進行一小時左右的接觸,會是最佳的方式。
熟識後壓力減輕,誤以為有好感
其實,至今都沒有人了解重複曝光效應的原理,不過在眾多假說中,有一個說法較為有力,就是知覺流暢性錯誤歸因(perceptual fluency misattribution),這是指習慣會提高我們對某人或某物的認知及感覺,讓我們誤以為對對方萌生好感。
所謂的知覺,就是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及味覺等感官,掌握外在事物。舉例來說,當我們不了解初次見面的陌生人,感官知覺就會全力運作,這會帶來極大的壓力,讓我們與他人初次見面時變得非常緊張。但是接觸幾次後,對方的存在變得十分明確,知覺不需要再全力運作,壓力自然也減輕了。
總結來說,增加接觸次數,能減少透過知覺處理的壓力,進而減輕和對方見面的壓力。於是,腦部就會誤以為「壓力減輕=一定是因為對對方有好感」(錯誤歸因)。
雖然這個理論還只是假說,卻能讓我們更了解腦部構造,所以還請當成基礎知識牢記起來吧!
製造機會、增加接觸
如果是跑業務,以越少的接觸次數拿到合約越好,這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花3小時拿到合約,與只花一小時就拿到合約,後者明顯更有效率,節省下來的2小時,又可投入其他的銷售活動。但是,初出茅廬的菜鳥業務也這麼做的話,只會失去大把簽約的機會,畢竟接觸的次數太少,很可能還沒完全獲得對方的好感。
以喜歡的女性為例,對方都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就直接告白,很可能只會白忙一場。因此,必須先戰略性的增加接觸次數。
那麼,應該將接觸次數設定為幾次最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依銷售程序來區分。序章曾提過,銷售程序大致可分成四個過程:①取得信任、②傾聽、③簡報、④完成交易。
取得信任,是築構信賴關係的階段。傾聽,則是引出顧客個人資訊的階段(第三章會具體分析)。簡報,是為顧客提出解決問題方案的階段。完成交易,是促使顧客簽約的最終階段。這些銷售程序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若是不先從取得信任的階段開始,一步步往下進行,根本無法到達最終的簽約階段。畢竟,沒有人願意被陌生的業務員問一大堆問題。
想像一下,有個你還不是很信任的私人教練,不停的逼問你:「現在體重多少?」、「理想的體重呢?」、「想克服的課題是什麼?」你一定會覺得很煩吧!或者是連服務內容都還不清楚,對方就追問:「您覺得怎麼樣?」還被逼著購買,感覺一定很不好。因此,銷售程序是順利成交最重要的概念。
稱讚對方加上求助──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效應(Benjamin Franklin Effect),是十八世紀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提出的心理法則。簡單來說,就是「人會對自己幫助的對象抱持好感」。
當時,賓州議會的A議員與富蘭克林關係不睦。富蘭克林希望能獲得對方的支持,但沒有刻意討好對方,反而是請求對方借他一本書。就因為這個契機,他反而成功的與A議員結為好友。從此之後,這個現象就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再比如,當一位女性在海中溺水,這時恰好有位男士經過並救起她。此時,這位女性不僅會覺得該男士十分有魅力,救她的男性也會對女性萌生好感,十分有趣。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以結論而言,這是受到承諾與一致性原理的影響。
以先前的狀況為例,路過的男性救了溺水的女性,他的腦部便產生錯覺:「我之所以救她,一定是對她有好感。」
