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獸」草鴞、「神獸」穿山甲、隱藏夜色中的鼯鼠,奔馳台灣屋脊的黃喉貂……
一位生態節目主持人現場參與陸、海、空6種台灣精靈的保育與復育
從空中救援、海上調查到地底挖骨
在危機中,看見希望的真實故事
精靈,Elves,存在我們身邊,我們卻看不到;「台灣的精靈」,就是我們知道某些物種存在,但是目擊的機率少之少。
2016年,白心儀製播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接續推出《熊的國度》、《貓的消失》系列,2021年最新的《台灣的精靈》系列,再次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分別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最瀕危稀少的特有生物,並參與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包括:
.草原精靈/草鴞:最不像猛禽的「萌」禽,有著一張可愛無害的蘋果臉,但目前數量不超過五百隻,是台灣最稀少的貓頭鷹。機場鳥網是草鴞生存面臨的主要危機之一,但是飛安和保育之間的兩難,目前仍然無解……。這次她親身參與了一隻連續誤入鳥網四次的草鴞「阿草」,救援野放再救援再野放的生命歷程。
.淺山精靈/穿山甲:全身長滿鱗片,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其實是個可愛又羞怯的動物。近幾年來,遊蕩犬隻已經成為台灣穿山甲最致命的威脅。這次她參與了在南投埔里,第一隻裝設發報器追蹤的穿山甲小暨的追蹤過程!
.玉山精靈/黃喉貂:過去在台灣很少有黃喉貂的生態研究,直到近幾年在玉山群峰,才有研究團隊上山調查謎樣的貂民。這次她跟著研究人員上玉山收集相機影像,也用無線電追蹤黃喉貂,並親眼見證了我們人類正在改變黃喉貂的覓食行為。
.城市精靈/大赤鼯鼠:這應該算是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拍攝計畫了。她與團隊在一戶台北公寓天花板,架設了五台相機,長時間記錄一個飛鼠家族,媽媽、飛寶和弟弟小黑的故事,二十四小時全天候近距離觀察。這不僅是台灣第一次,應是全世界第一次,甚至還觀察到一個完全改寫過去野外觀察紀錄,以及動物學家調查結果的重大發現!
.森林精靈/白面鼯鼠:牠們有張雪白的臉孔、圓亮的眼睛和粉紅色的小鼻頭,超大翼膜撐開有如一片四方形的雪白毛毯,千萬年來在森林生態系扮演重要的角色。坐落在阿里山海拔一千公尺的嘉義竹崎鄉光華村,村民放棄打獵,選擇與自然和好,現在是飛鼠樂園。但在一百公里外的台南西拉雅山林,凡有飛鼠棲息的樹木,幾乎都被釘上釘梯,整片山林長滿釘梯樹,這景象讓她不寒而慄。
.海洋精靈/白海豚.鯨豚:白海豚在台灣西岸目前僅存五十隻左右,而且數量還在持續減少。她跟隨調查船出海12小時,幸運看見兩群白海豚,但也曾看見一頭未成年的白海豚,嘴巴長年被漁網繩子勒住變形,無法進食,不幸擱淺在台南安平漁港,讓人感概。
三年來,《台灣的精靈》系列,幾乎走進了每個家庭每座校園,小朋友瘋狂愛著阿草、小暨和飛寶。觀眾的肯定與回饋,是讓她堅持下去最大的動力。跟隨白心儀動第一手的觀察與動人的文字,你將深刻感受這些與我們真實共存的台灣精靈們,牠們面臨的危機及生存困境,及希望所在。白心儀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在更多孩子、更多讀者的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並且號召更多保護動物與環境的觀念和行動。
▎專文推薦 ▎
陳浩/新聞人.媒體顧問
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感動推薦 ▎
王浩文/成大鯨豚研究中心主任
吳金黛/金曲獎生態音樂製作人
林華慶/林務局長
林青峰/生態觀察家
孫敬閔/屏科大野保所助理教授
曾翌碩/臺南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研究員
黃一峯/四屆金鼎獎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科普作家.生態節目主持人
楊嘉棟/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
綦孟柔/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創辦人
作者簡介:
白心儀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電影傳播學系,現任三立電視台製作人/主持人。曾任東森電視台《地球的孤兒》、《台灣1001個故事》節目製作人/主持人、TVBS新聞政治中心/國際中心資深記者,以及中天新聞國際中心資深記者。
二十多年的媒體資歷,從前線的時事採訪到節目的製作主持,足跡遍世界七大洲南北極,依舊保持入行最初的熱血和熱情。2016年起拍攝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生態節目,並以生態教育作為一生的志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願心
陳浩/新聞人.媒體顧問
白心儀傷心的時候來找我,我竟然勸她:「寫一本書吧!」
介紹好朋友余宜芳新辦的出版社:「一個可愛的人,有許多迷人的故事,會是一本好書。」我們都相信。
《我在動物孤兒院,看見愛》書出版了,我跟心儀、宜芳說,「我看見了一個運動,」我說的不只是campaign ,而是movement ;如果讓這本書走進學校,走向兒童和家庭。這本書是麥子,去播種,澆灌,在台灣的土地上讓故事生長,讓保育的善念生根。「這也許會是一本很有力量的書。」
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不過就只是一個愛出點子的傢伙,怎麼會想到這小妮子竟然發力奮力去做了。
她不斷把書中的長頸鹿、犀牛、棕熊、樹懶、亞洲象、石虎、黑熊的保育故事,帶進一所又一所的學校,一場又一場的不知疲累、歡喜互動的演講分享;同時她拍攝瀕危動物紀錄片仍然一步一腳印的走下去,開創了一個新的節目,《台灣的精靈》,在疫情蔓延的歲月,她深耕本土,走向高山大海,依舊冒險犯難,帶著奮不顧身的攝影隊伍,草鴞、穿山甲、黃喉貂、大赤鼯鼠、白面鼯鼠、白海豚、鯨豚等一個又一個讓人心疼、感動的畫面與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些本土瀕危精靈的存活蹤影的追尋太難,白心儀撒下大網,和台灣本地保育科學專家各種團隊聯繫密切,一有風吹草動,攝影隊伍立即飛奔而去,翻山越嶺,攀岩冒死,等待守望,攝影機從不眨眼。
在這個網路張揚視頻舞爪的時代,觀眾可以不擇時不擇地在各種平台觀看節目,心儀的台灣精靈紀錄片收視的成績相當出色。但我更相信文字的誠懇與感動力會帶我們走得更深更遠,我總忍不住問心儀,下一本書快了吧?
