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印度,現在正是時候!◇◆
你知道賈伯斯也曾經來到印度尋求心靈自由嗎?
你知道「亂世佳人」費雯麗其實在大吉嶺出生嗎?
你知道大文豪泰戈爾的家族,靠鴉片賺進第一桶金嗎?
\你知道嗎?/
▎印度的性犯罪率雖然高,但卻未進入全球前十大強暴率排名;
▎在印度,殺價是一種生活藝術,無論買什麼,價格都可以談;
▎印度火車上居然有世代相傳、長期居住在車廂內工作的人;
▎提到男性春藥,其實,印度神油才是歷史最悠久的「威而鋼」……
印度是世界上文化最為多樣化的國家之一,擁有超過2000種民族語言、宗教和傳統,讓旅客彷彿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的縮影世界。
印度美食因香料和風味著稱,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菜餚。例如,北印度的奶油咖哩、南印度的薄餅,讓人回味無窮。
印度是瑜伽與靈性療愈的發源地,每年吸引無數尋求內心平靜和深度靈修的旅人朝聖。
印度,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目的地,無論是探索悠久的歷史、感受多元的文化、親近壯麗的自然,還是品味地道的美食,都令人著迷。到印度旅遊,不僅僅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更是一場深入內心的探索與成長之旅。
◆◇穿越文化的迷宮,揭開印度生活的神祕面紗!
讓每個平凡瞬間,都成為不凡的故事
印度人口截至2024年統計,共14 億人口,為世界人口最大國,每天到底有多少故事發生,難以算得清。
本書作者何逸琪以其超過二十年的印度田野調查經驗,將印度的飲食、交通、生活、人種歷史等16個面向的豐富觀察,轉化為一場充滿趣味與溫度的文化之旅。書中的每一篇章都像是一扇窗,讓人可以窺見印度這個國家的無限層面。如無骨奶油雞與酥油甜點等,讓人從味覺上體會印度的獨特風味;而交通工具,無論是三輪車、火車,還是那些住在車廂裡的人,也展示了印度人如何在困難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以一個旅行者的身分深入印度各地,不僅掌握了當地人生活的脈動,還融入了自身的旅行經歷,讓印度的每一面向,都散發著不容忽視的韻味。
◆◇當你覺得已經了解印度,其實還只是開始——
印度發音「捏,捏,捏」,就是「不,不,不,不是這樣的……」的意思。這句話帶著些許調皮與好奇,也正反映出本書的精神——挑戰傳統認知、深入探索印度的真實面貌。如同印度給予每一位旅人的感受。無論你是第一次聽到印度,還是曾經踏足這片土地,本書都將為你揭開印度的神祕面紗,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印度。
【華麗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方天賜|前駐印度外交官、國立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
林玉菁|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印度專業口筆譯
徐閉|路人系小網紅
作者簡介:
何逸琪
主修中文、輔修外文,國立中正大學外文比較文學碩士,臺灣印度研究協會研究員。年輕時在英國、西班牙念語文學校,目前學泰語,養著刺蝟和貓咪。長年拉著行李箱充當背包客,試著跟當地人過一樣的生活,做著類似田調的事情,對過去的世界充滿好奇,更留戀博物館的氣息。著有:《微塵記》、《我的朋友阿米娜》、《城市水醫生:濱野彌四郎與臺南水道的故事》、《祕史之書》,譯有《寶萊塢生死戀.祕婚小新娘》(野人,2011)、印度古典小說《勒克瑙之花》(城邦集團POPO網,2012)。
章節試閱
【推薦文】
你以為自己認識印度嗎?看過這本書再說!
