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名建築師漢寶德暢談收集古器物、寫書法之心路歷程與經驗。全書共分成四輯,分別為:古物的記憶價值、發現真實的挑戰、收藏之樂、自由揮灑的草書。由於古文物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的美質與時代感,但由於市場價值在於「牟利」,因此自古以來古物的仿作歷久不衰。再加上時空的阻隔,真偽莫辨,時代的迷霧更加濃重。但自另一個觀點看,正因為真偽難辨,增加了古物收藏的遨遊趣味,使得文物的品賞增加了懸奇的價值。
作者簡介:
漢寶德,知名建築師和建築學者。1934年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台南藝術大學校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重要建築作品包括「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台南藝術大學」、「聯合報系南園渡假休閒中心」等。著有《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社會與文化》、《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真與美的遊戲》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09-10-09 華文獎項 >> 好書大家讀 >> 第56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
得獎紀錄:2009-10-09 華文獎項 >> 好書大家讀 >> 第56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
章節試閱
壺的傳奇
收藏中國的古物,財力不足者,多從瓶瓶罐罐開始。陶器的歷史悠久,可見證中國的古文化,而陶器多容器,又可自生活經驗直接推想遠古的生活方式,與古人交心,意味深長,不只是美與奇的追求而已。
中國古陶器的類型很多,但其名稱似乎都是隨便使用,沒看到有學者認真整理,弄出一套命名的道理,所以很容易混淆,常見的名稱有罐、瓶、甕、壺、盆、盤、缽、釜、盌等等,這是各文化中都可以見到的生活用品。另外有以中國文化特有的器型稱呼的,如鼎、鬲、簋、尊等等,其用途並非今人所可輕易了解:要深入了解,需要一點學問,有時候學者們也搞不清楚。目前器物學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好在這些特有的器型後來都轉為青銅的祭器,成為高級、昂貴的文物,與生活器物分道揚鑣,我們這些並不富有的收藏家就不必太關心了。
話說古人燒陶製器,最早的用處就是容器,所以罐最為普遍而常見。馬虎一點,你可以稱所有的石器時代的陶器為罐。只是大罐小罐、開口大小不同、形狀略異的罐而已。後來因為容器使用方式的分化,出現了兩種器型,一是大開口的罐變淺了,就成為盆;盆可用來洗濯。一是小開口的罐拉長了,就成為瓶,瓶可用來盛水。後來盆子再變淺些,就是放置食物的盤,變小些就成為用餐的缽或啁。這都是容易理解的。然而還是罐子花樣多,大罐為甕,顯為儲藏之用,為了便於提攜,罐子有帶耳的。
古器中比較難於理解的是壺。我查閱考古資料,最早被稱為壺的,與今天的壺完全不同。它似乎是一種小口長頸的高罐,介於瓶、罐之間。如果文獻上不稱它為壺,我會很自然的稱它為罐。大凡器型不易分辨者,它的功能一定也很模糊,所以很難推想這壺有何功用。學者們稱它為壺,大概是發現了裡面有類似酒的液體之故。這樣勉強可以說,罐子是糧食的容器,瓶是水的容器,壺是酒的容器,不知是否合乎事實,姑且這麼認定吧!
這種古式的壺一直使用到漢朝,如果是酒壺,那麼當年喝酒應該是很豪邁的了。要雙手抱起壺身,把酒倒在碗裡、爵盃或耳盃裡,可是我們不能不承認,在日常生活中,這種酒器是很不方便的,我嘗試自周到漢的古器物相關文獻中尋找,是否有後世的壺,卻一無所獲,倒是用作酒盃的爵、角之類的器物已經有了把手與「流」。是不是上古的大型爵、盉等就用做後世的壺呢?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或向專家討教。
