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築師黃健敏策劃,各領域學者負責執筆
以「人人都是公共藝術家」為前提的台灣公共藝術整體紀錄
公共藝術的多元形式與象徵意義,在這樣的時代,不斷有新的風格與定義產生,它的姿態繽紛、語言生動,呈現於我們生活的舞台上。從小至美化的街燈、車站內具設計感的座椅,大至在公共空間內外一切引人注意、歡愉、討論的事物;或者是由一個政治、社會、族群等的共同「議題」、一個計畫案所衍生而出的公共藝術作品,皆在每個城市裡與路過的人巧遇、對話或擦身而過。「空間景觀‧公共藝術」系列是由黃健敏策劃,以都市、場域、形式與論述四個主軸出發的公共藝術叢書系列,其目的在於以生活化的文字,概述今日台灣公共藝術的發展與現況。在本書中,作者胡寶林以二十年來對於公共藝術的觀察,提出其獨特觀點。從公共藝術家不必做化妝師的角度,至設置在社區環境、族群認同等意象的「定點藝術」,他結合當代哲學觀點的省思,試圖推廣一個非泛論的公共藝術新美學:一切都可以是公共藝術的形式,只要能夠透過參與、認同與地緣的互動,既而邁向都市共同生活中的改革與創意,才是具有意義的作品。
作者簡介:
胡寶林
瑞士聯邦工業大學建築碩士,瑞士Form und Farbe實驗藝術學院創作班研究。現任中原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兼院長,中原大學芳鄰成長園社造中心主持人。曾任維也納國立應用藝術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教育部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台北市文化局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及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審查委員。
公共藝術作品包括花蓮市形象商圈〈太陽能圖騰〉(1998)、苗栗泰安梅園國小〈大織布牆〉(2002)、中原大學楓香詩園〈楓果詩球〉(2004)。出版著作則包括《校園空間的社區總體營造》(2004,六合)、《都市生活的希望》(1998,中山文庫)、《住在哪裡》(1994,東華)、《失巷的文明》(1992,業強)、《兒童創造力教育》系列四冊(1986,遠流)等。
目錄
第1章 前言:公共藝術家不必做化妝師
第2章 公共藝術與當代藝術的美學哲學
第3章 都市景觀與城市空間的對話
第4章 公共領域中的公共藝術
第5章 公共藝術的生態文化遠景
第6章 參與式創作的公共藝術
第7章 結語
第1章 前言:公共藝術家不必做化妝師
第2章 公共藝術與當代藝術的美學哲學
第3章 都市景觀與城市空間的對話
第4章 公共領域中的公共藝術
第5章 公共藝術的生態文化遠景
第6章 參與式創作的公共藝術
第7章 結語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