人類通常會想幫助自己喜歡的對象,也就是說,幫助的行為與好感有很強的關聯。於是,當自己出手相助之後,為了保持一致性,腦部就會萌生對對方的好感。
多問,多尋求幫助
運用這個心理法則最有效的做法,便是「不懂就問,別猶豫」。
銷售業界往往會要求業務員必須在工作上無所不知。但這種不合常理的標準,反而失去了獲取好感的絕佳機會,真的非常可惜。大多數的業務員也認為,如果在工作上有不懂的地方,很可能會因此失去顧客的信賴,所以往往會不懂裝懂。
比方說,我身為業務心理學的專家,萬一顧客問我:「你知道互惠原則嗎?」我卻從來沒聽過這個法則,這時如果我謊稱「當然知道」,一旦之後被識破,就會瞬間失去顧客的信任,更不用說獲得對方的好感。
所以,這時我反而會請教對方:「不好意思,這我倒第一次聽說,可以麻煩您跟我說說互惠原則,讓我參考一下嗎?」當我尋求對方的幫助,反而能成功獲取他們的好感。
身為專業人士,對於商品的相關知識,當然是了解得越多越好。不過,如果不巧遇到前述狀況,千萬別不懂裝懂,大方的向對方請教才是上策。
九○%以上的人都選這個──共識與社會認同
「共識與社會認同」(Consensus & Social Proof),簡單來說就是「跟隨多數人的意見就能安心」的心理傾向。例如,一般人看到店門外大排長龍的拉麵店,都會感到好奇、想進去品嚐。他們下意識的認為「排隊=絕對好吃」,也就是說,越是受歡迎的事物,越能讓我們安心,於是在不知不覺中選擇它。
此外,買新型智慧型手機時,合約可選擇A方案或B方案,但資費種類複雜多樣,經常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這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詢問「最多人選的方案是哪一種」。因為跟著大多數人、選擇風險最低的選項,...
推薦序
推薦序
懂人,什麼都能賣
永慶房屋境娜團隊執行長/ 陳茹芬(娜娜)
我在企業內訓、分享業務技巧時,常說:「懂人比懂產品重要。」每當這話一出,有的老闆微笑點頭,有的老闆卻一臉擔心、怕我帶壞他們的同事。我不是說懂產品不重要,而是懂人的順位要放在懂產品之前。我從在豐田(TOYOTA)汽車生涯總銷8,800輛車的亞洲賣車女王,轉到房仲領域、兩年開兩店,核心原因正是懂人。
我讀了這本《最強の業務心理學》後,很有認同感。光是〈前言〉說:「頂尖的業務員,始終都不是仰賴商品本身的優勢而贏得業績,而是因為能成功的讓顧客覺得想要、想買、簽約就找他或買某某東西就要找他。」、「在銷售策略中加入正面因素,去除負面因素。」就知道作者大谷侑暉是績優業務。這和我常說的「包圍客戶生活」、「不講別人不好,只提自己更好」異曲同工。
技巧方面,舉例書中幾個特別有共鳴的地方。
稱讚對方加上求助(富蘭克林效應):很多業務的迷思,就是認為自己要什麼都懂,才顯得專業。實務上,沒有人做得到,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讓客人教你,一來滿足他的發表欲;二來從中觀察他喜歡什麼;三來學新知,下次用在別人身上。用熟練以後,你會成為跨領域資料庫,儲備50個、100個話題,每個話題講5分鐘,跟誰都能輕鬆對頻。請注意,業務的專業在懂人,不是要你研究學問去當博士。在互動過程中自然對頻,讓對方認為你跟他是同一國的,才是真正目的。
只能二選一(錯誤的前提暗示):這個二選一技巧,對加快成交很有效果。在TOYOTA做業務的時候,我有時會忽然詢問來看車、剛談沒多久的客人:「顏色要白的還是黑的?」對方馬上被帶進已簽約、正在選色的情境。就算沒有立刻成交,至少可以先知道他要或不要的點在哪裡,提早在聊天中融入對策。
讓顧客自己說產品好壞(兩面提示):有些話,像產品好不好,就要設計引導語句,讓客人說出你想聽的話。比方說,「這輛車空間坐起來怎麼樣」、「這間房子看出去視野好不好」、「商談過程下來,你覺得我哪裡好」,由於都是抓長處,通常會得到好的回饋。客人不會打自己嘴巴,話都是他講的,等於他在告訴自己你的產品不錯、你的人不錯。所以不跟你買,要跟誰買?
