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旅行見聞,還是生活隨筆,作者以豐腴細膩的觀察和敘述為我們揭示一道道深情雋永的人文風景,生活的收獲和心靈的點點滴滴無不聚光於歷史的折射,歲月的記憶曾經滄桑卻依然留存人生底片的質感與溫存,字裡行間將小說的說事和詩的意境都化在散文及美文的韻味中。
作者簡介:
▎王士躍
曾任教中國高校講授英文寫作與閱讀,八十年代赴美留學獲英美文學碩士,現居洛杉磯。翻譯出版過《語言學與文學》等專著,並在海內外華文報刊發表散文與隨筆作品,文章多見於北美《世界日報》、上海《文匯報》、《書屋》和《上海書評》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名譽會長──葉周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名譽會長──葉周
章節試閱
▎內華達山路紀行
在加州的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深山老林裡,我們緩緩跋涉於哈切特小徑。比起其他的山路來,它沒有令人卻步的陡峭和艱險。不像前一日探過的鷹湖小道,老弱婦孺氣喘吁吁地攀爬半日,腳下雪滑泥濘腿抽筋。也無澗東富蘭克林沙土路那種酷日當頭晒的毒苦。翠蔭婆娑的路面起落勻緩,蜿蜒幽林清溪之間。山風沁扉,野花和蕨草在腳邊陣陣窸窣,更令人疲意頓消,步履輕盈。
這一帶地處礦王嶺。由於公路的狹促險惡,遊客向來稀少。這樣一來反倒使山水受益蒙福,免遭生態破壞與環境汙染之苦。一路上僅遇到三兩遊人,在為我們遙指一番我們探詢的目的地後,他們的身影便消失在一片濃蔭之中。行走在內華達山脈的古樹下面,真像布萊森(Bill Bryson)說的那樣,如小孩子在巨人大腿下亂鑽。可是這位仁兄見識的阿帕拉契山樹,比起這裡的巨杉,那真是仙娘拜端公,小巫見大巫。這些千年古樹堪稱樹中之王,氣勢雍容而蒼茫。根鬚龐然盤錯,樹冠蔽天侵雲。單以重量論,它有著「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的稱號。鳥語關關,可是濃蔭層上疊層,難覷牠們的蹤影。大家停下步子靜聽時,鳥聲忽又變成猿啼似的土撥鼠叫喚,低沉地如從洞中發出。接著便是空山老林的寂靜,澗水的幽鳴。一條小山溪從岩隙間流出,在苔石之間嘩嘩穿過。礦王嶺到處都是澗溪,由於高山積雪融化,夏天的森林裡協奏著山溪的交響。我們夜宿的木屋後就雙瀑分流,每晚幽彈高山之曲陪伴疲勞的大家入夢。
路上時常見到斷樹朽根,橫七豎八在坡谷裡,自生自滅。而溪澗的斷木在流水的襯托下竟然成為一道風景。比如眼前這根讓歲月淘洗得發白的老枯木,看樣子它傾聽潺潺流水也有幾百年了吧,也許更長。銀白的溪流曲折而下,穿越老斷木,在巨大的鵝卵石上衝擊迸落,轟然奔流而去。岸坡長滿了綠蕨,亭亭如靜雲。再往高處看則是排排森幽的古木,木冠上方露出終年不化的皚皚雪峰。我不禁眼前一亮,這不就是一幅巨大的內華達山脈經典油畫嗎?這些木、石、瀑和雪峰的組合,常常是哈得遜河畫派藝術家們揮之不去的主題,內華達山脈的風景也因此成為這一邊疆畫派的重要標誌。它也同時點綴著人類的豐富歷史。一團篝火、數頂獸皮帳篷,老林深處留下印第安人的足跡和傳說。白人拓荒者的木屋、陋橋和星光下的夢更是縈迴不去的記憶。哈切特路旁偶爾瞥見老鋸木廠的遺蹟,十九世紀的傳送帶輪已變成一堆廢鐵。小孩子們爬到上面擺姿照相,僅僅百年前伐木者們也如此留影,他們的腳踏在鋸斷的古樹樁上,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大批原木被車拉馬拽拖出內華達山脈,輸送到往日益擴張的邊疆建設工地。遺棄山坡的大片斷樹根則像手法拙劣的術後傷疤,給大地留下醜陋的記憶。
