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天才」的因素究竟是什麼?
是神靈的恩賜、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源自大腦的特質?
本書探索古希臘哲人的理論到現代的科學研究,結合天才人物的實際案例,揭示天才與精神疾病之間的複雜關聯性,帶領讀者深入思考天才的本質與代價。
希臘三哲探究天才,從神賦說到唯物觀
蘇格拉底斷言詩人寫詩並不是憑智慧,而是憑一種「天才的靈感」;柏拉圖明確提出是「有神力憑附著」,還強調說是詩人受神力的控制下、失去理智、陷入瘋狂狀態之時的作為。亞里斯多德認為要歸功於詩人本身的「天性」,使有關天才的認知,擺脫這種神祕不可捉摸的神力說,開始引入唯物的觀念。
以「體液」學說為基礎,探究天才與瘋癲
亞里斯多德相信,黑膽汁不僅會使人經常顯得不安穩、容易激動、喜怒無常,甚至有一種精神錯亂的傾向,但它同時也是激發一切天才人物天性的火種;體內有適量黑膽汁的人是天才,而黑膽汁過多的人則是瘋子,所以隨著黑膽汁組合的變化,天才便常常陷入瘋癲狀態。
精神疾病損害身體,卻也激發了靈感
發病前後好像都會賦予舒曼靈感。龍勃羅梭說道:舒曼在幻聽中「聽到各種聲響,這聲響就(被他)發展成為和聲,甚至成為整部樂曲。」事實確實如此,40年代,舒曼的創造力再次爆發,創作出了套曲《桃金娘》、〈詩人之戀〉、〈降B大調第一交響曲〉、清唱劇《天堂與佩里仙子》等幾乎所有使他成名的作品,以及一百三十八首歌曲。
疾病的折磨,造就偉大畫家的輝煌時期
梵谷就這樣,以一種由不健康軀體所支撐的健康心靈,進行他的藝術創作。藝術史家公認,是從1888年2月離開巴黎來到亞爾的時候起,開始了文森.梵谷十二個月的偉大創作時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畫出了〈吸菸斗的人〉,一幅被認為是他「最輝煌的傑作之一」的畫,這正是他在患病和住院期間創作出來的。
本書特色:從古希臘哲人對天才的神賦理論,到現代科學的唯物觀點,本書深入探索天才背後的成因,全面剖析「天才」的本質,並匯集眾多研究與實際案例一一辨析,聚焦於天才與病態、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余鳳高,作品有《魯迅雜文中的醫學史知識:兼具思想性、科學性與藝術性,從魯迅雜文中體會蘊藏於醫學的人文精神》、《那些巨匠和他們的繆斯女神》、《在現實和文學中的愛》、《西方性觀念的變遷》、《插圖的文化史》、《天才還是瘋子》、《莎樂美:歷史和藝術》等著作五十餘部。
章節試閱
大腦研究簡述
有那麼多的人關注愛因斯坦的大腦,又有那麼多的科學家一心希望透過各種途徑,有機會對愛因斯坦的大腦進行切實的研究,是因為人們歷來相信人的大腦與資質有密切關係,甚至認為腦容量的多寡即代表著人的天賦高低。
不錯,從進化發展史來看,大腦作為進化的產物,人類的大腦不僅是低等脊椎動物的管狀腦所無可比擬的,也明顯不同於其他高等脊椎動物。首先是腦容量增大了。在猴子到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黑猩猩的腦容量一般是400毫升,南方古猿是500毫升,晚期猿人就多到1,000毫升,智人和現代人則達1,400毫升,腦容量幾乎增加了三倍。另外,大腦皮層也達到了最大面積和分化,不但技能定位精細得多,而且言語區和手部運動區更是大大地發展了。此外,還出現新的皮層結構部位,即額葉運動區前方廣闊的額前區,等等。就是由於這些進化和發展,使大腦成為人類身體前端神經組織集中的結構,用以整合感覺訊號並指示運動應答,從而使大腦在人生命所必須的本能活動中,發揮極為正向的作用。因此,大腦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在人們實際的思想觀念中,大腦也始終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不僅是史前時期許多部落中的原始人,甚至現代的某些原始人,都存在顱骨崇拜(skull cult)的風俗,把顱骨從人體骨骼的其餘部分中分開,加以保存和膜拜,相信持有這顱骨的人能夠得到這位死去的顱骨主人的保佑。進入文明時代之後,幾乎每一個科學家、每一個哲學家都把大腦看成是一個最能對人的心理和精神發揮重要作用的器官。