書稿交給我的時候,我是含著淚讀完的。
她筆下不只是精靈們坎坷求存的迷人故事,還有更多願意為瀕危物種的保育研究孤獨奉獻半生不怨無悔的身影。她也寫了不少與孩子和家長老師持續不斷的溫暖對話,都讓人動容。
《擁抱,台灣的精靈》的作者白心儀讓我看到了一群人願心的實踐,這已經不只是一本書,如果讀者都能感應到故事的呼喚,一起為台灣的精靈發願,就會像聖嚴法師說的那樣:「好願能帶來信心與幸福,力量不可思議。」
推薦序
為台灣精靈發聲的最佳代言人
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我相信大家會記得,台灣的野生動物有一位替牠們發聲的重要人物,她的名字叫白心儀。
因為喜歡野生動物,也是個愛吃鬼,我從《地球的孤兒》、《台灣一〇〇一個故事》兩個節目上知道心儀。看她拍攝美洲豹、樹懶、犀牛,還有我們台灣的黑熊、石虎等動物,既羨慕又敬佩。因為自己過去野外調查以及受訪的經驗,可以想像在嚴酷氣候條件下,節目拍攝與製作過程一定相當辛苦。一方面覺得很幸福,台灣拍出這樣精采的生態節目;一方面很敬佩,竟然有如此敬業且不畏艱難的主持人。而我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有機會認識心儀。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收到一封來信,是心儀第一本書《我在動物孤兒院,看見愛》即將出版的訊息。之後,不僅收到新書,還有心儀手寫的卡片。我十分意外,為植物發聲竟被自己敬佩的節目製作人暨主持人看到了。而卡片還有書的內容,更令人感動,再次被圈粉。
後來,因為對動植物的喜愛,對生態環境的關心,跟心儀漸漸熟識,常分享彼此到野外觀察動植物的經驗。有一回聊新一季的節目《台灣的精靈》,我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可愛的鼯鼠相關紀錄片不多,科學家對牠們的生態也還有許多不了解之處。於是我推坑心儀去拍鼯鼠,沒想到我們共同好友黃一峯老師一位朋友家中正巧有大赤鼯鼠母子進駐。
我太熟悉這種感覺了。就像我常說的:「不是我選擇了植物,而是植物選擇了我。」相信對心儀而言也是如此,不是她選擇要拍什麼動物,而是動物選擇了她。一次又一次,蘋果臉的阿草(草鴞)也好,當天使的小暨(穿山甲)也罷,還有飛寶(大赤鼯鼠)、雪寶(白面鼯鼠)等動物,都是如此。動物會自己來找心儀,請心儀替牠們發聲。
守在電視前看首播,看心儀用影片述說這些台灣精靈的故事,有歡喜,也有哀愁。不是那種誇張,帶冒險性質或戲劇效果的呈現方式,而是用心儀獨特的關懷視角,帶著觀眾認識這些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卻又不太熟悉的寶貝們。不是抓過來看看放回去,而是在盡量不干擾的情況下去了解牠們的生態,感受牠們所面臨的生存壓力。
打開新書,字裡行間又讓我想起了電視裡的畫面:全球首次記錄雄性大赤鼯鼠跟母親一起照顧新生幼仔、母系社會的白面鼯鼠、集體擱淺的瓜頭鯨……也看到了一個製作人幕後的思考,為了拍好畫面一次又一次的等待,還有每一種動物小名由來的小插曲。一則又一則,字字句句都是心儀跟這些動物精靈間獨特的故事。
除了拍攝的辛苦,這些年來心儀製作節目還遭受過各種攻擊,令人心疼與不捨。但是,為了這些動物心儀一直堅持著,更令人動容。而且我相信,觀眾的支持,特別是到校園時孩子們的的熱情,都能夠給予心儀力量。當然,我們最開心的莫過於二○二一年《台灣的精靈》獲得第二十六屆亞洲電視大獎「最佳自然節目」的獎項,於次年又獲得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金獎。並且還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國家劇院播放。這不只是心儀的用心被世界肯定,也是我們台灣生態紀錄的驕傲。
記得小時候(一九八○年代後期至一九九○年代),每星期最期待的便是《頑皮家族》節目播出。那時候沒有網路,介紹野生動物的書籍也不多,電視只有三台,這個節目可說是我們這一代認識世界各地動物的最佳管道。有線電視與網路相繼出現後,更容易看到其他國家拍攝的野生動物節目了。然而,卻一直鮮少關於台灣本土動物介紹的節目。老天爺似乎聽到了大朋友小朋友的呼喚,二○二○年心儀開始策劃《台灣的精靈》系列,大家終於如願以償。
如果每個世代喜歡動物、喜歡生態的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重要的生態節目與節目主持人,那《地球的孤兒》無疑是當下台灣最重要的生態節目,而心儀就是大朋友小朋友心目中,替台灣精靈發聲的最佳代言人。
媒體推薦:
從心儀製作的節目,到心儀的這一本書,分別可以自影像到文字,感受到心儀對於這些如同精靈般存在的頻危動物,真誠,更是發自內心地關懷。保育行動是刻不容緩,謝謝心儀用溫暖的影像與文字,讓我們更多人可以繼續向前行!
