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讀者★★★★★讚譽:本書實在震撼!
孤立受困是錯覺。
你不必活在局限之中。
凡是心智打造的都可以由心智拆掉。
31天成為超人類,穿越心智建構的局限,
進入新的覺知狀態,參與打造個人現實的過程,
讓巔峰體驗成為你的日常。
★挑戰我們對自身和生活的基本假設。—歐普拉
★通往全新視角和更高意識的橋樑。—亞當‧格蘭特,《隱性潛能》作者
★幫助我們了解如何超越生活中的一切限制,並實現無限潛能。—威爾‧史密斯
★一本洞察生命之書,太值得你一讀再讀!—十方,富媽媽
★一個我以前從未意識到的新世界,隨著書頁,它在我面前展開……—忠實讀者
(X)錯覺:我與眾分離,孤孤單單。
(O)真相:分離的自我只是心靈建構出來的
(X)錯覺:物質世界是現實的根基。
(O)真相:物質世界是意識活動所採用的一種表相。
(X)錯覺:我的人生受制於時間與空間。
(O)真相:每個人都活在永恆的當下。
▍跨越當下限制的祕訣
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二十世紀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被歐普拉稱譽為「能帶你貼近靈魂深處的大師」的狄帕克.喬布拉 ( Deepak Chopra) 博士,是另類醫學先驅、無數暢銷書冠軍作家。這次他傾注畢生菁華於一書,作了一次自我突破,也給予你我一個挑戰,他要完整談論一個無比玄妙,卻又無比重要的主題:覺醒(開悟),幫助我們跨越到蘊藏無窮可能性的境地:成為超人類。
成為超人類,便從此可以不用活在局限之中,連接到一切創意的源頭。你可以有意識地參與打造出自己喜愛的現實,得到比現狀更豐盈的生命。
作者精妙地援引了尖端醫學研究、量子物理學、考古學、生物科學、異常事件、古老智慧和全人見解等,提出了一個你我無法反駁的事實:我們每個人已經都擁有超越平凡生活的潛力,足以跨越限制,進入「超人類」(Metahuman) 境界。
這不是要你成為科幻小說中的超級英雄。成為「超人類」意味著超越由心智建構的局限,不再受困於虛擬現實的幻象,擺脫身體、時間、情感、社會陋習等的束縛,從而進入一種新的覺知狀態,此時,你最深的願望會決定你是誰,你的覺知會提升到足以實現目標的程度,由內而外翻轉生命。
縱觀人類歷史,已經出現過許多「超人類」,牛頓、沙士比亞、愛因斯坦、莫札特、賈伯斯……等人,都曾在歷史的洪流裡作出無數的巔峰表現。喬布拉強調,「巔峰體驗」絕非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作家的專屬,若能學會「有意識」的引導,也能經常擁抱這類的巔峰體驗。成為超人類的我們會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我們會安住在「無時間」的源頭,不只是在過日子,而是在無限可能的場域中穿梭自如。
▍31天超人類養成計畫
喬布拉認為,成為超人類是何種狀態,無法意會言傳,必須由你親自體驗。本書最後作者提供我們精心設計的「31天超人類養成計畫」,引導讀者透過具體可行的冥想活動、呼吸練習和瑜伽練習解放慣性思維和所有引發焦慮的心智活動,從虛擬現實中「醒來」。他清楚描繪出一條直捷了當的路,可以帶你抵達「專注的覺知狀態」及「自律的機制」,幫你更容易達到美好的身心狀態。
這趟覺醒之旅將讓你獲得前所未有的平靜與滿足,一旦你覺醒,人生將會蛻變,因為「純意識」(蘊含一切可能性的場域)會照亮你的人生,無窮潛能會時時供你汲取,成就你的個人現實。
【本書特色】
本書兼容古老智慧與現代科學,提供了一條清晰可行的路徑,協助讀者達到一種全新的自我認識和生命體驗。
全方位整合的觀點:作者在書中強調「整體性」(wholeness)意識,他認為人的經驗應該被視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不該將身體、思想、情感和靈性分割開來,或將生活拆解成各個片段。
科學與靈性的融合:本書一步步提出現代科學(包括量子物理學、神經科學、生物科學)的嶄新研究來支持書中的論點,這與許多靠靈性哲學支持的此類書十分不同。他解說意識從何而來、如何運作,並提供具體的練習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並體驗成為「超人類」狀態。本書將物理學和哲學、實用和靈性、崇高的東方智慧和先進的西方科學,作了完美的融合。
顛覆傳統的現實觀:書中提出最顛覆性的核心概念是「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作者認為我們的感知和信念創造了一個虛擬現實(即我們一直認知的現實)並困於其中,它阻礙了我們認知到自身的無限潛力。本書企圖幫助讀者提升意識維度,看懂當下的限制皆為幻象,並逐漸跨越它,進而能夠自由地探索和經歷充滿無限可能的「超現實」。
實踐性強的指南:除了創新觀點的傳遞,本書最後一部還提供了簡易可行的覺醒練習和冥想技巧,如「身體在意識中的體驗」和「迷走神經呼吸法」等練習。這些實證有效的指導方法,讀者不僅能在理論上了解自我提升的可能性,還能實際於日常生活中實踐,立即著手改善身心健康和整體幸福感。
作者簡介: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醫學博士(MD)、美國內科醫師學會會員(FACP),創辦了喬布拉基金會(Chopra Foundation,研究身心安康與人道主義的非營利組織)、喬布拉國際公司(Chopra Global,融合科學與靈性研究的現代保健公司),是聞名世界的身心醫學及個人轉化的先驅,同時也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家庭醫學及公共衛生系的臨床教授,在蓋洛普公司(Gallup)擔任資深科學家。
寫過超過九十本以上的書籍,譯成五十種以上的語言,其中多本著作登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榜。本書暢銷全美,傳授我們跨越當下限制的祕訣,進入蘊含無窮可能性的場域。
過去三十年,喬布拉都站在冥想革命的第一線,而他的最新著作《全方位靜坐》(暫譯,Total Meditation)則幫助讀者打開新疆界,活出零壓力、喜悅的人生。《時代雜誌》(Times)將喬布拉醫師列入「本世紀百大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歐普拉稱其為「最能帶你貼近靈魂深處的大師」。
譯者簡介:
謝佳真
自由譯者,譯作有《富裕,屬於口袋裝滿快樂的人》(李茲文化出版)、《峰與谷》(平安文化)、《最後的禮物》(春光)、《紐約公寓》(台灣商務)等書。賜教信箱:oggjbmc@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個人成長作家 張德芬
News98 電台「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陳鳳馨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吳若權
知名作家、創意人 李欣頻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理財暢銷作家、富媽媽 十方 (李雅雯)
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吳家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鄭俊德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安一心
YouTube頻道「我是歐拉地球揚升學院」創作者、作家 歐拉(張紫瑜)
閱讀這本書,能深度開發你的心智潛能,提昇我們的直覺與靈性,是一本洞察生命之書,太值得你一讀再讀!—十方(李雅雯),富媽媽
與其說這是一本充滿「哲學思辨」與「醫學實證」的書籍,倒不如說,這是一本自我覺醒,創造美好生活的指南。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這是一本神奇的作品,融合科學、哲理與反思,它帶領我重新審視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並提醒我活在當下的重要性。—鄭俊德,華人閱讀社群主編
我很喜歡《覺醒,成為超人類》這本書。它能夠幫助我們的意識學習在不同的維度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釋放出無限潛能,從而創造出不同的、偉大的自我版本!
