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U教授、掀起全球討論與關注之作
睡眠剝奪.社交障礙.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席捲全球的話題與對策討論
【紐約時報、亞馬遜長期暢銷榜首】
★
為什麼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大於男孩?
為什麼男孩持續從現實世界退縮到虛擬世界?
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以及我們自己?
◆內容簡介
二○一○年代開始,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急遽惡化,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和自殺的比例急遽上升,成為全球化現象。
在《失控的焦慮世代》書中,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探討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沒落、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的趨勢,並歸納出為什麼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和大型科技,成為全世界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的主因。
本書也指出:為了讓孩子有更健康的童年──
★政府可以做些什麼
★科技公司可以做些什麼
★學校可以做些什麼
★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名人推薦
何琦瑜 《親子天下》創辦人兼執行長
李昆樺 臺灣網癮防治學會理事長
李儀婷 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苗博雅 臺北市議員
張美蘭(小熊媽) 親職/繪本作家
張修修 自我成長型YouTuber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陳培瑜 立委、親職教育講師
陳鳳馨 資深媒體人、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陳學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廖元豪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碧安朵 「信誼好好育兒」Podcast主持人
劉安婷 「TFT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劉軒 正向心理學作家
歐陽立中 「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凌性傑 作家
鄭英耀 教育部部長
謝伯讓 台大心理系教授、作家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講師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佳評
《失控的焦慮世代》揭露的不只是Z世代的脆弱、焦慮、玻璃心,更提醒了我們這代父母、教師(多半是五、六年級)與社會,到底給了孩子們怎樣的世界?該放手的時候不放手,使得孩子沒有小小冒險地出去玩,難以學習人與人的碰撞,也不懂得如何自己保護自己。另一方面,長輩該負起責任管教的時候,卻讓手機與社群媒體宰制了尚未成熟的兒少。我們造成了這個焦慮世代,如今怎樣亡羊補牢?
──廖元豪,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一本重要的書,深入探討青少年受到的社群媒體影響,關懷青少年的心靈健康,邀請大家共同攜手守護。
──陳培瑜,立委、親職教育講師
暨《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之後,這又是一本令人「上心」的好書。本書不只是在學術上提出獨到見解,更有作為教育者、為父母的「心上」真切的同理與支持。我們的孩子病了,改變是前所未有的迫切。這本書發出的聲音,需要所有人全神貫注地傾聽。
──劉安婷,「TFT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如果想要好好瞭解這個世代的孩子,本書絕對是最關鍵的開始。
──陳品皓,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旁徵博引、引人入勝,挑戰現有作法與觀點,充滿使命感。
──崔西.丹尼斯-提沃里(Tracy Dennis-Tiwary),《紐約時報》書評
讓家長發顫的內容……感謝海德特,我們得以一窺這種在美國及其他英語系國家發生的駭然真相……清晰、令人難忘……激勵人心。
──梅根.考克斯.戈登(Meghan Cox Gurdon),《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
我發現自己也點頭同意……該書受益於……多年的研究,分析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如何摧毀年輕人的神經、干擾年輕人的精神狀態……見解不僅合理,而且重要到無可辯駁。
──潔西卡.溫特(Jessica Winter),《紐約客》
充滿智慧……重要且引人入勝。
──法蘭克.布魯尼(Frank Bruni),《紐約時報》意見版
所有的建議聽起來都有理有據。有些甚至聽起來很有趣……認真處理反對的論點,以及證據上的漏洞。
──《經濟學人》
可以說相當精闢……作者以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傳統核心思想作為批判基礎……他的行動建議是一般人都懂的常識……非常出色。
──朱迪絲.華納(Judith Warner),《華盛頓郵報》
一本重要的新書……海德特指出,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從實體世界轉移到虛擬世界,這種轉變是災難性的,尤其對女孩子而言。
──蜜雪兒.古伯格(Michelle Goldberg),《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內容充實、極具說服力與影響力……海德特希望孩子花更多時間接觸大自然,與朋友玩耍,騎單車(或摔車),分擔適合他們年紀的家務。
──格蘭.C.奧修勒(Glenn C. Altschuler),《今日心理學》
應立刻閱讀的重要書籍,也應該成為一個影響力愈來愈大的運動的基礎教材;該運動旨在讓智慧型手機遠離學校,讓年幼孩童遠離社群媒體。
──蘇菲.麥克貝恩(Sophie McBain),英國《衛報》
有強大影響力、可讀性強,而且令人不寒而慄……極具說服力。
──露西.丹耶(Lucy Denyer),英國《電訊報》
論點有說服力且發人深省。
──安娜.戴維斯(Anna Davis),英國《旗幟晚報》
如果這本重要著作敲出的警鈴足夠大聲(等等,是我的手機在響嗎?),政治人物應該立法,確實執行禁止孩童使用社群媒體,我相信大多數父母會很開心,而大多數青少年也會更開心。
──海倫.魯姆比洛(Helen Rumbelow),英國《泰晤士報》(本週最佳書籍)
海德特列出不容爭辯的證據,證明智慧型手機助長了焦慮症在年輕族群的流行速度,大型科技公司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以扭轉這種情況……這是一本非常重要且極有說服力的著作,不僅推薦給父母,也推薦給任何感受到科技壓力愈來愈大的人……我高度推薦這本書;每個人都該閱讀。它將改變社會的遊戲規則。