王浩文/成大鯨豚研究中心主任
心儀的精靈故事在許多孩子心中種下了保育的種子,我們大人們當然更該加入這個善的循環,讓這塊土地成為更適合多元生命生養成長的環境。
吳金黛/金曲獎生態音樂製作人
透過心儀的視角,帶領讀者直擊野生動物的生活史,深刻了解野外生態調查的甘苦與動物生態研究者對自然的熱愛。除了讓立足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更加了解比鄰而居的大自然精靈,更能進一步思索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永續之道。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台灣的精靈》這個節目向下紮根的力量不容小覷,艱辛的拍攝過程、漫長的等待、資料的統整,心儀將過程化作文字,透過此書,彷彿讀者也能身在其中。
林青峰/生態觀察家
如果每個世代喜歡動物、喜歡生態的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重要的生態節目與節目主持人,那《地球的孤兒》無疑是當下台灣最重要的生態節目,而心儀就是大朋友小朋友心目中,替台灣精靈發聲的最佳代言人。
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野生動物研究員的日常是枯燥、嚴肅的,謝謝心儀運用生動活潑的敘事來呈現大自然的美麗與哀愁,希望籍由這些小精靈們的故事更能激發人們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熱情。
孫敬閔/屏科大野保所助理教授
她筆下不只是精靈們坎坷求存的迷人故事,還有更多願意為瀕危物種的保育研究孤獨奉獻半生不怨無悔的身影。在這個網路張揚視頻舞爪的時代,心儀的台灣精靈紀錄片收視的成績相當出色,但我更相信文字的誠懇與感動力會帶我們走得更深更遠。
陳浩/新聞人.媒體顧問
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的思念牽掛,細膩的個人觀察和生動的文字描述,忠實還原了許多研究者和觀察對象之間有趣的小故事,讓人恍忽間彷彿有如親臨現場的錯覺,是感性與知性同時兼具的自然文學作品,值得推薦。
曾翌碩/臺南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研究員
常在言談中能感受到心儀發自內心對於生命的關愛,更可貴的是她將在大自然裡感受到的一切,用最真實的方式呈現給大眾,為不會說話的野生動物發聲。這是一本真誠、有愛的書,推薦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守護台灣的精靈。
黃一峯/四屆金鼎獎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翻開這本書,全是神獸般的物種,藉由心儀充滿情感的文字,可以感受到她對這些生物的堅持與喜愛,也能了解這些生物的棲地、生態行為,與面臨的困境,讓我們一起擁抱台灣的精靈。
黃仕傑/科普作家.生態節目主持人
我很榮幸能認識白心儀,也很慶幸台灣的媒體界有白心儀。心儀以她赤子之心,結結實實地給這些保育工作者及愛護生態默默付出的朋友們,一個滿滿大大的溫暖擁抱!
楊嘉棟/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
跟著心儀的文字走入野生動物的生活,才讓我們看到這些精靈可愛、靈動又或是悲慘的一面,在在提醒我們身而為人,勢必能夠為牠們做些什麼,無論你對於野生動物認不認識,都要跟著心儀的文字走一趟!
綦孟柔/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創辦人
名人推薦:推薦序
願心
陳浩/新聞人.媒體顧問
白心儀傷心的時候來找我,我竟然勸她:「寫一本書吧!」
介紹好朋友余宜芳新辦的出版社:「一個可愛的人,有許多迷人的故事,會是一本好書。」我們都相信。
《我在動物孤兒院,看見愛》書出版了,我跟心儀、宜芳說,「我看見了一個運動,」我說的不只是campaign ,而是movement ;如果讓這本書走進學校,走向兒童和家庭。這本書是麥子,去播種,澆灌,在台灣的土地上讓故事生長,讓保育的善念生根。「這也許會是一本很有力量的書。」
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不過就只是一個...