—安一心,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你如何定義你的經驗,將是你成為超人類的關鍵。……本書實在震撼!想覺醒的靈魂都該看看。
—歐拉(張紫瑜),YouTube頻道「我是歐拉地球揚升學院」創作者、作家
《覺醒,成為超人類》再次挑戰我們對自身和生活的基本假設。
—歐普拉‧溫芙瑞(Oprah Winfrey),傳媒女王、作家
《覺醒,成為超人類》引領我們思考自己存在的真正意義。本書是通往全新視角和更高意識的橋樑。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暢銷書《隱性潛能》《逆思維》作者
《覺醒,成為超人類》幫助我們了解如何超越生活中的一切限制,並實現無限潛能。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美國知名演員兼製片人
不可思議的一本書!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科學融合,並提供了關於正念、個人成長和自我覺知的實用見解!
—杰‧謝帝(Jay Shetty),暢銷書《僧人心態》作者
喬布拉用他獨特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我們可以超越自我,並體驗到更大意識和存在的境地。
—阿麗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喬布拉向我們解鎖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現實:我們擁有無窮的自由……在邁向非凡的人生的路上,沒有比喬布拉更棒的嚮導。
—布魯斯‧沃恩(Bruce Vaughn),前迪士尼首席創意執行長
本書深入探討了意識如何創造現實,以及其解除限制性信念的潛力。
—魯道夫‧譚茲(Dr. Rudolph E. Tanzi),哈佛醫學院教授
媒體推薦:
【★★★★★讀者好評】
我買這本書是因為我想進一步體驗「覺醒」的過程……作者向我介紹了一個我之前未曾意識到的新世界,這個世界開始在我面前展開……。感謝你的貢獻和讓生活成為一種愉悅和奇蹟般體驗的承諾。
每個人都應該閱讀這本令人驚嘆的實用自我意識傑作——從青少年到年長者都適用。改變整個生活永遠不會太晚!而喬布拉幫助你做到這一點。
我是喬布拉的忠實粉絲,讀過他所有的書。這本書絕對是最好的前五本。……我們內心深處都渴望超越自我,而這本書將幫助你做到這一點。
這本書強烈推薦!我愛死它了。狄帕克·喬布拉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本書的內容非常廣泛而且有趣,涉及到很多文化的內容……其中某些章節非常精彩,定義了許多有趣的概念。我特別喜歡其中講述谷歌員工如何工作的那一章。
這是一本非常出色的書,將激勵你提升意識和表現水平。
【撼動人心的名言佳句搶先讀】
覺醒帶來絕對的自由。我們不只是過日子。我們是在無限可能的場域穿梭來去。
你今生至此的經歷並沒有塑造你這個人。塑造你這個人的,是你對人生經歷的想法。
你最深刻的願望決定了你是誰。願望引發思想,思想引發言語與行動,行動則實現願望。……如果你最深刻的願望是覺醒、逃離幻象、看穿現實、終至認識自己究竟是誰,你會得到相關的訊息。你最深刻的願望會活化你的覺知,提升到足以實現目標的程度。
測試時間、空間、物質、能量的極限所在,便是在測試我們自身的創造力。跟移動全世界相比,用意念移山不算什麼,而移動全世界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在真我的層次,一切改變的欲望都會實現,因為只有真我的「我在」程度夠高、可以全面滿足我們的願望。
身體、心智、世界都是意識裡的體驗。體驗是現實的試金石。當你覺醒,覺醒便是你唯一需要的試金石。
愉悅感是活在此時此地最簡單的方式。只要留意你的喜悅,便是將自己安置在意識的永恆活動中。
自由是存在的自然狀態,明白我們是此時此地的覺知。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個人成長作家 張德芬
News98 電台「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陳鳳馨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吳若權
知名作家、創意人 李欣頻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理財暢銷作家、富媽媽 十方 (李雅雯)
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吳家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鄭俊德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安一心
YouTube頻道「我是歐拉地球揚升學院」創作者、作家 歐拉(張紫瑜)
閱讀這本書,能深度開發你的心智潛能,提昇我們的直覺與靈性,是一本洞察生命之書,太值得你一讀再讀!—十方(李雅雯),富媽媽
與其說這是一本充...
推薦序
【推薦序文】
這本書有三個段落:第一段,講心智的幻相;第二段,講宇宙的「大我」與「超意識」;第
三段,講覺醒、連結意識的方法;這三個段落,都在鼓勵你敞開自己,接納「大我」,聆聽宇宙之音。
透過這本書,你能用「神的眼光」看世界,你能提昇對生命的感知力,你能透過簡單的步驟,擴張意識,鍛鍊開悟之機。
閱讀這本書,能深度開發你的心智潛能,提昇我們的直覺與靈性,是一本洞察生命之書,太值得你一讀再讀!
十方(李雅雯),富媽媽
這是一本我急欲尋找的好書,想不到,我有榮幸推薦。但我寫「想不到」這三個字時,就是自我限制,其實我們都可以想得到。
作者睿智的觀點與驚人的洞察,帶領我們跨越思考,把自己的「身、心、靈」徹底解放,讀完之後,無比暢快。
與其說這是一本充滿「哲學思辨」與「醫學實證」的書籍,倒不如說,這是一本
自我覺醒,創造美好生活的指南。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人類尚有許多無法破解的奧祕,儘管醫學持續進步,但像基因與腦科學這類領域的研究,僅在近百年間才剛起步。這些奧祕提醒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仍只是冰山一角。
本書作者是一位醫師,從身心醫學的角度出發,指出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未被開發的巨大潛能。作者認為,我們對世界的感知由大腦建構,但大腦本身並無法真正理解世界。
但只要我們能夠覺知內在的聲音與體驗,就有機會突破限制,達到頓悟。這些想法並非空談,歷史上許多頓悟天才的存在,證實了我們可以透過探索超現實,獲得知識與能力。
這是一本神奇的作品,融合科學、哲理與反思,它帶領我重新審視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並提醒我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我相信當你細讀書中內文,也會有相同感受,期待自己也能成為「超人類」!
鄭俊德,華人閱讀社群主編
你就是光!
你是心想事成的源頭!你是創造一切的一切!
