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日本超過3000家企業組建心理安全感團隊
日本2021HR Award最優秀書籍作者
亞馬遜4.8顆星推薦
一個公式X四個原則,以引導取代領導,
扭轉討論發散、沉默、沒效率的無力感,
掌握有效提問點方法,激發最高生產力。
你在主持會議、帶領小組討論時,是否經常碰到這樣的窘境:
請大家發言,結果是一片恐怖的死寂;
徵詢意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每一個開口;
明明在討論新企劃,最後卻變成產品檢討⋯⋯
發散、沒進度、沒想法,不只讓負責人壓力山大,更嚴重影響團隊生產力。
這一切都可以改變!你需要「奇蹟式提問」。
本書作者安齋勇樹服務超過三千家企業導入「奇蹟式提問」建立具備心理安全感基礎的強大團隊。他發現,組織成員對於所屬團體常有「沒人提出好點子」、「沒有團隊精神」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一旦蔓延,往往導致個人和團體停滯成長。
他以心理學與組織管理學為基礎,結合實戰經驗,歸納出「奇蹟式提問」的技巧,無論是在主持會議、小組討論,或是一對一溝通,都能透過這個方法,提升與人連結的能力,強化團隊生產力。
從工廠型團隊到工作坊型團隊的奇蹟式提問:
․打破沉默氣氛,希望對方主動分享真實想法,該怎麼提問?
NG: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以前沒有告訴你嗎?―追究責任,令人不舒服
GOOD:你在這個項目中特別想強調的是什麼?―讓對方感受到獲得尊重,進而分享更多
․討論超發散、離主題愈來愈遠,這時怎麼提問?
NG:大家有什麼想法嗎?―直截了當、發散,缺乏情感連結
GOOD:哪些功能或條件可能成為客戶決定採用的關鍵?―給予符合主題的思考框架,討
論超聚焦
․討論陷入僵局、火藥味四起,如何運用提問打破定見,重新開啟討論?
NG:怎麼讓用戶使用這個產品感到更方便?―執著同一個角度
GOOD:什麼產品用起來不太方便,但你就是想擁有它?―透過不同角度引發新討論
將提問所需的要素和過程分解,任何人都能輕鬆實踐,
善用「奇蹟式提問」激發最大團隊潛能。
作者簡介:
安齋勇樹(ANZAI Yuki)
株式會社MIMIGURI代表董事兼共同執行長、東京大學情報學環研究所特任助教。1985年生,東京大學工學院學士、學際情報學博士;以引導學提高人與組織創造力的方法論為研究主題。著作:《提問的作法》。合著:《Research Driven Innovation:從提問探索創意》、《工作坊設計理論》、《提問的設計》。
譯者簡介:
林佑純
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曾在日商企業擔任祕書,現為專職譯者。熱愛旅遊及接觸世界各地文化,相信任何類型作品皆有迷人之處。翻譯作品類型有奇幻、文藝、心理、財經、休閒等,期許自己成為廣度、深度兼具的日文譯者。
章節試閱
前言 團隊的建立來自提問
◎一片靜默的「守靈會議」
「好,各位對這個企劃有什麼意見嗎?」
「請踴躍提出你的想法!」
「今天就自由討論吧!」
表情有些渙散的專案成員們避開了你的視線,宛如爭相讓出發言權,完全沒有人願意開口。
「不必客氣,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有誰能提出意見的嗎?」
你的聲聲呼籲顯得格外空虛,別說是期望中「突破性的提議」了,眾人甚至連「自己的意見」都說不出口。明明是在開會,現場的氣氛卻跟在守靈一樣。
希望他們能夠更積極地思考。
希望他們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希望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為團隊做出貢獻。
許多領導者對團隊的這些「期望」,往往都難以實現。
因此,你不得不將這些期許直接說出口,透過直接的指示甚至請託,「要求」團隊成員達到目標。
「大家也都是社會人了,請主動發表些意見吧。」
「就算沒什麼好點子,也至少能提出一個意見吧?」
然而,你可能依然感到失望,因為這些人還是不會按照你的要求採取行動。
「意見嘛……也沒什麼特別想講的,我贊成。」
「真抱歉,我會在下次討論之前好好考慮的。」
面對這令人束手無策的狀況,你可能會不耐煩地把部屬叫出來,表達對他們消極態度的不滿,或是想直接訓斥:為什麼都不說話?為什麼做不到?到底有沒有心想做啊?
假如對方是同事或上司,你更有可能只會在朋友或家人面前抱怨,以宣洩自己無從表達的情緒。
在這樣的過程中,你最終可能會接受無法改變的現狀,得出一個結論:「與其仰賴周圍的人,自己來做可能還比較快」。
最初對團隊的「期望」,不知不覺已經逐漸轉變成「失望」。
◎想提振士氣,就要改變「提問」的本質
這就是發生在許多團隊中「孤軍奮戰的惡性循環」。
成員之間互相不抱期望,團隊就不可能有好的表現,一旦陷入這個循環,團隊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就會不斷降低。諷刺的是,越優秀、越有熱忱的人,就越是容易被這樣的循環所扼殺,並且被團隊孤立。
手上拿著這本書的你,心中所描繪的理想,不是孤立無援「只靠自己努力」的環境,而是能與同伴合力「締造團隊佳績」的世界。你期待的不是團員的「附和」或「道歉」,而是身為團隊成員,每個人各自發揮充滿個性的才能。
那麼,要如何才能避免身陷這個惡性循環,將團隊和職場變得更具有吸引力?