章節試閱
草原精靈:草鴞
其實是萌禽
草鴞應該是最不像猛禽的「萌」禽了。
所謂「猛禽」,依照字面解釋,意思是「兇猛的鳥類」。台灣記錄過的猛禽一共四十六種。猛禽分兩大類,一類「隼形目」,也就是俗稱的「老鷹」;另一類是「鴞形目」,我們常叫牠「貓頭鷹」。隼形目的猛禽主要在日間活動,又稱為日行性猛禽,而鴞形目多半在夜間出沒,也叫做夜行性猛禽。草鴞,在鳥類分類學上,被歸類為夜行性猛禽。牠是台灣十二種夜行性猛禽當中,唯一在草地棲息繁衍築巢的「地棲型」貓頭鷹。
雖然名為猛禽,草鴞那張可愛無害的蘋果臉,可一點都不猛。紀錄片開拍前,我不知道地球上存在這麼萌的猛禽,就像從卡通走出來的角色。牠的臉,太奇特了,像剖開一半的蘋果,又像一顆心的形狀,緊緊牽繫你的心。
其實,超大比例的心型面盤,是牠的碟型天線,或是小耳朵(五六年級生都有過衛星小耳朵回憶),接收來自各方的聲波。靈活的頸部肌肉,可以輕鬆旋轉二百七十度,形成無死角的全方位視野,一顆頭左轉右轉怎麼轉都不會卡卡,有時候還能轉成像恐怖片那種腦袋上下錯置的驚悚模樣。草鴞眼前端像煙燻妝的黑色塊,能夠降低日照過強產生的眩光,一雙長腿特別適合在草叢快速行走。生存裝備看似齊全,草鴞卻是台灣最稀少的貓頭鷹,數量不超過五百隻。專家學者對於這個極度瀕危的一級保育類動物,研究資料主要來自救傷個體。
每年四五月份,一輛草鴞救援專車,幾乎每日奔馳在台南和屏東之間。目前台灣草鴞中網機率最高的地方,就在屏東空軍基地。機場跑道大片草生地,向來是草鴞喜歡利用的棲地。鳥網救援的案例中也大多來自機場的鳥網。二十多年來,曾翌碩接獲的救傷通報當中,超過九成是誤中鳥網。由於草鴞是夜間活動,中網時間多在晚上,被發現的時候往往遲至早晨,等於一整晚都掛在鳥網痛苦掙扎,有的還會用力扭動試圖掙脫,導致嚴重拉傷,骨頭和關節全錯了位,無法再飛行。尤其是夏天,溫度跟光線都很強,曝曬兩個小時已經嚴重脫水,很多個體都救不回來。鳥網已成為草鴞生存面臨的主要危機之一,但是為了飛安,起降跑道必須掛鳥網嚴防鳥擊,飛安和保育之間的兩難,目前依舊無解。
四五月是草鴞幼鳥離巢的高峰,三兩天就有鳥觸網。剛離巢的幼鳥,環境陌生、經驗不足,很容易誤入鳥網。這段期間,臺南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研究員曾翌碩不是在救援,就是在救援的路上。整個救傷流程是這樣的:接獲屏東基地的通報,來電時常是大清早,因為機場開場前得先查場,確認場內的鳥網,有無鳥類掛網;接著從台南出發,把受傷的草鴞接回保育學會的救傷站治療照養。如果傷勢沒有大礙,休息觀察,當日傍晚又載回屏東野放。
曾翌碩曾經一天內接過三次電話,來回跑了六趟,半夜還在高速公路狂奔。一人一車,來來回回,二十年不曾間斷。
「不累嗎?」我聽了都累。
「累啊!怎麼不累!」語畢,阿碩式的大笑。
我太懂阿碩的心境了。懂得長年極度疲累的交瘁,懂得因著理想理念的堅持,最終自我解嘲、自我釋懷的大笑。
「不累嗎?」亦是我最常被問及的。
「累啊!怎麼不累!」我也是這樣笑著回答。
長年製作主持兩個節目,一個是以人文飲食為主題的《台灣一〇〇一個故事》,一個是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的《地球的孤兒》。我的日常,不是拍食物就是拍動物,人力和時間都壓縮到最緊繃極限,有時候,甚至上午拍食物下午拍動物。拍食物的過程,也會出現動物的緊急狀況。例如拍攝烘焙,突然接獲三頭糙齒海豚集體擱淺沙灘的通知,我們立即掉頭,頂著滂沱大雨,記錄驚心動魄的鯨豚救援;還有一次在高雄內門拍攝總鋪師辦桌,黃美秀老師急電告知,「台中大雪山森林樣區,有黑熊踩進研究團隊設置的捕捉籠!」丟下拍一半的封肉,用風的速度,拉著攝影狂奔左營高鐵站,趕在車門關上的最後幾秒鐘,縱身擠進車廂,一路站到台中高鐵站下車,再直驅大雪山。任務非常臨時,沒有任何裝備,沒有登山鞋,連續幾日大雨,山路泥濘濕滑,美秀老師砍了一根助行竹杖給我,「心儀你慢慢走,小心滑。」交代完這句,老師「咻」一聲從我視線消失,她的腳程快到像熊一樣。我跟在後面一邊滾一邊滑,兩條腿都摔出瘀青。但能搶在第一時間記錄黑熊捕捉繫放的關鍵過程,值得!過癮!不痛!