我們所熟悉的中國文化開始於南北朝,所以壺自晉代就出現了,這是上古與中古文化交接的時期,所以上古的壺形式仍然存在,只是體型變小,開口呈盤狀,被稱為盤口壺。由於體型小,一隻手可握著頸子倒酒,應該沒有困難。而何種原因在這時候出現了有把手與壺嘴(流)的壺,我們就不得而知。這種新型的壺稱為雞壺,仍然有一個小小的盤口,當作日用品,又未免太做作、太正式了。它不僅在壺嘴上做成雞頭的模樣,到了南朝,把手也做成龍頭的模樣,不但如此,早期的雞壺,壺身也刻出雞身的花紋。把它當成日用品未免太勉強了,考古學者發現,當時人稱它為罌。依我看,這玩意兒還是儀典用的器物。
三十年前我到華府參訪,在博物館裡看到一只南朝黑釉的雞壺,比例、造形與釉的質感使我感動,一直記在心裡。沒有想到,大陸開放以後,各類古物都流到港台,十幾年前,我在光華商場遇上了幾乎相同的一件,只是有些窯傷,價錢貴了些,為了圓夢也只好買了。這也是我買的第一只壺。
到了唐代,古典的罐式壺漸漸消失了。可是我曾收過一個早唐的白釉開口罐,在肩上開個圓洞,想來是用來插管當壺用的。中唐以後,日用壺應該很普遍了。唐代有一個長沙窯,燒製大量日用器物,壺的花樣最多變化,而且都以褐彩在壺身上畫了各式圖畫,或有印塑貼花,有人物、花鳥、動物,是非常生動的民俗畫。這樣大的窯,說明陶器已經通用,且已出口到域外,歷史上居然無隻字記載,說中國人是有歷史感的民族,實當之有愧。
長沙窯的壺出現在光華商場,我就買了一只。可惜這類壺上的圖畫多受土蝕,有不完整的感覺。後來在另一家古物店看一只較小的壺,保存情況良好,上面寫有文字,是很俗氣的一句話:「君子積德,小人積財」。據說原送去故宮,審查已經通過,可是秦院長嫌這話太俗,就批駁了。我想這是他編的故事,不過器型很好,我就以參考性文物予以收藏,這是我看到的,中國器物上以文字為飾比較早的一件。可見中國的俗文化到了唐代中葉已經在民間形成風氣,下接金元是很自然的,並非域外的影響。
壺發展到這裡,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這壺是酒壺還是茶壺?在上古的中國,稱壺必然是酒壺,可是六朝以來,茶逐漸成為民間的飲料,到唐朝,茶不但很流行,而且成為上流社會生活方式。陸羽的《茶經》也出現了,而且提到青瓷與白瓷諸窯之優劣,可知茶可以與酒分庭抗禮了。可是我遍查手邊資料,找不到酒壺與茶壺的討論。今天的文人雅士談酒的,就把它們視為酒壺;談茶的,就把它們視為茶壺,可把我搞糊塗了。
遇這類問題,我的解決方法是自今天的生活中去反省,再合理推斷古人的用法。在唐代有一種高頸、高把手的壺,稱為執壺,可以推想是貴族人家酒宴上有僕人侍立奉酒的用器。自唐至北宋,很多酒器的把手高過壺口,都可以這樣解釋。
宋代的影青瓷器出自景德鎮窯,並非當時的名窯,但瓷質好,釉色清,有大量的壺流傳到今天。這是一種很成熟的造型,壺身有圓形的瓜稜型,上有蓋,蓋上有獅紐,嘴很長帶流線型,上尖細流暢,把手的線條也很優美,仍然是執壺的傳統,在腹與頸之間,壺之下還有一個托子。依我判斷宋壺雖有多種花樣,大多應該還是酒壺。長流代表的意義是為家人倒酒方便,托子應該是以熱水保暖的。
我初次見到這樣的壺,有一個花瓣型托子,就迫不及待的買下來了,也不顧及其釉色不夠明亮的缺點,因為我太喜歡它的造型了,尤其是可以印證宋畫上的壺形。它的形狀與裝飾應該來自當時的銅質壺。
其實宋元之後的酒壺,延續了上古酒壺的傳統,仍保留了無把手無壺嘴的器型,只是體型變小,造形更精緻而已,那就是後世流行的梅瓶與玉壺春。這兩種器型,由於輪廓線都是S形,是特別美觀的。梅瓶小口肩肥底瘦,當酒壺,要雙手抱著傾倒。玉壺春的名字特別浪漫,其器型多細頸肥腹,適於單手把握。所以後者比前者合用。梅瓶在喜歡傳統的日本,至今還用為酒器,可是在中國,明代之後就成為擺設或花器了。在梅瓶上插梅花非常有味,其酒器的功能已被遺忘。玉壺春在宮廷也成了擺設,然而在民間,它仍然是最受喜愛的酒器,記得在我的老家,北方的山東,農家喝酒用的就是小型黑釉玉壺春,但是為了與有嘴的壺區隔,已被鄉下人稱為酒瓶。
說起來難以相信,與上古酒器有淵源的玉壺春,其造型又為外國學者所讚賞,我卻一直沒有興趣收藏。一方面是沒有機會,另方面因價錢不合適。宋代到金元磁州窯的玉壺春不多,偶爾見到我買不起,而且比例我也不喜歡。早期的玉壺春,不是頸子太細長,就是腹部不豐滿,外國人所喜歡的S曲線還沒有成熟。到了清代,乾隆朝的官窯中,有祭紅的玉壺春,曲線是很圓滿了,卻又有些俗氣。直到最近,我已自公職退休不再買東西了,卻有一機緣,得到了一件非常珍貴的宋代器物:那是一件絞胎玉壺春。絞胎是唐代發明的虎紋表面的瓷器,量很少,很難做得精緻,我向來不喜歡。北宋的紋胎十分罕見,但卻非常精緻而勻稱。我的一位朋友收藏很多高級文物,看我讚了幾句,就堅持要我帶回家做個紀念,這也算是我與酒壺結的緣吧!
