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批判實在論取徑對社會科學論述裡的重要問題提出一系列深刻的反思,自初版以來廣受好評。第二版進一步反省哲學與方法領域裡的新發展,並加上新的〈導言〉,釐清本書初版以來引發的反響、誤解和爭議,並加上精簡的〈補遺〉,討論敘事形式的重要性,特別是有關寫作、文體和呈現材料的問題。對如何將社會科學哲學運用於研究實作、如何在不同領域應用批判實在論取徑有興趣的,本書是不宜錯過的入門。
作者簡介:
Andrew Sayer
Andrew Sayer目前為英國蘭卡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ancaster)社會系的社會理論與政治經濟學教授,研究議題和學術貢獻相當廣泛,包括:在後馬克思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此消彼長的脈絡下,嘗試重構政治經濟學理論;倡議「受理論啟發的具體研究」,並提出成為批判實在論重要基石的方法學概念;透過日常生活的倫理學與道德,探討道德經濟與政治經濟間的關係;對過去四十年來富人和超級富人之經濟和政治權力戲劇性擴張的分析;最近的興趣則轉向神經科學、心理學和福祉的概念。主要著作包括The New Social Economy: Rework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1992)(與Richard Walker合著)、Microcircuits of Capital: Sunrise Industry and Uneven Development(1988)(與Kevin Morgan合著)、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 A Critique(1995)、Realism and Social Science(2000)、Culture and Economy after the Cultural Turn(1999)(與Larry Ray合編)、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Class(2005)(陳妙芬、萬毓澤中譯,《階級的道德意義》,巨流,2011)、Why Things Matter to People: Social Science, Values and Ethical Life(2011)、Why We Can't Afford the Rich(2014)。
譯者簡介:
許甘霖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目前研究興趣為國家理論、當代資本主義的醫療轉型及社會與團結經濟。目前嘗試透過批判實在論取徑,串連策略關係取徑(strategic-relational approach)的國家理論、Karl Polanyi的政治經濟學,以及醫療化批判,考察後發展年代的國家型態、風險政治和積累體制。
萬毓澤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主要學術興趣為社會理論、社會科學哲學、政治社會學、當代歐陸政治與社會思想、社會科學翻譯研究。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013)、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1)。
楊友仁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興趣是放在馬克思主義地理政治經濟學的脈絡下,進行地理學及人類學式的跨領域研究,關懷全球資本積累、空間之社會生產與土地商品化的矛盾與協商,過去做過400多個不同社會階層人士的深訪,曾有田野熊外號。近來關切兩岸三地都市更新、富士康農民工、音樂行動主義。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批判實在論是社會科學哲學中相當重要且具影響力的一支,可惜華文學界識者猶不多。本書廣泛而深入地探討了社會科學哲學與方法論涉及的核心根本問題,無論讀者是否贊同作者立場,這都是一本值得常備案頭的參考書,也是認識實在論的極佳入門書。
──汪宏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
方法是人們勞動與溝通互動脈絡裡知識化世界的方式,本書以實在論為我們展開了研究目的—客體/課題—方法三角關係的新視野。在Sayer教授指導博士期間,本書宛如幫我解開無數論證困惑的一把鑰匙,希冀它也能帶給讀者同等的意義。
──何東洪(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領域中,向來存在著兩個尖銳的對立陣營。晚近興起的「批判實在論」,提出一種整合雙方歧見的理論見解,進而贏得「哥白尼革命」的美譽。本書就是評介「批判實在論」的一本名著。研讀本書,就能提綱挈領地掌握整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郭秋永(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兼任研究員)
“What space makes difference?”,Sayer奠基在批判實在論的觀點,區隔了空間的偶合性作用,強調空間作為影響社會行動者的脈絡性;他的洞見幫助我們從兩個極端,唯空間決定論以及無空間(aspatial)的社會理論中脫困。這本書人文地理學習者必讀。
──徐進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名人推薦:批判實在論是社會科學哲學中相當重要且具影響力的一支,可惜華文學界識者猶不多。本書廣泛而深入地探討了社會科學哲學與方法論涉及的核心根本問題,無論讀者是否贊同作者立場,這都是一本值得常備案頭的參考書,也是認識實在論的極佳入門書。
──汪宏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
方法是人們勞動與溝通互動脈絡裡知識化世界的方式,本書以實在論為我們展開了研究目的—客體/課題—方法三角關係的新視野。在Sayer教授指導博士期間,本書宛如幫我解開無數論證困惑的一把鑰匙,希冀它也...
