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九篇文章,以「共和之光」為題,似印記著我當初的衝動,算來是十多年前了,在翻閱民國報刊雜誌時見到很多的美人封面……驚豔之餘不禁尋思,為何這些雜誌都會出現在1914 年?另有《民權素》、《小說叢刊》、《女子世界》、《繁華雜誌》、《香豔雜誌》、《上海灘》等,皆以美女做封面,以石印彩色印製,畫家一時雲集,周慕橋、徐詠青、鄭曼陀、丁悚、沈泊塵、但杜宇、周柏生、胡伯翔等,為何同步異趨?美女形象緣何而來?有怎樣的文化意涵?在此後的畫壇上他們都異常活躍,不光是雜誌封面,在漫畫、百美圖、月份牌等領域都大顯身手。某種意義上是這些雜誌封面把中國美術帶進了現代,比烏始光、劉海粟等人的圖畫美術學院還早了一步。
作者簡介:
陳建華
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哈佛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復旦大學、美國歐柏林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現為復旦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中國文學文化史、「革命」觀念史、詩學詮釋學、視覺文化史、中國電影史、近現代報刊與傳播文化研究、當代文學批評等。發表著作《十四至十七世紀中國江浙地區社會意識與文學》、《「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李歐梵教授訪談錄》、《帝制末與世紀末——中國文學文化考論》、《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被譯為Revolution and Form: Mao Dun’s Early Novels and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Leiden: Brill,2018)、《從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國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化的轉型》(部分被譯為From Revolution to the Republic: Chen Jian hua on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M. E. Sharpe, 2012)、《雕籠與火鳥(三十年集)》、《古今與跨界——中國文學文化研究》、《文以載車——民國火車小史》、《陸小曼.1927.上海》、《紫羅蘭的魅影——周瘦鵑與上海文學文化,1911-1949》、《詞曲中的中國》、《愛與真的啟示——張愛玲的晚期風格》、《摩登圖釋》。詩文集《去年夏天在紐約》、《陳建華詩選》、《亂世薩克斯風》、《靈氛迴響》、《淩波微語》、《午後的繁花》、《風義的懷思》等。
章節試閱
先讓我們看1914 年9 月《中華小說界》雜誌刊出一幅題為〈世界將來之偉人〉的圖片,圖案是中心一小圓,週邊一大圓。小圓中一中國男孩,外圈十二小圓各有一小孩,分別標為英、俄、意、美、法、德、比、日等十二國名。《中華小說界》由中華書局創辦、沈瓶庵等人編輯。以兒童代表世界未來是個俗套,是梁啟超(1873-1929)的〈少年中國說〉的迴響,但其所悲歎的「老大帝國」已成歷史,中國小孩被置於世界中心,具想像色彩,但出現在民國成立後不久,則代表了由於辛亥革命一舉推翻千年帝制而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信心與自豪。
這或可說是一種大眾娛樂幻象,但它表達出一種心態,與該雜誌〈發刊詞〉中「精神自奮,有高尚之理想」的宗旨是一致的。這與彌漫於晚清時期面臨列強瓜分的「亡國奴」心態大不相同,與魯迅(1881-1936)所深惡痛絕的「麻木」的「國民性」也大異其趣。《中華小說界》上另有「各國美人圖」,分別是義大利、英國、中國和日本四張美女圖,也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意思。當時社會上流行自由戀愛,文藝雜誌常常刊登西洋男女浪漫戀愛的圖像來作示範,也常常把中國人的愛情圖並置在一起,如1915 年4 月《眉語》雜誌的「憐儂」、「愛我」四幅圖,這麼中西合璧也是提高自信的一種文化表徵策略。
先讓我們看1914 年9 月《中華小說界》雜誌刊出一幅題為〈世界將來之偉人〉的圖片,圖案是中心一小圓,週邊一大圓。小圓中一中國男孩,外圈十二小圓各有一小孩,分別標為英、俄、意、美、法、德、比、日等十二國名。《中華小說界》由中華書局創辦、沈瓶庵等人編輯。以兒童代表世界未來是個俗套,是梁啟超(1873-1929)的〈少年中國說〉的迴響,但其所悲歎的「老大帝國」已成歷史,中國小孩被置於世界中心,具想像色彩,但出現在民國成立後不久,則代表了由於辛亥革命一舉推翻千年帝制而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信心與自豪。
這或可說是一...
