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中華文化,我們就會異口同聲地說道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歷史文化。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活躍在人類的歷史舞臺上,從不間歇。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找不到第二個與我們中華民族一樣悠久而綿延不斷的民族。是什麼因素造成中華民族不停的新陳代謝,保持民族的活力,創造歷史的新章呢?或許是我們--中華民族--看重歷史的關係,使得我們--中華民族--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巨人。
我們的祖先為了把他們在開創歷史期間所得到的經驗與智慧傳授給他們的子孫,於是留下了浩若瀚海一般的歷史書籍。左傳便是其中的一部。
左傳是我們早期歷史書籍中最重要的一部。近代的大學者梁啟超說左傳是「商周以來史界之革命」,又說左傳「實兩千年前最可寶貴之史料」。當代的中國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說:「我認為我們要讀古代的中國史,我們便應該拿這部左傳作我們研究的一個基準」。錢先生還認為如果我們要讀二十四史,便應先讀史記、漢書,然後再讀後漢書、三國志,把這四史讀熟了,其餘就有辦法了:但是,錢先生接著說:「左傳又是讀四史的基準」。左傳的價值由此就不難窺見了。其實,左傳的價值還不僅在於此,我們研讀左傳還能帶給我們「鑑往知來」的歷史智慧,幫助我們處理人間事務。
由於左傳是戰國時代的著作,我們今天的語言文字和當時的語言文字是有相當的差異,自然不容易了解。這本諸侯爭盟記是想作一個通往左傳原典的橋樑,希望閱讀過這本小書的讀者,有朝一日,能夠閱畢左傳原典,窺見中國歷史殿堂的宮室之美、百官之富,同時,吸取先哲先賢的智慧。
這本小書的宗旨,既是想作一個通往左傳原典的橋樑:因此,我就沒有重新改寫左傳上的史事,而選取了一些代表性的史事,翻譯成語體文。由於左傳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大部頭著作,從兩漢以來又有爭辯不休的問題,至今沒有一本較完善的注釋。又受到筆者學力的限制,再加上交稿時間的緊迫,因此,雖然,筆者盡量避免錯誤,但也不敢肯定所有的翻譯全是正確的。對於這些缺失和不完善的地方,尚祈讀者不吝地指示與斧正。
我們讀書,常常是隻言片語啟發了我們的思想,民國初年,學者呂思勉曾經說過:「然學問之道貴自得之(求學問的方法、竅門,自己找到的才是寶貴的),欲求自得必先有悟入處(耍想自己找到方法、竅門,必定是先對於某一個問題、某一道理,能夠了悟,能夠豁然貫通)。而悟入之處,恆在單詞隻義,人所不經意之處,(而常常是單對於某一個問題,某一個道理的了悟,豁然貫通,常常是因為對於一個字義的認識,或一個詞彙的了解所引發的,而是別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此則會心各有不同,父師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這因為心領神會各人與各人不相同,父親不能教給兒子,老師不能教給學生)。」比如說太史公司馬遷作史記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而我們讀史記《蕭相國世家》時卻了悟了太史公所不經意的「功人」和「功狗」。漢高祖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打獵的時候,追逐撲殺野獸、兔子的是狗;而發現野獸蹤跡,指示野獸在什麼地方的是人)。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今天你們各位若能捉住那些逃走的野獸,這只能算是有功的狗)。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至於蕭何發現野獸蹤跡,指示野獸所在,這才算是有功的人)。」而悟出「功人」與「功狗」的不同,而使我們立身行事,出處進退,特別警惕,格外謹慎。雖然這本小書一定有許多缺失和錯誤的地方,但是左傳本身的內容太豐富,左傳本身的情節太精彩,或許讀者仍然能夠獲得其中「鑑往知來」的歷史智慧,或許讀者得著其中「單詞隻義」而有所悟。
最後,借用莊子的「得魚忘筌」、「得意忘言」,與讀者共勉,取吸真理與智慧,放棄符號的糟柏。
作者簡介:
孫鐵剛
民國32年生。台大歷史系、台大史研究所畢,現任政大歷史系教授。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