古希臘的數學家和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西元前584?–?497/496)認為腦是心靈和理智的住所。被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的柏拉圖(Plato, 428/427–?348/347)也有類似的看法。亞歷山大里亞的解剖學家很相信畢達哥拉斯的這一學說,甚至更進一步賦予大腦特殊的定位,如埃拉西斯特拉圖斯(Erasistratus,活動期約西元前250年)是一位醫師和解剖學家,還有人把他視為生理學的創始者。埃拉西斯特拉圖斯以研究神經系統而聞名,已經能夠區別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他相信人的感覺位於腦膜,運動則位於腦的實體之內。古羅馬的名醫蓋侖(Galen,129–199)證明埃拉西斯特拉圖斯的看法,認為引導人生活的「生命元氣」(spiritus vitalis,即精神),便是由腦室流入心臟,再由動脈管分布全身的。此後的學者越來越重視大腦的定位,有時認為腦的前部是感情位置,有時認為腦的後部是記憶位置。瑞士生理學家阿爾勃萊希特.馮.哈勒(Albrecht von Haller,1708–1777)撰寫過百科全書式的八卷鉅著《人體生理學原理》(Elementa physiologiae corporis humani,1757–1766),被認為是實驗生理學之父,此書對身體各部分的生理知識都作了系統性的敘述。他認為感受性是神經的特性,它在腦髓中有一個共同的匯集點。
湯瑪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1621–1675)是17世紀英國首屈一指的醫師,曾任牛津大學自然哲學教授,以詳盡研究神經系統及其多種疾病而著名,所著《腦的解剖學,兼述神經及其功能》(Cerebri Anatome, cui accessit Nervorum descriptio et ussus,1664)一書,對神經系統作出了在當時來說是最完整、最精確的描述。他把人的記憶和意志定位在腦的腦溝與腦迴內,把某些情緒定位在大腦的基部,同時對想像和感官知覺也做了相應的定位。
醫生、生理學家和解剖學家關注的是心靈,即精神,哲學家關注的是靈魂。
法國的勒內.笛卡兒(Rene Descartes,1596–1650)主要是一位哲學家,他的研究被認為象徵著近代心理學的實際開端。笛卡兒認為,靈魂是遍布全身的,但它的中心點則是在腦中的松果體。笛卡兒的想法如下:腦是成雙的,左右各一,並細分為更小的結構,對稱地排列在兩側,松果體深深埋在它的中央。這松果體,笛卡兒相信,一定是靈魂的所在之處。他在1650年寫的《靈魂的感情》(Les Passions de l’ âme)中說:「這松果體受靈魂的種種影響――把圍繞著它的元氣(spirits)驅向腦的微孔,腦的微孔透過神經再把元氣發射到肌肉。」這就是說,笛卡兒把靈魂的位置定於松果體,其作用是將肉體的刺激傳導給靈魂,並把靈魂的衝動傳導給肉體,讓靈魂與全身發生連繫。
魯道夫.赫爾曼.洛采(Rudolf Hermann Lotze,1817–1881)是德國一位學過醫學的哲學家,著有《心理學教科書》、《小宇宙》、《普通生理學》等作品,還為一部《生理學辭典》撰寫了〈生命與活力〉、〈本能〉及〈心靈與心靈的生活〉三章。他在1852年的《醫學心理學》(Medicinische Psychologie)一書中,也談過與笛卡兒類似的看法。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了加爾對大腦更精細的定位。
