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的作品都是長期困頓、思索的結晶,因此也反應寫作當時所關心的問題。在他《隨筆集》中卷裡,他仍以自由的筆調、旁徵博引和懷疑論的風格,暢敘矛盾、野心、勇氣、良心、痛苦和死亡。他從懷疑論導向對自我的挖掘、探索,並從自身擴而及於所有的人,以之作為人性的學校,以為人可以因此獲致精神上的獨立,確認本來面目,得到真正的智慧與幸福。中卷也包含了他《隨筆集》裡篇幅最長的一章〈雷蒙.塞邦贊〉,為無名的西班牙作家雷蒙.塞邦辯護,抨擊了禁慾主義和教條主義。
讓我們想一想孤獨的人,沒有外援,赤手空拳,得不到上帝的聖恩和眷顧,因而也
沒有形成他本身的尊嚴、力量和基礎。讓我們看一看他這副模樣能夠存在多久。
人引經據典地要我理解,人覺得自己大大勝過其他創造物是多麼有根有據。然而是
誰說服他相信,一望無際的美麗天空,終年流轉不息的日月星辰,無垠海洋的驚濤
駭浪,從開天闢地以來是為了人類的便利和福祉而存在的?
這個可憐脆弱的創造物,連自己都不能掌握,卻把自己說成是宇宙的主宰,還有比
這個更可笑的狂想嗎?
——中卷第十二章〈雷蒙.塞邦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