──史黛拉.歐麥利(Stella O'Malley),《愛爾蘭獨立報》
海德特是偽裝成心理學家的現代先知。他在本書再次提醒我們,以手機為主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危險。他為我們所有人指出一條通向更光明、更強大的未來之路。
──蘇珊.坎恩(Susan Cain),紐時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與《悲欣交集》作者
這是一本挑釁現狀的書,解釋為什麼這麼多孩子過得不好,以及該如何修正方向。海德特有力地指出,從玩耍為主的童年轉變到手機為主的童年,已經嚴重破壞心理健康和社會發展。即使你尚未準備好禁止高中前的孩童使用智慧型手機,這本書也會挑戰你的觀點,讓你重新思考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潛能,以及如何讓他們做好面對這個世界的準備。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紐時暢銷書《隱性潛能》和《逆思維》作者、TED播客Re:Thinking主持人
每一位家長都得停下手邊的工作,立即閱讀本書。海德特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心理學家,本書探討的話題正重塑你孩子的生活,是重磅之作。
──約翰.海利(Johann Hari),《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作者
本書提出了一項挑戰,將決定本世紀所剩時日的形態。海德特指出,我們今天已經走到技術發展對下一代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危機點,本書不僅站在iPhone面前大喊「打住!」,海德特也提供家長、社區、宗教機構及政府一些已獲得研究認證的實用建議,強調事情可以有不一樣的結果。我計畫把這本書送給更多的人,同時祈禱我們都能善用智慧深思,繼而採取行動。
──羅素.摩爾(Russell Moore),《今日基督教》總編輯
本書對小學及小學以上青少年的父母非常重要,因為這些小孩面臨快速變化的童年環境。海德特提出問題,但也提出解決方案,希望能讓孩子過更好的數位生活。
──艾蜜莉.奧斯特(Emily Oster),紐時暢銷書《美好的孕期》作者
作者簡介: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湯瑪斯・庫利(Thomas Cooley)倫理領導學教授,一九九二年取得賓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十六年。道德與政治心理學是他的研究重點,詳見暢銷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他的最新著作《失控的焦慮世代》延續了《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與葛瑞格.路加諾夫合著)所探討的主題。他也在Substack平台建立部落格「巴別塔之後」(After Babel),發表文章。
譯者簡介:
鍾玉玨
台大外文系畢,從事國際新聞編譯近三十年,現為台灣大學外文系翻譯學程兼任講師,幸能透過教書與譯書結識年輕學子與各界菁英,並持續深耕中英翻譯。近期譯作《長勝心態》、《變動中的世界秩序》(合譯)、《植物靈藥》、《父產科》等。
章節試閱
1 洶湧的痛苦
我與青少年的父母交談時,話題往往會轉向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和電玩。家長描述的情況不脫幾種模式,其中一種是「衝突不斷」:父母試圖訂立規則並努力執行,但電子設備實在太多;孩子有各種理由跟父母吵,力爭放寬限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有太多規避限制的方法。結果,家人之間一天到晚為此爭執不休。維持家庭儀式和家人之間基本的互動愈來愈困難,感覺就像在抵禦不斷上漲的大浪,這股大浪不僅吞噬父母,也吞噬孩子。
和我交談過的家長,大多數人的故事並不是什麼已確診的精神疾病。相反地,他們有一種潛在的不安,擔心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正在發生,擔心孩子因為上網時間愈來愈長而錯過了什麼──實際上,幾乎是錯過了一切。
但有時候,家長告訴我的故事黑暗得多──他們覺得失去了孩子。波士頓的一名母親告訴我,她和丈夫為了讓十四歲的女兒艾蜜莉遠離社群平台Instagram,做了諸多努力。他們目睹IG對她的傷害。為了限制她使用IG,他們試了各種保護程式,試圖監控並限制她使用手機上的應用程式。結果家庭生活淪為不斷的衝突與抗爭,艾蜜莉最後找到繞過限制的方法。她進入母親的手機,關閉手機裡的監控程式,並威脅父母,若重新開啟程式,她就自殺。這個實例讓人不安又心痛。她的母親告訴我:
感覺唯一能讓她擺脫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的方法就是搬到荒島上。她每年夏天都會去參加為期六週的夏令營,那裡規定不准使用手機──其實是禁用任何電子設備。每次我們從夏令營接她回家,她都是正常的樣子。一旦她又開始使用手機,就會恢復到之前焦躁、憂鬱的狀態。去年我沒收她的手機兩個月,另外給了她翻蓋手機,結果她又恢復正常的樣子。
這類故事如果是發生在男孩身上,通常涉及的是電玩(有時是色情內容),而非社群媒體,尤其當男孩從玩票的休閒玩家(casual gamer)過渡到重度玩家(heavy gamer)時。我認識一位木工,他告訴我,他的兒子詹姆斯現年十四歲,患有輕度自閉症。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詹姆斯的學業成績與柔道表現進步顯著。但學校停課後(當時詹姆斯十一歲),他和妻子買了一台遊戲機PlayStation 給他,因為必須「讓他在家裡有點事做」。起初,這台遊戲機改善了詹姆斯的生活──他非常喜歡遊戲和社交。可是當他開始長時間迷上電玩《堡壘之夜》(Fortnite,又譯《要塞英雄》),他的行為開始出現變化。「就在那時,沮喪、憤怒和懶惰一併爆發。就在那時,他開始對我們發脾氣。」這位父親告訴我。為了因應詹姆斯突然改變的行為,他和妻子沒收他所有的電子產品。結果詹姆斯出現了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包括易怒和攻擊性,他拒絕走出自己的房間。雖然他的症狀在幾天後有所改善,他的父母依然覺得進退兩難,表示:「我們試著限制他打電玩,但他除了線上交流互動的網友,並沒有其他朋友,所以我們能限制他多少呢?」
無論故事的模式或嚴重性如何,家長共同的感受是他們被困住了,覺得無能為力。大多數家長都不希望孩子過著以手機為主的童年,但不知怎地,這個世界已然改變,任何父母若想抗拒或對抗它,將讓孩子陷入社交孤立的處境。
本章接下來我將拿出一些數據,證明有大事在發生,並且早在二○一○年代初,某個影響深遠的現象就已經發生,導致年輕人的生活發生變化,心理健康急遽惡化。但在深入研究這些數據之前,我想先與大家分享一些家長的心聲,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不知怎麼被網路世界捲走,而他們現在正努力救回孩子。
浪潮開始
二○○○年代,幾乎沒有跡象顯示,青少年精神疾病危機即將到來。然而,二○一○年代初,情況突然發生變化。每個精神病患的病因都不只一個;總是牽涉到複雜的背景脈絡,涵蓋基因、童年經歷、社會因素等。我的焦點是,為什麼在二○一○年至二○一五年期間,許多國家的Z世代(以及一些晚生的千禧〔Y〕世代)精神病發病率都在上升?而老一輩的嬰兒潮世代或X世代受到的影響卻小得多?為什麼青少年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比例在全球同步走高?