──原載二○○五年三月八日《中華日報》
自酒壺到茶壺
在中國文明史上,自水壺到酒壺,然後自酒壺發展到茶壺,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變的寫照。在今天所見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壺,大多是酒壺,因為那些時代,古人的生活與酒是分不開的。
今天看來,在造型上酒壺與茶壺幾乎是相同的。在各種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為例,壺的造型最為生動可觀,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現代的陶藝家喜歡在壺上動腦筋,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形狀來。幾年前,鶯歌的陶瓷博物館開幕時曾舉辦了一次國際陶藝展,其中有多位知名陶藝家所製造的陶壺,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我本不收現代作品,可是在展場轉來轉去,還是捨不得走,不得已就同一位在該館的學生商量,可否讓我買一件,說罷就指定了一件,把壺身做成俏皮的孩子面孔的作品。因此我居然也擁有一件西方現代的茶壺,準備我的外國小外孫結婚時,當禮物送給他。
壺之妙就在它有一個壺身,一個壺蓋,一個壺嘴,一個把手,共同組成一件器物。形狀、大小、飾物的變化非常豐富,時代的特徵也很容易辨別。可是其基本形狀自南北朝以來到近代都沒有改變。今天的人很難辨認酒壺與茶壺之分別,實在是因為兩者極為相似的緣故。
其實宋朝以前是沒有茶壺的。中國人喝茶自南北朝開始,原先是把茶當藥吃,逐漸演變為清脾、提神的飲料,到唐朝與佛教的思想相結合,才有陸羽的《茶經》出現,多方講究起來,當成生活修養的儀式,但是這個傳統到宋代都沒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們把茶葉放在缽子裡煮,燒開後倒在茶碗裡。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時福建產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級的更有油滴等視覺效果,為日本僧人帶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傳世品被日人視為國寶。用黑碗,是因為茶葉煮出來有泡沫,黑底較能襯出其美感。
茶壺產生於何時?當然是在茶道改變之後的事。但後世的茶壺應該是以酒壺為原型改變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細兩類:以甕為壺,倒酒易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滸英雄之類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為其特色;文人雅士講究氣氛,喝酒時要細酌,就非用酒壺不可。唐朝的酒壺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傳統,貴族人士喝酒應該是用金銀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壺有明顯的金屬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鎮製造的青白器酒壺,非常細緻美觀,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銀器的原型。它的流細長優雅,曲柄也很稱手,蓋通常做個漂亮的獅紐。這樣的壺被後代人誤認為茶壺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其實宋代酒壺是近代供桌上的錫壺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產的錫器有宋器的影子。
不久前,一位朋友介紹我去看一家專門自大陸民間批貨的古物商,東西真真假假,但價錢非常便宜。我自那裡買了一只小壺,看上去應該是宋代的東西,可是這只小壺與明代以後的壺太相近了,這使我不免推想也許明代以後的喝茶方式,在宋代開始萌芽了。
中國人為什麼改變了喝茶的習慣呢?沒看到什麼研究資料。大體說來,中國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顯著改變者,大多與金、元兩代文化有關。以陶瓷來說,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為主的文化,品味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為青花瓷與彩色瓷所取代,瓷畫的內容也通俗化、大眾化。這固然與引進了中東的材料與技術有關,可是在外族統治下,民間的品味逐漸為統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會的原有的品味,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經磨茶為粉,煮熟後倒到碗中飲用的煎茶法,改變為用開水沖泡茶葉,飲用茶汁的點茶法,是很根本的改變。以泡茶的方式吃茶,應是王公貴族等有閒階級的享受,不僅考究茶的品質,整個製茶的過程就是一種儀典。所以飲茶的道具很多。我曾為科博館收到一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說明自把茶葉輾粉開始,都是茶道的一個步驟,更不用談陸羽《茶經》中對煮水與茶碗的講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傳統,成為僧侶、貴族的生活點綴,逐漸發展為茶道。因為茶是綠色,所以他們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調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壺,只有用來煮水的鐵製水壺。