◎林玉菁(印度文化專業口筆譯)
2000年代初期,首度到尼泊爾參加南亞區域會議時,恰逢前一年尼泊爾王室發生血腥政變,外有毛派反抗軍從地方圍攻中央。加德滿都市區天一黑,四處隨即架起鐵網拒馬檢查哨,施行宵禁。一晚,我與數名友人在市區晚餐結束,搭計程車返回旅館時,在拒馬前遭持槍士兵攔下。
「快!露出你的臉!」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同行的尼泊爾友人急忙把我的頭推出窗外。
「日本人!我們陪這個日本人回旅館!」士兵拿手電筒在我臉上掃了一圈,揮揮手,讓我們過去。
爾後多年出入南亞的過程中,這類故事,屢見不鮮,成了一種「南亞幫」、「印度迷」的文化況味:一種在社會文化的刻板印象縫隙間玩耍的樂趣。這種樂趣,是多次穿梭混亂車陣、試圖聽懂混濁英語、無奈學會通殺密技、輕鬆無視牛糞垃圾山,還要熟稔寶萊塢俊男美女祖上N代家譜的「印度迷」,才懂的「裏」印度。
逸琪的《奇怪捏!印度跟你想的不一樣》無關地緣政治、也非投資寶典,實際是二十年來多次進出南亞,對半島又愛又恨的人,巷子裡的人寫下的印度八卦指南。
你知道大家愛吃的奶油咖哩雞(Butter Chicken),根本不是印度傳統菜嗎?
你知道讓印度人驚為天人的台灣「餅」,是哪種餅嗎?
你知道一踏上印度半島,要如何在這個「殺戮戰場」生存嗎?
你知道印度國服沙麗,其實是殖民者的「發明」嗎?
你知道「亂世佳人」其實生在大吉嶺嗎?
你知道賈伯斯在印度流浪過嗎?
你知道大文豪泰戈爾家,其實是靠鴉片發家致富嗎?
你知道印度的國家英雄,其實死在松山機場嗎?
你知道你其實跟不少印度人長得很像嗎?
你知道看起來乖乖的台灣淑女何女士,竟然挑釁婆羅門祭司:「你可以幫我詛咒前男友嗎?」
(看到這忍不住大笑!)
吃過印度菜,看過泰姬瑪哈陵,別說你認識印度。看看這本書,保證會大開眼界。
PS. 其實我最想問何逸琪,在人車牛羊馬犬相愛相殺的印度車陣中,她是怎麼騎車悠遊的?讀者們你們不好奇嗎?
/////
殺價
一踏上印度半島,即是步入殺戮戰場。沒有其他的選擇,每天睜開眼、跟人交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殺價,主導生活步調,不管殺多殺少,從吐出口的一個數字,印度人看著你,就知道你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多久,隨即調整心態,重新回合,很少人不墜入無限迴圈的:長居印度的人對價格會非常有感,是一種物價通膨的意念;其外,出門在外的背包客,必須精打細算,通常從踏出民宿的第一步起,開始演練,不是在被剝削,就是在剝削人的路上。
通常是這樣的,嘟嘟車司機(鄉村一點的是三輪車夫)在門外鎖定目標,先示意歡迎,接著打量來者到印度多少天了,姑且說個價錢。若是來者,身穿蠟染棉布混搭嬉痞風、面容略帶赭黃,多多少少沾染模稜兩可的語調,然後物理上地搖頭晃腦(挪動腦袋瓜),以印度方式表達介於好與不好,這人一定是來了好些天了,能篤定地大手一揮砍成半價,不會覺得不好意思,這是印度大多人做法。
例如,要到遠一點的景區,嘟嘟車司機說五百盧比,那麼你開口不能高於二百五十盧比,司機堅決反對之後,會詳細分析油價上漲,路況不好,只要你不為所動地搖頭晃腦一番,他立刻降價,接著從他的四百,你的二百五,又從二百五加碼到三百五,一來一往,終價來到二百五十至三百盧比之間,其中五分之二價差,以臺灣薪水收入而言並不多,只是人到異鄉為異客,不求與當地人同價,不殺價反倒是步步認輸了。
