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宇宙 獻給年輕世代的科學啟蒙
「偉大的發現,並非來自科學家的靈光乍現,而是無數準備累積的成果。」──瑪麗‧居禮
科學家的非凡成就,不只是個人功績,而是建立在其他人的真知灼見上。
光芒萬丈的科學巨人,不只是天生英才,也要面對各種艱難抉擇與考驗。
融合傳記、社會史、科學發明,輕鬆易讀,啟迪人心!
「生命中沒有什麼可怕的事,只有許多事情等待被理解。」
居禮夫人冒著生命危險研究科學,是唯一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經年累月研究自己發現的危險化學元素,因輻射中毒去世,她當年的筆記,直到最近仍殘留放射線,學者專家調閱之前,都得簽署文件,聲明後果自行負責。但是她帶領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研究工作,卻也是她的救星,讓她度過一段又一段灰暗的憂鬱期,並打破十九世紀科學界「女性止步」的限制。她與科學家夫婿皮耶.居禮不求名利,無私分享研究成果,讓放射線走入醫學領域,照亮全世界。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凱瑟琳‧克魯爾 (Kathleen Krull)
美國知名傳記作家,她為青少年撰寫許多人物傳記廣受歡迎,尤其是《科學巨人系列》,融合了傳記、社會史及科學發明,輕鬆易讀,趣味橫生,被公認是一套專為較大兒童所寫的傑出傳記作品,不但深獲各界好評和書評推薦,還囊括各大好書獎項。最近出版的《蘇斯博士的童年》,更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目前住在美國加州的聖地牙哥,你可以到她的網站www.kathleenkrull.com拜訪這位傑出的作者。
繪者簡介
波利斯‧庫里柯夫 (Boris Kulikov)
畢業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戲劇音樂電影學院,1997年起定居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從事插畫、繪畫和戲服設計工作。他以鋼筆墨水插畫詮釋《科學巨人系列》,傳達古典優美的歷史氛圍,美國《出版人週刊》讚譽他巧妙將幽默元素注入事實中,展現出睿智和風趣。他的作品經常刊載於《紐約時報》書評版上,你可以到他的網站www.boriskulikov.com拜訪這位才華洋溢的插畫家。
譯者簡介:
馮克芸 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所、清華大學中語系,曾任天下雜誌出版部副主編、聯合報編譯、遠見雜誌後製作召集人,譯作有《情感行銷的符碼》、《調停者的力量》、《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等十餘冊。E-mail: keyunfeng@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科學教育最佳讀物,專家學者一致好評!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李家維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林陳涌
宜蘭蘭陽女中數學老師 陳敏晧
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媒體推薦:
「這本書擁有令人著迷的開頭,以及宛如談話般的寫作風格……。它以穩定而輕快的步調進行,並加入許多細節,生動的描述那個時代……。庫里柯夫優美而精確的線條插畫非常迷人……」──《學校圖書館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推薦書評