「你肯定愛慘你的工作!」長期過勞,免疫系統失調,肋骨神經發炎依舊打死不退,親友們往往作出這樣的總結。尤其寫稿的時候,我經常半夜失眠,一個人呆坐客廳發傻。
「你會把自己搞瘋!」老公屢次勸言,希望我放過自己。
「可是,我愛慘了我的工作。」
與草鴞的初次見面,同樣是在另一個拍攝日程中,緊急轉向的美麗意外。那一日是二〇二〇年五月七號,沒錯,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正驅車趕往台南四草的鯨豚急救站,途中阿碩忽然來電,「有一隻草鴞中鳥網,我要趕去屏東空軍基地接牠,要不要去?」
當時,四草救援站收治一頭迷航擱淺的小虎鯨。小虎鯨一度卡在消波塊,全身傷痕坑坑巴巴不忍卒睹,肺部嚴重感染情況危急。獸醫團隊預計從深夜開始施行療程,掂掂時間,勉強能再擠出一點縫隙先衝屏東,「等我!我來了!」
抵達基地,草鴞已被放在會客室,安置在紙箱,等待「會客」。
打開紙箱,一張蘋果臉,好奇地探出來,黑溜溜的大眼睛無辜地與我對視。
「砰!」沒有防備,我瞬間被牠的可愛擊中,心跳漏拍,一見鍾情。
小傢伙看上去精神體力還不錯,初步檢查無明顯外傷,倒是灰頭土臉的,「可能牠中網的時候在地上拖行,不過弄這麼髒也算罕見。」阿碩輕輕拍了拍草鴞的頭,立刻揚起灰塵,「吼,你也太髒了!」像是小孩在泥地跌跤,家長把孩子拉起來,安慰地拍掉髒髒的灰土「沒事沒事!」就是這種感覺。
外型酷說話冷的曾翌碩,唯有在草鴞面前,才不小心洩漏溫柔。
「叫你草鴞哥哥好了。」我真心。
「噢不要,好噁心!」他誇張地摀住胸口,邊講邊逃。
按照救傷SOP,原本要用軟布把草鴞包起來穩定情緒,「牠個性滿穩定的,一般遇到光線和環境噪音容易躁動,牠很安靜。」所以沒「打包」,就讓牠靜置在箱子內。我不清楚鳥的「個性」是什麼樣,這隻草鴞卻溫馴到逆來順受。雖然無法立即分辨是公是母,但是從棕褐色的臉面,能判斷出這隻草鴞未成年,因為成鳥的臉色,會從棕紅色漸漸淡為白色。換句話說,氧化的蘋果是亞成體,成體的,是白蘋果。
以前我只知道白海豚的體色會隨年齡變化,從幼豚的灰色,慢慢轉為白色、粉紅色,不曾想,草鴞也會「變臉」。邊拍攝拍學習,製作生態紀錄片的珍貴收穫莫過於此。
天色已晚,曾翌碩就近把草鴞送到屏東合作的動物醫院,評估能否立即野放。我搬起紙箱,幾乎感覺不到重量。
「怎麼這麼輕!」
「不然你以為牠多重!」
確實沒概念,總覺得頭這麼大一顆,該是紮實沉甸,結果牠才四百多克。
檢查的過程,經驗老道的獸醫師握住草鴞尖銳爪子的腳,拉了拉翅膀,捏了捏胸骨,「翅膀沒被夾壞,肌肉沒被割傷,胸肌有點偏瘦……。」聽到這,乖乖仰躺的草鴞開始不耐,突然對著那隻「摸骨」的手,撲咬過去。幸好醫師反應快,瞬間彈開,否則被鉤狀利嘴啄到,一點都不有趣。「草鴞是謎樣的鳥,夜間活動,白天看不到,我看到的不是受傷就是死掉的,看過的屍體比活體多。牠運氣不錯,沒受什麼傷,可以回家啦!」獸醫師決定放行。
掛上編號一六五的藍底白字腳環,曾翌碩選擇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野放,「可以離開了!這裡視野不錯,應該很快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能離開的,都算幸運了,救傷站的冰櫃裡,有更多連離開的機會都沒有。冰存的草鴞屍體,羽翼還纏繞千絲萬縷的鳥網,「這一隻草鴞死亡的主因,是因為掛在鳥網上的時間太長。牠有戴腳環,代表過去曾經被我們救過,可惜牠又重複中網,第二次的運氣,就沒有第一次那麼好了。」
其實,草鴞重複中網的案例為數不少,曾有連中七次獲救七次、被封為LUCKY 7 的幸運草鴞。而我則親身參與了一隻連續誤入鳥網四次的草鴞「阿草」,救援野放再救援再野放的生命歷程。
淺山精靈:穿山甲
我不是哥吉拉
台灣的山林,有一個披滿鱗甲的神秘物種。牠是地球上盜獵走私最嚴重的哺乳類動物,過去十年來,已有超過一百萬隻穿山甲遭屠殺。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隻穿山甲從地球消失。科學家預估,這個唯一長有鱗片的哺乳動物,很有可能在二十年內絕跡。由於穿山甲不會發出聲音,這將是地底下最無聲的滅絕。
全世界共有八種穿山甲,四種在非洲,四種在亞洲,全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危險名單上,其中,馬來穿山甲和中華穿山甲被列入極度瀕危等級,這兩種穿山甲的族群數量在近十年內已經減少九成。穿山甲走向滅絕的主因,是牠的肉和鱗片,在好長好長的歷史歲月,被人類當成食材和藥材,主要消費市場來自中國大陸和越南。
「小朋友你們知道穿山甲的鱗片吃起來是什麼味道嗎?」我每次到校園演講,我一定會這樣問孩子。
「來,大家把手舉起來,指甲咬一咬,軟Q一點的可以咬腳趾甲,就是這個味道!」
「好噁喔!」