通常司機會額外奉送「名單之外」的景點,除了講好的風景名勝,嘟嘟車司機三件套——兒子或女兒朋友開的紀念品店、親戚工作的服飾工廠、還有種種難以細分的人際蜘蛛網之所衍生的「印度土產店」,因此每次的殺戮戰場,講起來有點殘忍,卻又像是為自己消失的時間,爭取一點回饋。開著google map,看著自己離開既定路線,在一些沒標出的窄路微塵裡殺出重圍,跟著其他司機的外國客人們相聚一堂,或許最後買上有那麼一丁點合自己眼緣的東西,快樂而欣喜地坐回小車,接續旅程。司機不忘親切的問候一句多少錢,等下要回去拆帳。剛剛店內的殺價情形,司機並未參與其中,卻在連環賽局裡占有一席之地,你以為講好價了,其實下一關待續,印度人已經把乘法和加法數學推廣到生活層面。
在印度什麼都可以殺價,或者可以親切一點形容:大家一起計算,找到彼此都滿意的數字。印度商販最常掛在嘴邊的英文是:「你講一個價?」(What’s your price?)帶著單刀直入的印度魄力,然而完全沒有「一口價」的意思,依舊你講罷我方登場,得花上好幾分鐘才結束。生在臺灣很難想像,為什麼開開心心旅遊要花那麼大心力?有所不知,在印度勞動人民眼中,外國人等於有錢的人,不必是那種花花有錢人,而是外國人身分就像是電鍍一層金燦燦的剎帝利階級(武士、統治者層)護體一般,自然開價要高一點,廣大的商販知道價格不合理,同樣地也推想外國人會殺價,講多講少的差別而已。
地處的沙漠拉加斯坦邦(Rajastan)是初試印度背包旅行的熱門景區,稀珍的天然湖泊水井、還有王公壯觀蜿蜒的宮牆,在市井則以多彩玻璃、幾何排列的圖形建築引人目光、以及七彩繽紛卻易碎的玻璃手環聞名。隨便逛街就時不時撞見一疋疋棉線綑綁的床單被套、恍若從《天方夜譚》重新打樣的燈罩,無一不讓遊客生氣盎然,於沙漠開出玫瑰般的燦爛笑容鬥志。
年輕時我每年帶上學弟、妹妹、鄰居、朋友到印度,由於每個人假期長短不一,我們有時在孟買送機、在加爾各答話別、去海德拉巴後飛走、跟新德里再見……。剛落地時大家是《格林童話》中不萊梅的音樂師,於社畜生涯滄桑憔悴,到了印度大陸,我們起死回生,殺價聲隆隆,反而渾身是勁,每個人越來越會講。我妹妹眼神離不開拉加斯坦的梳妝小鏡,邊框一格格有序地鑲嵌其他亮片,配上一些野草蒔花裝飾,的確非常搶眼,小販直接拉攤車過來:「一個五十,兩個一百,買十送一」(這麼多年了,我還記得價格)我妹妹面色不改:「二十!」,小販將美麗小物擺好排開,塑膠袋包裝的一串掛在身上,花枝招展的:「四十」,我們記得購物準則,絕不輕易開口,小販改用哀兵政策:「工作辛苦,太陽很大,吸收大量廢氣。」我們點點頭真的好辛苦,他接著說:「我有一個太太、七個孩子要養。」也不知我妹妹哪來的口語能力:「我有一隻兔子、一百零八隻蟑螂要養。」圍觀的其他攤販突然齊聲大笑,最後我妹妹以三百盧比成交十一面小鏡子,第十一個是贈品。
後來我們這群背包團去銀行講匯率,幾百美金也能換到高於公定匯率,算「殺」銀行得好價錢。繞回到德里先送妹妹與鄰居搭機回臺灣,她們到月光市集(Chandni chowk)大殺四方,買足親友紀念品,其實在臺灣根本不曾有過講價。在印度,時間是不能計較的沉沒成本,我們很自然培養了一套殺法,大費周章不過蠅頭小利,居然每一次都能成功,算是一點小小回饋吧。
【推薦文】
你以為自己認識印度嗎?看過這本書再說!
