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黎明時分,疏勒城的觀察哨上突然吹起了骨笛。
城外,漸行漸近的是星星點點的火把,以及掩藏在夜色下的模糊面孔。
城牆上的二十六名勇士引矢上弩,嚴陣以待,
此時此刻,疏勒,便是他們馬革裹屍、含笑而眠的沃土……
本書講述以位於北絲路上的西域古國疏勒為中心的歷史故事,描繪疏勒國特殊的戰略地位,周旋於漢匈二國之間,寫下橫跨漢朝至唐代的悲壯史詩。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薛林榮
代表著作有傳記小說《班超》、散文集《一個村莊的三種時間》、隨筆叢書《彈指五記》系列。學術專著魯迅微觀研究系列五種:《魯迅草木譜》《魯迅的飯局》《魯迅的封面》《魯迅的門牌號》以及《魯迅的書店》等。
作品曾刊載於《散文》《北京文學》《讀者》《散文選刊》《南方週末》等刊物,並先後入選《2006中國隨筆精選》、《第四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集》、《2007年中國精短美文100篇》、《2009中國散文年選》、《2009中國最佳雜文》、《散文2010精選集》、《21世紀年度散文選•2012散文》、《散文2022精選集》等選刊選本。
另外作品曾獲2003中國散文排行榜提名,入圍第四屆老舍散文獎,並獲黃河文學獎小說三等獎、青年文學獎、《飛天》十年獎等多個獎項。
章節試閱
古蘭丹和班超並轡而行,來到疏勒城外的山谷。她要在那裡尋找一位馴鷹大師和製作鷹笛的老手藝人。
同一隻神鷹可以製作兩支孿生的鷹笛,疏勒人一般會把兩支鷹笛當作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
古蘭丹走在前面,看到班超一路上目不斜視,暗自讚歎這位將軍真是好定力。
古蘭丹的心頭,就像帕米爾高原的春天一樣,早已升騰起了一位少女萌春的情愫。
她偷看了一眼班超,突然用方言唱起一首歌來:
你房後有一棵白楊樹,
我的山鷹在上面飛落,
你用甜蜜的話語,在我心裡種下了情火。
……。
班超並不懂得這些。這幾天一直和古蘭丹及她的母親打交道,他心裡對這個嚮往神鷹的部落有了強烈的好感。他甚至覺得,自己在融入疏勒的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
他們來到克孜勒河上游一個叫白楊城的地方。白楊城的男人都以打獵為生,擅長養獵犬,更出名的是飼得一手好鷹。白楊城飼養的鷹名揚千里之外,提到白楊鷹,最好的獵人也會露出貪婪的目光。
走進一個深長的峽谷,一條小溪兩岸,密布著高聳入雲的白楊樹,既像整齊排列的士兵,又像插在大地上的一排排鵝毛筆。
「快看,白楊鷹!」
古蘭丹在前面喊。
班超抬頭望去,果然在高高的白楊樹上方,盤旋著幾隻鷹。牠們飛得太高,人類的眼力又太弱,看不清牠們在俯瞰什麼獵物。
古蘭丹說:「白楊城的鷹都不是野鷹,每隻鷹都有自己的主人,擁有自己的名字。」
班超疑惑地問:「鷹是一種傲氣的猛禽,怎麼馴順啊?」
古蘭丹說:「捉雛鷹啊。好鷹要從小馴,才容易磨去血性,人和鷹的心思才能相通。」