葛瑞格和我在二○一八年初完成了《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圖1.1取自該書的圖表,但當時的數據只到二○一六年,所以我在本書做了更新,添加之後發生的最新情況。在美國政府每年所做的一項調查中,青少年會被問到一系列關於吸毒的問題,以及一些心理健康的問題。比如,你是否經歷過長時間的「悲傷、空虛或消沉」?是否長時間「對你原先喜歡的大多數事物失去興趣或感到厭煩」?在九個關於重度憂鬱症狀的問題中,若有「五個」以上的答覆為「是」,這些人會被歸類為極有可能在過去一年經歷「重度憂鬱症發作」。
你可以看到,從二○一二年左右開始,重度憂鬱症發病率突然大幅上升。(圖1.1,以及接下來的大多數圖表,我都會添加一個陰影區,方便大家判斷二○一○年至二○一五年之間是否發生了什麼變化,我把這段時期稱為「大重塑期」)。根據絕對值(二○一○年以來新增的病例數),女孩的增幅遠大於男孩,這可從明顯上升的統計曲線得到印證。不過,男孩的起始值比女孩低,因此根據相對值(自二○一○年以來的百分比變化,我會一直使用二○一○年為基線),男女孩重鬱症發病率的增幅相近──大約都是一五○%。換句話說,國高中青少年憂鬱症的比率大約增加了兩倍半。這種增幅發生在所有種族和社會階層。二○二○年的一部分數據是在新冠疫情封城前後收集的,在那個時間點,美國每四個國高中女孩就有一個,在過去一年經歷一次重鬱症發 作。二○二一年的情況更糟;二○二○年之後,曲線更是陡峭上升。但絕大多數的上升情況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就已發生。
激增的本質
二○一○年代初的青少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需要「搞清楚誰從什麼時候開始受到了什麼傷害」。準確地回答這些問題,對於理解激增的原因並找出扭轉激增的潛在方法極為重要。這正是我和團隊所要做的,本章將詳述我們如何得出結論。
深入分析更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數據後,我們找到揭開這個謎團的重要線索。第一條線索是,上升的病例幾乎都與焦慮症和憂鬱症相關,而這兩種心理失調被歸類為內化型障礙(internalizing disorders)。內化型障礙的患者會感到強烈的沮喪與消沉,並將心理失調的症狀內化。這些患者感到焦慮、恐懼、悲傷和絕望,反覆陷入負面思考、無法自拔,且往往退出人際關係與社交活動。
反之,外化型障礙是當個體感到沮喪與消沉時,將症狀與反應外化,針對的是他人而非自己。這些情況包括行為障礙(CD)、不易管理憤怒情緒、暴力傾向,或是做出高危險行為。在各個年齡層、文化、國家,女孩和成年女性出現內化型障礙的比例向來較高,男孩和成年男性則多半出現外化型障礙。儘管如此,這兩種障礙都會找上男女,而且自二○一○年代初以來,兩性罹患內化型障礙的病例都上升了,但外化型障礙的發生率相對變少。
圖1.2 顯示,內化型障礙的發病率大幅上升,受訪者是自稱找過專業人士、接受過各種診斷的大學生。數據來自各大學所做的標準化問卷調查,再由美國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彙整。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統計曲線圖一開始就遠高於其他心理疾病,在相對值和絕對值上也都高於其他心理疾病。在二○一○年代,罹患心理疾病的大學生持續增加,幾乎都是因為焦慮症/憂鬱症病例增加之故。
第二個線索是,病例激增主要集中在Z世代,也有一些年齡較小的千禧(Y)世代瓜分了一些病例。圖1.3顯示四個世代的受訪者自評在過去一個月,「大部分時間」或「所有時間」感到緊張的百分比。在二○一二年之前,四個世代都沒有出現明顯變化的趨勢,但二○一二年之後,最年輕的Z世代(該世代在二○一四年開始進入調查所涵蓋的年齡範圍)感到緊張的比例開始急遽上升。下一個年齡組(主要是千禧世代)也上升,但幅度不大。最年長的兩個年齡組則相對穩定:X世代(一九六五至一九八○年出生)略有上升,嬰兒潮世代(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年出生)則略為下降。
(未完)
1 洶湧的痛苦
我與青少年的父母交談時,話題往往會轉向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和電玩。家長描述的情況不脫幾種模式,其中一種是「衝突不斷」:父母試圖訂立規則並努力執行,但電子設備實在太多;孩子有各種理由跟父母吵,力爭放寬限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有太多規避限制的方法。結果,家人之間一天到晚為此爭執不休。維持家庭儀式和家人之間基本的互動愈來愈困難,感覺就像在抵禦不斷上漲的大浪,這股大浪不僅吞噬父母,也吞噬孩子。
和我交談過的家長,大多數人的故事並不是什麼已確診的精神疾病。相反地,他們有一種潛在的...