◎林玉菁(印度文化專業口筆譯)
2000年代初期,首度到尼泊爾參加南亞區域會議時,恰逢前一年尼泊爾王室發生血腥政變,外有毛派反抗軍從地方圍攻中央。加德滿都市區天一黑,四處隨即架起鐵網拒馬檢查哨,施行宵禁。一晚,我與數名友人在市區晚餐結束,搭計程車返回旅館時,在拒馬前遭持槍士兵攔下。
「快!露出你的臉!」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同行的尼泊爾友人急忙把我的頭推出窗外。
「日本人!我們陪這個日本人回旅館!」士兵拿手電筒在我臉上掃了一圈,揮揮手,讓我們過去。
...
作者序
自序
小時候,每逢過年,表哥表姐們抖開報紙廣告欄,約著一起去賀歲檔電影。影片有的是臺灣自製的,有的來自香港,專門瞄準孩子口袋滿滿的壓歲錢,我年紀恰好,十歲不大也不小,既不吵也不鬧,由著國中生牽著小學生,一群表兄妹便浩浩蕩蕩散步兩三公里,走到電影院。場內黑漆漆一片,放映室在場內最高的地方,一束白光穿透玻璃窗投影在銀幕上,繽紛的大千世界在我眼前展開,那道光束蘊藏無限的耀眼光芒,銀幕上正播著小活佛捧著龍珠,引領神龍騰越高聳險峻的靄靄雪山,最後消失在蒼茫宇宙。
這一幕極具震撼,他國的紅磚瓦房、別具色彩的宮樓、三眼神祇活佛喇嘛與倚窗往下凝望眾生的木雕神像……在我童年時代,主角群跑跳追逐的險路窄巷,每一場畫面都直接突破時空限制,讓我自己代入在寰海探奇般的奇思妙想。多年後我才知道電影是《衛斯理傳奇》,香港劇組拉拔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拍攝。時約1980年代前期,普羅大眾用不了網路,坊間雜書流傳著各種靈魂轉世、宗教因果、外星人解剖的神祕傳說,印度半島正是那個地方。後來,我十六歲時,報紙報導印度半島爆發大規模宗教屠殺,遠在異國的悲天憫人過於迢遙,反倒激起我的好奇心。
千禧年左右,我終於踏上「自以為神祕的大地」。印度半島上有一百多年以上,比臺灣還古老的鐵道與火車站;印度人口近十億,是臺灣的五十倍之多;廣袤的土壤大地,大約是臺灣的八十八倍大,一個月以上的長旅仍不能遊歷十之一二,我去了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次……,縱使舊地重遊,也往往事隔十幾年;印度南北差異、東西有別,環境要多髒有多髒,建築要多華麗又有多華麗,貧民窟更是可以低到塵埃裡的下水道之下。我很難一言蔽之,只能大略想出:現代印度是藉由印度教結合的想像共同體,鬆散地將印度半島的各區政治體,用廣義的文化串起來,舉凡慶典儀軌、宴會飲食,有大吹法螺拊鼓唱跳,極其亢奮樂舞的一面,湊近一看,環節的精巧變幻,又不得不讓人讚嘆文化實地傳承的細緻玄奧,猶如一幅細密畫(miniature),似是師徒套版臨摹布局,總不脫奢華靡麗嘆為觀止,學徒依然想著突破,但凡有點眼生的就蹦出來了!