在未讀《覺醒,成爲超人類》一書之前,我們的意識就像在電影院裡看電影。所有的角色活過來了,邀請你進入其中,於是你跟著走進了電影裡。
接著,發生在電影裡的所有事情似乎都與你息息相關,而你也深信自己就是電影中的角色。
於是當你翻開這本書時,書中的字句如同當頭棒喝,不斷地催促你「出離」,從內心看向外界,自性便能昇起不同的光芒。
然後,你突然清醒,領悟到:「噢,我在電影院裡手上還拿著爆米花和可樂,我之前一直認為自己在電影裡的種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我其實只是坐在這裡看著電影,我以為那是真實的,但卻不是。」
我們的意識正是如此。
它投射出這個稱為「一個人類」的存在,然後對自己的創造物深深著迷,卻在其中失去了自己。
我很喜歡《覺醒,成為超人類》這本書。它能夠幫助我們的意識學習在不同的維度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釋放出無限潛能,從而創造出不同的、偉大的自我版本!
安一心,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只要有一顆光子,人的視網膜就可以感受到,但是光子本身並不會發光。
我們的五感至少有四感可以體驗到量子領域而不需要高端科技。
世界上最精密的動物耳朵聽不懂音樂,最厲害的老鷹眼睛看不懂畫作、看不懂文字,所有的創造,都來自於心智的體驗。
我們為什麼可以確認自己前方有一杯咖啡?因為我們看到咖啡的影像,聞到了咖啡香,嚐到了咖啡味,觸摸到咖啡杯的溫度,但是如果將這些感官資訊全部抽掉,我們就完全無法確認一杯咖啡「存在」。
就像虛擬實境裡面,如果失去了場景與物體給你的感知訊號,你會覺得裡面什麼都沒有。
作者用各種例子以及科學打破你對於眼前現實的定義。讓你意識到,你並不是你以為的「實體存在」。你是能量,你是思想,你是意識的創造。
你如何定義你的經驗,將是你成為超人類的關鍵。
他將人類的覺醒之路從科學討論到哲學,讓你逃不掉的發現「真正的自己」,一步一步的佈局讓你從原有的現實進入「超現實」的真我之境。
本書實在震撼!想覺醒的靈魂都該看看。
歐拉(張紫瑜),YouTube頻道「我是歐拉地球揚升學院」創作者、作家
【自序】
跨越
本書要邀請你認識自己的真實身分,就從兩個簡單的問題開始。你覺得快樂的時候,會同時到自己在開心嗎?假如你正好在生氣,是否有一部分的你其實沒有任何怒意?如果你的兩個答案皆為「是」,便無需往下看了。你已經大功告成。你已經突破了日常覺知的疆界,這種跨越便足以讓你認識自己的真實身分。關於你的真相會日漸揭露。假以時日,或許就在此刻,你會明白自己活在光中。就像孟加拉大詩人泰戈爾一樣,你可以說:「我存在的事實,便是永恆的驚喜。」
跟你打交道想必會很有意思,因為你的存在無疑非比尋常——你甚至可以假定自己獨一無二。環顧四周,你會察覺到,絕大部分的人高興就只是高興,生氣就是生氣。但你不是。你可以看到疆界之外。
三十年前我開始寫書的時候,喜悅也好,憤怒也罷,無疑都很尋常,沒有自我觀照的額外元素。沒人聽過「正念」之類的詞彙,冥想在一般人眼裡仍然很可疑,而較高意識(higher consciousness)的主題更是遭到高度的懷疑。那時,我是在波士頓執業的年輕醫生,要養兒育女,還要忙工作,為大量的病人服務,至少要在兩間以上的醫院奔波。
當我看到病人的甲狀腺問題好轉,心裡很開心,我是否會觀照自己的喜悅?絕對不會。如果藥劑師不小心配錯藥了,是不是有一部分的我完全不氣惱,默默在一邊見證就好?並沒有。我的喜悅與憤怒就跟我認識的所有人一樣,沒有奧祕可言。但我畢竟出身於印度,當年其實我可以從童年的記憶找到線索,知道有另一種存在狀態。古老的《奧義書》說,人類的心智就像停歇在樹枝上的兩隻鳥,一隻吃著樹上的果實,另一隻則在一旁慈愛地看著。
我還在某個天主教兄弟會主持的學校念過幾年書,所以可以從另一個管道挖到線索,比如耶穌要門徒「存於這世界但不屬於世界」。假如你上網查詢,便會看到很多人不明白這句話應該作何解釋,但這句話的核心教誨就在於認同世俗生活與不認同的差異。耶穌教導我們,當你不認同世俗生活,便會以某種方式與神同在。
但願我可以說這些關於較高意識的線索深入我整個人,型塑我的人生。其實不然。這些線索被我擱置心底,在忙碌的高壓生活裡我一次都沒想過。我沒有開始認出終極的真理,仍看不出我跟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存在奧祕的具體呈現。說到底,這就是泰戈爾始終驚喜不斷的原因。當你覺醒了,覺察到現實的真相,便會第一手體驗到存在的奧祕:要是沒有你,奧祕便不復存在。
我知道,我在一兩句話裡便跳了十萬八千里遠。一個人從起床開始到更衣、上班等等不做不行的日常事務,與存在的奧祕之間有一道巨大的鴻溝。一個立足在理性與科學的社會,會質疑「存於這世界但不屬於世界」之類的概念,或者說懷疑真理。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遵循「眼見為憑」的規則。現實世界向我們捎來許多挑戰,我們便疲於奔命;理性的頭腦開始探查黑暗的未知,從中挖掘到的是新的事實與資訊,而不是我們居然存在的事實有什麼了不起。
起初,是醫學吸引我去探索生命的奧祕——以及,我身為人類的奧祕。我是內分泌科的醫生,我覺得這個專科很有意思,因為內分泌是很獨特的化學物質。要是你的甲狀腺機能低下,你會精神不濟,腦筋遲鈍;內分泌還可以在你遇到危險的時候,讓你拔腿逃跑或是跟人決鬥。我們在街頭觀賞魔術師表演飄浮時的正常反應,便是腎上腺素噴發的結果。當魔術師在我們眼前飄浮起來,觀眾最常見的反應是向後跳或跑開。
我們習以為常地認定這些行為是化學物質引發的,幾乎每個人都覺得青少年的行為跟「暴走的內分泌」有關。即使我們多少馴服了性衝動,性衝動也不會真的完全被壓制,就像墜入愛河一向不是理性的行為。要是那時候我完全採信了內分泌與內分泌引發的效應,我不會有今天。
然而我心裡就是有個疙瘩,而疙瘩打亂的事情遠遠超過內分泌的範疇——基本上顛覆了現實本身。有一種叫催產素的大腦內分泌,俗稱「愛的荷爾蒙」,因為腦部的催產素濃度變高時,人會充滿愛意,更容易相信別人。但腦垂體分泌的這種分子比這複雜多了。母體在分娩與哺乳時會分泌較多的催產素,促使母體跟嬰兒建立緊密的情感。要是你不時摸摸你家的狗,摸上一段時間後,你跟狗的催產素濃度都會上升。催產素讓人更愛自己國家的國旗,但對其他國家的國旗則無感。在發生性行為的時候,女性分泌的催產素會增加,於是對性伴侶更濃情蜜意,但相同的情況似乎不會發生在男人身上。
這怎麼看都不太對勁,然而這些複雜的科學發現,卻沒有撼動大部分內分泌科醫師的信念。我則不然。我心裡不踏實的原因在於,除非當事人心動了,否則催產素發揮不了它號稱會有的作用。女性在發生性行為的時候,如果是受到脅迫的,感到恐懼、憤怒或單純分心在想更重要的事情,便不會對性伴侶產生更多的情意。如果你撫摸一隻你討厭的狗,你的催產素不會上升。如果獨裁的政權逼迫你向國旗敬禮,你不會愛自己的國旗。
我漸漸看出了身心之間的爆發性效應,我們彷彿是雙面人,一面是可以用化學物質操縱的機器人,另一面是可以思考、斟酌、作決定的自由人。這兩面看起來並不相容,根本不該並存,卻真的並存,而這也反映在我們神經系統的配置上。一部分的神經系統是自動操作的,讓你不必思考就能維繫生命。呼吸與心跳都用不著你費心。但你可以刻意拿回操控權,自主神經系統可以讓你改變呼吸,要是你稍微練習一下,甚至可以減緩心率。
突然間,我們觸及了奧祕的邊緣,因為必然有個什麼在決定要不要出手、拿回掌控權。那個什麼不可能是大腦,畢竟大腦不在乎自己用的是哪一部分的中樞神經系統。要是你去跑馬拉松,自主神經系統會提高你的心率,但當初決定去跑馬拉松的人是你。
那這個「你」是誰?
