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草說:「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要學會數學的基本內容,要訓練邏輯思考,更要能體會在日常生活中,在各學門中,有許多需要數學的地方。」
阿草又說:「瞭解建立模型的重要,並重視其過程,才有助於瞭解數學的應用。這方面是現有高中課程最弱的地方。」
在《阿草的數學天地》裡,數學家阿草要帶領讀者上「天」下「地」,利用簡單的數學觀點,以及歷史上的小故事,來談論天文與地理的話題,看看數學在天文、地理上的應用。
跟阿草一同探訪數學天地,你會瞭解為什麼數學無所不在,為什麼數學那麼有用!
作者簡介:
曹亮吉 著
1943年生於東京,三歲返台。台大數學系學士,1972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自1976年任教於台大數學系,曾任系主任,於2001年退休。曾任《中國數學雜誌》(現改名為《台灣數學期刊》)總編輯、《科學月刊》總編輯,目前擔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顧問。
多年來以「阿草」為筆名,致力於數學與科普寫作,著作包括《阿草的葫蘆》、《微積分基本要義》、《從月曆學數學》(原書名:阿草的曆史故事)、《從生活學數學》(原書名:阿草的數學聖杯)、《從天文地理學數學》(原書名:阿草的數學天地)、《從旅遊學數學》等書。《阿草的葫蘆》更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創作類銀籤獎。譯有《阿基米德寶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中研院與國科會數學中心「向社會推薦優良數學科普書籍」
得獎紀錄:中研院與國科會數學中心「向社會推薦優良數學科普書籍」
目錄
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第0篇 緒篇
0.1古代的宇宙圖像
0.2托勒密的天地第1篇 地球的大小
1.1地是球形的
1.2地球有多大?
1.3哥倫布西航
1.4橘子還是檸檬?第2篇 星球的位置
2.1太陽的起居活動
2.2月亮的起居活動
2.3相對遠近
2.4太陽系的尺度
2.5天文的三把標尺
2.6視差法量距離
2.7看星等定距離
2.8哈伯定律第3篇 行星的運動
3.1圓形的世界
3.2橢圓形的世界
3.3引力的世界
3.4模型的世界第4篇 旅者的方位
4.1地球的經緯
4.2大圓
4.3半球
4.4球面三角
4.5船長的抉擇第5篇 地圖的繪製
5.1圖窮匕現
5.2東西南北
5.3三角化測量
5.4頂天立地的巨人
5.5為船長解困
5.6不同的投影
5.7投影法的選擇延伸閱讀
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第0篇 緒篇0.1古代的宇宙圖像0.2托勒密的天地第1篇 地球的大小1.1地是球形的1.2地球有多大?1.3哥倫布西航1.4橘子還是檸檬?第2篇 星球的位置2.1太陽的起居活動2.2月亮的起居活動2.3相對遠近2.4太陽系的尺度2.5天文的三把標尺2.6視差法量距離2.7看星等定距離2.8哈伯定律第3篇 行星的運動3.1圓形的世界3.2橢圓形的世界3.3引力的世界3.4模型的世界第4篇 旅者的方位4.1地球的經緯4.2大圓4.3半球4.4球面三角4.5船長的抉擇第5篇 地圖的繪製5.1圖窮匕現5.2東西南北5.3三角化測量5.4頂天立地的巨人5.5為船長...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