約翰.繆爾(John Muir),當時的環保自然作家,著文抨擊內華達山脈的開採與濫伐,稱這無異於「販賣雲彩、白雪與河流,將它們剁碎後帶走。」他還特意邀請號稱環保總統的老羅斯福到這裡實地勘察。帳篷裡他們徹夜長談,繆爾更是為古杉的生態前途苦諫。如果沒有繆爾當年的前瞻意識和後來聯邦政府環保措施的實行,內華達山脈的巨杉森林恐怕今天也難逃巴西、中國等金磚國家,毀林奪地生態失衡的厄運。雖然千年的古林當年逃過了一劫,可是後來又險成為開發商囊中的綠鈔。上世紀六○年代迪士尼盯上了礦王嶺,打算將萬頃的林地推平,在上面打造一座奧林匹克標準的超級滑雪場,然而又一次遭到環保組織的反對而計畫落空。而如今這一切都成為了過眼煙塵,在古杉的翠蔭下飄散,成了閒聊話題,成了回憶。
林色漸深,山徑越來越接近谷底,一部分同伴為多拍些山景落在了後邊。走在前面的人已接近我們的目的地卡瓦耶河口―地圖上的指示,路邊卻不見標記。隔著很遠便可聽到瀑布的訇然巨響,遠遠地只看見巨杉頂端籠罩著一片煙霧,像是小小的一團雨雲。大家繼續前行到離瀑布約幾十米處,漸漸看清是一道巨大的山澗自高處落下,它彷彿傾瀉而出的天河,呼嘯和閃亮著墜入深谷,巨大的衝擊力震盪得地動山搖。迸濺的水星沸沸揚揚在空中飄散,這就是從遠處看到的那一片煙霧,潤濕了四周的草木,也點點滴滴沾上我們每個人的衣襟和臉龐。矗立在湍流兩側的巨樹昂然聳立,如同煙水縹緲的戲台天柱。亂石巉岩崢嶸,迸發出一股創世紀的混沌之氣。
此刻我只是默然佇立,任憑思緒飛揚。澗流紛紛,日夜不息。一種莫名的感動神祕地不知從何處而來,此刻輕輕地傳遍我的周身。恢弘深沉的瀑鳴彷彿來自天國,穿過微茫的雪峰,掠過亙古的森林,喚醒了我沉睡的靈魂,正如哲人愛默生所說:「當我思忖著我是否想法正確或者行動恰當的時候,一種更加高尚的思想或是更為美好的情感在我的腦海裡降臨。」我們情不自禁地抓住彼此的手,一同靜默垂首,盡情地讓身心沐浴在內華達山脈的雲水霞輝中。
▎內華達山脈的紅葉
車窗外閃過金花灌木、野鴿草和連綿不絕的艾蒿。隨著地勢不斷增高,氣溫由攝氏二十幾度很快掉到了四度左右。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山區冷到必須套上羽絨衣才能走出車外。
紅葉只能到高寒的山區才能看到,這是內行人都知道的。沿著395鄉間公路自洛杉磯向北開上兩三個小時後,進入開闊的歐文斯大盆地。這裡除了枯草和漫無邊際的野蒿,不見任何染上秋色的樹葉,夏天仍然是轄制著荒漠的暴君。可是如果轉一個彎,一踩油門開車進山,情形卻大為不同。秋色似乎特別眷顧高海拔山地,色彩一下釋放出無比旺盛的活力,漫山遍野的樹葉流金溢彩,濃烈得似乎大地在發燒。
我們此行選擇了從碧霄鎮(Bishop)進入山區,行不多久眼前便出現了滿坑滿谷的白楊樹金紅色的秋葉,洋洋灑灑地點染在墨綠的落葉松間,交匯成一片凝重而熱烈的色彩。白楊樹不僅遍佈山坳與溪谷,而且沿著無數山溝將鮮濃的橙色洪流繼續向山上推湧、潑灑,直到浸入水土稀薄的高山帶,才漸漸凝固成一顆一顆不熄的星火,閃爍於崇山峻嶺之巔。
山上的溪水日夜不息地流向深谷,點點溪光眨閃於林間,喧聲不斷,澆灌和滋育著白楊樹林和內華達山脈的一草一木。山澗藉著落差之力奔騰向前,水面漂浮著大大小小金黃的落葉,踏上一生唯一一次的輝煌旅程。有些葉片半途被河卵石粘住,搖身變成幾枚大自然美麗印譜的朱印和金章。有些則沉潛水底,色彩泛暗,流水的淘洗已讓它們由絢爛歸於平淡。
我們經過下游的一片溪谷,河岸在此豁然寬闊,水勢平緩蔓延,整個河谷形成一片天然水塘。山松和白楊叢林的倒影映入水中,如同印刷在玻璃表面的印象派繪畫,絢麗而透明。溪流中有一二個飛釣者此刻正瀟灑地拋出閃耀的魚線,餌誘山澗裡的彩虹鱒。這種山鱒並不好釣,我曾在內華達山脈的卡瓦耶河試過飛釣,守在湍急的溪流中跟鱒魚鬥智了大半天,最後才上鉤了一兩條餓急了的小鱒魚而已。要想跟飛釣者聊上幾句,你會發現他們的話語不多,寧可將好心情留給孤獨。