「穿山甲鱗片的成分,跟我們人類的指甲一樣,都是由角蛋白組成,犀牛角也是喔!所以,我們吃指甲可以治病嗎?拉肚子咬指甲有用嗎?」
「沒用!」
「那,生病吃穿山甲鱗片、吃犀牛角粉有用嗎?」
「沒用!」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阿公的阿公,阿祖的阿祖,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誤以為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動物,牠們的尖角和鱗片擁有治病強身的功效,但是現在我們醫學夠發達了,也有藥可以吃,我們就放過動物好嗎?」孩子們用力點頭。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改變。
台灣穿山甲是中華穿山甲的亞種,屬於台灣特有亞種,主要棲息在低海拔淺山丘陵。長滿鱗片、爬行的模樣,第一眼瞧見,絕非善類型的動物。拍攝紀錄片之前,坦白說,我也沒特別喜愛穿山甲,只覺得牠既像巨大爬蟲類,又像縮小版恐龍、或者哥吉拉之類的,氣味也不好聞;等到近距離端詳那張藏在鱗片下的無辜小臉、黑亮眼睛,才恍然始悟,原來,穿穿是多麼可愛又羞怯的動物。
雖然模樣讓人生懼,牠膽子卻非常小,沒有尖利的牙齒,無法發出聲音,行動緩慢,毫無攻擊能力,遇到危險,只會把身體瞬間捲為球狀,這是穿山甲存活八千萬年來,唯一的防禦。我曾看過一段自動相機拍下的影像,穿山甲果真是從小膽子就小,就連走路撞到自己的媽媽,也會嚇到縮成一球。這個地球古生物,雖然視覺微弱,嗅覺和聽覺卻相當敏銳,牠甚至可以清楚聽見土壤內螞蟻移動的聲音。由於沒長牙齒,穿山甲只能靠舌頭黏取食物,牠的主食是蟻類,菜單包括七十多種螞蟻和四種白蟻,其中,台灣土白蟻就是台灣穿山甲冬季進補的最愛。
台灣穿山甲的食性資料,能如此完整詳細地建構,實則歸功於一位「聞屎」工作者,長時間「糞力」鑽研穿山甲的糞便。他是屏科大野保所的助理教授孫敬閔,也被封為史上最帥的聞屎青年,而帥到沒朋友的長相還有屏科大郭富城的美名。
穿山甲一年可以吃進三千萬隻螞蟻和白蟻,每六十克的排遺有八萬到十萬隻螞螞,欲了解穿山甲的食性,最快也最難的方法就是蒐集分析糞便。但是找穿山甲的便便談何容易,「牠們會埋大便,」孫敬閔說。而「糞」不顧身地飛簷走壁尋找便便研究便便,「這是我最感興趣的事!」屏科大郭富城眼神發亮眉飛色舞。好吧!就說研究員都不是正常人吧!
採集完穿山甲的糞便,接著用噴頭噴出的水柱,沖洗、分離糞便中的螞蟻,這些穿山甲未消化的螞蟻殘骸,大多是骨骼和頭部,一顆頭一隻螞蟻,數量和種類慢慢累積出可觀的資料庫,分析出全球最精準的食性。孫敬閔也晉升為螞蟻專家,練出一秒辨識蟻類的特異功能。
穿山甲的調查難度原本就很高,話說回來,哪一個物種的調查是容易的?或是記錄起來是容易的?曾有好友勸我,拜託你可不可以挑個簡單一點、不用逼死自己不用上山下海的物種拍攝?例如魚什麼的。
魚!我腦袋閃出極危等級的淡水魚巴氏銀鮈,拍魚也會逼死自己啊……。
也正因為難度高,學術界過去對穿山甲的研究非常有限。「夜行性、獨居、沒叫聲、 不留腳印爪痕和排遺」,孫敬閔細數各種難以突破的困難點。為了破解地底深處的謎樣物種,他苦追穿山甲超過十年。他長年在台東鸞山地區作調查,位處海岸山脈南端的鸞山部落,林相多樣,螞蟻白蟻豐富,是典型的穿山甲棲地,十年來,敬閔已經成功追蹤五十隻穿山甲。我原先計畫前往鸞山與他會合,記錄他的研究工作,突然接到他的電話:「心儀,有一個全新的研究計畫將在南投埔里執行了!這將是我們在台灣西部裝設發報器追蹤的第一隻穿山甲個體!」字字句句難掩興奮之情。
埔里的暨南大學這幾年出現不少穿山甲,車道上、邊坡上、大樹邊……,校園立起穿穿出沒的告示牌,路口架設的自動相機也多次拍到穿山甲影像。暨大學生暱稱穿山甲為「神獸」,但是這些神獸,幾乎每一隻都慘遭斷尾。二〇二〇年十月份,師生們在校內車道合力救下一隻斷尾的雌性穿山甲,取名小暨,小暨的尾巴被流浪犬咬掉一截。
長期關注穿山甲的暨大助理教授劉明浩,特別找來學長孫敬閔協助。孫敬閔為小暨裝上無線電發報器,野放回學校附近的山林,並且架設自動相機,開始追蹤牠的活動範圍,調查牠的領域行為和洞穴利用模式。可別小看暨大周邊的山林,誤以為「校園」就放下戒心,第一次的追蹤任務,我們完全錯估形勢。
草原精靈:草鴞
其實是萌禽
草鴞應該是最不像猛禽的「萌」禽了。
所謂「猛禽」,依照字面解釋,意思是「兇猛的鳥類」。台灣記錄過的猛禽一共四十六種。猛禽分兩大類,一類「隼形目」,也就是俗稱的「老鷹」;另一類是「鴞形目」,我們常叫牠「貓頭鷹」。隼形目的猛禽主要在日間活動,又稱為日行性猛禽,而鴞形目多半在夜間出沒,也叫做夜行性猛禽。草鴞,在鳥類分類學上,被歸類為夜行性猛禽。牠是台灣十二種夜行性猛禽當中,唯一在草地棲息繁衍築巢的「地棲型」貓頭鷹。
雖然名為猛禽,草鴞那張可愛無害的蘋果臉,可一...
