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林新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為教育學術界再次注入一股嶄新的活泉
在這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當下,更凸顯「投資」的重要,和「投資」作對,倒不如作對「投資」、健康「投資」。教育是一種「投資」,但教育投資又和企業投資有所不同。日前有人問我:「養一個小孩要多少錢?」若依商業周刊(2004)的報導:「一千萬教育費打造一個七年級『資優』生」,可見小孩教育投資的可「貴」性,不過最重要的是您想要您的小孩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投資教育,可以促進教育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與經濟成長。總而言之,教育是國家現代化的指標,「窮不能窮教育」。在本書第二章中描述了教育投資的概念與重要性,其提到:「『教育投資』是一種實質性的投資,在知識的轉移過程中,不發生彼消我長的現象,甚至尚有教學相長的功能」。是以,投資教育可對個人或組織帶來有形及無形的巨大效益,為國家社會培育所需之專業人才。
本書作者吳校長炳銅,曾獲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身)初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為一極出色的教育專業人才,其長期投入學校教育行政工作,深入了解教育職場上的事務和生態,學校經營實務經驗豐富,且於大專時代,即開始專研教育經濟相關議題,研究所時更進一步專注教育經濟議題的探究,可謂學有專精。而環視國內市面上有關「教育經濟」方面的專書可說相當少,是以,能見到吳校長繼二年前出版《教育行銷學》一書後,又完成《教育經濟學:基礎篇》與《教育經濟學:進階篇》的巨著,不僅題材新穎,且內容豐富,心中甚感敬佩及欣喜,一方面敬佩吳校長持續寫作的毅力;另一方面欣喜看到教育學術界再次注入一股嶄新的活泉。
《教育經濟學:基礎篇》與《教育經濟學:進階篇》二書融合理論與實務,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進入教育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接著分析教育投資相關議題,最後討論人力資本理論的相關重要內容,可作為教育界人士跨越經濟領域的寶典,相信也能幫助財經人士掌握教育重要概念,更是一般人想同時接觸教育與經濟兩議題的首選讀物。
林天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
共同參與教育經濟學的開發,讓教育更優質、更美好
教育經濟學是一門教育衍生性學科,一方面要從教育的角度去思考經濟的意涵,另一方面也要從經濟的角度來探討教育的議題,要同時兼具兩方面的知識與經驗,才能規劃教育的經濟分析以及經濟的教育分析,並將其融合成為獨特的知識體系,能兼具這樣條件的人並不多,所以教育經濟學的專著並不多見。
本書作者吳炳銅先生不僅兼具教育與經濟學術背景,而且有豐富的國民教育實務經驗,以及大學教學的經歷,是撰寫教育經濟學的最佳人選,而且身體力行完成《教育經濟學:基礎篇》與《教育經濟學:進階篇》的巨著,對於教育經濟學術領域建立有其貢獻,同時也有助於教育實務工作的經濟思維,未來在教育經濟學的領域將占有一席之地。
過去,多數人將教育視為單純的消費,認為教育只有支出沒有收益,此一觀念已經被教育投資的現代觀念所取代。過去許多研究都顯示,教育的投入越多,個人的發展越佳,國家的整體競爭力也越強。近年來,芬蘭教育在國際間的崛起,再次驗證教育是投資的觀點,也指出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的不變定律。
教育既然是一種投資,就必須要計算成本與收益。教育成本與一般企業成本不同,教育成本是一個複雜、變動的概念,有直接的成本,也有間接成本;有具體的成本,也有形式的成本;有目前的成本,也有未來的成本。教育收益也是一樣,有直接、間接、具體、形式、目前、未來的收益,必須確實掌握才能有效分析。加上教育不僅在分析成本、收益而已,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教育效益,這才是教育經濟學的獨特之處。
教育發展會影響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也會影響教育發展,教育機會是否公平是兩者之間關係的重要課題。整體而言,教育機會較少,未來成就也相對受限,所以確保公平的教育機會是大家必須持續努力的目標。同時,在經濟發展萎縮的時候,教育發展也會受到限制,此時教育體系必須以豐厚的人力資本,實施創新經營。
教育經費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經濟面向,教育經費的多寡、結構與教育發展、教育成就之間的關係,向來缺乏系統性的探討。教育經費明顯不足,確實有礙教育發展,但教育經費充足的地區,教育發展不見得就有績效,因為這其間牽涉到教育經營的因素。有效的經營,可以讓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邊際效益,所以在基本的教育經費水準之上,創新經營是決定教育成效的關鍵。
以上教育經濟課題,在《教育經濟學:基礎篇》與《教育經濟學:進階篇》二書中都有理論的探討與實務的分析,閱讀之餘,特別撰寫此序,除了對於作者吳炳銅先生表達佩服之外,也期望教育理論與實務工作者,在《教育經濟學:基礎篇》與《教育經濟學:進階篇》二書的基礎之上,共同參與教育經濟學的開發,讓教育更優質、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