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1954-)和魯迅(1881-1936)之間的摩登復古因子,由劍橋大學博士林慎用獨有的劇情重組方式發現,是理解二人以至華人生態的重大突破!縱然相隔新中國誕生,倫理諷刺上卻異曲同工,形成深化李安與活化魯迅的契機。為何華人往往自視特殊,導致林慎說的「夏志清難題」?中華例外論又如何造成作繭自縛,自豪又自卑的矛盾心理?為了提供讀者想像和改變空間,根據李安場景編成三部曲:
●冰暴篇(早期1990s):西方夢盛行,《囍宴》拍華人赴美假結婚,《冰風暴》拍美國迷失年代。
●山湖篇(過渡期2000s):《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困境殊途同歸,天人同悵然。
●海宇篇(關鍵期2010s):《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自我批判和昇華。
巴黎電影〈第七藝術宣言〉發表一百週年,「第七藝」三部曲在同地寫成。透過魯迅的沉思,調動李安的景深,懷著信念如初:好電影可以啟發出時代出路。
作者簡介:
林慎
著有《第七藝》叢書、《鑑藝》系列、小說《巴別人》、散文集《小離敍》等。劍橋法律學院博士,現研究魯迅和張愛玲、油畫和資本社會的思想家和小說家,棄理從文,旅居巴黎,著書立說為志。作品暢銷於誠品,收錄於哈佛燕京圖書館、史丹佛大學、台灣中研院、港大法學院等。
拼盡綿力,但願社會好一點,我們的文化靈光,細水長流。
San Lam, PhD (Cambridge), is a contemporary thinker and best-selling author of "Policier Treatises", "Connoisseur Treatises", "The 7th Art Treatises", and "Babelians" (novel) which are catalogued in Harvard, Stanford, Academia Sinica, etc. He looks at modern social ethos and presents original ideas across sociology,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such as Legitimist Game and the Missensicals. Former HKU honorary fellow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visiting scholar.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膝關節/李光爵(台灣影評人協會副理事長)
塗翔文(影評人及自由作家)
名人推薦:膝關節/李光爵(台灣影評人協會副理事長)
塗翔文(影評人及自由作家)
章節試閱
〈導讀 眼看未為真?從《第七藝I-III》與希區考克《後窗》說起〉(摘錄)
「文藝家的眼光要超時代。」──《路》魯迅
第七藝,指第七藝術,源自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於一百年前,1923年在法國發表的〈第七藝術宣言〉(Manifeste du septième art;見巴黎第一大學2022;Ciné-Ressources 2022)。
一百年後,同樣有個作家在巴黎寫下「第七藝」三部曲。當時也無法想像,這個本來沒寄予太多期望,意外而成的電影叢書,居然會來到第四冊。
然而,有繼續的,自然也有不想繼續的。我特別不希望重複,反而想趁這個難得的機會,修正一下,改良一下。說「超時代」或者太過,至少不要太快落伍。其中一點,就是命名。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特別重視這個課題,曾經有過「語言乃世界的鏡像」,於是「不能說的,便該沉默」的說法。沒有對應的詞彙,自然無法說出什麼來。那第七藝呢?我的用詞反映心理所指,說的有文化主體性,也有港、台思想,更基本的是電影性。以上繼承我的狐狸型學者思維,有點太龐雜。不致命,但值得改善。
思考時,我往電影瞧瞧。或許正好,給新讀者來一次首三部曲的回顧。
最影響深遠的一個改動,竟反諷地出現在《2046》的結局!康城版的梁朝偉旁白是:「每個去2046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一些失落的記憶,因為在2046沒有任何事情會改變,沒有人知道這是否是真的,因為曾經去過那裡的人……都沒有回來,除了我,因為我需要改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15, p.234-5)
《2046》脫胎自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衍生出以上的獨白。電影內的梁朝偉同是作家,筆下寫了一個前往不變未來的故事。「曾經去過那裡的人……都沒有回來,除了我,因為我需要改變」,說的就是作者所明志的,意指須要在一定創作階段之後,作出改變,是一個階段性總結。人當然有想變與不想改變的時候。我就算不翻天覆地,也需要一點見微知著,使我在寫書思維上有所進步的地方。就從書名開始。我需要一個更明確的書名。那麼我今次的問題核心,又在哪裡?