作者序
自序
台灣的精靈,是你
為什麼節目叫做《台灣的精靈》?
二〇二二年三月參加西班牙巴塞隆納影展的決選,主持人提問。
其實,那一夜的線上記者會,我是靠意志力撐過來。當晚拍攝飛鼠拍到半夜兩點,回家斜躺在沙發,妝不敢卸,眼皮也不敢放鬆,因為,時差的緣故,台灣時間凌晨三點半,我得準時上線參加記者會,專訪的時候,上框一定要美美,不能面露疲憊。
知道她一定會問這問題,我有備而來。
精靈,Elves,存在我們身邊,我們卻看不到,《台灣的精靈》就是我們知道某些物種存在,但是目擊的機率少之又少。例如,被稱為「幻獸」的草鴞、被封為「神獸」的穿山甲、只剩不到五十隻的白海豚;以及隱藏夜色的鼯鼠,奔馳台灣屋脊的黃喉貂,這些稀少難見的動物,不正是台灣的精靈,Elves of Taiwan嗎?
我從二〇一六年起,製播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接續推出《熊的國度》、《貓的消失》系列,二〇二〇年策劃《台灣的精靈》系列,分別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最瀕危稀少的特有生物,並且參與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從空中救援、海上調查到地底挖骨,從不同的視角觀點,全方位記錄台灣陸、海、空特有種的保育與復育。《台灣的精靈》亦呈現台灣最多樣的地景環境以及特有生物,包括大草原的野生梅花鹿群、高山冰凍森林的條紋松鼠、台灣最大天然淡水湖的遷徙候鳥……,透過壯麗的自然景觀,帶觀眾探索台灣多元的生態樣貌。這個系列也在國際各大影展屢獲殊榮,包括二〇二一年贏得亞洲電視大獎「最佳自然節目」的肯定,隔年也榮獲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金獎。
這兩年我跑遍各大校園,特別是偏鄉學校,以及動物棲地上的學校,一遍又一遍說著《台灣的精靈》的故事,並且傳達保育觀念。在苗栗石虎的棲地,我會教孩子認識石虎,分辨石虎和貓咪的不同,並且告訴他們這些一起生活的可愛物種,因為路殺犬殺毒殺和棲地破壞,已經漸漸從我們身邊消失。在台南草鴞的棲地,我會談草鴞「阿草」的故事,在穿山甲的棲地我會突顯穿穿的斷尾危機……,保育需要在地化,生活化,更需要向下紮根。我自己沒有孩子,但是我真心想為下一代的生態教育,奉獻心力。
生態節目燒錢燒時間燒人力心力,收視收益獎項的回饋往往不成比例。對我而言,一個節目存在的價值,在於有多少觀眾,因為這個節目改變了想法、作為甚至價值觀。我深信,多年來,《地球的孤兒》已在許多觀眾,特別是小小觀眾的心中,留下了深遠正面的影響。節目中所拍攝的、不同國家的瀕危物種,以及人類傷害生態環境的行為,已喚起觀眾的保育意識,並反思自己能為地球多做一些什麼。
特別是《台灣的精靈》系列。
台灣的精靈之所以特別引發觀眾共鳴,因為這些都是與我們真實共生的動物啊!
記得二〇二一年疫情最嚴重的三級警戒時期,學校停課改採線上教學,那段期間,全台各地的小朋友都在線上收看《台灣的精靈》。有老師帶著學生看,有家長帶著孩子看,也有安親班的課後輔導,觀看並討論台灣的精靈。孩子們看完,還要交功課,許多小學生的暑假作業是寫觀後心得,以及畫出節目中最喜愛的動物。
我為什麼知道?