作者序
前言 在火星長大的世代
假設你的大女兒十歲的時候,被一位你從未見過、但充滿遠見的億萬富豪選中,邀她加入人類在火星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她的學業成績不俗,加上她的基因體分析報告(你不記得那曾徵得你的許可),為她掙得了這個席位。她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報名參加了這次甄選,因為她熱愛外太空,而且她所有的朋友也都報名參加。她懇求你讓她去。
在拒絕她之前,你同意先多瞭解一些狀況。你瞭解到,他們之所以招募兒童,是因為兒童比成年人更能適應火星的不尋常條件,尤其是低重力。如果孩子在火星上經歷青春期及連動的快速發育,他們的身體會永久地適應火星環境,不同於成年後才來火星定居的人。至少理論上是這樣,至於適應火星的兒童是否能重返地球生活,則不知道。
你還找到其他驚心的原因。首先是輻射問題。地球上的動植物都是在磁層(magnetosphere)的保護下演化,磁層阻擋或轉偏大部分的太陽風、宇宙射線和其他轟擊我們地球的有害粒子。火星沒有這樣的屏障,因此會有更多的離子穿透你女兒體內每個細胞的DNA。這個計畫的負責人為火星定居點建造了防護罩,但根據的是成年太空人的研究結果,這些人在太空待了一年後,罹癌的風險只略增一點。然而兒童的風險高得多,因為他們的細胞正在更快速地發育和分化,因此細胞受損的機率也更高。計畫負責人考慮到這一點了嗎?他們對兒童的安全做過任何研究嗎?據你所知,沒有。
還有重力問題。經過漫長的歲月,演化優化每個生物體的結構,以適應地球這個星球的重力。從出生開始,每個生物的骨骼、關節、肌肉和心血管系統,都是在地心引力這種不變的單向重力作用下發育成長。消除這種恆定的引力,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深遠的影響。成年太空人在太空的失重狀態下生活幾個月之後,肌肉變得比較無力,骨骼密度也會降低。他們體內的液體會積在不該積的地方,比如腦腔,這會壓迫眼球,改變眼球的形狀。火星有重力,但只有地球重力的三八%,在火星低重力環境下長大的小孩,骨骼、心臟、眼睛和大腦出現畸形的風險非常高。計畫負責人考慮到兒童這種脆弱性了嗎?據你所知,沒有。
所以,你會讓她去嗎?
當然不會。你明白這簡直是瘋了的想法──把孩子送到火星,也許一去不回。為什麼會有家長允許這種事呢?負責這項計畫的公司,急於搶在其他競爭對手之前確立對火星的所有權。這家公司的領導人似乎對兒童發育一無所知,也不關心兒童的安全。更糟的是,這家公司未曾要求提供父母許可的證明,只要孩子在選項欄勾選她已獲得父母的許可,就可以朝火星飛奔而去。
任何公司都不能在未經我們同意之前,就帶走我們的孩子並危及他們的安全,否則他們將承擔巨大的法律責任。對吧?