這惱人的疑問打亂了現實。隨便哪個時候,都是你——確切地說,是自我(the self)——在決定要用哪一套神經系統;所以你不可能是這兩套神經系統的造物。一旦明白這一項簡單的事實,你就踏上了自我覺察之路。你可以一邊感到快樂,一邊觀照那一份快樂;即使在你展現怒氣的時候,你開始不帶一絲憤怒地體驗自己。
這種變化的原因很簡單:你超越了彷彿機器人一般的那個生命面向。你覺知到自己的真實身分,你是大腦的使用者而不是大腦,你是寄居在身體裡的旅人而不是身體,你是產生思緒的思想者,而遠非任何一個思緒。我會在隨後的篇幅詳細解釋,你的真我(true self)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當你認同了自己的真我,你便做到了「存於這世界但不屬於世界」的教誨。Meta是希臘字,意思是「超越某個範疇」,所以我用這個詞描述超越「眼見為憑」範疇的那個現實。當你進入超現實,你是超人類。
每個人都會斷斷續續地置身在超現實。超現實是一切創意的源頭,因為要是不超越老生常談,便不會有新的思維、藝術作品、書籍或科學發現。不論你這一生有多少想法,可以想的事情都還有無限多;不論作家寫了多少文句,可以寫的文句都還有無限多。文句與思維不是像電腦儲存資料那樣存放在大腦,在你需要組織另一個思緒時就機械化地重新排列。莎士比亞不只是賣弄他的伊莉莎白時代辭令,他是以充滿創意的方式遣詞造句。梵谷不是單純融合色譜上的一般色彩,他是用色彩展現他對周遭世界的新觀點。
一旦活出具備足夠意義的人生,一個人便會決心要超越。當你想要得到比現狀更豐盈的生命,那可不是頭腦在渴求更多意義,也不是一般人在照表操課地生活。那是自我從更高的觀點作出的判斷。自我也決定了我們要愛什麼人、什麼是真理、要不要信任誰等等。如果一位母親判斷在鬧脾氣的三歲小孩需要睡一覺,她便跨越了對小孩言行的簡單評估。小朋友鬧脾氣的時候什麼話都說得出口,要是做母親的人信了那些氣話,那她也沒比小朋友高明。
既然已經證明了跨越是不可或缺的一步,為什麼我們仍然不是超人類?我們沒理由一再重複相同的陳腔濫調、迂腐的觀點,遵循相同的社會陋習,向墨守成規的思維低頭。這全是我們一頭栽進去的窠臼,結果就是得到更多一模一樣的陳腔濫調、戰爭、家庭暴力、種族偏見、性別不平等,這些事情從千古以前便折磨我們到現在。我們選擇成為自己的囚徒。我們同時扮演囚徒與獄卒,這弔詭的局面造成了全人類難以言喻的磨難。
要收拾這整個爛攤子,就要做到一件事:從一般人切換為超人類。這兩種狀態都存在於此時此地。你哪裡都不必去,就可以抵達超現實。就像那兩隻樹上的鳥,你一邊大啖生命的饗宴,一邊從旁觀照。然而,觀照的部分遭到無視、壓制、忽略、低估。世界各地的靈修傳統,將一個人晉升為超人類的那種轉變稱為「覺醒」。當一個人升級到超人類的狀態,以前的日子便彷彿是在夢遊中度過,幾乎不會意識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覺醒就是對自我有了全面的覺察。我想得到各式各樣的譬喻。超人類就像開啟了完整的廣播頻帶,不光是接收一個狹隘的頻道。超人類就像琴弦顫動,奏響更高的音符。超人類就像從一粒沙子看見一個世界。但「像」是一個充滿局限的詞。真實的事物是不可言喻的,必須親自體驗,就像你沒辦法跟一個天生的盲人說清楚視覺是怎麼回事,但如果那個人恢復視覺,便可得知。
編輯們鼓勵作者藉由誇口,保證內容新穎且與眾不同,以吸引讀者看書。覺醒的歷史跟人類一樣悠久。覺醒這種事是不能擔保的,覺醒本身便無法言說。回顧我先前的著作,我覺得自己被覺醒的特殊與玄妙給嚇退了。但這一回,我做了深呼吸,決定破斧沉舟。我信任讀者並非天生眼盲,不是不可能認識視覺為何物的盲人。有了一點點的信心,便可以讓我們每個人都看見自己已是超人類,而超現實就在此時此地。
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說服誰。到頭來,身為人類的奧妙輪不到我們置喙。但我確信一件事。要是哪一位讀者明白了覺醒代表什麼,他們領悟真相的時間會比我回首前塵的三十年要短很多。超人類越快在我們的生命中嶄露,就越好。
【內文連載】
【總論】
超人類是畢生的選擇
人類奔波忙碌,就為了過上好日子。以生活水準來看,可以說已開發國家正值黃金時代。期盼自己會健康數十年,天然的有機食材到處都買得到吃得起,更別提擁有以前一般人不會有的事物,比如自己的房子、在相對安穩的狀態下退休,如今都不再是癡心妄想。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不計其數的人拚命想提升生活,卻不思改善他們的個人現實(personal reality)。這兩者緊密交織,要是你不改善個人現實,想提升生活就會很難做到。現實不只是「在外面的」世界,而是因人而異。兩位從事同樣工作的通勤族可能抱持大異其趣的世界觀,一位擔心工作沒保障,覺得說不定哪天就被開除了;另一位則內心平靜滿足,保持樂觀。兩位新手媽媽的分娩經歷可能一模一樣,都沒有併發症,然而一位也許會陷入產後憂鬱症,另一位則沉浸在為人母親的喜悅裡。
個人現實決定了我們是誰。個人現實就是由我們所有的信念、情緒、獨一無二的記憶、人生閱歷及人際關係所構成。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的人生境遇更關鍵。然而離奇的是——簡直不可思議——我們打造人生的時候,竟然對自己的真實身分一無所知,極度缺乏相關的認識。探查一下任何關於人類生命的基本議題,便會察覺專家看法的背後是一片空白,缺乏應有的理解。
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人類天生就能愛又能恨,倡導和平又行使暴力,在快樂與絕望之間擺盪,過著一下信心滿滿、一下自我懷疑的生活。現在你便是以個人的風格,展現這一切矛盾。你對自己摸不著頭緒,別人也是。支撐著我們的是照表操課的日子,我們一邊期盼一切都不會出什麼大亂子,一邊奮力堅持下去。
我不是在貶低大部分人追求的家庭、工作、感情。但坦白講,即使是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我們也不敢信心十足地說,知道自己在幹麼。難怪我們花了大把時間提升生活,拿來改善個人現實的時間卻少得可憐。現實太令人困惑了。現實的水太深,最好放著別管,還是待在安全的淺水區吧。