誠然,自魯迅開始,似乎知識分子的人生清單上都有了一個追求,感時憂國,救國救民。這有變嗎?《2046》內主角們追求不變,後來發現不變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本來就是會變的。變來變去,才是人性。於是從一個更宏大的角度,回應了五十年不變的政治困境。要是現狀安好,又有誰會主動邀請「不變」進場?救國救世的使命不變,似乎則從側面訴說,華人社會經歷了百年劇變之後,還有一些根深柢固的問題依然未變。
恰好,《第七藝I》便探討了一些有關時代的思考。說的是「縱時性」,縱橫的縱,時間的時,技術上意思就是「不存在過去和未來,時間像摺了起來,充斥未來的沉積物和過去為本的預言;倖存的盡在當下,同時發生,因此叫縱時性」。這個未來和過去重疊的巧思則來自王家衛《花樣年華》的原著作者,香港文學家劉以鬯。具有縱時性特質的電影,便超越了一般的娛樂電影,有著關於時代的思考,具有傳世的特質。作為例子,縱時性是特別彰顯在日新月異的地方拍的電影上。香港就是這樣子。
接著我又想到竹內好的《近代的超克》,也是《第七藝II》的論說基礎之一。他的核心關切之一,就是在上世紀中葉的日本,在大戰的歷史關鍵時期面對著中國和西方的思想影響,到底應該何去何從,找回自我主體性的問題。所謂「超克」,就是「overcome」,超越,克服。魯迅對中國人所作的思想工作,便是竹內好積極研究的對象之一,嘗試藉此去解決在現代化的歷程中,日本應該如何選擇前路的問題。
到了《第七藝III》,花了一定篇幅討論何為屬實。電影不同於紀錄片,可以是虛構的,但不代表不可以用來記錄時代。能否反映社會上發生的事,也是評鑑電影好壞的其中一個標準。在書中,我用上從《鋼鐵人》到周星馳電影來說明意念,並透過受周星馳影響的九把刀來說明港、台間的流行文化思想往來。周星馳在西遊電影中經典的「不變」台詞,二次創作了以上提及的王家衛之餘,也顯示出面對時代時的反應:不能力敵,只能透過魔幻的手法使真議題淪為偽議題。
「第七藝」叢書由第一到第三冊,從跨時代地追求傳世高度,探求在恆變世界中的自我位置,再到如實地回應時代之難,似乎都隱約有著魯迅思維。
可是魯迅也無非是一個作家,不會毫無弱點,更不是沒有侷限的。我特別想用這個方向,反思一下。
譬如說,他著名的鐵屋論,寫著要救出屋內昏睡入滅的人們,可是來到今天,不少人問道:姑且不談你想救的道德感召,是自身沒有受到安全威脅的情況下發生,更重要的是可有問屋內的人想不想被救?又例如說,人人吃人血饅頭,可是即使他把問題點出來了,吃的人矢口否認、吃得高興,甚至反駁魯迅思維落伍,西方化既時髦又舒適。那麼,執著點出問題來的意義何在?移民能醫百病。
超克不同於「藥」和「路」,它帶有藥的問題意識之餘,也顯示把不存在的路走出來的頑強意志。時代不同了,藥和路皆需調整,不過病和路障依然存在,仍有些什麼明顯要去超克的。
關於這一點,我自有我的確信。
談談今次重點寫的電影導演。
李安在華語和國際影壇的地位,複寫一遍都使我有點臉紅耳赤,彷彿又來一次「華人之光」之類的自我感覺良好式文章。更不想再來一本抬舉或報告式電影文章,論吮啜電影金句,坊間太多人做得比我好。我相信我們應該比此更好。以他家喻戶曉的程度,我先正確地假設讀者都對他有基本了解,直入主題分析去。
說到他的電影,我感到幅員太廣,居然說不出什麼所以來。他拍的是人性之光?是愛?是普世價值?是「中國性」還是「台灣性」?但一想到他的電影成就,似乎可以反過來,精準看到一些社會上的現存問題。好像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會用華人在國際,也就是歐美主流秩序中,得到的「品牌」,來認可我們自身。沒得過奧斯卡的,自然不是國際叫好的出色導演,不是嗎?〔另一邊,經典如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都未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
華人要得到成就,也必須往西方跑,問學、工作、最好只說英語、找個白人結婚、生兒育女、購大屋退休,偶爾回來當一個符合本地價值中的高等華人。「華人之光」,十居其九就是一個典型框架,套入各行各業的典型成功樣板,是光鮮的,也是面目模糊的。
不過這真是華人獨有的現象嗎?是,又不是。一方面華人確有偉大而長久的華夏文化背景,外人即使不懂或不喜現代華語世界種種,卻從來不抗拒包含文化符號和原慾歷史背景的異國情懷,從早年英殖香港可供外人隨意拋棄的本地人情婦「protected women」到近代電影《情人》(L'amant)亦然;另一方面,就以電影工業全球行銷的格局為例,受好萊塢電影壓抑的,不只華語出品,還有非洲的、南美的,甚至非英語的法國、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更不用說坐擁偉大文學傳統的蘇俄世界。李安早期電影「父親三部曲」,基本上每一部都是民族和性抑壓史的側影。《推手》尚且是嚴肅的家庭倫理劇,到後來兩部,越幽默、容易入口,越叫人心寒。
比起重點研究「性」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我更受維根斯坦影響。基於唯物主義造成的社會達爾文式擇木而棲傾向,和本國社會、文化、生活舒適水平等等方面的積弱,因而產生的過度自豪或自卑,即使撇開性別殖民不談,華夏本位文化的意義或許早在大舉「用腳投票」,前往英語系國家的連綿大規模移民中,變得不重要。
從來只有移民成為他國人,沒有移民作為本國民的一回事。那麼華語文化,是否無從說起?