二十與二十一世紀之交,在美國西岸的許多科技公司利用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推出一系列改變世界的產品。當時普遍存在科技樂觀主義情緒;認為這些產品讓生活變得更輕鬆、有趣、有效率。其中一些產品還能幫助我們建立連結與溝通,因此它們看似很有可能成為愈來愈多新興民主國家的福音。在鐵幕瓦解不久之際,大家感覺到新時代的曙光降臨。這些科技公司的創辦人被譽為英雄、天才和全球慈善家,他們就像普羅米修斯一樣,把天神的禮物帶給了人類。
但是科技產業不僅改變了成年人的生活,也開始改變孩童的生活。自一九五○年代以來,兒童和青少年已經看了太多電視,但新技術比從前的技術更方便攜帶、更個人化、更讓人投入。家長都很早就發現這件事,就像我在二○○八年,發現我兩歲的兒子滑著我買的第一台iPhone手機,嫻熟地操作觸控式介面。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讓孩子開心__又安靜地玩上幾個小時,這讓許多父母鬆一口氣。這樣安全嗎?沒有人知道,但因為其他人都這麼做,所以每個人也就當作沒問題了。
然而,這些科技公司鮮少或根本沒有研究自家產品對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也沒有和相關研究人員分享任何數據。當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它們的產品對青少年造成傷害時,大多數公司的回應是否認、混淆視聽和發動公關活動。犯規最嚴重的,是一些公司利用心理學上的把戲,把年輕人對平台的「參與度」最大化,讓他們持續點擊不停。他們使兒童在脆弱的發育階段就上鉤,此時他們的大腦會因應接收到的刺激不斷快速重塑(rewiring)。其中社群媒體對女孩傷害最大,電玩公司和色情網站則對男孩影響最深,讓他們身陷其中、難以自拔。透過設計出源源不絕易於上癮的內容進入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取代他們身體活動和人際互動,這些公司不僅重塑孩童的童年生活,也改變人類的發育,影響規模之大,幾乎難以想像。孩子童年被重塑得最嚴重的時期發生在二○一○年至二○一五年間,不過我要講的故事的時間軸開始於一九八○年代,父母憂心過度和過度保護的子女教養方式從那時開始抬頭,經過新冠疫情封鎖期間,一直持續到今天。
迄今為止,我們對這些科技公司祭出了哪些法規?在美國,我們制定了大多數國家後來也都仿效的法規,主要禁令包括一九九八年生效的《兒童線上隱私保護法》(COPPA)。該法要求十三歲以下的兒童與公司簽訂合約(服務條款)以及在註冊帳號時,必須先獲得父母同意,才能提供個人資訊和放棄部分權利。該法將「網路成年」的年齡定為十三歲,但立法的原因與兒童安全或心理健康無關,保護的是兒童隱私。此外,該法的措辭並未要求公司驗證用戶年齡;只要孩童在勾選欄稱自己年齡夠大(或者輸入不實的出生日期,以符合規定),幾乎可以在網際網路暢行無阻,不需要父母知情或同意。事實上,美國十三歲以下的孩童,高達四成擁有Instagram 帳戶,而美國的聯邦法律自一九九八年以來一直未見更新(倒是英國和美國個別的幾個州已率先採取一些措施)。
有些科技公司的行為就像菸草商和電子菸產業,設計讓人極容易上癮的產品,然後規避限制向未成年人行銷的法律規範。我們也可以將科技公司與反對禁用含鉛汽油的石油公司加以對照。在二十世紀中期,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美國每年光開車族排放到空氣裡多達數十萬噸的鉛,就影響數千萬兒童的腦部發育,損害他們的認知發展,增加反社會行為的機率。即便如此,石油公司仍繼續生產、行銷、販售含鉛汽油。
當然,今日的社群媒體巨擘與二十世紀中葉的大型菸商截然不同:社群媒體推出的產品對成年人確實有用,幫助他們搜尋資訊、找工作、聯絡朋友、覓性尋愛;提高購物和組織政治活動的效率;提供數以千計讓生活更輕鬆便利的撇步。大多數人樂見香菸從生活中消失,但社群媒體不一樣,不但更具價值、更實用,甚至深受許多成年人的喜愛。有些成年人沉迷於社群媒體和其他網路活動無法自拔,但就像菸草、酒精或賭博一樣,我們通常會讓他們自行決定該怎麼做,並予以尊重。
但這個原則不適用於未成年。人類大腦中追求獎賞的腦區雖然成熟得比較早,但額葉皮質──攸關自我控制、延遲滿足和抵禦誘惑的腦區,要到二十多歲才會完全發育成熟,因此十來歲的兒少處於特別脆弱的發育階段。他們開始發育之後,往往對群體或社交活動缺乏安全感,影響所及,很容易受同儕壓力的左右,也很容易被任何看似獲得社群認可的活動所誘惑。我們不會讓十來歲的兒少購買菸酒,也不會讓他們進入賭場。相較於成年人,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代價高太多,好處卻微乎其微。所以把孩子送上火星之前,先讓他們在地球長大長全吧。
本書講的是一九九五年後出生的世代,俗稱Z世代,他們出現在千禧世代(誕生於一九八一至一九九五年)之後。有一些市場行銷的人會告訴我們,Z世代的出生年分最晚截止於二○一○年左右,而緊接在後的是α世代。但我認為,除非我們能改變讓年輕人如此焦慮的童年環境,Z世代,亦即焦慮的世代,會繼續存在下去。社會心理學家珍.特溫格(Jean Twenge)的開創性研究指出,導致世代差異的不僅僅是童年經歷的事件(如戰爭與經濟蕭條),還包括小時候使用的技術推陳出新(收音機,接著電視、個人電腦、網際網路、iPhone 陸續登場)。Z世代最早的一批人是在二○○九年左右開始進入青春期,當時也出現了幾個科技趨勢:二○○○年代高速寬頻快速普及;二○○七年iPhone問世;猶如超級病毒的社群媒體揭開一個新時代。二○○九年,社群媒體「按讚」和「轉發」(或「分享」)的功能揭開最後一個趨勢的序幕,改變了網路世界的社交動態。二○○九年以前,社群媒體的最大功能是讓你和朋友保持聯繫,由於即時互動與反饋的功能不多,產生的毒性遠不及我們今日所見。
沒幾年出現了第四個趨勢──上傳自拍照,這對女孩的衝擊要比男孩大得多,等智慧型手機多了前置攝影鏡頭(二○一○年),以及臉書收購Instagram(二○一二年),愈發加大流行。愈來愈多青少年上傳精心編修的生活照和影片,不僅讓同齡人和陌生人觀看,也讓他們評頭論足。