捉雛鷹是要付出代價的,白楊城有許多守寡的婦女,她們的丈夫都在偷鷹仔的過程中死亡。有的是被老鷹攻擊摔下山崖成為肉泥,有的是被老鷹盯住,在回家的路上或回家後受到一大群鷹的攻擊喪生的。白楊城還有一些單眼或雙眼失明的漢子,也是年輕時因偷了雛鷹,被老鷹啄去眼珠但僥倖活下來的人。
白楊城似乎是專門與雄鷹作戰又合作的村子。他們打獵需要鷹,情感上更需要鷹,一隻好鷹,其重要性甚至勝過自己的孩子。所以雖然經常遭受雄鷹的攻擊,甚至因此喪生,但整個白楊城的男人,一生都在為馴鷹和狩獵而活。如果逃離死神的追擊,捉一口雛鷹,再花上一年多的時間,就可以調教出屬於自己的雄鷹。有了自己的雄鷹,白楊城的人才會覺得自己是帕米爾高原的主人。否則,他們去疏勒城賣獵物,肩上沒有站立著一隻神鷹,會覺得臉上無光,自己都覺得自己不是真正的獵人。
捉鷹,馴鷹,鷹死後製作鷹笛,是白楊城人的宿命,也是他們的無上榮光。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白楊城的村口,有人正在馴鷹。
班超急忙下馬,拉著古蘭丹去開眼界。
古蘭丹曾見過父親馴鷹,對馴鷹很熟悉,自然充當了班超的解說員。
她告訴他,疏勒人把馴鷹習慣說成煉鷹,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疏勒人的愛鷹情結。
只見村口圍著一群人,一個長著紅鬍鬚的壯漢解下了獵鷹的眼罩,獵鷹就精神抖擻地站在了他的右臂上,一晃動,獵鷹展開牠巨大的翅膀,呼呼扇動,好不威風。
壯漢手臂上套著厚厚的皮套。古蘭丹說,皮手套是專門選用馬背上的皮製作的,只有馬背上的皮最結實,用它做手套才能避免被鷹爪抓傷。
壯漢指揮鷹從自己的左肩挪到右肩去。鷹愛理不理的樣子。
壯漢於是將自己的唾液喂給鷹。古蘭丹說,這是為了讓鷹能感受到主人的氣味,有利於人和鷹的溝通。
然後,壯漢把調節飛翔的尾毛用線纏起來,讓牠無法高飛,只能在小範圍內活動。他不斷對著獵鷹說話,讓自己的聲音印在牠的腦子裡,等牠長大後,就能識別出並只聽從主人的命令了。
班超問:「他給鷹吃什麼?」
古蘭丹說,每年的冬季,專門捕捉旱獺餵養鷹,使鷹催生換毛,保證鷹的原始野性和凶悍。剛捕來的鷹在馴化時不能讓牠吃飽,讓牠始終處於一種飢餓狀態,只有這樣才容易馴服。馴鷹餵食也很有講究,每次喂肉都要用清水洗乾淨,把肉切成條,攥在帶著皮手套的手裡,露出一點讓鷹用嘴去啄。在馴化鷹捕獵時,會將野兔、野雞、狐狸等標本用繩子拖著,對獵鷹進行捕獵訓練。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不管獵鷹飛得再遠,只要看到標本就能回到主人的身邊。
這時,壯漢肩頭的鷹盯著主人手上的肉。壯漢將肉向右肩一拋,鷹撲騰著翅膀,準確地將肉叼在嘴上,停在右肩,紋絲不動,嘴上那塊肉早不見了蹤影。人群爆發出歡呼和掌聲。
古蘭丹說:「這是已經馴服得差不多的鷹,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不信,你看那人的臉和耳朵……」
班超定睛望去,果然發現紅鬚壯漢的臉上有幾道差不多已經長平的傷痕,左邊的一個耳垂,居然缺了半個!
