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繪本療癒受挫的心靈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書背上的四個小字「感動繪本」, 頗能貼切形容我的閱讀感受。然而這股感動的力量,不僅激盪情感,更隱隱撼動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體認,隨著沉靜動人的文字和圖像,進入更深的探索和思考。
兩個故事場景分落山林和大海,卻都在生死交織中揭露生命真實的樣貌和亙古不變的常律。孤單寡言的靜一被迫從城市走進山林,也進入年老失智、總是將他誤認為父 親良一的爺爺生活世界,藉由一堂犧牲鼬鼠、取皮捕魚的課,學習爺爺從歲月中粹煉的人生智慧,明白生死互相成就、循環不息的自然定律,也療癒受挫的心靈,重 拾自信。
相對於《山之生》中畏怯的靜一,《海之生》裡一心想繼承已逝父親職志的太一,就顯得格外勇敢倔強。他在大海中拚搏,只為獵取夢想中的大魚,像父親 一樣成為受人肯定的潛水漁夫。但是就在他與「內海之王」溫柔的眼神相遇時,乍然明瞭「大魚是這片大海的生命」,於是靜靜放下刺槍,迎向陽光燦爛的海面。
作者立松和平顯然不輕看小孩,用極具文學性、優美又精煉的文字,將自己多年關懷自然的心情和想法揉合在故事中,跳脫尋常故事敘述的常規,用意境開闊的結尾使故事在讀者心中存留餘韻,反覆思忖品嚼,然後,從書中得到的領悟和感動便慢慢融進血脈,凝聚為成長重要的價值觀和動力。他不畏懼讓小孩看見死亡,因為從死亡中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意義。
此外,他也透過角色頻頻提醒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立松和平就讀早稻田大學時,便已在許多文學獎嶄露頭角,畢業後卻刻意投身建築工人、司機和市場搬貨員的低下階層生活,從苦境中鍛鍊心志後才全心創作。被日本文壇喻為「行動派作家」的他,作品亦充滿行動力,對小孩有積極又深遠的影響。為此,由衷期盼他與橫松桃子合作的《街之生》、《田之生》和《川之生》也能繼之登場,使繪本的感動不斷延續。
千分之一的漁夫 陳珊珊(輔大、銘傳大學兼 任日文講師)
本書原名意為「海的生命」,現收錄於日本小學6年級的教科書裏。內容描述從小立志要和父親一樣成為漁夫的太一,在老漁夫「與吉爺爺」身邊學習捕魚的修業過程當中,體悟到大自然的哲理,成功跨越父親的死所帶來的恨意與悲傷,成為村中首屈一指漁夫的故事。何謂首屈一指的漁夫呢?此書的定義,顯然不同於一般只著眼於「捕魚技術精湛與否」的想法。
太一的父親,生前是村中首屈一指的漁夫,是太一從小景仰的對象。但他即便是捕到大魚,也從不會露出得意的神情;即使連著幾天都沒捕到魚,心情也絲毫不受影響。而老漁夫與吉爺爺呢,他每天只要釣到20條魚,就會將釣具收起;最初在教導太一釣魚時,也只先讓他學放魚餌,和將釣到的魚從魚鉤上拿下的動作而已。
為什麼?文中並沒有確切的文字告訴我們為什麼,但隨著故事前進,我們不難體會到作者所欲傳達的訊息:我們的生命,原本就是由其他物種的生命所成就而來的。
於是,太一的父親和與吉爺爺在面對大海時,心中都充滿了謙虛、慈愛與感恩;而太一在面對與吉爺爺的死亡時,雖然傷心卻也能平靜面對。因為生與死,終究是自然界裡的一個部分,一個循環。
本書文字情節看似簡單,卻充滿許多值得玩味的地方。特別是太一細膩的心理轉折變化,都必須細加思索,才能參透其中真味。至於圖像部分,繪者伊勢英子運用了許多光影的手法,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海面上陽光所折射出的炫目與溫度,以及海底的深沉與水流;成功地表現出本書如同大海般的深度與厚度。而將文字統一排列在畫面右側留白處的圖文配置方式,則讓圖像與文字各自保留了獨立性,也成就了故事中的種種意象。
在人類早已忘卻自己也是動物,也是自然界一部分的現今,此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啟發與深省的好機會。此時,我腦中不禁又浮現了與吉爺爺說的一段話:「在一千隻裡,只要抓一隻就夠了。如果只是在千隻中取一隻,那大家就能永遠靠海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