Z世代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在青春期度過以下情景的世代:他們的口袋裡有一個通往虛擬世界的門戶(portal),這個門戶召喚他們遠離周圍的人,進入另一個令人興奮、上癮、不穩定,而且(正如我將要說明的)不適合孩童和青少年的宇宙。要想在那個宇宙取得社交成功,他們必須將大部分心力,持續用於管理他們的線上品牌。為了獲得同儕認可(青春期的氧氣)和避免在網路上被羞辱(青春期的惡夢),這是必要的。Z世代的青少年每天花很多時間瀏覽朋友、熟人和遠方網紅閃亮快樂的貼文。他們觀看愈來愈多用戶自製的影片與串流媒體製作的娛樂節目;這些影音內容透過自動播放和演算法推播給他們,目的是讓他們盡可能長時間留在線上。這大幅減少了他們與朋友和家人玩耍、交談、碰觸,甚至眼神交流的時間,也因此減少參與對人類身心發展非常重要的實體社交活動。
因此,Z世代成了一種全新成長方式的實驗對象,這種成長方式截然不同於過去人類在小群體中實體互動的模式。我們稱這個現象是「童年大重塑」(The Great Rewiring ofChildhood),他們彷彿成了「在火星長大的第一代」。
童年大重塑不僅涉及,推陳出新的科技如何影響兒童的生活和心智,還涵蓋第二條故事主軸:過度保護孩童,以及限制他們在現實世界的自主權;這雖是出於好意,但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兒童需要大量的自由玩耍才能茁壯成長,這是所有哺乳動物都需要的。玩耍過程中發生的小規模挑戰和挫敗就像接種疫苗,為孩童日後面對更大的挑戰預作準備。但是由於各種歷史和社會原因,自由玩耍在一九八○年代開始減少,並在一九九○年代急遽削減。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愈來愈多成年人認為,如果讓孩子在無人照管下到戶外閒逛,會吸引綁架犯和性犯罪者覬覦。無人監護的戶外玩耍減少之際,個人電腦卻變得愈來愈普及,也愈來愈有吸引力,逐漸成為大家消磨餘暇的去處。
我建議將一九八○年代末視為「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過渡到「以手機為主的童年」的開始,這個過渡期將直到二○一○年代中期,大多數青少年都有了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才完成。我說的「以手機為主」是很廣義的,其實涵蓋所有能連上網路的個人電子設備(它們逐漸占據所有年輕人的時間),包括筆電、平板電腦、能連上網路的遊戲機台,以及最重要、擁有數百萬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
當我提到以玩耍為主或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時,也是很廣義的。我指的童年,包含兒童和青少年(而未必要寫出「以手機為主的童年和青春期」)。發展心理學家通常將童年轉為青少年的過渡期標記為青春期的開始,但兒童進入青春期的時間不一,加上近幾十年來進入青春期的年齡逐漸提前,因此將青少年(adolescence)與國高中青少年(teenyears)劃上等號並不準確。以下是本書對年齡層所做的分類:
• 兒童(children):零到十二歲。
• 青少年(adolescents):十到二十歲。
• 國高中青少年(teens):十三到十九歲。
• 未成年人(minors):所有未滿十八歲的人。我有時也會用「孩子」(kids)一詞,因為聽起來不像「未成年」那麼正式與專業。
十到十二歲既歸類在兒童,也歸類在青少年,這樣的重疊是刻意為之:十到十二歲的人口通常被稱為「吞世代」(tweens,between 的簡稱,也稱為輕春世代或前青少年)。他們像孩子一樣愛玩耍,但已經發展出青少年複雜的社會和心理特徵。
以玩耍為主的童年漸漸過渡到以手機為主的童年,這讓許多兒童和青少年樂得待在室內上網玩遊戲,卻也因此失去接觸各種體能挑戰,以及面對面社交的機會,而所有年幼的哺乳動物都需要這些經驗,來協助發展基本能力,克服與生俱來的童年恐懼,並減少對父母的依賴。與同儕的虛擬互動,不能完全代償這些「體」驗。此外,將玩耍時間和社交活動轉移到線上的青少年也發現,自己愈來愈頻繁地不經意闖入成人場域,接觸成人內容,並以有害未成年人的方式與成人互動。因此,儘管家長在努力消滅實體世界的風險並限縮小孩的自由,卻多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放任小孩在虛擬世界完全獨立自主,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多數父母難以理解虛擬世界是怎麼回事,更不用說知道該限制小孩哪些行為或該怎麼限制才好。
本書的中心論點是──保護過度在實體世界普遍存在,在虛擬世界卻是保護不足,這兩個趨勢是導致一九九五年之後出生的孩子成為焦慮世代的主因。
關於術語的幾點說明。當我提及「實體世界」(現實世界)時,我指的是具有以下四種特徵的關係和社交互動;數百萬年來,這些一直是實體世界的典型特徵:
一、有身體參與(embodied)。換言之,身體必須在現場實際參與溝通與社交,察覺或感知到其他真人身體的存在,繼而對他們的身體做出反應,可能是思考後做出反應,或是下意識自動做出反應。
二、同步互動(synchronous)。意思是交流在同時發生,雙方透過對時機細微的掌握,你來我往地輪流說話。
三、交流與溝通主要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one-to-several)進行,但一個時間點上只發生一個互動。
四、進入和退出某個群體或社群有「高門檻」(high bar),因此成員有強烈的動機經營人際關係,並在裂痕出現時努力修復。
反之,當我提到「虛擬世界」時,我指的是短短幾十年來出現在關係與互動中的四個典型特徵:
一、交流時無須身體參與(disembodied),換言之,不需要身體實際參與或存在,只需要語言。交流互動的夥伴可以是(而且已經是)人工智慧(AI)。
二、交流很大程度是「非同步進行」(asynchronous),透過文字為主的貼文和評論進行交流(視訊通話則不同,屬同步進行)。
三、涉及大量的「一對眾」(one-to-many)交流,向潛在的廣大受眾傳播訊息。可以同時進行多個互動,彼此獨立、互不影響。
四、發生的社群在進入與退出都是低門檻(low bar),因此成員不滿意時,可以封鎖他人或直接退出群組。群組往往是短暫的,成員之間的關係隨時可以終止。