古蘭丹說,煉鷹也講究人和鷹投緣,倘若不投緣,鷹反感人,人也討厭鷹,這樣一來,煉鷹人和鷹都有很大的苦頭吃,搞不好會兩敗俱傷。
煉鷹是一門絕活。鷹是很傲氣的一種猛禽,自由時基本不食嗟來之食。牠們天性愛自由,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力量,即便是鷹仔,剛捉到時,也會把煉鷹人的手啄出道道血痕。怎麼辦呢?先把鷹餓幾天,期間只供清水,不給食物。餓到最後,當雛鷹看到鮮肉時,眼裡便只有求生的貪婪,傲氣便會收斂幾分,這個過程稱作熬鷹。然後,煉鷹人再在手臂套上厚厚的皮套,把肉拈在手裡,訓練鷹服從自己的指令。最初,鷹當然不會服從人的指令,會下死勁去撕皮肉。漸漸地,鷹和人之間培養出了默契,知道了誰是自己的主人,就會執行主人的指令,然後才可以訓鷹捕獵。
其實,疏勒人從內心深處,並不看好能被馴服的鷹,能被馴服的鷹只是鷹奴。那些不受約束、自由搏擊在帕米爾高原上的神鷹才是真正的鷹。當白楊城人在疏勒街頭看到被馴服的鷹時,總會暗暗嘆一口氣。面對神鷹那閃電一般的雙目時,他們的心裡總是極其矛盾的。他們想馴服牠們,又害怕天空中從此少了一個自由的影子。
那些熬鷹時未被馴化而氣憤至死的鷹,白楊城人會給予牠們英雄般的待遇,把牠們埋在帕米爾高原最高的地方,築起專門的鷹塋。白楊城人知道,鷹離天空越近,自己負疚的心越會得到解脫。
熬鷹熬死的鷹,一般會完整地葬在山中。只有很少很少的幾隻鷹,埋葬之前,白楊城人會留下牠們的翅骨,用於製作鷹笛。
古蘭丹和班超並轡而行,來到疏勒城外的山谷。她要在那裡尋找一位馴鷹大師和製作鷹笛的老手藝人。
同一隻神鷹可以製作兩支孿生的鷹笛,疏勒人一般會把兩支鷹笛當作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
古蘭丹走在前面,看到班超一路上目不斜視,暗自讚歎這位將軍真是好定力。
古蘭丹的心頭,就像帕米爾高原的春天一樣,早已升騰起了一位少女萌春的情愫。
她偷看了一眼班超,突然用方言唱起一首歌來:
你房後有一棵白楊樹,
我的山鷹在上面飛落,
你用甜蜜的話語,在我心裡種下了情火。
……。
班超並不懂得這些。這幾天一直和古蘭丹及她的母親打...
作者序
引子
冬天的疏勒城總是充滿了濃郁的羊膻味,這個習慣以金黃色的烤全羊犒勞將士的國家,今年入冬以來常常顯得心事重重。
因為,他們的國王兜題一直心事重重。
國王的情緒影響了全城百姓的情緒,也似乎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情緒。
夕陽拖著很重的步伐一點一點地西沉,像一個巨大的紅燈籠,掛在疏勒城池的關堞之上,一種夜晚才會發出聲響的夜梟很早便開始「咕咕」地啼叫,那叫聲讓人毛骨悚然。
操著一口吐火羅語言的龜茲人兜題,每天在疏勒的國都—盤橐城的王宮內,細心修理自己的長鬚。他個子很高,深目高鼻,長髮及肩,身材削瘦,巧克力色的皮膚極少被王宮上空的驕陽曬著。夜色漸深後,他盤腿打坐在一張胡床上,偶爾誦讀幾段小乘佛教的經文,以此打發百無聊賴的時光。
僕從莫離目睹夕陽的最後一縷餘暉被遮擋在高大的宮牆外,他知道,又到了主人兜題卜卦的時間了。
莫離點燃兩盞羊油燈盞,一盞放在胡床的左側,另一盞高置在一座檯燈上,又在几案上鋪上一小片氈帳。做完這一切,莫離悄無聲息地退至門前,袖手而立。多年跟隨在兜題左右,莫離的一舉一動,完全稱得上訓練有素。
兜題微瞇雙目,一動也不動地坐著,像入定的僧侶。
莫離知道主人默誦小乘佛教經文已進入忘我之境。每當這時候,才是兜題最超脫最自由的時候。莫離不忍心打擾主人。
微風送來了窗外烤羊腿的香味,疏勒商隊遠行帶來的西方香料使城內濃烈的羊膻味嗅上去更加美味,誘人的異香使莫離禁不住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
兜題微微睜開眼,看著眼前的羊油燈盞閃爍著一丁點燈花。他大夢初醒一般,一聲長嘆。
「主人,太陽已經完全落下去了!」
莫離右手按在左胸前,稍稍彎了一下腰,對主人說。他的一對巨大耳環在燈光下反射出青冷的光。
兜題若有所思,點點頭,解下自己脖子上掛著的一枚奇怪飾物。它看上去大致呈圓形,正反兩面,正面有奇怪的文字,背面是一隻大雕的圖案。
兜題手心相向,將圖章摩挲半晌後,忽然扔向半空。圖案在空中打了幾個旋,輕盈地落在莫離剛剛鋪好的氈帳上。