然而有一些人會冒險進入深水區。這種人在每一種文化裡都有,他們會帶回既陌生又令人振奮的訊息。愛你的敵人是很發人深省啦,但誰會真的那樣做?聽人家說神的愛無限多,這並不會讓那成為你的現實。在每個時代,永久的和平都在跟犯罪、戰爭、暴力的可能性對峙。一些被推崇為聖人的人,也很可能被貼上瘋子的標籤,其所推崇的一切只是被認定為太過美好、我們的世界配不上,然後就不被當一回事了。
但有一件事毋庸置疑:個人的現實是這一切上演的舞臺,蘊含了人類施展出來的所有潛能,同時也囊括了絆住我們腳步的所有局限。在一九七○年與世長辭的紐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至今依然聲名顯赫,因為他拒絕隨波逐流。心理學領域的典型事業路線,是檢視人心的病恙與缺陷,馬斯洛則認為日常生活的體驗太狹隘,根本不足以定義人類的天性。如今他的核心思想開枝散葉,影響力大大超過他所意料。他認為人類的天性是追求登峰造極的體驗,不僅如此,那種追求應該是我們的日常。那就像在滿街都是破車的地方,有人宣稱你可以用你的破車去換一輛賓士或捷豹。假如你睜眼只看到破車,賓士跟捷豹都在大海另一端的遠方,你的現實不會改變。但馬斯洛擷取人類幾個世紀以來的精神抱負,堅稱追求生命中的巔峰經驗是我們的天性,我們需要並渴求巔峰經驗。關鍵在於跨越你的日常。
跨越的概念成為我撰寫本書的動力。
要發掘你實際上是誰,你必須跨越你對自己的想法。要得到平靜,你必須跨越恐懼。要體驗到無條件的愛,你必須跨越有條件的愛,也就是那種來來去去的愛。我甚至一度覺得這本書的書名應該只取名《跨越》就好。但我決定用Metahuman(超人類),meta是希臘文,意思是「超越」。我的論點是成為超人類是自我身分認同的重大轉變,任何人都做得到。既然追求巔峰經驗是我們的天性,這便帶來了我們是否有選擇的問題。人生最具啟發性的時刻降臨時,那些洞見往往像是自己從另一個更高層次的地方來的。我們怎麼知道那些不是偶然?
不久前有一場科學與意識的研討會,一位年輕女性向我介紹她自己,以及她正在寫的一篇與鳥類溝通的畢業論文。我問她人類怎麼可能跟鳥類交談,她說直接示範會比用講的簡單。我們離開會場。外面的天氣晴朗,我們靜靜坐在長椅上。她抬起頭,看著附近一棵樹上的幾隻鳥,其中一隻飛下來,毫不害怕地停在她的大腿上。
她怎麼辦到的?她覺得無需言語,用眼神說:「看到沒?這很簡單。」假如是在我以前念過的那間天主教學校,那些年長的教師們便會提起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他經常被描繪成一位慈祥的人,鳥兒會飛向他。而印度傳統呢,我想到的是一種稱為ahimsa的意識,其特質是「不傷害」,就是遍及一切生物的憐惜之心。
兩者都不是跟鳥類說話,也不懂得鳥類的語言——她全程都沒出聲。這是跨越的完美例子。以這件事來說,她跨越了我的預期範圍。根據這位年輕女子事後的解釋,她所做的就是滌清思緒,然後浮現讓鳥兒飛向她的意圖。也就是說,那完全發生在意識裡。
有相關經驗的人實在太少了,所以我更有必要寫出來,以闡明當我們真的跨越以後,可以選擇去做的事將會多出多少。我強烈地感受到,我們擁有的選項遠比我們目前意識到的更多。
對我來說,成為超人類是畢生的選擇。巔峰經驗只是起步,讓人粗略地領略到我們可能做到的一切。
巔峰經驗已是很常見的詞,多數人知道大概的意思。這個詞是指在各種限制都消失的時刻,扭轉乾坤的洞見便降臨在我們身上,或是我們毫不費力便有了絕佳的表現。年近四十的美式足球聯盟四分衛拿下好幾次超級盃冠軍,八歲的音樂神童以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初試啼聲,數學魔法師幾秒鐘便算出兩個十八位數相乘的答案——我們不用費力就能找到這一類登峰造極的表現,暗示人類潛力可以大幅擴張的程度。這些成就雖然驚人,卻局限在一小群特定的人士。當功名利祿湧向那寥寥無幾的幾個人,我們便錯過了多數人可以擁有的更大可能性。
現實的可塑性大大超過任何人的認知。你覺得絕大部分的限制是衝著你來的,但給你施加那些限制的人其實是你自己。不明白自己的真實身分令你受困在二手的信念中,你灌溉陳年的傷口,遵循老舊的成規,被自我懷疑與自我批判折磨。這些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限制。尋常的世界以及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尋常生活,不足以揭示我們的真實身分——真相恰恰相反。尋常的世界在欺瞞我們,騙局近乎天衣無縫,以致我們甚至扭曲自己去迎合。在法律上,以非法的手段取得的證據稱為「毒樹的果實」(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我們把騙局當真,再怎麼美好的生活都會因此受到污染,而這可不是在誇大其詞。任何事物都不能完全免於這種污染,連最美好、最良善的事物也不行。要免於污染,唯一的辦法是超越。
超人類的人格特質奠定在較高的價值觀上;不只是巔峰經驗,還有愛與自我價值。寫完這本書以後,我很開心地發現馬斯洛所說的「超人類」跟我說的一模一樣。(他沒有把這個詞跟漫畫裡的超級英雄連結在一起,我也沒有。奇幻作品裡的超人類被世人貶為怪物,認為他們是社會的隱患,因此迫害他們,但本書的超人類完全沒有那種涵義。)
認為某些經歷崇高到超凡入聖倒不是壞事,比如馬斯洛便給了超人類極高的地位。立志要觸及上帝或永恆的和平與愛,是跟釘釘子一樣真實的事,宣告事實如此是很重要的一步。但我認為成為超人類是當務之急。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走出生命的幻象,內心不再受苦、迷惘困惑、充滿衝突。
日常生活的幻想
每個人都會同意,我們最好不要活在幻想裡,要面對現實。因此當你得知自己在幻象裡活了一輩子,想必會很錯愕。這是你從最早的童年便信以為真的沉浸式幻象。即使是最務實、最腳踏實地的人,都隨時隨地沉浸在幻想中。我說的幻想並不是白日夢、性幻想、一夕致富的夢想。凡事都跟你看到的不一樣。萬事萬物本來就是幻象。
請拿出手機,從你儲存的相冊隨便挑一張照片看看。不管照片中的是大峽谷、一隻老鼠、一隻微生物,畫面都是幾吋寬。你雙眼的寬度大概跟智慧型手機的螢幕差不多,但在你眼中,大峽谷、老鼠、微生物的尺寸卻相去甚遠。我們如何自動調整手機照片中那些景物的尺寸?沒人曉得,再考慮到眼球後方的視網膜是彎曲的,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影像是上下顛倒的,這一切就更費解了。我們看到的世界,怎麼沒像哈哈鏡照出來的那樣扭曲?