實際上,「實體世界」與「虛擬世界」兩者的界限有些模糊。儘管我們使用FaceTime、簡訊與電子郵件和人保持聯繫,家人在很大程度上屬於實體世界的人。反之,十八世紀兩位科學家之間的關係更接近虛擬關係,因為他們只能透過書信往返認識對方。關鍵之別在於建立關係所需的承諾。當人自小在一個無法輕易逃離的社群長大時,他們就會像我們祖先幾百萬年來所做的那樣: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學會自我管理和情緒管理,因為他們希望這些寶貴的人際關係能夠長長久久。當然,現有許多網路社群也已找到可讓成員做出強而有力的承諾,並擁有歸屬感的方法,但總地來說,當孩童是在多重變異的網路世界裡成長,和別人互動時既不須使用真實姓名,又可輕易點一下按鍵就退群,影響所及,他們不太可能學會這些技能。
本書共分四部分。分別探討了自二○一○年以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趨勢(第一部分);童年的本質以及我們怎麼搞砸了它(第二部分);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所造成的傷害(第三部分);以及我們現在必須怎麼做,才能逆轉家庭、學校和社會所受的傷害(第四部分)。如果我們能夠一起行動,改變是可能的。
第一部分只有一章的篇幅,把二十一世紀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下降的事實攤開來,揭露以玩耍為主的童年快速過渡到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是多具殺傷力。從二○一○年代初心理健康開始下滑的趨勢,顯示在焦慮症、憂鬱症的患病率和自殘率顯著上升,這些趨勢對女孩的影響尤其劇烈,顯示心理健康下滑。男孩的情況又比較複雜,他們的焦慮和憂鬱的升幅較小(自殺率除外),但有時候開始得比女孩更早一些。
第二部分介紹背景脈絡。二○一○年代孩童的精神(心理)健康危機源自於一九九○年代父母對孩子愈來愈多的憂心以及過度保護。。我認為智慧型手機和過度保護猶如「體驗阻斷器」(experience blockers),讓兒童和青少年難以獲得他們最需要的社交「體」驗,包括不無風險的玩耍、文化養成、成人儀式,乃至於建立浪漫的愛戀關係。
在第三部分,我將介紹一些研究,這些研究顯示,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會在許多方面干擾兒童的發育與發展。我點出四種主要的傷害:睡眠剝奪、社交剝奪、注意力碎片化和成癮。然後,我將聚焦在女孩身上,說明社群媒體的使用不僅與精神(心理)疾病有關聯,而且會導致精神(心理)疾病;我還列出經過實證的證據,說明社群媒體會透過多種方式造成這類的影響。我解釋男孩是如何經由略微不同的途徑,致使精神(心理)健康亮起紅燈。我解釋「童年大重塑」是如何導致愈來愈多人「轉大人」失敗──換言之,無法順利從青春期過渡到成年期,並承擔成年人該有的責任。在第三部分的結尾,我回顧一天到晚泡在手機上的生活如何改變了我們所有人(孩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導致我們在我所謂的精神層面「向下沉淪」。我將討論六種古老的精神實踐與作法,得以幫助我們今天過更好的生活。
在第四部分,我將闡述我們現在可以做也必須做的事。我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一些建議,供科技公司、政府、學校和父母參考,希望解決各種「集體行動問題」。社會科學家對這些不利集體行動的困境進行了長期研究,在這些陷阱中,單打獨鬥的個體會面臨高昂的代價,但如果大家能夠協調並共同行動,就可以更容易地選擇長遠來看對所有人都更有利的行動。*
身為紐約大學的教授,我教授研究所和大學本科系的課程,並在許多高中和大學發表演講,我發現Z世代有幾大長項,有助於他們推動積極的變革。首先,他們不會拒絕面對現實。他們希望變得更強壯、更健康,而且大多數人對新的互動方式抱持開放的態度。第二個長項是,他們希望實現系統性變革,創造一個更公正、更具關懷力的世界,而且他們善於組織幫助他們實現這一目標(是的,利用社群媒體)。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我聽說愈來愈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科技產業對他們的剝削。憑藉組織力和創新力,他們將找到本書以外更多的解決方案,並努力付諸實踐。
我是社會心理學專家,不是臨床心理學家或媒體研究學者。但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是一個緊迫而複雜的主題,我們無法單憑任何一個學科的角度來理解它。我研究道德、情緒和文化。一路走來,我累積了一些工具和視角,並應用這些工具和視角來研究兒童發展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自一九九○年代末正向心理學誕生以來,我一直活躍於這個領域,沉浸於幸福學的研究。我的第一本書《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探討東、西方古老文化針對如何過幸福的生活所發現的「十大真理」。
我在維吉尼亞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期間(直到二○一一年),根據那本書教授了一門名為「心盛」(Flourishing)的課程。現在我在紐約大學商學院執教,向大學部和MBA學生教授不同版本的心盛。我的學生涵蓋不同的世代,從使用翻蓋手機的千禧世代到使用智慧型手機的Z世代,我都目睹他們的焦慮上升,對手機成癮。從他們坦誠討論心理健康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與科技的複雜關係,我從中受益頗多。
我的第二本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闡述了我對道德的心理演變基礎所做的研究。我特別關注人們為什麼需要融入一些道德社群,藉此找到共同的意義和生活目標,也因而探討好人為何總是被政治和宗教弄得分裂對立。這項研究工作讓我認清,線上的社群網路雖然可以幫助成年人實現目標,對於數十萬年來一直在實體世界的群體中汲取養分、被薰陶塑造、成長發育的孩子來說,社群網路可能不是有效的替代品。