倒是一位守在攝影機旁的攝影發燒友跟我打開了話匣子。這位名叫湯姆的年輕人來自南加州的聖地牙哥,據他說每年都要來內華達山脈三、四次攝影採風。這回為了拍攝紅葉,湯姆早已在此蹲點了一個星期,在大山溝裡閒逛,尋找紅葉的蹤跡。白楊樹葉有一種捉摸不透的習性,根據季節、乾濕度和早晚溫差的變化,各種花色素會發生奇妙的改變。雖說此時我們所在的南湖已紅葉滿山,可是相隔一道峽谷的北湖卻毫無動靜,秋葉顏色的轉變有著一個飄忽不定的時間表。每年一到這個季節,大批攝影家和發燒友們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像辛勤採蜜的蜂鳥一樣,忙碌著將攝影鏡頭伸向內華達山脈的秋色之美。
秋風時而吹過山林,鬆濤陣陣喧騰,顯示出《秋聲賦》那一股風掃殘葉、勢不可擋之氣勢。然而白楊樹葉的聲音卻很獨特,揚起一陣「嘩―嘩―」的喧響,彷彿潮汐時的碎砂之鳴,窸窸窣窣地一陣蓋過一陣,毫無唯我獨尊的霸氣之調,卻是小家碧玉的嘻嘻呵呵。在大地氣息的吹送之間,玲瓏的枝葉頻頻搖曳,所以它又有一個雅緻的別稱:抖楊。白楊的樹幹筆立,銀色樹皮布滿丹鳳眼似的樹結,個個秋波如水,因此更增添了一份嫵媚的氣質。
由此我們又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六月湖(June Lake)。到達時天色漸晚,看到湖上的末班遊艇正在緩緩地駛回碼頭。可是在湖畔短暫的逗留之際,卻讓我們意外目睹了一幕奇妙輝煌的內華達山脈的日落景色―夕陽此時慢慢地隱入終年積雪的卡爾遜山口,大地的景物由金黃透明轉而曖昧朦朧,晚霞在湖面上灑下一片寧靜、溫和的餘暉。這對於打算風光攝影的內子來說,實屬難得的黃金光線。彷彿一件剛被擦拭鋥亮的銀器,湖水散發著一片不肆張揚的沉穩光澤。視野中,一葉歸舟漸行漸遠,終於化作銀器上一點幽昧的古斑。曠野寂靜,萬物將歇,天地之間似乎奏響著一支溫柔的晚禱曲,餘音裊裊地飄蕩在湖面上。
這時附近灌木叢中忽然走出幾隻野鹿,看四下無人便前前後後來到湖邊飲水。也許是饑渴了一天後,鹿兒趁著人去湖空之際才趕忙喝上一口水吧。雖然是在自己家門口飲水,野鹿卻仍很警覺,不時地抬頭四處張望。這些曾經和羚羊、黑熊、美洲獅們在內華達山脈自由自在生活的野生動物,如今不但要提防著自然的天敵,對人類也同樣抱著戒心。
我們曾在碧霄鎮的山路上碰到一隻被撞死的野鹿,當時我停下車來,趕忙問那幾位因撞了鹿而不知所措的中國自駕遊客,是否需要幫助。看看躺在路旁的無辜小鹿兩眼仍舊睜著,卻已無生命跡象。這個情形幾乎每天都可能在森林公路上發生,記得美國詩人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在《黑暗中旅行》裡曾描述過類似的經歷。當時他也碰到了一隻被撞死的野鹿,他正不假思索準備將死鹿當路障一樣清除時,卻意外發現這是一隻懷孕的母鹿:「她身體溫暖,鹿崽兒躺在那裡等待/仍然活著,卻永遠不會降生。」面對這個艱難的選擇,他猶豫了起來。他知道自己無法挽救這個恐怕胎死腹中的幼小生命,不得已為了避免更多車禍而選擇將死鹿推下了山澗。詩人以平靜而冷峻的敘述口吻,反諷人類現代文明對大自然帶來的傷害,表明珍惜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六月湖小鎮裡閒逛,感受到一種舒坦、放緩了生活節奏的氣氛。碼頭上停泊著幾艘私家小船和遊艇,湖畔坐落著零售商店、社區公園和小型圖書館。小商店照例賣些紀念品,貨架上擺滿著白楊樹皮製成的各種木盒、花籃和大大小小的相框,不乏森林野趣。據說從前印第安人用白楊樹皮來搗製藥材,後來西部開發又常被拓荒仔砍來搭建木屋。白楊樹在內華達山脈的自然生態史中占有著既鮮豔又實用的篇幅。
第二天我們早早地被林中的知更鳥喚醒。秋陽掠過了林梢,灑滿木屋前的迤邐小路,光線在一地落葉的金黃中抖落出柔軟透明的質感。家家戶戶的樸素木宅掩映在白楊叢中,不少院落和門廊裝飾著木雕的黑熊、土狼或是老鷹,野趣橫生。路上我們偶遇一兩位藹然長者相伴而行,他們說說笑笑聊些體己的話,銀色的鬢髮已然秋天的況味。