* * *
台灣呢?在《第七藝II》中,曾經特別探究過台灣人的心態。前殖民地往往跟前宗主國有又愛又恨的心理,而且有時愛遠大於恨,香港的投射對象無疑是英國,移民最多的目的地也是英國。台灣人的移民首選卻不是日本,而是美國。根據該冊推薦人陳光興在《去帝國》的說法,導致中國大陸和台灣人有根本意識差異的地方,是為他們對一個「外國」的感覺差天並地,那個「外國」才是日本。
台灣尋求主體性的旅程中,其中一大障礙,就是如何去除「帝國之眼」。
以上思考,某程度上都未能超時代,註定被一些人視為無新意的老掉牙問題。可是到底是問題老掉牙,還是人的習性老掉牙?一方面這使問題不值一提──大家在逃避1984式政治的時候可想到,說同一語言、篤信同一套價值、相信同一政權的全球一體化世界大同,一樣在步入奧威爾說的未來世界?──一方面更顯重提問題,超克問題的重要性。亦因此,本書中會嘗試用這個角度思辨李安「①西方夢誘因→②失格反應→③尋求救贖」的歷程。因有動機,亦即問題意識,才有後來發生的連串的事,久而久之,回饋出思想方向。
* * *
攝影記者傑夫意外摔斷了腿,不得已窩在小鎮裡的公寓休養……只能透過窗戶悄悄窺看左右鄰居的生活……他不但用眼睛看,還不時拿起相機長鏡頭侵門踏戶;沒想到看著看著,就被他發現了一樁謀殺案。本片被譽為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的經典作,場景全數搭建於片場室內棚,多數鏡頭更透過主角的公寓窗戶拍攝,設定三種視角──主角從室內向窗外看的場景、主角眼中看到的一切,以及主角的反應,交織出多層次的角色情境……儘管全片圍繞著主角與他的視界,卻彷彿有層層謎團潛藏,而觀眾更如同目擊證人,尾隨他的情緒與思緒一路抽絲剝繭探詢。(台北電影節 2022)
希區考克的經典《後窗》(Rear Window),帶領觀眾在電影院內進行集體偷窺的活動。當然,人們大可以說,有關現代串流,觀眾數據一樣顯示出甚至超越了以往在電影院內的集體行為,其他旁觀者從看得到實景變成只看得到數字。不過我想大家注意的是另一點。《後窗》在公開影院放映,觀眾變成了目擊證人,一起經歷了電影內所發生的事。觀影固然不同於偷窺,觀眾用不著有任何道德負擔。同時,透過大銀幕,大家可以安然地一同進行這種活動,不用負責,卻都有仲裁的材料。類似的手法近年亦見於《紙牌屋》(House of Cards)和《正義迴廊》等等中外作品。
《後窗》跟李安有何關係?家事多發生在門後,李安電影卻將其置前,集體偷窺,集體審判。
於是我們可以將華人家庭一般不會宣之於口的事,朗聲地來一次聲畫同步的審視。從早期的《推手》、《囍宴》、《飲食男女》到後來的《綠巨人浩克》(Hulk)父子心理對質的劇場、《雙子殺手》(Gemini Man)進一步的當場槍擊弒父,都在進行這一種活動──現實內若非有違道德,便是直接犯罪的行動。仔細思考,就連《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也是如此一種,深山發生的事,本來只有當事人才清楚,觀眾卻彷彿一同走過他們的細緻生活片段,當中飽含的喜怒和壓抑,平時我們不會跟陌生人分享的細節。畢竟外面全世界都太喧鬧。
這一點上,李安在早期的時候太富華人壓抑的本能,到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才真正明示出來,大海中的少年,在逃生船上發生的事,從來只有自己知道。他說出來的版本多引人入勝,多帶奇幻和人性樂觀的正能量,都不敵「細思極恐」下那個沒說出來的真實故事。李安玩弄了愛偷窺、習慣偷窺而且太過相信自己雙眼的觀眾。不只是觀眾,我們頓時淪為魯迅說的看客。當你以為在驚歎拍攝特技,有如置身現場的時候,眼前的東西越真實,反而使你跟真相越遙遠,直到你在思考後,回到故事核心裡去。這使人想起後殖民理論家Spivak所說的:「作品所不能說的話更形重要。」
銀幕屢是煙幕。沒拍出來,有時才是想拍出來的。常說眼見未為真,也可以說:眼未見為真。
(……)
〈序 李安包裝的案件式敘事結構〉
