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代的瓊瑤,似乎是那個時期台灣社會中一個鮮明的文化圖騰,其所含示的不只是單純的少男少女的浪漫幻想,而更負載著沉重的文化、政治、經濟各方面的象徵意義。
本書以瓊瑤小說為分析對象,追溯從一九六○至一九九○年間的發展與演變,從文學社區的組織結構來看作者、出版商、批評三者間的亙動關係以及文學聲譽的形成過程,由此勾勒出瓊瑤的作品從「小說」逐漸被定位為「商業化言情小說」的社會歷程。
本書作者不主張從題材、寫作手法、風格等來區分嚴肅與通俗文學,而把文學作品的區隔視為知識分子的象徵性權力鬥爭。寫作目的就文化社會學理論而言,就在於回答雅俗之分的這個問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