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章節架構清晰,易於初探教育行政者輕鬆上手,對於已涉獵者更是應考答題的最佳寶典。
全篇概分為理論部分與議題部分,理論部分計有十一章,議題部分則全面囊括最新的重要相關議題,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相關的「大綱提要」亦蒐羅論析,表解圖示,易讀易記。
各位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應先建立起對於教育行政的概念架構,為了幫助讀者快速建立架構,每一章節前皆有各章的「導讀」及「大綱提要」;讀完每一章之後,可以參考「實戰考題」,自己做考題演練,本書附有詳解,期能幫助讀者建立答題技巧。
本書完整收錄世界各主要國家自1902年迄今(2009年)之教育重大事項,並以日誌型式呈現,可使讀者依時間先後完整了解世界各教育的改革方向。亦蒐集了96~98年相關的研究所、高普考題,可使讀者鑑往知來。但希望讀者不要將知識範疇侷限於歷屆考題,最好能廣泛閱讀觸類旁通,多吸收涉獵相關知識,才不致坐井觀天,能靈活運用,融會貫通,自能於考場中得心應手,獨占鰲頭!
目錄
‧揭開《教育學聖經密碼》之謎 (4)
‧序 (8)
‧導讀 (9)
‧教育行政學考試準備要點 (11)
‧世界各主要國家教育生態重要日誌 (15)
理論部分
第一章 教育行政概論 3
第二章 理性系統模式 10
第三章 自然系統模式 18
第四章 開放系統模式 25
第五章 非均衡系統模式 29
第六章 教育行政領導理論 34
第七章 教育行政組織變革理論 52
第八章 教育行政溝通與動機理論 72
第九章 教育行政決策理論 85
第十章 各國教育行政制度 93
第十一章 教育政策分析 107
議題部分
議題一 學校本位管理(SBM) 123
議題二 組織再造理論 125
議題三 全面品質管理(TQM) 128
議題四 教育事業民營化 132
議題五 教師組織、家長會、學校行政人員 136
議題六 教育基本法 139
議題七 小班教學 142
議題八 多元入學方案 146
議題九 教育視導與評鑑 151
議題十 教育指標 162
議題十一 WTO的相關議題 166
議題十二 知識經濟與知識管理 169
議題十三 策略管理與策略聯盟 172
議題十四 國中小校長遴選問題分析 175
議題十五 重要教育國際組織導覽 178
議題十六 360o評量/平衡計分卡/ PDCA循環圈 183
議題十七 殖民、新殖民到後殖民理論的反思 186
議題十八 教育行政新概念─服務科學 189
議題十九 外籍新娘的深度思考 191
議題二十 道德/品格/人格 194
議題二十一 賽局理論 196
議題二十二 「藍海策略」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 198
議題二十三 社會製圖學 200
議題二十四 教育行政與教育美學、倫理學、人類學 202
議題二十五 教育行銷 204
議題二十六 危機管理與校園危機管理 206
議題二十七 教師專業發展 209
議題二十八 學校創新經營管理 210
議題二十九 歐盟簡介及其相關計畫、會議、宣言 211
議題三十 品德教育的再省思 214
議題三十一 法國師資培育制度的演變與啟示 216
議題三十二 芬蘭教育改革與核心價值 219
議題三十三 紐澳多元文化語言教育政策之分析 223
議題三十四 學校人力資源發展 225
議題三十五 PISA之內涵?推動PISA的組織?各國的因應之道? 227
法規部份:相關法規
(一)教育基本法 230
(二)國民教育法 232
(三)教師法 238
(四)師資培育法 245
(五)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250
(六)大學法 253
(七)終身學習法 260
試題部份:鑑往知來─歷屆考題精粹
九十六年度 26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264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265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266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所 267
▲高考三級 269
▲地方特考三等 271
▲地方特考四等 274
九十七年度 276
▲高考三級 276
▲普考 280
▲地方特考三等 282
▲地方課考四等 286
九十八年度
▲高考三級 287
▲普考 292
‧揭開《教育學聖經密碼》之謎 (4)
‧序 (8)
‧導讀 (9)
‧教育行政學考試準備要點 (11)
‧世界各主要國家教育生態重要日誌 (15)
理論部分
第一章 教育行政概論 3
第二章 理性系統模式 10
第三章 自然系統模式 18
第四章 開放系統模式 25
第五章 非均衡系統模式 29
第六章 教育行政領導理論 34
第七章 教育行政組織變革理論 52
第八章 教育行政溝通與動機理論 72
第九章 教育行政決策理論 85
第十章 各國教育行政制度 93
第十一章 教育政策分析 107
議題部分
議題一 學校本位管理(SBM) 123
議題二 組織再造理論 125
議...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