你可以聳聳肩,把整個謎團歸因於大腦的奧妙,是大腦竄改了眼睛收到的原始資訊,為我們轉換成現實世界的圖像。但這只加深了幻象。當我們說眼睛對「可見光」有反應,我們習慣性地忽略了光的基本粒子—光子—是不可見的。光子不發光,沒光澤,沒顏色,不具備我們認知中的光的特質。就像蓋革計數器(Geiger counter)遇到高濃度的放射物質會瘋狂地咔咔響,遇到濃度低的放射物質則只發出零星的咔咔聲,當大量的光子觸動視網膜上的視桿與視錐,視網膜便會瘋狂地「咔咔咔」,而光子濃度低的時候則只會微弱地「咔咔咔」(就是我們說的黑暗)。
不管視網膜如何反應,你認為自己看見的一切都要經由大腦處理,發生在一個稱為視覺皮層的部位,那裡是完全黑暗的。亮到令你的眼睛暫時不能視物的閃光燈,在大腦裡就跟夜空最昏暗的星星一樣黑。你看到的影像,乃至立體畫面,都不是由傳遞到視覺皮層的訊號構成的。你認知中的世界的畫面,通通是心智打造的。
視覺以外的另外四種知覺,也以相同的方式,在其他種類的細胞表層激發反應。不知何故,鼻腔的神經末梢可以將在你周遭飄蕩的分子轉換為玫瑰的芬芳或垃圾堆的臭味。整個立體世界的畫面,是由沒人可以解釋的幻術建構的,然而我們可以確定那畫面絕不是真實世界的真貌,那完全是心智的產物。
神經科學家會阻止並糾正我,說我們見到的世界是大腦的傑作。但從幾個簡單的例子,便可以證明這種論點不正確。對大腦來說,這一頁的字跡是黑色的斑塊,跟你畫畫的時候,從畫筆滴落的隨機墨跡沒兩樣。在你識字之前,文字只是無意義的斑紋,要到你識字以後,斑紋才是有意義的文字。然而就處理資訊而言,你的大腦從三歲起就沒有變過。是心智學會了辨別文字,不是大腦。同樣地,凡是你看到的事物,比如一棵榆樹、一塊比利時巧克力、一間教堂、一座墓園,這些事物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你的心智賦予它們意義。
再舉一個例子:天生眼盲的孩童以醫療手段恢復視覺後,他們會對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一頭霧水。在他們看來,遠方的牛跟近處的貓一樣大,階梯似乎是畫在牆壁上的,而他們本人的影子則是頑固跟著他們走的神祕黑色塊。這些孩童缺少了識別世界萬象的學習曲線,要補足這塊才能跟我們一樣塑造出日常景象。(我們看得見的世界太混亂了,剛剛得到視覺的孩童與成人往往情願坐在黑暗中,重拾舒適的感覺。)
你必須經歷學習曲線,才有辦法在這個世界生活,但你以奇怪又出人意料的方式順應了世界。以視角為例,假如你躺在床上,有人碰觸你的肩膀來叫醒你,你睜眼看到這個人,你不會覺得他的身體很寬,而身體上方的頭則很小。但從躺在床上的角度拍攝的照片披露了真相。這人的軀幹是在你的眼睛前面,顯得異常寬闊,頭部則因為比較遠,看起來小得不自然。同樣地,當你跟近在眼前的人講話,這人的鼻子會大到不成比例,要是拿照片跟本人作比對,這人的眼睛說不定還比擱在大腿上的手更大。
我們會自動忽略眼睛實際看到的景像,在心智的運作下調整視覺資訊。眼睛接收到的訊息說你此刻坐在室內,幾面牆壁在遠端靠攏,但你知道這房間是四方型的,據此調整了視覺資訊。你知道鼻子比手小,因此視覺資訊也要調整。
真正令人錯愕的是,你感知到的一切都經過了調整。在花園裡飄盪的分子被調整為香氣。震動的空氣波動被調整為你可以辨識的聲音。我們居住在心智打造的世界裡,甩都甩不掉。這是人類的輝煌,也是人類的危難。兩百年前,高瞻遠矚的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在倫敦街頭漫步,哀嘆他目睹的景象。
(我)在遇見的每一張臉上標記出
懦弱的痕跡、痛苦的痕跡。
在每個人的每一聲呼喊中,
在每個嬰孩的驚懼哭叫中,
在每個人的音聲中:在每個詛咒聲中,
我聽見了心靈鑄造的鐐銬聲。
他刻劃的悲淒景象,至今仍在反覆上演。人類遊遊蕩蕩,歷盡千辛萬苦,堅定不移地深信那是我們的命。你可以另謀出路,但前提是你必須接受凡是心智打造的一切,都可以由心智拆掉。
歡迎來到幻象屋
我們沉浸在柴米油鹽的世界時,不可能識破幻象。我們需要超越幻象,因此蛻變成為超人類是必要的。一個幻象要做到全方位,唯一的辦法是讓幻象成為無所不包的騙局,在大小事情上都把我們騙得團團轉。這便是我們的處境。人類的心智從無到有,建構出貼合自己心意的一切。在某種意義上,本書的宗旨只是要說服你,讓你相信自己的個人現實完全是心智的產物,而且不只是你一個人的心智。你從小繼承了這個人造的現實,花了一輩子適應這個世界,所以你必須踏上旅程,去發掘現實與幻象之間的差異。
凡是認為「外面的」現實世界完全屬實的人,會覺得世界是心智打造出來的概念很荒謬。被一個觀念擊倒是一回事,被閃電擊倒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兩者的差異太明顯了,所以要是有人跟你說兩者相同,你一定不會相信那個人。
然而有一些聰明絕頂的人便是那樣說的。真正有意思的來了。傑出的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是量子革命的重要人物;事實上,「量子力學」一詞便是他創造的。一九三一年,倫敦的《觀察家週報》(Observer)採訪了普朗克,他說:「我認為意識是根本。我認為物質是意識的衍生物。我們沒辦法看穿意識。我們談論的一切,一切我們認為存在的事物,都建立在意識之上。」
也就是說,意識即根本。如果真是這樣,在花園盛開的玫瑰,便跟畫中的玫瑰來自同一個源頭。那個源頭便是覺知(awareness),也就是你的覺知。沒有意識,便無法證明任何事物的存在。只要保持覺察,便可以參與心智打造的世界,每天輔助心智創造世界。明白這一點的好處是既然創造來自意識,我們便可以從根源下手,重塑現實。
也有其他人像普朗克一樣,從物質轉向心靈,從心靈的角度重新解讀現實。量子革命的變革在於破除尋常的觀點,不認為世界的屬性是有形有體的物質。德國的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是另一位傑出的量子先驅,他說:「我們看到的不是大自然本身,而是按照我們提問的方式所披露出來的大自然。」