作者序
自序
本書收入九篇文章,以「共和之光」為題,似印記著我當初的衝動,算來是十多年前了,在翻閱民國報刊雜誌時見到很多的美人封面,《禮拜六》第一期畫的是一對青年女子在親吻,被吻的眼睛閉攏,一臉陶醉;《中華小說界》是一個時裝婦女在打電話,色彩絢麗;《眉語》卻是一個裸女,惺忪的眼神非照相所能捕捉,一臂撩起露出腋毛,有悖傳統女子儀態規範……驚豔之餘不禁尋思,為何這些雜誌都會出現在1914 年?另有《民權素》、《小說叢刊》、《女子世界》、《繁華雜誌》、《香豔雜誌》、《上海灘》等,皆以美女做封面,以石印彩色印製,畫家一時雲集,周慕橋、徐詠青、鄭曼陀、丁悚、沈泊塵、但杜宇、周柏生、胡伯翔等,為何同步異趨?美女形象緣何而來?有怎樣的文化意涵?在此後的畫壇上他們都異常活躍,不光是雜誌封面,在漫畫、百美圖、月份牌等領域都大顯身手。某種意義上是這些雜誌封面把中國美術帶進了現代,比烏始光、劉海粟等人的圖畫美術學院還早了一步。
這是我寫〈民國初年新媒體與社會文化力量的崛起〉一文的初衷,雖然僅是對民初都市媒體與文化景觀作一種圖像證史式的概述,意在說明在「五四」新文化之前已發生過許多標誌性文學與文化的事件。當然這是相對於長期流行的成見而言,如果說對「被壓抑的現代性」有所揭示的話,似切換到大眾媒介領域及城市史、感情史的跨學科研究。民初出現的封面女郎熱潮承載著半殖民上海的文化記憶,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西文化交流與都市發展的結果,在共和危機的刺激下成為時尚、視覺技術、物質文化和藝術表現的交匯點,卻意味著文化人的身份轉折,其實是延續了所謂「新型口岸文人」的傳統,與印刷資本、市民形成某種重商主義的契約關係,從而開創了都市文化生產與消費的新範式。
沿著民初的美人潮回溯晚清的視覺文化,從《點石齋畫報》、《飛影閣畫報》到《圖畫日報》,都市風景線上展現出時尚和女性公共流動的軌跡。1890 年吳友如《飛影閣畫報》中「時妝士女」圖意味著「時裝」觀念的出現,而將透視畫法與明清以來的「百美圖」結合,也是在現代和傳統之間做一種調適。女性的寬袍博袖的服裝在1909 年的《圖畫日報》中一律變為高領窄袖,印證了張愛玲在〈更衣記〉裏說的在光緒三十二三年所出現的「第一個嚴重的變化」,她認為這跟鐵路通行「諸大商港的時新款式迅速地傳入內地」有關,很有見地。從內因角度看,這也與女性公共性的迅速增長有關,隨著城市空間和交通變得愈加擁擠,緊身裝束是更利於出行的。
張愛玲在〈更衣記〉裏又說:「民國初建立,有一時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氣象。大家都認真相信盧騷的理想化的人權主義。學生們熱誠擁護投票制度、非孝、自由戀愛。甚至於純粹的精神戀愛也有人實驗過,但似乎不曾成功。」儘管靈光一現,仍留存在她的記憶中。的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建立,封建長夜似乎迎來了自由民主的曙光,值得大書一筆。從清末的時裝變化來看,正如民初的封面女郎也是繼踵清末的《小說時報》而來,城市的經濟基礎與心理機制有其自身的慣性,與辛亥革命並無直接關係,雖然民初政府頒佈了服飾改革的指令,也未能阻止旗袍的盛行。1913 年孫中山的「二次革命」失敗,因為沒有得到滬上中外商界的支持。由此可見城市經濟秩序不喜歡革命,也決定了城市大眾文化的基本性格。辛亥革命無疑帶來觀念的衝擊。民初的女性雜誌,如《女子世界》、《眉語》、《香豔雜誌》、《婦女雜誌》、《中華婦女界》等一時並起,是「男女平權」的「共和」觀念的體現,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是個極其突出的現象,無怪乎近年來為國際學界所關注,如季家珍的Republican Lens: Gender, Visuality, and Experience in the Early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以及她與賀麥曉、梅嘉樂主編的Women and the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等,對女性雜誌的現代性作了研究。賀麥曉與孫麗瑩在〈「不良小說,猥褻圖畫」:《眉語》雜誌(1914-1916)的出版與查禁〉一文中指出,《眉語》對於「近代印刷文化史、女性編輯史、女性文學史、裸體視覺文化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民初形成的都市大眾文化範式中,「禮拜六派」令人矚目。