答案只有一個。
那就是改變你向周遭「提問」的本質。
◎引導出個人魅力和才能的「提問」技術
讓我們回到開頭提到的「守靈會議」場景。假如你的「提問」更具體一點,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這個企劃案,假如一定要修改一個地方,你會改哪裡?」
「如果你是客戶,一百分是滿分,你會給這個企劃打幾分?」
「要突然拿出好點子確實是蠻困難的,但假如你腦海中有浮現任何想法,無論是什麼都可以,能告訴我們嗎?」
這些都是我在主持「守靈會議」時,常實際用到的提問。具體來說,我使用了本書將詳細介紹到的「提問」技術,包括「假設法」、「改述」和「鷹架理論」等技巧。
只要像這樣稍微加入一點點「提問」的技巧,現場討論的氛圍就會產生大幅的變化。
特別是原本沒什麼意見,保持一貫沉默的成員們,也會逐漸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這個企劃內容本身很不錯,但有點在意標語的表現方式。」
「假如我是客戶,我會給這個企劃八十五分。要是能加入這些要素,可能還會再加五分。」
通過這類精心設計的「良好提問」,隨著會議進行,團隊成員也會開始發揮不同的特質,也就是提出個人的「堅持」,並開始享受起交換意見的過程。
你本身也可以從成員的發言中,挖掘出不同的可能性:「原來如此,也可能有這種看法」、「這個論點也蠻值得參考的」。在這樣的團隊中,成員原本沉睡的潛能將得到發揮,你可能會數度為此感到驚訝,「自己的同伴竟然有這樣的才能」。
只有建立起牢固的信賴關係,團隊才能拿出良好的成果。重複這樣的成功經驗,你將提升對團隊的期望,並且轉變為信任感。這樣良性循環,將促成更加理想的團隊合作關係。
◎在各種場合發揮「提問」的效果
提問的時機,不僅限於會議或與部屬交流等場合。在與同事、後輩、上司,以及和家人及朋友的溝通中,提問也可以發揮良好的作用。經常與你相處的「他人」,思考模式與情感多少也會受到提問的的影響。
此外,若是能巧妙活用提問,即使是之前歸類為說服或交涉對象的客戶,也可以藉此建立互助關係,以「夥伴」的身分追求共同的目標。
在接下來的時代,工作重視的不再只有「一己之力」,而是需要能夠引導出「他人才能」的技術。因此,運用提問技巧,引導出周圍人才的魅力與才能,並達到自己無法獨力完成的成果,是現代最重要的工作技能之一。
或許有人會擔心,如果只是不斷引導出周圍人們的才能,自己的評價會被埋沒在他人的光芒之下。然而這是錯誤的想法,與其只關注自己的技能和業績,還不如巧妙運用提問,使他人發揮原本的能力。接下來的時代,會更重視這些能夠運用提問,引導出他人才能的人,例如偶像經紀人、運動團隊教練、綜藝節目主持人、商業教練或編輯等等,這些人的重要程度,近年越來越深受矚目。
相較於單獨努力,藉由「提問」來提升團隊整體的力量,會讓他人覺得「跟那個人一起工作特別愉快。」、「在那個人的團隊,就容易做出好成績。」、「在那個人身邊,不斷出現優秀的人才。」就結果來說,最終也能「提升自己的評價」,而這些評價會為自己拓展更多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與其一個人孤單地默默努力,不如多多活用他人的才能,這樣工作起來肯定能發現更多的樂趣。
◎改善語言障礙的奇蹟式提問
其實,我本人非常不擅長在團隊中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提出想法。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在學校上課時,老師突然點名要我回答問題,而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導致了失敗,這樣的經驗讓我對於發表意見倍感壓力,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恐懼。
即使只是在會議上被問及意見或想法,我也會感受到沉重的壓力,覺得自己「必須言之有物」,但這樣的想法,反倒讓我頭腦一片空白,導致無法說出有建設性的評論,說出口的盡是「我覺得很有趣」、「感覺還不錯」……這類無關緊要的發言。而且,當天還經常會在回到家洗澡的時候,突然閃過不錯的點子,然後為了沒有及時提出來感到後悔。
反過來說,這或許不是因為我太缺乏創意。要是能像洗澡時一樣,在沒有壓力、能充分放鬆的情況下,我一定能想出一些不錯的點子並適時提出……我常這樣心有不甘地回想。
在大學時期,我意識到部分學校教育會對學生施加不必要的壓力,因此對更自由、更能讓學生發揮長才的學習方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進一步實踐被稱為「工作坊」的學習模式。
我開設的工作坊聚集了各種各樣的孩子,包括在中學入學考失敗並喪失了信心的孩子、拒絕上學的孩子們。
其中有一位小學五年級的A小弟弟,說話總是結結巴巴,有著明顯的「口吃」的特徵。當A參與團體工作,在跟其他孩子自我介紹時,他總是沒辦法好好說話,但即使不發一語,他也總是乖乖參與每次的團體工作,這樣的情況持續了約半年之久。