這句話的含意很驚人。當你看著窗外,也許你會看到樹木、浮雲、青草、天空。將這些詞安插到海森堡的句子裡,放在「大自然」這個詞的位置。你看見一棵樹是因為你要求看見一棵樹。你看見青山、浮雲、天空的原因也一樣。身為觀察者,你窗外的萬物透過你提出的問題而顯現。你可能不曉得自己提過問題,但那只是因為那些問題在很久以前就問了。當幼兒第一次瞥見一棵樹,他們會試探那是什麼,基本上,他們會問:「這是硬的還是軟的?粗糙的還是光滑的?高的還是矮的?那些在分枝上的綠色東西是什麼?為什麼會在微風中搖曳?」我們就這樣將人類意識套用到宇宙萬物上,得到符合人類意識的答案。但我們得到的答案不是真相。量子物理拆解了樹木的所有特徵,比如硬度、高度、形狀、顏色,揭示了所有的事物其實都是在量子場中不可見的漣漪。
如果這些內容似乎太抽象了,我們可以把焦點拉到自己身上。就在此刻,你的身體正從意識中創造出來;否則,身體無法存在。又一次,根據文獻,海森堡很早便察覺這一點:「原子或基本的粒子,本身不是真實的;原子建構出一個充滿潛在可能性的世界。」但在一般常識的世界裡,身體是我們的居所,是我們的維生系統,也是讓我們可以四處跑的個人載體,因此保護自己的身體是必要的。聲稱我們的身體是心靈的幻象太嚇人了。
反機器人的論點
甩開這個世界具有實相的錯誤假設,便會與一個令我日益憂心的趨勢反其道而行。科學一直在努力證明人類即機器,以前這只是在比喻人體仰賴錯綜複雜的各個部位來維持運作,然而人類即機器的概念已經被日漸視為事實。科學說人類的複雜情感可以簡化為大腦內分泌的起伏。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中亮起的大腦部位,據說可以指出為什麼一個人會有憂鬱或有犯罪傾向等等的問題。我們不但要相信自己是大腦的傀儡,也應該相信基因對我們有強大的操控力,要是一個人有「不良」基因,就注定百病纏身,從思覺失調到阿茲海默症不一而足。而這些傾向又延伸到容易焦慮、憂鬱之類的行為與人格特質。
超人類具備很多意義,但最強而有力的一項意義,在於否決了人類基本上是機器裝置的概念。儘管科學界對基因與大腦都有豐沛的研究成果,卻無法證明人是機器。比如,社會大眾不知道那些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只有五%一定會引發特定疾病。其餘九十五%的基因變異則以複雜的方式與其他基因相互作用,進而提高或降低一個人的風險因素。
社會大眾仍然抱持錯誤的觀念,以為所謂的「同性戀基因」或「自私基因」之類的單一基因是存在的,而這些基因令我們出現無法壓制的傾向。這一項錯誤的認知在人類的基因體完成定序之後便破除了。目前的DNA圖譜與大眾遭到誤導的觀念幾乎恰恰相反。DNA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彈性而動態的,隨時都在跟外界及你內心的想法與感受互動。
基因主宰人生的觀念深植人心,連知識分子也不能倖免,因此二○一八年十二月十日發行的《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所刊載的一項新實驗,內容才令人大開眼界。史丹佛大學心理系的研究員找了兩組參與者,測試他們的兩個基因,一個可能會促進病態肥胖的風險,另一個則與運動能力不良有關連。
我們先看肥胖基因的例子。參與者用完餐後,研究員問他們覺得自己有幾分飽;此外,還化驗了他們血液的瘦素濃度,瘦素是與用餐後的飽足感有關的內分泌。結果,帶有肥胖基因的人跟沒有肥胖基因的人大致相同。隔週,同一群人回來進食相同的餐點,但這次有一項差異。研究員隨機地選出一半的人,說他們的基因讓他們免於肥胖的風險,跟另一半人說他們的基因提高了他們變胖的可能性。
研究員們很驚訝地發現,這項資訊立刻帶來驚人的效果。光是被告知他們有不發胖基因的那群人,他們血液中的瘦素濃度便提高了,變成前一週實驗時的兩倍半。得知自己沒有不發胖基因的那群人,瘦素的濃度就沒變。這表示僅僅是跟人說他們有基因紅利,他們便出現相對應的生理變化。他們信以為真的事,戰勝了他們真正的基因傾向,因為其中認為自己有不胖基因的參與者,實際上沒有那個有利的基因。
同樣的驚人效應也出現在運動的實驗。得知自己有不擅長運動基因的參與者,他們心血管與呼吸的反應,全都符合具有體能低下基因應有的反應。即使他們本身沒有不擅長運動的基因,光是說他們有這種基因,他們的肺活量就縮減了,以致在跑步機上累到跑不動。
簡單說,身體會順應心智打造的現實。既然光是聽說自己有某一種基因,你的生理狀態就出現相對應的基因效應,基因控制我們人生的迷思便很難有說服力了。基因並非完全沒有影響(完整的解釋詳見我與哈佛基因學家魯道夫.譚茲 [Rudolph E. Tanzi] 合著的《超基因零極限》[Super Genes]),但真相跟人類生命本身一樣複雜。基因是影響我們的眾多因素之一。我們不可能預測基因對任何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在每個行為與健康的領域,每個人都有廣闊的選擇空間。
遇到二選一的情況時,將自己視為可以自主改變的自由人,而不是由基因與腦細胞在操控的機器人。人生很少會像二選一那麼單純,在此也是。儘管盛行的科學論述建構出一套人類的形象,但人類真的不是生化傀儡。我們是有意識的主體,擁有無限的潛能,可以揮灑創意、創造改變,這才是更貼近真相的觀點。當我們選擇成為超人類這個翻轉人生的選項,我們會成為超人類。
在超人類的十字路口
我不指望你現在就接受這個結論——反正,時候未到。要等我們描繪出成為超人類的全貌,你才可以下定決心。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深深陷入了預先成型
