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蘭.巴特
定價:NT$ 420
優惠價:79 折,NT$ 331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2月08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即時庫存>5
出版初衷
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沙特之後,當代 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
當代最佳的愛情論述經典!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羅蘭.巴特是繼沙特之後法國最重要的一位現代大師,他被奉為「新批評大師」,所跨領域從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釋義學、解構主義……等等,這裡面總有巴特的一席之地。
幾乎沒有人能定義這位令人捉摸不定、意識流動如野雲孤飛的哲學家,這位思想家不僅在法國甚至在全球皆是學界和一般讀者研究、追逐的目標,幾乎所有人都為他著迷。然而在台灣,他長期拘守於學術的某一階層,在一群小眾間流傳,談及巴特,只能是令人卻步的「符號學大師」。又多年來巴特中文譯作在出版上的斷層,已經演變為中生代以降者只識「巴特」之名不解其思想真貌的景況。
商周出版社規畫出版羅蘭.巴特系列作品,2010夏季打前鋒出版巴特最受歡迎的《戀人絮語》,這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如「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擷取了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而愛情又是文學上的永恆主題,最容易深入人心。新包裝、新釋義和新觀點,從我們的年代帶著讀者認識、體會羅蘭.巴特的心靈世界──這部法國的稀世珍典值得讓學術界及一般讀者來認識他的魅力。
內容介紹
羅蘭.巴特於1975年開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討論課,這門課以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為文本,和青年學子們探討戀愛百態,少年維特的愛情故事在這裡被巴特拆解成諸般情境獨白:嫉妒、瘋狂、困惑、焦灼、無解、絕望、相思難耐、舊病復發、輕生之念等等……這也成為各篇篇名。
這門談情說愛的討論課,聚焦點不是文學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戀人的傾吐方式和絮語的載體。兩年後,巴特融鑄了自己的情感軌跡和心路歷程,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文體,1977年付之成書並立即風靡西方文壇,翻譯有近三十種語言,曾搬上舞臺演出,成為一代思想家羅蘭.巴特流傳最廣、最為人所悉的著作。
這是一部論述愛情的經典,更是跨時代的哲學巨著。這是一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巴特在書中嘗試了一種「發散性」行文,揉和思辨與直接演示為一體,顯示一種「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他擷取了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鏡折射下建構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以對應的文體形式揭示出戀人絮語只不過是諸般感受,幾段思絮,剪不斷,理還亂。而以往關於愛情、戀語的條分縷析、洋洋灑灑的「反思」卻顯得迂腐、淺陋……而這正是解構主義要證實的。
本書特色
1.哲學經典
2.愛情論述名著
3.原創形式
4.理解《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最佳典藉
5.豐富多元:羅蘭.巴特豐富的學養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
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 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了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其諸多著作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的影響。
審訂者簡介
劉俐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巴黎台灣文化中心(簡稱巴文中心)主任和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譯者簡介
汪耀進
1958年生於江蘇鎮江。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86年獲該系英美文學碩士學位,並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電影美學。曾發表〈盲人與悲劇〉、〈東邊日出西邊雨〉、〈老井──子宮還是墳墓〉等論文。並曾譯著《角度的變換:西方文學批評方法諸種》,編著《意象批評》。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1/12-1980/3/26)
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 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了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其諸多著作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的影響。
相關著作:《戀人絮語(羅蘭.巴特百年誕辰限量紀念版)》
譯者簡介:
汪耀進
1958年生於江蘇鎮江。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86年獲該系英美文學碩士學位,並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電影美學。曾發表〈盲人與悲劇〉、〈東邊日出西邊雨〉、〈老井──子宮還是墳墓〉等論文。並曾譯著《角度的變換:西方文學批評方法諸種》,編著《意象批評》。
劉俐(審訂)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巴黎台灣文化中心(簡稱巴文中心)主任和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名人推薦:
《戀人絮語》不像司湯達爾的《論愛情》帶有條理性的冷靜分析,也不像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充滿感情和義理,巴特憑藉片段式文字和解構主義方法去描繪戀人處境,他不談愛的哲學,也不談愛情的方法,卻只談陷入愛情的情境。──劉森堯(逢甲大學外文系講師)
這本書是聖徒巴特獻給所有愛人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只是一切都是「先過去式」(passé antérieur),「我過去曾愛」,因此我現在書寫……。戀人絮語總已是書寫者的重構,是發生於後(après-coup)、對瘋狂愛戀的揪心回憶。──楊凱麟(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文字如同陷阱一般等待著「我」以生命獻祭,唯有進入成為開始訴說「情話」的瘋狂時刻,「我」才可能脫離這個宿命。──黃建宏(關渡美術館館長)
當一句話為了什麼而說出來,此一為什麼,便寫定邊界。戲在裡頭長起。事項咬合,綿密地轉。虛設地問,卻認真答;宣稱要退,竟不斷挨近。《戀人絮語》非但展示了愛情之戲劇,甚且展示愛情底的自我戲劇,那是一處雙層場所。──黃以曦(資深影評人)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羅蘭.巴特