秋來了,內華達山脈的紅葉帶來了色彩的飽滿活力,和大地豐足而醇熟的消息。
▎內華達山路紀行
在加州的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深山老林裡,我們緩緩跋涉於哈切特小徑。比起其他的山路來,它沒有令人卻步的陡峭和艱險。不像前一日探過的鷹湖小道,老弱婦孺氣喘吁吁地攀爬半日,腳下雪滑泥濘腿抽筋。也無澗東富蘭克林沙土路那種酷日當頭晒的毒苦。翠蔭婆娑的路面起落勻緩,蜿蜒幽林清溪之間。山風沁扉,野花和蕨草在腳邊陣陣窸窣,更令人疲意頓消,步履輕盈。
這一帶地處礦王嶺。由於公路的狹促險惡,遊客向來稀少。這樣一來反倒使山水受益蒙福,免遭生態破壞與環境汙染之苦。一路上僅遇到三兩遊人,在為我...
推薦序
▎推薦序/葉周(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名譽會長)
時常在《世界日報》副刊上讀到王士躍的散文,在他這本名為《生命的浪漫與質感》的散文集中,收入了三十八篇散文。散文大家梁實秋說:「散文是沒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處置,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裡絶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來便把作者的整個的性格纖毫畢現地表示出來。」
作者以個人生活或人生經驗出發,取材於平凡的日常瑣事,抒發人生理趣。有時談人物,寫風俗,記故園舊事,或笑或惱,依然不失書生氣度,行文中總有絲絲親切和溫厚。即便有煩惱也是平心靜氣的煩惱,他把小說的說事,和詩的意境都化在散文,也即美文的文氣中。
在〈暮雨瀟瀟〉一文中,描寫的雨景那麼有層次,讓不曾看過那片風景的我身如其境。山坳中傳來汛流的湍鳴,是聲音;一條閃著雨光的車馬道,蜿蜒起伏在迷離的煙巒霧崗裡,是視覺;壯碩的群馬在雨絲之中佇立,眾首向西,像是在作無聲的晚禱,靜中卻有動感;忽然腳下哧溜地竄過一隻小野兔,轉眼便鑽進了樹洞;靜止的畫面被突然打破了,又恢復到動態的空間。
他的散文描寫是細膩的,有點不像這個看上去高高大大的北方漢子。寫景陳述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感情卻十分內斂。他寫到了細雨中嗅到的水煙槍和食物香辣的味道,還有小吃攤上的絲娃娃捲等好吃的……這些都是幾十年前的情景,他都記得那麼清晰。
一個雨字串聯起不同國度場景和記憶,細膩中是對過往的懷念,從他的文字我可以斷定,他是個纏綿的人,懷舊的人。無情未必真豪傑,不過在細膩的敘述中,感情通常受到克制,並不宣洩。
他也寫了一些對往事的回憶,一篇〈失學記〉中他細數自己的記憶年輪,小學時跟著母親去大山中的幹校下放,為了躲避流氓的干擾,不得不逃學。整天在大自然中玩耍,過去的細節都描述得那麼清晰生動,具有臨場效果。
他喜歡旅行,骨子裡有一種英國旅行作家索博隆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執著,不滿足於一般遊記的浮光掠影,而是深挖歷史,與人拉扯家常,以求對當地風土民情的深層把握。據說有一次為了瞭解印第安圖騰雕刻藝人的生活,他跟著一個街頭藝術家鑽進位於貧民區的住所,和一群雕刻藝人一聊就是大半天。他去了台灣後寫了一組遊記,其中寫出了廣受好評的文章〈台灣小吃的古早味〉。他去武夷山尋找朱熹的歷史足跡,去福州三坊七巷走訪仍未對外開放的董家大院,聽師友揚之水的建議去日本時專程謁訪了正倉院展。那裡的人和事原先對他是陌生的,而且他離開故國,留學美國,又走得那麼遠。可是他還是會不斷尋找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正如一位作家所言:「遊客不記得他們去過什麼地方,旅行家不知道自己往哪裡去。」也許這正是旅行作家真正的樂趣。