「《科學巨人系列》非常傑出。娓娓道來,引人入勝,配上作者不時勾勒的氛圍,本系列的問世令人驚豔。」――《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推薦書評
名人推薦:科學教育最佳讀物,專家學者一致好評!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李家維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林陳涌
宜蘭蘭陽女中數學老師 陳敏晧
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媒體推薦:「這本書擁有令人著迷的開頭,以及宛如談話般的寫作風格……。它以穩定而輕快的步調進行,並加入許多細節,生動的描述那個時代……。庫里柯夫優美而精確的線條插畫非常迷人……」──《學校圖書館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推薦書評
「《科學巨人系列》非常傑出。娓娓道來,引人入勝,配上...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金牌女孩
斯克勞道斯基(Sklodowski)家族的孩子都很聰明。五個孩子中,不到十五歲就死了的長女,是說故事的天才;有兩個長大後成為醫師;還有一個當了老師。最小的女孩生於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七日,她,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瑪麗.居禮。
瑪麗的波蘭文名字是瑪雅,小名曼雅,出生在教育世家,家族中有多位老師。他們都懷著遠大目標,希望儘可能的學習,以便改造世界。瑪麗在波蘭華沙長大,當時的波蘭人都為了一個確切的目標而奮鬥。
嚴格說來,那時波蘭已經不存在,瑪麗身邊的許多人總是穿著黑衣服,為亡國服喪。波蘭曾經是個大國,一七九五年遭到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瓜分。華沙當時受俄國沙皇的統治,沙皇努力剷除波蘭的語言和文化。起來反抗的波蘭人,有些被流放到偏遠的西伯利亞冰原,從此下落不明;有些被絞死,像瑪麗一個朋友的兄弟,屍體還被吊掛在原地長達數週,以示警告。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波蘭人,不願意在勞動營中被人擺布或受刑罰,都選擇離開波蘭。法國巴黎於是成為一心想要復國的波蘭人的天堂。
瑪麗的父親華迪斯洛.斯克勞道斯基(Wladyslaw Sklodowski)曾經受過科學工作的訓練,但是沙皇禁止波蘭人在實驗室工作,又被懷疑是民族主義分子,只能屈就職位不穩定的數學及物理教師工作。
瑪麗的母親布洛妮絲拉華(Bronislawa)受過良好的教育,這在當時很少見。她從華沙最頂尖的私立女子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在工作,最後還當上校長。讓五個孩子都接受一流教育,是她最重視的事;她甚至讓孩子知道,在學校表現得愈好,愈受母親的喜愛。
斯克勞道斯基家族原是波蘭貴族,雖然失去土地和財富,但仍然熱愛文化。他們認為,擁有物質財產,還不如為了某個目標而犧牲。有五個兒女要撫養的布洛妮絲拉華,放下貴族身段,親自操持家務。她買了一些合用的工具,無師自通的學會補鞋、製鞋。對瑪麗來說,母親是「家中的靈魂」,真正的女英雄。
瑪麗還小時,就會爬進父親書房,研究牆上記錄氣壓及天氣變化的晴雨計。幾年後,她對父親鎖在玻璃書櫥裡的物理儀器更加著迷,那裡有亮晶晶的玻璃試管、各種天平,還有一架偵測電荷的驗電器。
瑪麗第一次朗讀故事書時才四歲,哥哥姊姊大為吃驚。這可把她嚇哭了,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呢。她整天在兄姊身邊打轉,自己學會讀書識字。不久,就開始幫哥哥姊姊做數學作業。