在中國的北方,喝茶漸漸大眾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會功能。南宋之後,全國都出現了茶館。運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裡。茶道中的儀典性完全被丟棄了,只是為了飲茶。這種方式是飲茶普及化的必然發展,再返回來影響上流社會的品茶習慣。
由於便於服務顧客,便需要大茶壺。茶壺太大,手執曲柄不易,就發明了提梁壺。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壺的上面。因此後來的茶壺就分為兩類:提梁壺與手執壺。
在宋代故事書上就說,「乘曉露剪拂雲芽」,自甘泉中汲水燒湯以烹之。這是說現採現泡,其味無窮,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間已經有了今天的飲茶法,而且故事發生在北方的趙州。
在陶瓷器上,茶壺的出現應該是在明中葉以後了。我曾在圖錄上看到明末的萬曆官窯五彩提梁壺,以及民間宜興的提梁壺,都很精采。可是相對於酒瓶,傳下來的數量並不多。也可以說,提梁壺因為壺上有一提把,在設計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壺,執壺的把手在一邊,容易設計為一和諧的整體,也不妨礙使用,實在沒有改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後,民間使用茶壺的數量大幅的成長,民窯的茶壺就成為常見的器物了。飲酒待客之風漸被飲茶所取代,茶壺、茶杯成為家家必備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壺少見了,出現銅把手的瓷壺。壺的肩上做上兩個或四個紐,古人稱繫,用來安裝銅把手。記得小時候在北方,家裡的茶壺就是這類。北方最通用的茶壺是圓柱形,白瓷底畫著仕女人物的彩畫,肩上兩個紐,每個紐上有兩個孔,各裝著一個環狀銅把手。要同時抓著兩個把手才能提起壺來倒茶。
這種壺大概於民國後流行於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壺大多像個有壺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較多,肩上有四個繫。造型素樸,所畫山水或花鳥粗獷有力,藝術價值高。這類壺數量很多,大陸改革開放後,鄉間美好的用器都找出來賣了,所以市上價錢很便宜。幾年前我去馬來西亞旅行,在檳城一個小店裡看到幾只,隨手買了一個回來。可惜大家不欣賞,視為民間粗貨。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從江南的宜興生產茶壺以來,似乎配合著中國茶藝邁進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壺喝濃茶。中國人原本是喝不發酵的綠茶,慢慢要喝經發酵的烏龍茶了。茶藝在文人主導下,不但講究茶香,還要講究茶具的美感。壺的造型就成為主要的創造標的。由於宜興的泥非常細緻,燒出的陶壺手感良好,在歷代名師的創造下,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設計,有幾種典型的樣子,可稱得上經典作,非常精緻,令人愛不釋手。這一波茶壺熱在一百年間,使中國人成為最愛壺的民族,也是擁有茶壺造型最豐富的民族。到了十八世紀,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國家自中國的出口瓷中學到茶具的應用,慢慢也設計出自己的風格。
宜興小茶壺,式樣多,又製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數量大,年代不易判斷。只有最高明的鑑賞家才分得出大體的年代。要分也不過分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樣,為了供應市場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國。中國因中共破四舊有些間斷,二十幾年後又恢復生產。所以當古物收藏是很困難的,我不收宜興壺就是這個原因。
台灣是喝老人茶的國度,我們的包種茶、烏龍茶都是名茶,所以戰後民國六十年代就恢復了喝茶的風氣,茶壺的講究也恢復了。大陸開放後,台灣人到宜興去買壺,發現幾位師傅新設計的壺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遠不如傳統式樣的新壺,在台灣收藏品賣到數百萬台幣,一時風靡,熱度過去,就無人問津了。
民國七十年代,我為龍山寺修復事去鹿港,在該寺的旁邊小巷裡有一家古物店,沒有真正的古物,多是鹿港地方的舊東西,不過都帶些許鄉愁。有一只小壺,是閩南燒製的,仿宜興茶壺,色深赭,有釉光與沙點。論品質,不及新做的宜興壺。但古樸而多陳年茶鏽,做為紀念品,比起產自宜興的假古董要親切得多了。這是我唯一的一件類宜興壺收藏。
幾年前去大陸旅遊,到揚州的瘦西湖,在湖邊有一家古物店,也多是民俗品,我買了一只民國的同治款小茶壺,瓷質,壺身上畫童子嬉戲,淡雅可觀。民國以來,文人養成一個壞習慣,就是把小茶壺捧在手裡,對著嘴喝,在心理上有奶嘴的作用。這樣可免去茶杯的麻煩,只是不甚雅觀。我看這類小茶壺,大概是做此用途。茶壺發展至此,已成為一種玩具了。
──原載二○○五年四月十四日《中華日報》
壺的傳奇 收藏中國的古物,財力不足者,多從瓶瓶罐罐開始。陶器的歷史悠久,可見證中國的古文化,而陶器多容器,又可自生活經驗直接推想遠古的生活方式,與古人交心,意味深長,不只是美與奇的追求而已。 中國古陶器的類型很多,但其名稱似乎都是隨便使用,沒看到有學者認真整理,弄出一套命名的道理,所以很容易混淆,常見的名稱有罐、瓶、甕、壺、盆、盤、缽、釜、盌等等,這是各文化中都可以見到的生活用品。另外有以中國文化特有的器型稱呼的,如鼎、鬲、簋、尊等等,其用途並非今人所可輕易了解:要深入了解,需要一點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