章節試閱
CHAPTER1脈絡下的知識
我們覺得,就算一切科學問題都得到了解答,生命的問題卻依然完
全沒有觸及。
(Wittgenstein, 1922, 6.52)
「方法」意謂以某種深思熟慮過的方式來接觸世界,從而更加瞭解這個世界。如果要判斷方法的問題,最好能夠認識一下「我們自己」和「我們試圖理解的對象」之間的關係。不過,許多與方法有關的論點,卻在這個基本的層次上出了錯,因為這些論點都未能把知識置於脈絡下考量。
社會科學和社會中的日常知識有何關聯?和自然科學又有何關聯?是否只是將日常知識神秘化並加以複製?是否應該模仿自然科學?有些人批評社會科學的研究發現乏善可陳,又說社會科學和實務缺乏關聯,他們認為這是因為社會科學沒有採用自然科學中那些「已經得到證實」的方法。有些人則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發現之所以乏善可陳,恰恰是因為使用了自然科學的方法。爭論也包括社會科學應該對實踐/實作(practice)採取「超然無私」(disinterested)的立場,還是應該積極投入社會發展的過程。有些人認為,社會科學是一種以社會為對象的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 of society),可以透過社會工程學(social engineering)來加以應用。有些人則認為,社會科學的角色比較接近治療師(therapist),而非工程師,社會科學的目標應該是進一步深化自我認識。還有些人認為,社會科學的任務是對社會提出批判。
本章將以抽象的方式來檢視知識(特別是社會科學知識)的發展脈絡,並檢視知識與實作/實踐的關係,以及知識與知識對象的關係。我希望這可以成為本章及後續章節中討論上述問題的基礎。這裡提出的某些問題,即使從哲學討論的角度來看,都可能有過於廣泛之嫌,且乍看之下其中某些答案可能顯而易見。但是若我們忽略這些論點或將之視為理所當然,可能就無法注意到,這些論點如何挑戰了社會科學實作背後的某些預設。的確,這些論點的重要性超越了學術界,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因為這些論點告訴我們,社會在某些方面不斷有系統地自我誤解。
社會科學方法論和社會科學哲學的文獻中,有一項非常突出的特徵是嚴重忽略了實踐/實作,也忽略了知識如何與科學家和一般民眾的所作所為(do)產生聯繫。如果我們像這類文獻常見的做法一樣,把實踐/實作化約為知識,把知識化約為科學,又把科學化約為觀察和沉思,那麼我們難以評估社會/自然科學與它們的研究對象的關係,也就不足為奇。若要徹底理解知識的實踐/實作脈絡所具有的意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希望至少踏上了這條路。
CHAPTER1脈絡下的知識
我們覺得,就算一切科學問題都得到了解答,生命的問題卻依然完
全沒有觸及。
(Wittgenstein, 1922, 6.52)
「方法」意謂以某種深思熟慮過的方式來接觸世界,從而更加瞭解這個世界。如果要判斷方法的問題,最好能夠認識一下「我們自己」和「我們試圖理解的對象」之間的關係。不過,許多與方法有關的論點,卻在這個基本的層次上出了錯,因為這些論點都未能把知識置於脈絡下考量。
社會科學和社會中的日常知識有何關聯?和自然科學又有何關聯?是否只是將日常知識神秘化並加以複製?是否應該模仿自然科學?有...
