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心理學家余德慧教授多年來一直在花蓮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擔任志工,陪伴臨終病人,在瀕臨死亡之處,碰觸生命的深刻領悟。
「作為臨終者的陪伴志工,我總是注視著志工與病人之間奇妙的關係,一種陌生的親近。志工是病人的陌生人,未曾有過任何恩怨情仇,也就是說,病人與志工的相遇,猶如路邊的行人之間的互相點頭,但是當陪伴慢慢發生,就會出現某種非親非故的親切關係,這親切關係往往是比較真理性的關係,病人比較能以真實的感情流露,而無須遮瞞,不似親人與病人之間,反而有諸多難以啟齒的話。」
「深刻體會一無所有是生命難得的領悟。真正的臨終陪伴志工常能體會自己是個乞討者,但他不是向人間乞討,而是無對象的乞討,我們彷彿拿著乞缽,向神乞討,但是神已經退場,無影無蹤,我們托著空缽,望斷天涯,無法獲得點滴的挹注。這就是無能,而這無能的志工,無語望蒼天的心情正好就是澈念。」
本書為余德慧與其他研究者融合臨終照顧實務與本土心理學理論所寫作的論文集結,主題包括: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臨終照顧的靈性現象考察、臨終過程心理質變的探討、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及倫理、臨終處境所顯現的具體倫理現象、臨終過程與宗教施為等,為本土生死學研究和臨終陪伴提出跨越性的探索和視野。
作者簡介:
余德慧,台灣屏東人,一九五一年生,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張老師文化公司總顧問,現任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關係研究所教授、諮商與輔導心理學系主任,教學內容包括:文化心理學、宗教人類學、文化諮詢、生死學等。他也是心靈工坊文化公司諮詢顧問總召集人。余德慧早年從事臨床心理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二十餘年,之後因覺人的世界跟文化、經濟、生活等息息相關,在加州柏克萊大學開始埋首於心理、醫療人類學,同時也浸淫在詮釋現象心理學、宗教與臨終照顧等研究領域。本書即企圖從文化詮釋現象心理學的觀點,重新解讀台灣各種巫宗教田野的基本現象。其他著作包括:《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生命史學》、《生死無盡》、《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以上為心靈工坊出版)、《中國人的寬心之道》、《中國人的自我蛻變》、《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契機與開悟》、《孤獨其實是壞事》、《男兒心事不輕彈》、《回首生機》、《感應之情》、《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等(以上為張老師文化出版)。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余德慧
優惠價: 69 折, NT$ 276 NT$ 400
知名的心理學家余德慧教授多年來一直在花蓮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擔任志工,陪伴臨終病人,在瀕臨死亡之處,碰觸生命的深刻領悟。
「作為臨終者的陪伴志工,我總是注視著志工與病人之間奇妙的關係,一種陌生的親近。志工是病人的陌生人,未曾有過任何恩怨情仇,也就是說,病人與志工的相遇,猶如路邊的行人之間的互相點頭,但是當陪伴慢慢發生,就會出現某種非親非故的親切關係,這親切關係往往是比較真理性的關係,病人比較能以真實的感情流露,而無須遮瞞,不似親人與病人之間,反而有諸多難以啟齒的話。」
「深刻體會一無所有是生命難得的領悟。真正的臨終陪伴志工常能體會自己是個乞討者,但他不是向人間乞討,而是無對象的乞討,我們彷彿拿著乞缽,向神乞討,但是神已經退場,無影無蹤,我們托著空缽,望斷天涯,無法獲得點滴的挹注。這就是無能,而這無能的志工,無語望蒼天的心情正好就是澈念。」
本書為余德慧與其他研究者融合臨終照顧實務與本土心理學理論所寫作的論文集結,主題包括: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臨終照顧的靈性現象考察、臨終過程心理質變的探討、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及倫理、臨終處境所顯現的具體倫理現象、臨終過程與宗教施為等,為本土生死學研究和臨終陪伴提出跨越性的探索和視野。
作者簡介:
余德慧,台灣屏東人,一九五一年生,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張老師文化公司總顧問,現任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關係研究所教授、諮商與輔導心理學系主任,教學內容包括:文化心理學、宗教人類學、文化諮詢、生死學等。他也是心靈工坊文化公司諮詢顧問總召集人。余德慧早年從事臨床心理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二十餘年,之後因覺人的世界跟文化、經濟、生活等息息相關,在加州柏克萊大學開始埋首於心理、醫療人類學,同時也浸淫在詮釋現象心理學、宗教與臨終照顧等研究領域。本書即企圖從文化詮釋現象心理學的觀點,重新解讀台灣各種巫宗教田野的基本現象。其他著作包括:《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生命史學》、《生死無盡》、《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以上為心靈工坊出版)、《中國人的寬心之道》、《中國人的自我蛻變》、《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契機與開悟》、《孤獨其實是壞事》、《男兒心事不輕彈》、《回首生機》、《感應之情》、《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等(以上為張老師文化出版)。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