有一天,在某次團體工作時,我問到一個問題:「你小時候最喜歡玩的是什麼?」沒想到這個提問,似乎恰巧開啟了A的開關,只見他就像打開了話閘子,開始流利地談起他最喜歡的遊戲,令周遭的人都感到十分驚訝。此後,A變得像是另一個人一樣,接二連三地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創意,並創造出連成年人都感到驚訝不已的作品,這件事對我來說,恍如昨日。
從那時起,我開始認為「每個人都擁有潛藏的魅力與才能,但不一定能夠完全發揮出來,一些微小的環境因素,很可能會壓抑了這份潛力」。
出自這樣的問題意識,我考上了研究所,專攻「學習環境設計」領域,並進行認知科學的實證研究,探討「提問」的技術和效果。此後,我進行了十年以上的研究,並在之前的著作《問題設計:促進創造性對話》中,系統性地整理出關於「提問」的重要性和設計技術。本書也被評選為日本人事部「HR Awards 2021」書籍類別的最佳書籍,有幸進入年度暢銷書排行榜。
現在,我在東京大學研究所情報學環擔任特約助教,繼續進行研究,同時擔任一家股份有限公司「MIMI GURI」的代表,協助大型企業到新創企業,激發組織潛在的創造力。
◎本書架構
本書是將我過去的研究和實踐成果,落實於團隊會議中的「提問」工具書。這裡的會議,不單指團體討論型的會議,也包括1 on 1※的面談方式。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知道提問的重要性,但我實在也不擅長思考問題」。不過,其實提問並非取決於個人的修養、智慧或品味,而是一種可以透過規則和機制來解釋,任何人都能夠掌握的技巧。本書將列舉出「提問技巧」的模型,詳細解析提問所需的要素和步驟,並將其落實為任何人都能夠實踐的流程。
當然,光是「閱讀」本書,並不足以引導出團隊的魅力與才能。本書的理論內容,需要在現場反覆實踐,才能更進一步有所理解。
不用急著讀完整本書,可以慢慢閱讀每章或每節的內容,透過「實際在會議中應用」、「反思感想及收穫」等過程,不斷從錯誤當中學習,讓本書提供的知識慢慢滲透你的行動和言語,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技巧的提升。
前言 團隊的建立來自提問
◎一片靜默的「守靈會議」
「好,各位對這個企劃有什麼意見嗎?」
「請踴躍提出你的想法!」
「今天就自由討論吧!」
表情有些渙散的專案成員們避開了你的視線,宛如爭相讓出發言權,完全沒有人願意開口。
「不必客氣,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有誰能提出意見的嗎?」
你的聲聲呼籲顯得格外空虛,別說是期望中「突破性的提議」了,眾人甚至連「自己的意見」都說不出口。明明是在開會,現場的氣氛卻跟在守靈一樣。
希望他們能夠更積極地思考。
希望他們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出自己的意...
目錄
前言 凝聚共識的關鍵,就是「提問」
第一章 團隊為什麼無法協作?
1-1從工廠型團隊到工作坊型團隊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野性思維和拼裝思考
1-2工廠型團隊的弊病
1-3挖掘團隊潛能,組織工作坊型團隊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發揮組織創造力的理想狀態
第二章 奇蹟提問的公式與原則
2-1提問的目的是什麼?
2-2有效提問的四大原則
2-3奇蹟提問公式
第三章 提問公式一 觀察
3-1觀察檢核表
3-2提升觀察精準度的三角模型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主動觀察和中動觀察
第四章 提問公式二 組合
4-1如何組合問題
4-2提高提問精準度,兩個模式
4-3提高提問影響力的技巧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組織發展與組織設計
第五章 提問公式三 提問
5-1好提問,從吸引注意力開始
5-2強化引導力的提問修辭
5-3追蹤反饋,讓你的提問引領奇蹟發生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從熟練到實踐
結語 讓提問成為團隊協作的最佳黏著劑
前言 凝聚共識的關鍵,就是「提問」
第一章 團隊為什麼無法協作?
1-1從工廠型團隊到工作坊型團隊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野性思維和拼裝思考
1-2工廠型團隊的弊病
1-3挖掘團隊潛能,組織工作坊型團隊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發揮組織創造力的理想狀態
第二章 奇蹟提問的公式與原則
2-1提問的目的是什麼?
2-2有效提問的四大原則
2-3奇蹟提問公式
第三章 提問公式一 觀察
3-1觀察檢核表
3-2提升觀察精準度的三角模型
好提問的補充知識 主動觀察和中動觀察
第四章 提問公式二 組合
4-1如何組合問題
4-2提高提問...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