散文家周作人說:「人吃過什麼東西就有什麼氣味,這是個人生命特色的表現。這種個人的氣味,來自於個人的情趣和蘊藏的趣味。趣味的生發與作者的個人學養、性情有密切關係。」王士躍是一個讀書人,曾經在內地大學做過教師,如果不是來到海外,他應該還在大學裡教書。所以追憶逝水年華,與讀書相關的生活還是始終佔據著較大的比重。幾篇份量厚實的書評和文化隨筆顯示了作者的學術素養和識見,和他的散文與遊記形成了一個厚重一個雋永的鮮明特色。
王士躍的文字並不追求驚濤駭浪和戲劇衝突性,但自有一種審美張力。其實我覺得未必是他生活中沒有經歷過衝突,只是他更沉浸於對細節的體味中,如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把玩著書齋裡的古董,有滋有味,以平靜中的溫馨,去看待生活中發生的一切。能有這樣的好心境真是一個有福之人。
▎推薦序/葉周(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名譽會長)
時常在《世界日報》副刊上讀到王士躍的散文,在他這本名為《生命的浪漫與質感》的散文集中,收入了三十八篇散文。散文大家梁實秋說:「散文是沒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處置,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裡絶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來便把作者的整個的性格纖毫畢現地表示出來。」
作者以個人生活或人生經驗出發,取材於平凡的日常瑣事,抒發人生理趣。有時談人物,寫風俗,記故園舊事,或笑或惱,依然不失書生氣度,行文中總有絲絲親切和溫厚。即便有煩惱也是...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作者小引
被淡忘的蓋茲堡
內華達山路紀行
內華達山脈的紅葉
紫菜海岸紀事
奧林匹克深山的隱士
追尋莎士比亞的足跡
亞得里亞海的珍珠
正倉院展的大唐遺韻
深秋的落柿舍
台灣小吃的「古早味」
阿里山森林散記
雄渾靈秀的太魯閣
參觀胡適紀念館有感
蘇州的基因
在武夷山尋找朱熹
曾經風雅的董家大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汙染
蜂鳥記趣
逝去的牧歌
芥菜花小記
暮雨瀟瀟
離開拉斯維加斯
非關命運
失學記
姥爺教我們規矩
懷念回頭河菜市場
姥姥家的火炕
歐文‧艾德禮―穿美國時裝的啟蒙時代的法國人?
戰爭謠言與武器圖騰
一句「No」背後的鴻溝有多深
水仙花的芳香
生命的二重奏
「聽」莎士比亞
由電影《沉默》所想到的
突破地域之囿
科恩兄弟的《西部老巴的故事》與黑色幽默
奧杜邦與中國畫的兩種境界
水野克比古的京都
▎目次
推薦序
作者小引
被淡忘的蓋茲堡
內華達山路紀行
內華達山脈的紅葉
紫菜海岸紀事
奧林匹克深山的隱士
追尋莎士比亞的足跡
亞得里亞海的珍珠
正倉院展的大唐遺韻
深秋的落柿舍
台灣小吃的「古早味」
阿里山森林散記
雄渾靈秀的太魯閣
參觀胡適紀念館有感
蘇州的基因
在武夷山尋找朱熹
曾經風雅的董家大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汙染
蜂鳥記趣
逝去的牧歌
芥菜花小記
暮雨瀟瀟
離開拉斯維加斯
非關命運
失學記
姥爺教我們規矩
懷念回頭河菜市場
姥姥家的火炕
歐文‧艾德禮―穿美國時裝的啟蒙時代的法國人...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