就在那一年,厄運降臨了。母親染上當時無藥可醫的肺結核,咳嗽聲傳遍整個屋子。為了怕傳染給子女,她不再親吻或擁抱孩子。每當瑪麗想擁抱她,她會舉起一隻手擋住。她必須經常離開家,到山區的療養院靜養。(當時的人認為,新鮮空氣和安寧環境,對病人有幫助)長女柔席亞(Zosia)那時十一歲,偶爾會跟著去照顧母親。
瑪麗八歲時,柔席亞罹患斑疹傷寒,那又是一種無藥可醫的絕症。不久,柔席亞就去世了。柔席亞的早逝,對整個家庭是重大打擊,當時身體已經很虛弱的母親,尤其無法接受。兩年後,瑪麗穿著亡姊留下的外套,參加母親的喪禮。
那以後,瑪麗深深陷入重度憂鬱中。憂鬱症在她的一生中,曾經多次來襲,她對付的辦法就是完全拒絕表露情感。她幾乎不說話,整天埋在書堆裡,把全付心思都放在特定題材上。
家境愈來愈困難後,瑪麗的父親華迪斯洛在家中設置一所私塾。家裡擠滿了男孩,有些學生還寄宿在家裡。瑪麗睡在客廳,總是要等到所有的人都上床後,她才有寶貴的時間做功課。然後,隔天早上六點鐘,瑪麗就得起床, 幫忙準備二十人份的早餐。或許是因為強迫自己保持忙碌的緣故,她的憂鬱症後來終於消失了。
瑪麗迷上了學習。她把父親當作自己的百科全書,無論什麼問題,他都答得出來。在父親的教導下,瑪麗認識了那個看不見的宇宙。任何事情,父親都可以拿來說說人生的道理,或進行機會教育,連在林間散步也不例外;在登山途中觀賞落日,就是一堂天文課。華迪斯洛善用遊戲和娛樂時間來教學,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會花幾個小時,玩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積木,學習地理或演出歷史上的戰役;孩子大一點以後,他們會從雜誌上剪下一些圖片, 為歷史課做拼貼畫。每週六晚上,孩子們一起聆聽華迪斯洛朗讀文章,多半是英國知名作家狄更斯的小說。
華迪斯洛也教導孩子抗拒俄國人統治的小點子。「最重要的是,」他說,「記得你是波蘭人。」每天早上,瑪麗和最要好的朋友凱夏兒在上學途中,都會朝廣場上一尊令人痛恨的俄國紀念碑吐口水。一八八一年,俄國沙皇受到恐怖分子的炸彈攻擊而身亡,瑪麗和凱夏兒在教室裡, 高興得跳起舞來。
學校裡的波蘭籍老師藉著一套祕密教材,灌輸學生民族自尊心。「植物學」其實上的是波蘭歷史,「德語課」其實教的是波蘭文學。一旦有俄國官員來訪,就有人搖鈴示警,學生會把官方禁止的波蘭語課本換成俄語課本。瑪麗一向是班上的明星學生,經常得在她所鄙視的俄國官員面前背誦。由於必須壓抑情緒,不能顯露自己的真實感受,讓她氣得「幾乎抓狂」;也因此,她變得很會在必要時掩飾自己的情緒。以平和冷靜的外表來面對外界,成了她一生的習慣。
瑪麗十五歲時已經滿懷理想。她皮膚細緻,有一頭不聽話的金色捲髮,灰色眼珠帶著銳利的眼神。她以神氣的姿態掩飾自己的羞怯不安,讓某些人退避三舍。雖然會說五種語言,但是她從來不擅長和人閒聊。
中學畢業時,瑪麗獲得夢寐以求的金質獎章。她很高興的拿給父親看,但是這根本就在父親的預料中。瑪麗難過得把獎牌丟到床上,憂鬱症再度來襲。
父親警覺到她的情緒不對,把她送到鄉下親戚家。大自然的景色讓她獲得了滋養,親戚家裡也充滿書籍、音樂與藝術氣氛。幾個古怪的嬸嬸會抽菸,愛穿長褲,也很會做生意;叔叔則是天賦異稟的小提琴家。有個姑姑曾經上過瑞士的大學;一個堂哥是化學高材生。在鄉下的那幾個月,是瑪麗一生中唯一不需要照顧別人、肩頭上不必承擔重擔的日子。她終於放鬆的享受生活,跟同齡的朋友駕著馬拉的雪橇,經過一戶戶人家,跳著狂野的馬厝卡舞,甚至還把她那雙紅鞋跳壞了。她還會騎馬、看「荒謬的小說」、畫素描,讓自己的腦袋休息了一年。她愉快的寫道:「我真不敢相信有幾何或代數這種東西。」