王鈍根的《禮拜六》發刊詞具廣告性質,勸說城市勞工大眾把閱讀小說作為週末消遣方式,從傳統文學觀念看,這意味著與「文以載道」脫鉤,知識人取一種與讀者對等的「通俗」姿態,實即開啟了今天流行的共情啟蒙的閱讀文化。王鈍根組建了一個十來人的編輯團隊,包括周瘦鵑、陳蝶仙與丁悚等,善於捕捉打造文化熱點,對文化產業很有創發精神。除《禮拜六》外他們辦了《遊戲雜誌》和《女子世界》,配合方興未艾的新劇,推動男女合演、女子新劇。其中丁悚一身兩棲,也是烏、劉創辦的圖畫美術學院的教員,他為《申報.自由談》副刊畫時事諷刺漫畫,為《禮拜六》等各種雜誌畫封面,更著名的是他的《百美圖》,描畫女學生、居家婦女與職業女性,不無想像地表現了新一代社會女性。他在二三十年代從事攝影、唱片和無線電,是個有趣的媒體人,對現代美術和大眾文化殊有貢獻。
丁悚的《四十年藝壇回憶錄》最近出版,是他四十年代在《東方日報》連載文章的結集。書中〈故畫家的感慨語〉一文說:「緬懷共和鼎革之初,一切皆具盛世風範,那時社會各事業,絕鮮畸形發展。」這「緬懷」之情包括他們所開創的「禮拜六時代」,如他敘述和周瘦鵑、陳小蝶如何喜歡看電影而成為卓別林的粉絲,實際上他們是最早的影迷,《禮拜六》也是最早傳播西方電影文化的刊物之一。而〈初期「自由談」刊登作者小影〉一文敘及由王鈍根策劃,《申報.自由談》刊出作者小照, 1913 年3 月23 日開始在該副刊上刊登,第一張即為丁悚,題詞「現寓上海老北門昌泰質」,其時他在上海老城廂的典當鋪工作。至次年共刊出131 人。基本上他們像丁悚一樣,是本地或其他城鎮的普通讀書人。這很能說明《自由談》的草根性。
柯偉林稱二十世紀中國是「共和的世紀」,指政體而言。本書中「共和」限於民國時期的文學研究,基本上不出上海。雖然政治上風雲變幻,在社會結構經濟基礎的層面具某種資本主義的連貫性,這似乎是葉文心《上海繁華》一書的主旨。我所謂的「共和主體」指依存於這一經濟制度的集合體,包括都市文化生產者及其目標讀者——市民大眾。如朱自清說看「禮拜六派」、章回體或舊小說的包括「高等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學校學生、商店或公司底辦事人、其他各機關底低級辦事人、普通的文人和婦女。」(〈民眾文學的討論〉,《文學旬刊》第26 號)這等於把《禮拜六》為工薪一族服務的說法具體化了。王鈍根、周瘦鵑、陳蝶仙都是南社社員,他們鼓吹自由和國貨,主張新舊兼備,以「國粹」為前提擁抱西化,含有擁護共和與社會改良的議程。如《香豔雜誌》、《眉語》等雜誌則明確對「革命」不滿,同樣表達了對建立共和新秩序的想像。
本書中〈共和憲政與家國想像——周瘦鵑與《申報.自由談》,1921-1926〉一文曾收入我在2009 年出版的《從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國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化的轉型》一書中,放在這裏是為了說明禮拜六派的政治與社會實踐,以市民立場批評北洋軍政當局,是共和精神的體現,這在北伐成功之後反而被扼殺了。他們的「小家庭」論述同樣體現了在建構理想社會秩序方面的努力,是跟他們的文學生產與消費的目的是一致的。周瘦鵑聲稱,他辦雜誌以英國《倫敦雜誌》、《海濱雜誌》為楷模,他的「模範家庭」的主張多半可看作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經驗的移植,這方面毛佩潔的《通俗雜誌與上海小說》(Peijie Mao, Popular Magazines and Fiction in Shanghai: Modernity, the Cultural Imaginary, and the Middle Society, 1914-1925,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2021)一書對於民初鴛鴦蝴蝶派小說與家庭、中產階級等問題的探討頗富啟發。近時不乏對民國家庭的研究,卻常常從五四新文化角度出發,講不清楚,或南轅北轍,其實是對都市大眾文化缺乏瞭解的結果。
「五四新文學」在歷史之鏡中有多副面孔, 1950 年代的現代文學史把「鴛鴦蝴蝶派」斥為「反五四逆流」而將之逐出文學史時,是政治掛帥和階級鬥爭的革命面孔。1980 年代以來「鴛鴦蝴蝶—禮拜六派」被平反,或稱「近現代通俗文學」,似乎與五四新文學並起並坐了。此時後者已經過「純文學」的編碼,是美顏的面孔,相映之下,前者仍是遜色的。當然這已經是歷史的進步了。本書中〈新青年的上海文學想像〉回到最初「五四」如何發明且圍剿「選學妖孽,桐城謬種」的歷史場景,攻擊的靶心是上海,「鴛鴦蝴蝶派」是黑臉之一。把上海看得很齷齪下流,不免傳統知識精英清高的偏見,若說他們背後的人文理念,如陳獨秀把唐宋八大家等看作「十八妖魔」,周作人也把古典文學或《玉梨魂》斥為「非人的文學」,就覺得這副「德先生和賽先生」的面孔,既不民主亦不科學——細思極恐。