弗朗茲.約瑟夫.加爾(Franz Joseph Gall,1758–1828)生於德國巴登蒂芬布隆附近。他最初在史特拉斯堡學習,隨後前往維也納,在維也納大學由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莎的御醫格哈德.范.斯維滕(Gerhard van Sweieten,1700–1772)任院長的醫學院就讀,於1785年獲博士學位後,開始行醫。
最初,加爾從理論上對大腦進行定位,認為「灰質是神經系統活躍必不可少的工具,白質只是連繫的鏈條而已。」後來,他思索自己從做學生的時候起就形成的一個深刻印象,就是覺得同學們的面貌與他們的心理內涵之間有明顯的關係,如眼睛明亮的人,通常都有極好的記憶。其後,他始終保持這樣的認知,並繼續進行觀察和研究,於是他就對人相學(physiognomy)產生了興趣。他先是觀察牢獄和瘋人院內的各色人物等,因為這些人的精神已經異常到如此地步,因此可以完全窺見他們的心理特徵。隨後他又去探究他的朋友和熟悉其心理特徵的人的頭顱。不過很快,加爾就對這種方式感到不滿意了,甚至對顱骨學(craniology)都感到不滿足,因為在他看來,「顱骨不過是腦外部表面的忠實模型。」於是加爾轉向於研究大腦生理學,他收集了大量的顱骨和顱骨模型,逐漸得出他的結論,創立了一門他稱之為「顱相學」(phrenology)的新學說,一種分析人的頭顱輪廓,來測定人的氣質、智力、才能、性格特徵、宗教信仰甚至犯罪傾向的「學問」。這種學說的主要原理是:大腦是思想的器官;人的智力可以分解為一些獨立的功能;任何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才能和心理特徵,都可以由大腦及其功能的遺傳發展而定;這些特徵的變化逐漸地會向大腦表面的某些部位施加壓力,並壓迫顱骨,使它發生改變,出現一個個「隆起」;因此,只要碰觸顱骨,對這些「隆起」部分進行仔細研究,就可以探究和分析出人的才能天賦和心理特徵。據此原理,加爾把頭顱表面按「感情官能」和「理智官能」分為三十五個區,前者分「傾向」和「情操」兩類,傾向類包括破壞性、多情性、慈愛性、友情、鄉情、好鬥性、祕密、貪得、建設性等九個區;情操類包括謹慎、認可、自重、仁愛、尊重、堅決、良心、希望、驚異、理想、愉快、模仿等十二個區;後者分「知覺的」和「思考的」兩類,知覺的官能包括個性、外形、大小、重量及抵抗力、顏色、地位、次序、計算、時間、音調、語言等十二個區;思考的官能只有比較、因果兩個區。他認為,天生的罪犯,大多都長有像囓齒類動物一樣的門牙,下巴後傾,又大又平,鬍子很少或者根本沒有鬍子,年輕時就長出皺紋,眉毛濃重,雙眉交錯,或向兩邊挑起、一副殘忍刻毒的相貌,等等。另外,龍勃羅梭還有很多這類說法,如說骨隆突起是貪得無厭官能的象徵,是扒手的特徵。
大腦研究簡述
有那麼多的人關注愛因斯坦的大腦,又有那麼多的科學家一心希望透過各種途徑,有機會對愛因斯坦的大腦進行切實的研究,是因為人們歷來相信人的大腦與資質有密切關係,甚至認為腦容量的多寡即代表著人的天賦高低。
不錯,從進化發展史來看,大腦作為進化的產物,人類的大腦不僅是低等脊椎動物的管狀腦所無可比擬的,也明顯不同於其他高等脊椎動物。首先是腦容量增大了。在猴子到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黑猩猩的腦容量一般是400毫升,南方古猿是500毫升,晚期猿人就多到1,000毫升,智人和現代人則達1,400毫升,腦容量幾乎增加了三...
目錄
一、愛因斯坦的大腦探究
二、腦容量與資質的關聯性
三、天才的研究、演變與理解
四、從多方面解釋「天才」
五、天才和精神病患
六、天才常見的精神病症
七、典型的天才
八、各具風采的天才們
九、文學中的瘋癲天才
一、愛因斯坦的大腦探究
二、腦容量與資質的關聯性
三、天才的研究、演變與理解
四、從多方面解釋「天才」
五、天才和精神病患
六、天才常見的精神病症
七、典型的天才
八、各具風采的天才們
九、文學中的瘋癲天才
商品資料
出版社:沐燁文化出版日期:2024-12-25ISBN/ISSN:978626762808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9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