她偶爾也會惡作劇,但就算是惡作劇,也富有科學實驗的精神。她會改換一個變數來測試某個理論,例如,有個親戚每頓飯都要喝下一整壺牛奶,瑪麗於是決定每天在壺裡多加一點水,把牛奶稀釋,看他會不會注意到。最後在瑪麗的大笑下,那個親戚才發現這件事。還有一次,這個親戚又被耍弄了。當時,瑪麗和幾個堂兄弟姊妹,把這位親戚井井有條的房間弄得翻天覆地,他們在屋頂的橫梁上釘了許多大釘子,把他的桌、椅、床、鞋子都掛上去, 然後躲在附近,等著他開門進房。
像瑪麗這樣聰明勤奮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十六歲那年拿來閒晃,現在看起來似乎令人意外,但在當時,她已經到了波蘭女孩受教育的終點。她的哥哥即將進醫學院,家裡的錢都要供哥哥讀書。波蘭的大學不收女生,不管她得過多少獎牌。一年的閒晃,讓她對人生有一些思索:她不想當寄生蟲,希望對社會有所貢獻。但是要如何貢獻?那是一段令人徬徨困惑的時光。面對非常有限的選擇,她仍然堅定的告訴自己:「我對自己懷抱希望,希望未來不會一事無成。」
回到華沙,她當了老師,藉著參加一個祕密組織,繼續學習。一群波蘭女性成立了一所地下大學,由於必須不時更換上課地點,以免被俄國警察偵察到,因此這所學校稱為「流動大學」,約有上千名女性前來上課。瑪麗在那裡遇到許多跟她一樣企圖心強烈、渴望受教育的女性。她開始展開自我教育課程,廣泛閱讀科學、政治及文學書籍,同時畫寓言故事、寫詩,還辦了一份地下科學雜誌。
當時的社會崇尚科學與工業,這些學科被原本喜愛文學和哲學的波蘭貴族視為太過實際。瑪麗跟許多年輕人一樣,很欣賞發明「實證主義」這個詞的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實證主義者認為,科學與技術的進步,是改善社會的唯一途徑;憑直覺感知及沉思的知識,已經不符合潮流。於是,科學方法蔚為流行。科學家運用觀察、檢驗和測試等方法,來證實各種理論。波蘭的實證主義有一個特殊見解:解救波蘭之道,是接受教育和勤奮工作;致勝的最佳武器不是軍事力量,而是教育。
瑪麗非常不認同孔德有關「女性天生資質較差」的主張,相反的,她相當重視當時波蘭女作家奧若什科娃(Eliza Orzeszkowa)在作品中所說的:「女性擁有和男性一樣的學習及求知的權利。」
十七歲時,瑪麗還沒有將研究方向聚焦在某個特定領域。她的興趣廣泛,文學、社會學及科學,包羅萬象。但是她已經開始考慮專攻生物學或醫學,或用那些鎖在父親玻璃櫥內的儀器,來破解化學元素的奧祕。
她要如何才能破解那些奧祕,有誰會幫助她呢?
第一章 金牌女孩斯克勞道斯基(Sklodowski)家族的孩子都很聰明。五個孩子中,不到十五歲就死了的長女,是說故事的天才;有兩個長大後成為醫師;還有一個當了老師。最小的女孩生於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七日,她,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瑪麗.居禮。瑪麗的波蘭文名字是瑪雅,小名曼雅,出生在教育世家,家族中有多位老師。他們都懷著遠大目標,希望儘可能的學習,以便改造世界。瑪麗在波蘭華沙長大,當時的波蘭人都為了一個確切的目標而奮鬥。嚴格說來,那時波蘭已經不存在,瑪麗身邊的許多人總是穿著黑衣服,為亡國服喪。波蘭曾經是個大國,一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金牌女孩
第二章 約定
第三章 磁力
第四章 放射線夫婦
第五章 傳奇開始
第六章 聲名大噪
第七章 震驚
第八章 難堪──在全國面前
第九章 戰爭女英雄
第十章 居禮夫人
第十一章 天才基因
第十二章 她如何改變世界
附錄
本書相關人物介紹
居禮夫人年表
前言
第一章 金牌女孩
第二章 約定
第三章 磁力
第四章 放射線夫婦
第五章 傳奇開始
第六章 聲名大噪
第七章 震驚
第八章 難堪──在全國面前
第九章 戰爭女英雄
第十章 居禮夫人
第十一章 天才基因
第十二章 她如何改變世界
附錄
本書相關人物介紹
居禮夫人年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