做業務看人、猜人、懂人,是很有趣的課題,累積經驗後,搭配心理學原理,會知道這招對這類人有用、那招對那類人有用,四兩撥千斤,超有成就感!祝本書讀者越用越順手,業績長紅、天天「冒泡」(按:房仲業界術語,意指成交。因成交後可獲得獎金,希望獎金尾數像冒泡泡一樣有很多零,所以有此稱呼)!
推薦序
懂人,什麼都能賣
永慶房屋境娜團隊執行長/ 陳茹芬(娜娜)
我在企業內訓、分享業務技巧時,常說:「懂人比懂產品重要。」每當這話一出,有的老闆微笑點頭,有的老闆卻一臉擔心、怕我帶壞他們的同事。我不是說懂產品不重要,而是懂人的順位要放在懂產品之前。我從在豐田(TOYOTA)汽車生涯總銷8,800輛車的亞洲賣車女王,轉到房仲領域、兩年開兩店,核心原因正是懂人。
我讀了這本《最強の業務心理學》後,很有認同感。光是〈前言〉說:「頂尖的業務員,始終都不是仰賴商品本身的優勢而贏得業績,而是因為能成功的讓顧客覺得想...
作者序
前言
影響業績的加分與扣分行為
我是大谷侑暉,身兼銷售顧問及傳授銷售學的YouTuber,曾是多層次傳銷及學習教材公司的業務員,也曾在兩家公司創下短時間內,拿到業績第一的銷售紀錄。現在,除了YouTube平臺,我也會在其他社群媒體發表各種訊息,為業務員及經營者提供心理學銷售手法的專業諮詢。
來找我諮商的顧客形形色色,有些是業績難以提升的銷售員、無法順利完成簡報及交易的業務員,還包括想讓自家品牌或商品大賣的經營者等。迄今指導過的業務員及經營者,已經橫跨數十個業界及領域,其中超過九成都成功提升業績,並從中得到樂趣及成就感。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銷售成果?
拿起本書的你,一定曾反覆問過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也各不相同。
從充滿熱忱、為他人付出、好的銷售劇本、戰勝自己、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當然,想要提升業績,以上要素都不可或缺。
但是,深愛心理學的我,有另一個答案。我認為,想要提高銷售成果,最終還是要「理解人心」。因為,消費者購物,都是憑藉內心的動機。這不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從最尖端的現代銷售學,到行銷業務的全球潮流,都在強調理解顧客心理有多麼重要。
各位是否曾聽過消費者洞察(Insight sales)?這是近年來最受注目的銷售手法之一。簡單來說,就是搶先回應顧客尚未察覺的潛在需求及消費傾向,提供更好的顧客體驗及有效的銷售策略。
從業務到行銷,都放棄了過去的賣方角度,也就是思考「如何讓商品暢銷」的模式,轉而將重點放在研究顧客心理。同時流行的還有「以使用者為基礎」(按:user base,統計購買某商品的顧客,也會購買其他何種商品,進而定義該推薦的產品)、顧客導向行銷及消費者洞察行銷。
本書的主題同樣是「銷售×心理學」,但我們不探討消費者洞察,只把重心放在「銷售心理學」。書中不僅傳授如何掌握人類的普遍認知及心理傾向,還會隨著銷售的基本步驟,提供有效及實用的心理學。
即便銷售同樣的商品,有厲害的業務,自然也有差勁的。如果業務對自家產品缺乏信心,或給人的印象不佳,無論商品多有價值、機能多高、多物美價廉,照樣賣不出去。相反的,就算商品沒有太獨特的特點及功能,價格也不吸引人,好業務依然可以讓它成為暢銷商品。
頂尖的業務員,始終都不是仰賴商品本身的優勢而贏得業績,而是因為能成功的讓顧客覺得想要、想買、簽約就找他,或買某某東西就要找他。
換句話說,一流的業務員,都很擅長在心理上讓對方萌生「想買下手」、「想讓他賣東西給自己」等欲望。
身為銷售方,最重要的是理解顧客心理,再配合他們的需求推銷商品。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算轉而銷售其他商品或轉職到不同企業,依舊能成功。因為,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的科學,懂得善用的話,它就能成為極易複製的成功模式,無論什麼商品都能暢銷。
前言
影響業績的加分與扣分行為
我是大谷侑暉,身兼銷售顧問及傳授銷售學的YouTuber,曾是多層次傳銷及學習教材公司的業務員,也曾在兩家公司創下短時間內,拿到業績第一的銷售紀錄。現在,除了YouTube平臺,我也會在其他社群媒體發表各種訊息,為業務員及經營者提供心理學銷售手法的專業諮詢。
來找我諮商的顧客形形色色,有些是業績難以提升的銷售員、無法順利完成簡報及交易的業務員,還包括想讓自家品牌或商品大賣的經營者等。迄今指導過的業務員及經營者,已經橫跨數十個業界及領域,其中超過九成都成功提升業績,並從中得到樂趣及...