《新青年》一開始至少還擁戴「共和」,已埋藏著陳獨秀的激進姿態,隨著俄國革命與「五四」運動的發生,迅速形成思想革命、喚醒民眾與社會改造的整體性方案。李大釗在〈俄國大革命之影響〉中斷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由是風雲突變,中國革命踏上新的征途,上海都市文化也捲入民族解放的大潮,文學上新舊之間的界限既分明又交集,呈現複雜的樣態。
晚清以來中國人深信必然走上人類進化的道路,從思想、社會制度及實踐留下向文明先進之國借鑒「制度移植」的印痕,就意識形態與半殖民上海而言,維多利亞和蘇聯模式也許是兩根主線,頗似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所說的改良和革命的雙輪馬車。有趣的是具有維多利亞情結的胡適在二十年代末的上海,周瘦鵑採訪過他,五十年代張愛玲到美國也找到他,所謂人以群分,其中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所說的「習性」在起作用吧。
〈論魯迅的〈肥皂〉——商品、家庭與全球現代性〉也試圖從商品經濟的角度解讀魯迅的作品,從《吶喊》到《彷徨》標誌著他的生活與思想的前後變化,直接影響到他的最後上海十年。魯迅早已被請下神壇,近年來對他的研究卻愈加興旺,無限延伸而呈肢解碎片狀,光芒愈益神奇,偉哉魯迅!〈名流消費與民國機制——以徐志摩、陸小曼與1920 年代末上海小報為例〉也涉及新舊文化的關係。徐陸這一對金童玉女從伊甸園墜落到十裡洋場,南北風土與風情迥異,小報正當黃金時期,與社會階層、文化價值、司法制度盤根錯節,猶如市民社會的複雜機制,大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勢,悲哉志摩!
「民初」文學是新發展的研究領域,不限於文學。我寫了好幾篇有關中國早期電影的研究,選了〈格里菲斯與中國電影的興起〉這一篇放在這裏。
最後須說明的是,由於黎漢傑先生的建議,使我有機會編輯並出版這本論文集,並在香港出版,在此謹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3 年11 月6 日於滬上寓所
自序
本書收入九篇文章,以「共和之光」為題,似印記著我當初的衝動,算來是十多年前了,在翻閱民國報刊雜誌時見到很多的美人封面,《禮拜六》第一期畫的是一對青年女子在親吻,被吻的眼睛閉攏,一臉陶醉;《中華小說界》是一個時裝婦女在打電話,色彩絢麗;《眉語》卻是一個裸女,惺忪的眼神非照相所能捕捉,一臂撩起露出腋毛,有悖傳統女子儀態規範……驚豔之餘不禁尋思,為何這些雜誌都會出現在1914 年?另有《民權素》、《小說叢刊》、《女子世界》、《繁華雜誌》、《香豔雜誌》、《上海灘》等,皆以美女做封面,以石印彩色印製,畫家...
目錄
自序
民國初年新媒體與社會文化力量的崛起
「共和」的遺產——民國初期文學文化的非激進主義轉型
民國初年的共和主體、私密文學與文化轉型
共和憲政與家國想像——周瘦鵑與《申報.自由談》,1921-1926
拿破崙「三戴綠頭巾」——民國初期都市傳播文化的女權與民主傾向
《新青年》的上海文學想像
論魯迅的〈肥皂〉——商品、家庭與全球現代性
名流消費與民國機制——以徐志摩、陸小曼與1920 年代末上海小報為例
格里菲斯與中國電影的興起
帝國、革命與共和的晚清民初想像—— 李歐梵教授訪談錄
自序
民國初年新媒體與社會文化力量的崛起
「共和」的遺產——民國初期文學文化的非激進主義轉型
民國初年的共和主體、私密文學與文化轉型
共和憲政與家國想像——周瘦鵑與《申報.自由談》,1921-1926
拿破崙「三戴綠頭巾」——民國初期都市傳播文化的女權與民主傾向
《新青年》的上海文學想像
論魯迅的〈肥皂〉——商品、家庭與全球現代性
名流消費與民國機制——以徐志摩、陸小曼與1920 年代末上海小報為例
格里菲斯與中國電影的興起
帝國、革命與共和的晚清民初想像—— 李歐梵教授訪談錄
商品資料
出版社:初文出版日期:2025-01-03ISBN/ISSN:978988703407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