作者序
序(中文版)
這本1984年初版的書迄今仍在英語世界賣得開,我和任何人一樣感到驚訝,遑論譯成其他語言。我對第二版修正版沒有更動或更新任何地方,希望書裡舉的例子不會太偏狹或太過時,以致於使用中文的讀者看不懂。
本書受到1970 年代Rom Harré和Roy Bhaskar 在英國肇建的批判實在論哲學所啟發,這個取徑目前在世界其他地方正持續發揮影響力。
雖然有些新東西我曾打算補充或改寫,但我相信本書捍衛的基本理念是非常穩當的,而且顯然仍有新讀者發現這些基本理念有幫助。我想這既是因為討論方法學的主流書籍或社會科學取徑水準欠佳,也因為本書可能具備的各種特質所致。自本書出版後,質性方法在社會科學裡已獲得廣泛接受,從而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間合理正當的差別和相似點,也日益得到認同。對社會科學中將因果解釋與詮釋性理解結合起來的可能性──事實上是必要性──也有更多的接納;我們沒有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為難。
社會科學的哲學和方法學提供它認為正當的、可為之辯護的「合理重建」(rational reconstructions)或解釋形式,因而傾向於產生高度簡化的模式,這是社會科學的核心工作。雖然我認為本書所提供的內容有所助益,但在實作上總是需要這些內容的更詳實版本,以處理社會演化的多重原因和複雜過程。我的最後建議是記住實在論的基本理念:不管任何特定觀察者腦袋裡怎麼想,世界基本上是它原有的樣子。雖然我們可以「建構」事物,但也只能在與我們所使用的材料性質一致時才能夠成功。因此,研究社會時,我們應該注意對象的特殊性,並試著克制不經仔細思考是否恰當便將之套入既有範疇的那種衝動。
Andrew Sayer, Lancaster, UK, 2015
序(中文版)
這本1984年初版的書迄今仍在英語世界賣得開,我和任何人一樣感到驚訝,遑論譯成其他語言。我對第二版修正版沒有更動或更新任何地方,希望書裡舉的例子不會太偏狹或太過時,以致於使用中文的讀者看不懂。
本書受到1970 年代Rom Harré和Roy Bhaskar 在英國肇建的批判實在論哲學所啟發,這個取徑目前在世界其他地方正持續發揮影響力。
雖然有些新東西我曾打算補充或改寫,但我相信本書捍衛的基本理念是非常穩當的,而且顯然仍有新讀者發現這些基本理念有幫助。我想這既是因為討論方法學的主流書籍或社會科學取徑水準欠佳...
目錄
譯序
翻譯說明
序(中文版)
序(第二版修訂版)
序(第二版)
導言
CHAPTER1 脈絡下的知識
對知識的一些誤解
知識、工作與溝通互動
主體與客體的關係
主客體關係的一些意涵
詮釋性理解(Verstehen)
批判理論及主客體關係
結論
CHAPTER2 理論、觀察及實作適足性
知識與客體(對象)
「理論」
知覺的概念中介
意義與指涉,以及概念的和經驗的
真理與實作適足性
相對主義,理論間爭議和知識發展中的不連續性
「理論化」和知識的發展
結論
CHAPTER3 理論方法(I)﹕抽象化、結構與原因
抽象化與結構分析
結構、施為與再製
無內容的抽象化
概括
因果作用與因果分析
結論
CHAPTER4 理論方法(II):系統類型及其意涵
層級化與聚現力
封閉系統、開放系統和規律性
科學中的法則:因果的和工具主義的
預測
合理的抽象和「混亂的構思」
從抽象到具體:以馬克思主義研究為例
重探「理論」與「經驗」
空間形式、抽象研究與具體研究
結論
CHAPTER5 科學哲學中某些影響深遠的不幸
原子論和歸納(法)及因果作用問題
必然性
「本質主義」的指控
邏輯的侷限
卡爾波普與演繹主義
CHAPTER6 社會科學中的量化方法
量化
數學︰一種非關因果(acausal)的語言
會計模型和準因果模型
「理論的」和「經驗的」模型以及封閉與開放系統
假設在模型中的角色
統計方法
結論
CHAPTER7 證實與證偽
哲學批判
存在性假說
預測性檢驗
因果解釋和解釋性檢定
詮釋──超越評價?
結論
CHAPTER8 波普的證偽論
CHAPTER9 解釋的問題與社會科學的目標
解釋與困境的問題I:正統觀念
研究設計:深密型與擴延型
解釋和困難的問題II:批判理論觀念
補遺關於實在論、寫作與社會科學方法之未來的紀要
敘事vs. 分析
對描述的疏忽
修辭的影響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序
翻譯說明
序(中文版)
序(第二版修訂版)
序(第二版)
導言
CHAPTER1 脈絡下的知識
對知識的一些誤解
知識、工作與溝通互動
主體與客體的關係
主客體關係的一些意涵
詮釋性理解(Verstehen)
批判理論及主客體關係
結論
CHAPTER2 理論、觀察及實作適足性
知識與客體(對象)
「理論」
知覺的概念中介
意義與指涉,以及概念的和經驗的
真理與實作適足性
相對主義,理論間爭議和知識發展中的不連續性
「理論化」和知識的發展
結論
CHAPTER3 理論方法(I)﹕抽象化、結構與原因
抽象化與結構分析
結...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