的現實中,我們從嬰兒時期便將這一個現實當真。此刻你的五感所接收到的萬事萬物,比如你房間的堅實牆壁、在你肺部的細微空氣流動、從窗外或燈具流瀉下來的明亮光線,這些都是虛擬的,是讓你沉浸在虛擬現實的建構。
一方面,大腦、身體、心智的設定,便是順應虛擬的現實過日子,這是花了幾千年才建立的集體欺騙。這很棘手。囚犯有挖地道越獄的動機,因為他知道在監獄的牆壁外面還有一個世界。在你此刻體驗到的虛擬現實之外的事物,全是你摸不著、嚐不了、感覺不到、聞不出的。但在虛擬現實之外確實別有洞天,我稱為超現實(metareality)。超現實是意識創造萬物的工坊。那是我們的源頭與來處,是純粹創造性潛能的場域。人類的五感不能感應到超現實,因為超現實沒有形體或位置。但我們絕對可以連結到超現實,這是我們脫離虛擬現實的唯一辦法。
一旦你意識到自己被虛擬現實包圍,你會恍然大悟人類其實擁有無限的創造力。我們打造個人世界的建材不是鋼筋水泥,而是一種看不見的素材:意識。在科學時代,這種說法似乎難以置信,甚至荒唐。在這個虛擬現實,開天闢地的過程可以像電影一樣演繹出來,從大霹靂開始,耗費一百三十七億年發展成如今的宇宙。這個規模大到我們的頭腦無法理解的宇宙,這個受制於時間、空間、物質、能量的世界,怎麼可能是假的?
想找出答案,便需要付出一些好奇心跟冒險的意願,願意超越到世俗觀念之外。意識存在於我們人生的每一刻,一般人卻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這已經不是見樹不見林了,而是在樹林裡生活而沒有看見任何樹木。
以超級暢銷書《人類大歷史》(Homo Deus)為例,貫穿全書的主題便是我們如何發明未來。以色列的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寫這本書,便是希望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好的未來新起點。哈拉瑞寫道,我們以前似乎擺脫不了古老的重擔: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中世紀的印度或古代的埃及,人類念茲在茲的是三個相同的問題。飢荒、瘟疫、戰爭永遠是前三名的大事……許多思想家與先知歸納出來的結論是,飢荒、瘟疫、戰爭在上帝的宏大計畫裡一定是必要的環節,不然就是我們不完美的天性造成的。
哈拉瑞散發了在未來學家中難得一見的樂觀態度,他接下去寫道,除了世界各地局部地區,這三大問題已大致解決。「剛進入第三個千年周期的人類很驚奇地意識到……飢荒、瘟疫與戰爭都在最近幾十年內得到控制。」哈拉瑞的讀者急著接受哈拉瑞對未來的看法,「在恢宏的宇宙尺度上,人類可以抬起頭,開始凝視各種新的領域。」
那些新領域是什麼?在《人類大歷史》中,哈拉瑞帶領讀者踏上旅程,探討現有的一切問題,介紹未來學家熱衷於探索的潛在解決方案。直到第四百零九頁,他才談到了意識,之後吹捧起由「科技神教」(techno-religions)主宰的未來——也就是說,人類的演化是走向人工智慧與超級電腦,讓人腦的原始素材得以升級。極其驚人的人工智慧矗立在我們面前,我們除了膜拜以外還能怎麼辦?
哈拉瑞對未來的看法誤入歧途,因為第一步就走錯路了。他應該把意識放在第一頁,而進化的意識帶領我們往哪走,哪裡就是我們人類該走的方向。古往今來出現過的每一種未來,通通都是心智決定前往的未來。畢竟,人工智慧只是人類智慧發展的其中一步而已;因此,預測超級電腦組成的科學怪人種族,將超越現代的人類,這樣的預測實在太草率了。要推估我們會有什麼未來,我們需要先認識人類的完整能力。在超現實成為我們的日常體驗之前,人類就還沒完整展現我們的創造能力。安於更美好的夢想並不夠——升級版的幻象照樣是幻象。
【推薦序文】
這本書有三個段落:第一段,講心智的幻相;第二段,講宇宙的「大我」與「超意識」;第
三段,講覺醒、連結意識的方法;這三個段落,都在鼓勵你敞開自己,接納「大我」,聆聽宇宙之音。
透過這本書,你能用「神的眼光」看世界,你能提昇對生命的感知力,你能透過簡單的步驟,擴張意識,鍛鍊開悟之機。
閱讀這本書,能深度開發你的心智潛能,提昇我們的直覺與靈性,是一本洞察生命之書,太值得你一讀再讀!
十方(李雅雯),富媽媽
這是一本我急欲尋找的好書,想不到,我有榮幸推薦。但我寫「想不到」這三個字時,就是自...
目錄
自序:跨越
總論:超人類是畢生的選擇
第一部超現實的奧祕
第一章 我們陷入了幻象
第二章 「我」是幻象的根源
第三章 人類潛能是無限的
第四章 超現實給予我們絕對的自由
第五章 心智、身體、大腦和宇宙是修訂過的意識
第六章 存在與意識是同一回事
第二部覺醒
第七章 以經歷為重
第八章 超越一切故事
第九章 直捷了當的正道
第三部身為超人類
第十章 解放你的身體
第十一章 恢復整體性心智
第十二章 不揀選的覺知
第十三章 一體的生命
一個月的覺醒計畫:成為超人類的31堂課
結語
謝詞
自序:跨越
總論:超人類是畢生的選擇
第一部超現實的奧祕
第一章 我們陷入了幻象
第二章 「我」是幻象的根源
第三章 人類潛能是無限的
第四章 超現實給予我們絕對的自由
第五章 心智、身體、大腦和宇宙是修訂過的意識
第六章 存在與意識是同一回事
第二部覺醒
第七章 以經歷為重
第八章 超越一切故事
第九章 直捷了當的正道
第三部身為超人類
第十章 解放你的身體
第十一章 恢復整體性心智
第十二章 不揀選的覺知
第十三章 一體的生命
一個月的覺醒計畫:成為超人類的31堂課
結語
謝詞
商品資料
出版社:李茲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5-01-02ISBN/ISSN:978626952918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16頁開數:短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