優惠價: 79 折, NT$ 331 NT$ 42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2月08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即時庫存>5
出版初衷
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沙特之後,當代 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
當代最佳的愛情論述經典!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羅蘭.巴特是繼沙特之後法國最重要的一位現代大師,他被奉為「新批評大師」,所跨領域從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釋義學、解構主義……等等,這裡面總有巴特的一席之地。
幾乎沒有人能定義這位令人捉摸不定、意識流動如野雲孤飛的哲學家,這位思想家不僅在法國甚至在全球皆是學界和一般讀者研究、追逐的目標,幾乎所有人都為他著迷。然而在台灣,他長期拘守於學術的某一階層,在一群小眾間流傳,談及巴特,只能是令人卻步的「符號學大師」。又多年來巴特中文譯作在出版上的斷層,已經演變為中生代以降者只識「巴特」之名不解其思想真貌的景況。
商周出版社規畫出版羅蘭.巴特系列作品,2010夏季打前鋒出版巴特最受歡迎的《戀人絮語》,這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如「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擷取了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而愛情又是文學上的永恆主題,最容易深入人心。新包裝、新釋義和新觀點,從我們的年代帶著讀者認識、體會羅蘭.巴特的心靈世界──這部法國的稀世珍典值得讓學術界及一般讀者來認識他的魅力。
內容介紹
羅蘭.巴特於1975年開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討論課,這門課以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為文本,和青年學子們探討戀愛百態,少年維特的愛情故事在這裡被巴特拆解成諸般情境獨白:嫉妒、瘋狂、困惑、焦灼、無解、絕望、相思難耐、舊病復發、輕生之念等等……這也成為各篇篇名。
這門談情說愛的討論課,聚焦點不是文學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戀人的傾吐方式和絮語的載體。兩年後,巴特融鑄了自己的情感軌跡和心路歷程,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文體,1977年付之成書並立即風靡西方文壇,翻譯有近三十種語言,曾搬上舞臺演出,成為一代思想家羅蘭.巴特流傳最廣、最為人所悉的著作。
這是一部論述愛情的經典,更是跨時代的哲學巨著。這是一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巴特在書中嘗試了一種「發散性」行文,揉和思辨與直接演示為一體,顯示一種「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他擷取了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鏡折射下建構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以對應的文體形式揭示出戀人絮語只不過是諸般感受,幾段思絮,剪不斷,理還亂。而以往關於愛情、戀語的條分縷析、洋洋灑灑的「反思」卻顯得迂腐、淺陋……而這正是解構主義要證實的。
本書特色
1.哲學經典
2.愛情論述名著
3.原創形式
4.理解《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最佳典藉
5.豐富多元:羅蘭.巴特豐富的學養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
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 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了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其諸多著作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的影響。
審訂者簡介
劉俐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巴黎台灣文化中心(簡稱巴文中心)主任和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譯者簡介
汪耀進
1958年生於江蘇鎮江。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86年獲該系英美文學碩士學位,並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電影美學。曾發表〈盲人與悲劇〉、〈東邊日出西邊雨〉、〈老井──子宮還是墳墓〉等論文。並曾譯著《角度的變換:西方文學批評方法諸種》,編著《意象批評》。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1/12-1980/3/26)
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 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了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其諸多著作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的影響。
相關著作:《戀人絮語(羅蘭.巴特百年誕辰限量紀念版)》
譯者簡介:
汪耀進
1958年生於江蘇鎮江。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86年獲該系英美文學碩士學位,並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電影美學。曾發表〈盲人與悲劇〉、〈東邊日出西邊雨〉、〈老井──子宮還是墳墓〉等論文。並曾譯著《角度的變換:西方文學批評方法諸種》,編著《意象批評》。
劉俐(審訂)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巴黎台灣文化中心(簡稱巴文中心)主任和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名人推薦:
《戀人絮語》不像司湯達爾的《論愛情》帶有條理性的冷靜分析,也不像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充滿感情和義理,巴特憑藉片段式文字和解構主義方法去描繪戀人處境,他不談愛的哲學,也不談愛情的方法,卻只談陷入愛情的情境。──劉森堯(逢甲大學外文系講師)
這本書是聖徒巴特獻給所有愛人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只是一切都是「先過去式」(passé antérieur),「我過去曾愛」,因此我現在書寫……。戀人絮語總已是書寫者的重構,是發生於後(après-coup)、對瘋狂愛戀的揪心回憶。──楊凱麟(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文字如同陷阱一般等待著「我」以生命獻祭,唯有進入成為開始訴說「情話」的瘋狂時刻,「我」才可能脫離這個宿命。──黃建宏(關渡美術館館長)
當一句話為了什麼而說出來,此一為什麼,便寫定邊界。戲在裡頭長起。事項咬合,綿密地轉。虛設地問,卻認真答;宣稱要退,竟不斷挨近。《戀人絮語》非但展示了愛情之戲劇,甚且展示愛情底的自我戲劇,那是一處雙層場所。──黃以曦(資深影評人)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