李安的作品富有人文關懷,從華人在外離散及歸化的群體、同性戀、追求自由者等等不一而足。細想之下,原來他不少作品都符合了牛津字典中「黑色電影」(film noir)的描述:憤世嫉俗、宿命感和道德迷失。(OED 2022)為什麼這樣說?這跟我們認知中溫文爾雅的李安,還有他鏡頭內始終君子的郎雄、風度翩翩的周潤發、含蓄內斂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截然不同。沒錯,他也有拍漫威的反英雄綠巨人、吸藥亢奮的美國青年和殺人的美軍,但總不算是道德迷失吧?
這或許就是李安除了努力不懈地超越自己之外,另一個成功的地方。他可以毫無掩飾地將事情放在觀眾眼前,觀眾卻不會把事情看成案情。
試想想,《推手》講述的是尋常不過的移民家庭矛盾,也是中外文化衝突。可是故事高潮在哪?在於落難的太極拳高手到了唐人街的餐廳洗碗,不只如此,還被告發是黑工,繼而跟警察起了衝突。衝突不是好萊塢激烈槍戰的一種,而是他使出高手的本領,集一隊警察的力量,居然無法動他分毫。這些場面拍來不像是英雄決鬥,也不牽涉了什麼道德決定,而是平白地了然於銀幕。
或許事過境遷,我們才猛然醒覺,《推手》可以被視作案件重演,重演出襲警案和華人黑工案的始末。但他關心的不是案件本身發生的情況,而是整個事情到底為何演變成那樣子。
以平順的手法,拍出荒謬卻平常的事情,是李安的常見手法。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囍宴》拍華人為求綠卡在美假結婚;《冰風暴》(The Ice Storm)拍換偶出軌;《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拍中華寶劍失竊,繼而有女子潛逃,最後輕生的自殺案;《斷背山》拍下老美國對同性戀零容忍的社會,私列殺死受害者而不受任何譴責;《少年Pi的奇幻漂流》沒拍的比拍下了的更重要,似乎為了生存而發生人吃人慘案……
(……)
利用案情去理解他的電影有幾個好處。首先,李安討論的東西頗廣,也頗描象,觀眾會感受到他的想法和思想震盪,可是要明言出來,作出細緻的分析,恐怕不是易事。案件式敘事結構這個想法有助我們貼近更實質的故事線,去思考當中的內容。
其次,雖然看上去,很多電影都不多不少會包含犯罪的元素,但不是每個導演的作品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理解。例如我討論過的王家衛,《花樣年華》和《2046》基本上跟犯罪沒有太多關係。可見不是所有電影都可以用這個方式來探討,因此沒有無法證偽的問題(Karl Popper's irrefutability)。
第三,利用類似的犯罪學角度來研究李安是原創的,就算覺得聽起來不算破天荒,亦不能不同意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相關的研究,表示著有頗大的空間可供發揮和創造。我認為只要慎用,這個新鮮的角度能解讀出的,不會比常用的佛洛伊德理論少。
第四,利用案情去了解人物的合規和失格行為,以及背後的心理,比起一些更主流的研究方式,例如(佛洛伊德和一些媒體學),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彈性,我認為是具備合適方向和調整能力的做法。
第五點,也是重要的一點是,「第七藝」叢書的目標向來不是泛泛而談的影評,而是自成一家,構成我思想體系的一部分。我必須要考慮切入點所能帶出來的東西,到底是否具備啟發性。我認為將劇情比喻成案情,不但配合得宜,而且有利我帶出對西方夢的診斷和時代解藥。
(……)
〈導讀 眼看未為真?從《第七藝I-III》與希區考克《後窗》說起〉(摘錄)
「文藝家的眼光要超時代。」──《路》魯迅
第七藝,指第七藝術,源自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於一百年前,1923年在法國發表的〈第七藝術宣言〉(Manifeste du septième art;見巴黎第一大學2022;Ciné-Ressources 2022)。
一百年後,同樣有個作家在巴黎寫下「第七藝」三部曲。當時也無法想像,這個本來沒寄予太多期望,意外而成的電影叢書,居然會來到第四冊。
然而,有繼續的,自然也有不想繼續的。我特別不希望重複,反而想趁這個...