兜題雙手合十,默禱幾句,卻不看占卜的結果。
莫離走上前去,將落在氈帳上的飾物撿起來,對兜題說:「主人,大雕朝上,匈奴人可能又要出現在疏勒城外了。」
兜題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近幾日卜卦,那只犀牛角做成的圖章總是朝上,像是存心挑戰他的耐心。
是的,數月之前,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高舉獨耳黑狼旗,像旋風一般進入塔里木盆地。
他們看中了兜題的故鄉—龜茲王國,並利用龜茲國與疏勒國之間的世仇,扇動起了一場血流漂杵的戰爭。
兜題永遠記得那場戰鬥,每次回憶起來,兜題看眼前的東西都彷彿蒙上了一層紅色。
那是鮮血的顏色。
血,到處是血,到處聽得見慘叫,看得見屍體。
想到這些,兜題的眉頭就禁不住皺了起來。
誰能想像到,他竟然還是那場戰鬥的受益者。正是因為發生了這場戰鬥,兩個國家之間的世仇得以互相釋放,作為龜茲人的兜題,也才有機會當上疏勒王。
那場戰鬥後,匈奴支持龜茲攻破疏勒國城池後,立兜題為王。
身為龜茲人,兜題時時感到內心有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他們龜茲國,歷史上並不親近匈奴,而是親近漢朝。
是的,不需要鼓起勇氣,不需要面對帕米爾時把手撫在左胸宣誓,他們都應當承認自己的國家曾經仰仗過西漢王朝。
那是百年前的事了,與現在的反目為仇聯想起來,想想都讓人臉紅。
當時,龜茲王和夫人晉見漢朝,被賜以印綬,夫人號稱公主,接受了車騎旗鼓和數十人歌吹樂隊的賞賜,又得到了綺繡、雜繒、琦珍無數。後來龜茲國又多次前去漢廷朝賀,學習漢朝衣服制度,歸國後,按漢朝制度治理宮室,關係不可謂不親密。
但是,自匈奴人的鐵蹄從漠北踏進西域後,匈奴和漢朝就開始了爭奪天山南北的控制權,特別在塔里木盆地的爭奪上,往往不惜血本。於是,塔里木盆地狼煙四起,匈奴從西域三十六國以北的阿爾泰山高地窺視塔里木,漢朝則從這些王國以東的敦煌地區邊境控制著出口。
兜題明白,匈奴和漢朝爭奪的焦點,就是西域南道的疏勒。
出河西走廊西行,絲綢之路分南北兩道,最後在疏勒匯合。
疏勒的地理位置異常重要,它地處雪山之側,河流縱橫,土地肥沃,是一片天然的綠洲,是塔里木盆地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它是南到印度、西達中亞和歐洲的交通樞紐,又是貨物的集散地。搶占到了疏勒就是搶占到了軍事先機。漢朝與匈奴一樣,都想以疏勒為據點,長期駐守。
兜題明白,盤橐城內,匈奴人的身影無處不在,疏勒大小事宜,事實上無不由匈奴管理。兜題承認自己是匈奴的傀儡,同時又不得不以疏勒王的身分與漢匈周旋。
他同時也明白,漢朝是不會拱手將疏勒讓給匈奴的。
一場大戰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想到這裡,兜題一聲長嘆,似乎預感到了自己將來的命運。
兜題更加專注地盤腿坐於胡床之上,開始虔誠地誦讀小乘佛教的經典。
正如兜題所料,為了奪得在塔里木盆地行動的主動權,漢朝已經與匈奴兵戎相見多年了,戰火正往疏勒方向步步蔓延,眼下,似乎都聽得見金戈鐵馬的聲音。
引子
冬天的疏勒城總是充滿了濃郁的羊膻味,這個習慣以金黃色的烤全羊犒勞將士的國家,今年入冬以來常常顯得心事重重。
因為,他們的國王兜題一直心事重重。
國王的情緒影響了全城百姓的情緒,也似乎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情緒。
夕陽拖著很重的步伐一點一點地西沉,像一個巨大的紅燈籠,掛在疏勒城池的關堞之上,一種夜晚才會發出聲響的夜梟很早便開始「咕咕」地啼叫,那叫聲讓人毛骨悚然。
操著一口吐火羅語言的龜茲人兜題,每天在疏勒的國都—盤橐城的王宮內,細心修理自己的長鬚。他個子很高,深目高鼻,長髮及肩,身材削瘦,巧克力色...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旗出版出版日期:2024-12-01ISBN/ISSN:978626728477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