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億萬豪宅當保母落九花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比爾蓋茲python枡野俊明黃仁勳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創新引擎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洪懿妍

評價
3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308 NT$ 35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13 45元起
圖書館借閱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如果沒有工研院,台灣會怎樣?在台灣,從高科技產業到傳統產業,工研院的身影清晰可見。身為台灣最大的研究機構,工研院一隻腳站在技術界,一隻腳站在工業界,默默地推著台灣的工業升級。但有多少人知道,工研院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台灣是這樣走過來的:從泥土路變成柏油路,茶園蓋起了高樓,進口轎車取代了摩托車,人民由貧至富,由滿臉風霜到自信昂揚。成立滿三十年,工研院親眼目睹,親身參與,在最關鍵的時刻,做了那雙最重要的推手。

提起工研院,除了是台灣少見大型的研究機構之外,一般人似乎再也說不出其他的印象,它的知名度甚至還比不上由李遠哲領軍的中研院。但在產業界,「工研人」卻是沒人敢忽略的一支勁旅。他們遍佈各個產業,多數人位居要職,是有名的「總經理製造機」。

在台灣,從高科技產業到傳統產業,工研院的身影清晰可見。身為台灣最大的研究機構,工研院一隻腳站在技術界,一隻腳站在工業界,默默地推著台灣的工業升級。

2001年,工研院獲得專利件數高達1075件,平均一天產生三件專利。同年,台灣有339家企業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技術,471家廠商接受工研院的技術移轉。此外,工研院全年技術服務的對象,超過三萬多家企業。

它也是產業最親密的研發夥伴。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工研院就像另一個研發中心,解決他們研發能力不足的困境。工研院六千多位員工中,將近四千八百位的研究人員,是台灣陣容最堅強的研發大軍,為台灣工業帶進源源不絕的研發創意,和中小企業攜手打造台灣的競爭力。

歷史永遠沒有重走第二條路的可能。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教授朱博湧說:「你只要反問:如果沒有工研院,台灣會怎樣?就可以了解它對台灣的價值了。」如果沒有工研院,台灣的半導體、PC、光電,是否仍會燦爛奪人?如果沒有工研院,台灣傳統產業的轉型之路,會不會走得更為崎嶇?

工研院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裡面都是些什麼人?它有什麼樣的能耐,能從無到有,一手催生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躋身全球第一?它如何為現有的產業加值、升級,卻又讓業者愛恨交加?成立滿三十年,工研院如何見證、參與台灣產業、經濟的起起落落?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