目錄
推薦序 懂人,什麼都能賣/陳茹芬(娜娜)
前言 影響業績的加分與扣分行為
序章 好業務的定義
第1章 從猶豫到成交,超業必修心理學
1.在對方最感動時索取回報──互惠原則
2.讓顧客當場下訂單──承諾與一致性原理
3.90%以上的人都選這個──共識與社會認同
4.頭銜、服裝與配件之必要──權威效應
5.限時、限量永遠有效──稀有性原理
6.非語言訊息的威力──麥拉賓法則
第2章 決定「跟你買」的關鍵
1.利用自白誘發顧客坦白──自我揭露
2.氛圍帶動好感──自發特質移情
3.重複事實、重複情緒──回溯
4.熟人──重複曝光效應
5.第一印象最深刻──首因效應
6.道再見時的身影最重要──近因效應
7.這產品,名人都在用──光環效應
8.不要過度自我吹捧──敵意歸因偏誤
9.稱讚對方加上求助──富蘭克林效應
10.原來是自己人呀──內團體偏見
11.別用負面詞彙──框架效應
第3章 你這樣說,他願意聽
1.SPIN心理說話法
2.怎麼問出對方的煩惱——情境性問題
3然後提出解決方案——探索性問題
4.戳戳對方痛處——暗示性問題
5.鼓勵他試試吧——解決性問題
第4章 提高說服力的心理學
1.爛理由好過沒理由──賦予理由
2.故意被拒絕──以退為進法
3.先讓對方答應小要求──得寸進尺法
4.說優點,也要說缺點──兩面提示
5.大家都愛中庸選項──金髮女孩效應
6.報價前,先提個更大數字──定錨效應
7.恐嚇對方──損失規避
8.提問題吊胃口──蔡加尼克效應
9.使用前與使用後的比較──重量錯覺效應
第5章 決定成交的契機
1.只能二選一——錯誤的前提暗示
2.故意說反話——卡里古拉效應
3.試用了就容易買單——秉賦效果
4.讓顧客自己說產品好壞——兩面提示
5.「要不要順便帶一件……」——壓力消除效果
6.你越推銷,他越反彈——迴力鏢效應
結語 這不是神奇魔法,而是顧客心理學
推薦序 懂人,什麼都能賣/陳茹芬(娜娜)
前言 影響業績的加分與扣分行為
序章 好業務的定義
第1章 從猶豫到成交,超業必修心理學
1.在對方最感動時索取回報──互惠原則
2.讓顧客當場下訂單──承諾與一致性原理
3.90%以上的人都選這個──共識與社會認同
4.頭銜、服裝與配件之必要──權威效應
5.限時、限量永遠有效──稀有性原理
6.非語言訊息的威力──麥拉賓法則
第2章 決定「跟你買」的關鍵
1.利用自白誘發顧客坦白──自我揭露
2.氛圍帶動好感──自發特質移情
3.重複事實、重複情緒──回溯
4.熟人...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日期:2024-12-02ISBN/ISSN:978626753959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