然而,是我的第三本書引導我開始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的朋友格雷.魯基亞諾夫(Greg Lukianoff)是最早注意到大學校園突然出現一些變化的人之一。他發現學生開始出現的一些扭曲思維模式,正是他在二○○七年憂鬱症嚴重發作後,透過認知行為療法(CBT)學會辨識和摒棄的思維模式。格雷是一名律師,也是「捍衛個人權利與表達權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的主席,該組織長期幫助學生捍衛自己的權利,抵禦校方當局的審查行為。二○一四年,他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發生:學生竟然自己開始要求校方保護他們,以免他們受到「不安全」書籍和講者的影響。格雷認為,大學正在以某種方式教導學生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包括災難化思維(catastrophizing)、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情緒化推理等等,而這些都可能導致學生的憂鬱和焦慮。在二○一五年八月,我們兩人在《大西洋》雜誌共同發表一篇文章〈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闡述這個觀點。
我們的看法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一些大學課程和學術新趨勢確實在不經意地教授認知扭曲。但是到了二○一七年左右,有一點可以看得很清楚:許多國家的憂鬱和焦慮問題愈來愈嚴重,在青少年中尤其明顯,而且不分學歷、社會階層和種族。平均而言,一九九六年後(含)出生的人在心理上與僅僅幾年前出生的人是大有不同的。
我們決定將發表在《大西洋》雜誌上的文章,擴大成一本同名書籍。書中,我們分析了造成這個心理疾病危機的原因,並借鑒珍.特溫格在二○一七年的著作《i世代報告》(iGen)。當時發現的證據幾乎全都相關:青少年擁有iPhone後不久,開始變得更憂鬱。使用iPhone 最頻繁的人也最憂鬱,而花更多時間參與面對面活動的人,比如加入體育隊伍和宗教社群的人,身心最健康。但礙於相關性並不等於因果關係,我們提醒父母不要基於當時的研究結果採取激烈行動。
當我在二○二三年寫作此書時,更多的研究(包括實驗性研究及相關性研究)顯示,社群媒體對青少年造成了傷害,特別是正在經歷青春期的女孩。同時,我為這本書所做的研究也發現,造成這問題的原因比我最初想像的更廣泛。這不僅僅是關於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而是關於人類的童年出現前所未見的歷史性轉變。這種轉變對男孩的影響不亞於女孩。
(未完)
前言 在火星長大的世代
假設你的大女兒十歲的時候,被一位你從未見過、但充滿遠見的億萬富豪選中,邀她加入人類在火星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她的學業成績不俗,加上她的基因體分析報告(你不記得那曾徵得你的許可),為她掙得了這個席位。她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報名參加了這次甄選,因為她熱愛外太空,而且她所有的朋友也都報名參加。她懇求你讓她去。
在拒絕她之前,你同意先多瞭解一些狀況。你瞭解到,他們之所以招募兒童,是因為兒童比成年人更能適應火星的不尋常條件,尤其是低重力。如果孩子在火星上經歷青春期及連動的快速...
目錄
前言 在火星長大的世代
第一部 大浪來襲
第一章 洶湧的痛苦
第二部 背景故事: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沒落
第二章 小孩在童年該做什麼?
第三章 探索模式,以及兒童需要有風險的遊戲
第四章 青春期與過渡到成人期遭遇的挫折
第三部 童年大重塑: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
第五章 四種根本性傷害:社交障礙、睡眠剝奪 、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第六章 為什麼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大於男孩?
第七章 男孩怎麼了?
第八章 道德昇華與退化
第四部 為了更健康童年的集體行動
第九章 為集體行動做準備
第十章 政府與科技公司可以做些什麼?
第十一章 學校可以做些什麼?
第十二章 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結論 讓孩子的童年回到地球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前言 在火星長大的世代
第一部 大浪來襲
第一章 洶湧的痛苦
第二部 背景故事: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沒落
第二章 小孩在童年該做什麼?
第三章 探索模式,以及兒童需要有風險的遊戲
第四章 青春期與過渡到成人期遭遇的挫折
第三部 童年大重塑: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
第五章 四種根本性傷害:社交障礙、睡眠剝奪 、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第六章 為什麼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大於男孩?
第七章 男孩怎麼了?
第八章 道德昇華與退化
第四部 為了更健康童年的集體行動
第九章 為集體行動做準備
第十章 政府與科技公司可以做些什...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