因為我收到好多來自老師和家長的訊息,以及雪片般(真沒誇張)傳來的創作作品,有手繪版,有作文版,有注音版,還有親子共同完成的美術勞作。我才知道,原來,台灣的精靈,陪伴多少台灣的孩子,度過了疫情最艱難的那幾個關在家裡的月份。
一年級的小朋友們畫了穿山甲,並且寫下:
「希望穿山甲不要被壞人灌水泥,不要被流浪狗咬傷。」
「希望穿山甲不要被壞人抓走,穿山甲很可憐,我們要保護牠。」
二年級的小女生,用國字和注音寫下她的保護動物宣言:「人類不要再開發土地,害很多動植物死亡,農夫不要放老鼠藥,會害吃老鼠的動物被毒死,也不要放鳥網,因為草鴞可能看不清楚就撞上去。」畫作上,妹妹特別多畫幾隻老鼠給草鴞吃,還有一巢蛋!希望小草鴞都能平安孵化。
一位資源班老師,分享三年級學習障礙的孩子寫下的感想。弟弟說,他從節目當中,認識到鯨豚不只有一個顏色,此外,好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救鯨豚。在他的畫裡,鯨豚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對!海裡還有魚有水母、水草,生態豐富。老師感動的說,學習障礙不會影響孩子對動物生態的關心,只需要更多引導。
「孩子都會牢牢記住節目內容!謝謝您們為孩子帶來快樂,我們都很愛這些動物。」
「今年暑假,因為你們,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他們因此更愛動物,也學會更多更多保育知識,謝謝你們製作呈現這麼棒的故事,讓我和孩子們重新認識這一切。」
「孩子們看的都很感動,也更想要幫助這些可愛的動物。謝謝你們的好作品,為孩子在心中埋下善的種子!」
每每讀到老師和家長寫的這些話,內心和眼眶,總是溫熱。
「謝謝心儀姐姐送給孩子們這麼好的節目。」
不不不,是我要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讓我的節目,成為這個夏天最美好深刻的影像,謝謝你們讓台灣的精靈牽動你們的心跳。從每幅畫,我看到未來生態保育的希望,已有學生發願,長大以後想當獸醫師!我深信,良善的種子已經萌芽,未來將長成堅實的大樹,開枝散葉。
自序
台灣的精靈,是你
為什麼節目叫做《台灣的精靈》?
二〇二二年三月參加西班牙巴塞隆納影展的決選,主持人提問。
其實,那一夜的線上記者會,我是靠意志力撐過來。當晚拍攝飛鼠拍到半夜兩點,回家斜躺在沙發,妝不敢卸,眼皮也不敢放鬆,因為,時差的緣故,台灣時間凌晨三點半,我得準時上線參加記者會,專訪的時候,上框一定要美美,不能面露疲憊。
知道她一定會問這問題,我有備而來。
精靈,Elves,存在我們身邊,我們卻看不到,《台灣的精靈》就是我們知道某些物種存在,但是目擊的機率少之又少。例如...
目錄
推薦序 願心/陳浩
推薦序 為台灣精靈發聲的最佳代言人/胖胖樹王瑞閔
好評推薦
自序 台灣的精靈,是你
CHAPTER 1 草原精靈:草鴞
1.其實是萌禽
2.四次掛網的阿草
3.神隱鄰居
4.會飛的捕鼠器
〔彩蛋篇〕瘋狂鴞郎
CHAPTER 2 淺山精靈:穿山甲
1.我不是哥吉拉
2.在愛裡重生的小暨
3.斷尾危機
4.最後的庇護所
〔彩蛋篇〕聞屎青年
CHAPTER 3 玉山精靈:黃喉貂
1.黃色閃電
2.貂幫男團
3.我不吃你的食物
CHAPTER 4 城市精靈:大赤鼯鼠
1.最狂拍攝計畫
2.飛寶學飛記
3.小黑失蹤記
4.姐姐是哥哥
〔彩蛋篇〕最渣兄弟檔
CHAPTER 5 森林精靈:白面鼯鼠
1.也是雪寶
2.一點都不笨的頂笨仔
3.通往貪婪的釘梯
CHAPTER 6 海洋精靈:白海豚.鯨豚
1.翻滾吧!小白
2.生死相許的瓜頭鯨
3.孤墳裡的抹香鯨寶寶
〔彩蛋篇〕浩克小王
後記
推薦序 願心/陳浩
推薦序 為台灣精靈發聲的最佳代言人/胖胖樹王瑞閔
好評推薦
自序 台灣的精靈,是你
CHAPTER 1 草原精靈:草鴞
1.其實是萌禽
2.四次掛網的阿草
3.神隱鄰居
4.會飛的捕鼠器
〔彩蛋篇〕瘋狂鴞郎
CHAPTER 2 淺山精靈:穿山甲
1.我不是哥吉拉
2.在愛裡重生的小暨
3.斷尾危機
4.最後的庇護所
〔彩蛋篇〕聞屎青年
CHAPTER 3 玉山精靈:黃喉貂
1.黃色閃電
2.貂幫男團
3.我不吃你的食物
CHAPTER 4 城市精靈:大赤鼯鼠
1.最狂拍攝計畫
2.飛寶學飛記
3.小黑失蹤記
4.姐姐是哥哥
〔彩蛋篇...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