印度到底有什麼?遣詞用字難以準確中的,它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十面魔王羅波那(Ravana)——擅於詩節音律、博學多聞、擄人為惡,卻也是統轄子民的明君,擁有人性複雜的多種面向。行走在印度大地,往往看見升斗小民為了生活,瞬間變臉的算計,又在人性裡保留著渴望的尊嚴,哪怕他們習於各種花式訛詐,也顯得理直氣壯,要外人體諒他∕她的委屈和無奈。那些尊貴的種姓(caste)又或者社經地位相對優渥者,旅人如我比較少遇見,偶然幾次,他們自帶的優勢氣場,隨口對本國人一聲吆喝,彷若跌入千年以前的階級歧視,聲調、語氣、揚起的手勢隨時流露著可疑的平等。
當然,我曾因為不布施乞人,信步走過,被乞人施以狠毒咒殺的「多重死法」:「(我正在等著長途夜間巴士)最好被車撞死,會斷成三截;天降厄運,身體長膿瘡而死;途中遇歹人,會慘遭極刑痛苦而死」,洶湧的惡意不過三四分鐘,竟排山倒海襲來,印度女人招手要我過去,她們要保護我,一樣是人呀,居然在同一個場域,有著巨大落差。
距離我第一次去印度整整二十年了,散文彙整從我童年即開始的迷蹤幻想,落實這些年念茲在茲的踏查,相比於神龍飛往的穹蒼宇宙不過是一個眨眼,卻是個人清醒意識的三分之一光陰。雖然尼泊爾喜瑪拉雅山麓再也不是影片模樣,尼泊爾人、印度人使用4G、5G網路,跨國大牌在印度半島設廠,神像從觸手可及變成金錢供奉才能肉眼可見,人們還是沒什麼變,好的人很多,壞的人也不少。我依舊非常喜歡跟印度人說話,記錄人們最日常的樣子,我也試著整理脈絡,那些人際關係的微妙言語,與其間的異變訊息。
印度有什麼?沒有奇妙聖物,我說不上來,依稀是套版過的畫,有著上古輪廓的遺址,乍現的臉龐,回盪著似與不似的腳步聲。
自序
小時候,每逢過年,表哥表姐們抖開報紙廣告欄,約著一起去賀歲檔電影。影片有的是臺灣自製的,有的來自香港,專門瞄準孩子口袋滿滿的壓歲錢,我年紀恰好,十歲不大也不小,既不吵也不鬧,由著國中生牽著小學生,一群表兄妹便浩浩蕩蕩散步兩三公里,走到電影院。場內黑漆漆一片,放映室在場內最高的地方,一束白光穿透玻璃窗投影在銀幕上,繽紛的大千世界在我眼前展開,那道光束蘊藏無限的耀眼光芒,銀幕上正播著小活佛捧著龍珠,引領神龍騰越高聳險峻的靄靄雪山,最後消失在蒼茫宇宙。
這一幕極具震撼,他國的紅磚瓦房、別具色彩的...
目錄
推薦序 你以為自己認識印度嗎?看過這本書再說! 林玉菁
自序
Chapter 1風情饗宴:印度的滋味與香氣
無骨奶油雞(murgh makhani):來自巴基斯坦的知名印度菜
饢饢有味(Naan)
茶瓦拉之路(Chaiwala)
印度酥油甜點
Chapter 2流轉人生:車輪上的印度故事
三輪車夫
住在火車裡的人
愛在火車通勤時
Chapter 3市井百態:生活裡的文化與風物
殺價
紗麗與庫塔
印度精油與神油
無聲的市集
Chapter 4時光印記:族群、信仰與歷史交融
不可思議的跨國婚姻
印度教頌歌Bhajan
印度之聲
人種與移工
前世印度人,今世法國籍的嬉皮村Puducherry
後記
臺灣與印度,八十年前的緣分
推薦序 你以為自己認識印度嗎?看過這本書再說! 林玉菁
自序
Chapter 1風情饗宴:印度的滋味與香氣
無骨奶油雞(murgh makhani):來自巴基斯坦的知名印度菜
饢饢有味(Naan)
茶瓦拉之路(Chaiwala)
印度酥油甜點
Chapter 2流轉人生:車輪上的印度故事
三輪車夫
住在火車裡的人
愛在火車通勤時
Chapter 3市井百態:生活裡的文化與風物
殺價
紗麗與庫塔
印度精油與神油
無聲的市集
Chapter 4時光印記:族群、信仰與歷史交融
不可思議的跨國婚姻
印度教頌歌Bhajan
印度之聲
人種與移工
前世印度人,今世...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