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以降不管是描寫「鄉土體驗」或描寫「鄉土意義」的文學作品,均可說明「鄉土」書寫與「鄉土」語境的嬗變攸關。本書名之為「新鄉土」,除了是從「線性時間」的概念而發,也就其來自時空結構背景下的「書寫新貌」而定義,藉此概括九○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總體現象。全書的論述重點,在於探勘新鄉土於承續與衍異中的書寫新貌,因此,「鄉土」不僅將成為本書的研究對象,也將作為一個新的理論視角,嵌入台灣文學史之中,藉資考察作家所含藏視野與策略的書寫現象。
作者簡介:
臺灣澎湖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曾應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山大學中文系聘為兼任助理教授,現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專業研究為台灣文學、現代小說、文學理論與批評等。二○○五年以論文〈試析白先勇《孽子》追逐的永恆家園〉獲賴和文學奬。專著有《臺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現代文學鑒賞與教學》等。此外,並發表二十餘篇論文於國內重要學術期刊,如〈「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中外文學》)、〈故事與解釋──論李喬短篇小說中開放性與遊戲性的寫本符碼〉(《文與哲》)、〈從《左傳》中的夏姬鏡像開展複調式多聲部的文化闡釋〉(《政大中文學報》)等等。
目錄
本書目錄:
李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鄉土」作為一種文學類型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範疇
一、問題意識
二、研究範疇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
一、文獻探討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臺灣新鄉土小說的論述與形構
第一節 鄉土書寫的嶄新與多元
第二節 臺灣「鄉土」語境的詮釋脈絡
第三節 投射一個時代與世代的想像:感覺結構的差異
一、穿梭時間的憂悒鄉土書寫
二、怪力亂神的異質鄉土書寫
三、浪蕩荒蕪的頹廢鄉土書寫
四、山海交響的自然鄉土書寫
第四節 「現代經驗」與「內在家園」的差異感
第三章 新鄉土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臺灣新鄉土小說的三種敘述模態
第一節 「主題化」或「問題化」的鄉土書寫概念演繹
第二節 新鄉土小說中空間圖式化的三種敘述模態
一、童話故事裡的異想國度──鄭清文《天燈.母親》與甘耀明《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二、地域鄉情中的時間意識──黃春明《放生》與童偉格《王考》
三、行遊路線上的地圖學誌──朱天心《古都》與許榮哲《ㄩˋㄧㄢˊ》
第三節 新的地域美學書寫文類
第四章 對鄉土小說焦距的微調與校準:論黃春明《放生》與鄭清文《天燈.母親》的後農村書寫
第一節 世變與時變中的鄉土──朝向一個小說世界
第二節 詮釋與解說──後農村書寫的細讀
一、鄉野表演者身份的轉換──以老人、小孩組構的新鄉土居群
二、作為集體性整合的公共空間──廟庭與售票口
三、烏托邦話語的呈現──新鄉土的異境書寫
第三節 關於「後」之意義的註記
第五章 新鄉土小說中的空間與地方:以花蓮鄉土小說的書寫樣貌為例
第一節 花蓮地景的構成與演出
第二節 「內在者」介入式的景觀意識──林宜澐小說中巡境遊觀的知覺空間
一、景觀經驗的演化:巡境與記憶
二、鄉鎮的耳語與傳奇:政治寓言
第三節 人地的同源同構──吳豐秋小說中標誌村群屬性的象徵空間
一、鑄造後山人的村群屬性:認同與差異
二、庇護與瞭望的景觀詩學:奉茶棚與後山日出
第四節 符號化的大地經驗──廖鴻基小說中人我關係的存在空間
一、位置和距離的意義:接近或疏遠
二、空間與特性:存在的立足點
第五節 文學空間的結構與意義
第六章結 論:凝視鄉土世界的現代情懷
第一節 新鄉土小說的文體建構與觀念形態
第二節 鄉土小說的現代性進程
引用書目
本書目錄:
李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鄉土」作為一種文學類型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範疇
一、問題意識
二、研究範疇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
一、文獻探討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臺灣新鄉土小說的論述與形構
第一節 鄉土書寫的嶄新與多元
第二節 臺灣「鄉土」語境的詮釋脈絡
第三節 投射一個時代與世代的想像:感覺結構的差異
一、穿梭時間的憂悒鄉土書寫
二、怪力亂神的異質鄉土書寫
三、浪蕩荒蕪的頹廢鄉土書寫
四、山海交響的自然鄉土書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