推薦序
推薦語
「李安導演的作品一方面呈現了東方與西方的適切觀點互換,二方面又能繼承你我熟稔的儒家道統與父權系統對立與對話。離不開的救贖主題,終究要放下的再見,李安故事裡對革命制度思維與重建觀點向來令人著迷。從《囍宴》到《雙子殺手》,即便包裝風格迥異,你我也都能從中看到那份變與不變,熱情地對觀眾招攬屬於李安獨特的叛逆哲學。」──膝關節/李光爵(台灣影評人協會副理事長)
「我們讀過了那麼多關於李安的論述與評析,本書作者還能另闢蹊徑,找到在傳統電影評論以外的方式切入討論李安早期作品,尤其是所謂的『父親三部曲』。他將魯迅對中國文化與思想的評論引入觀看李安電影,即使不見得百分之百的全然認同,卻也因此有了另一番全新的思索與體會。任何藝術作品的意義在完成之後就脫離了作者本身,這本書之於李安,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嶄新解讀。」──塗翔文(影評人及自由作家)
推薦語
「李安導演的作品一方面呈現了東方與西方的適切觀點互換,二方面又能繼承你我熟稔的儒家道統與父權系統對立與對話。離不開的救贖主題,終究要放下的再見,李安故事裡對革命制度思維與重建觀點向來令人著迷。從《囍宴》到《雙子殺手》,即便包裝風格迥異,你我也都能從中看到那份變與不變,熱情地對觀眾招攬屬於李安獨特的叛逆哲學。」──膝關節/李光爵(台灣影評人協會副理事長)
「我們讀過了那麼多關於李安的論述與評析,本書作者還能另闢蹊徑,找到在傳統電影評論以外的方式切入討論李安早期作品,尤其是所謂的『父親三部曲...
目錄
推薦語/膝關節、塗翔文
導 讀 眼看未為真?從《第七藝I-III》與希區考克《後窗》說起
序 李安包裝的案件式敘事結構
【一九九○年代:父親三部曲、《理性與感性》、《冰風暴》等】
──第一章 中西誘因──
第一節 西方夢
第二節 失能的父親與中華例外論
──第二章 魯氏困境──
第三節 魯迅是思想家?帶出「夏志清難題」
第四節 「電影事件」與「三角形主體」觀影方法
──第三章 人性悖論──
第五節 動物性悖論
第六節 父子觀對照
待 續 從幻燈到理性
附 錄 魯迅和張愛玲在今天上海的時代氣息
參考文獻
推薦語/膝關節、塗翔文
導 讀 眼看未為真?從《第七藝I-III》與希區考克《後窗》說起
序 李安包裝的案件式敘事結構
【一九九○年代:父親三部曲、《理性與感性》、《冰風暴》等】
──第一章 中西誘因──
第一節 西方夢
第二節 失能的父親與中華例外論
──第二章 魯氏困境──
第三節 魯迅是思想家?帶出「夏志清難題」
第四節 「電影事件」與「三角形主體」觀影方法
──第三章 人性悖論──
第五節 動物性悖論
第六節 父子觀對照
待 續 從幻燈到理性
附 錄 魯迅和張愛玲在今天上海的時代...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新銳文創出版日期:2024-11-27ISBN/ISSN:978626732641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5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