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誰,人們總是到了人生終點站時,
才會開始想尋回自己曾失去過的自由。
○ 本書所收錄之短篇小說〈驛路〉,由知名文學作家、劇作家向田邦子執筆改編為電視劇本,此為兩位「日本國民作家」畢生唯一一次的合作。
○ 〈白之闇〉、〈搜查圈外的條件〉、〈驛路〉、〈偶數〉等皆數度被改編為電視劇,並獲得觀眾的喜愛與好評。
○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顆星高度評價
日劇迷同聲激賞:
「──看到最後,什麼詭計都不重要了,主角們低沉的苦痛,盡如此令人心碎……」
HEERO、WIZ、心戒、余小芳、偉士牌 鍾愛推薦
高更:「人是為了孩子而犧牲的存在,而這些孩子又為了他們的後代而犧牲,這愚蠢的情況永遠周而復始、沒完沒了。如果所有的人類都如此盲目地為子孫後代而犧牲,誰來創造藝術和美好的人生呢?」
〈驛路〉自銀行退休的小塚貞一,獨自離家踏上了旅程。他的妻子於其失聯許久後,向警方提出了失蹤協尋的請求。經調查發現,小塚這一次的旅行似乎別有目的……
【本作於1982年、2009年等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2009年松本清張百歲誕辰同名特別劇,由役所廣司、深津繪里主演。】
〈白之闇〉信子的丈夫前去北海道出差數日後行蹤不明,極度不安的她前去向丈夫的堂弟求助,不料堂弟竟說了讓信子無法面對的事實……
【本作於2005年、1996年等多次改編為電視劇,2005年由米倉涼子所主演。】
另收錄〈搜查圈外的條件〉、〈小官僚的抹殺〉、〈卷頭句之女〉、〈誤差〉、〈偶數〉之短篇傑作,以及融入松本清張對「邪馬台國爭議」的獨特創解之〈陸行水行〉。
作者簡介:
松本清張(1909-1992)
生於小倉市(今日本北九州市小倉北區)。於從事過工友、印刷工人等各式行業後,進入朝日新聞西部總社工作。四十一歲時以《西鄉紙幣》參與小說甄選,獲直木賞之提名。一九五三年,以《某「小倉日記」傳》榮頒芥川賞。一九五八年所發表的代表作《點與線》為推理小說注入了「社會派」之新風。其畢生致力於寫作活動,作品題材廣泛,書寫時空橫跨古今,代表著作有《埋伏》、《黑色畫集》、《共犯者》、《日本的黑霧》(以上皆由新雨出版)、《眼之壁》等。
譯者簡介:
燕熙
於淡江大學畢業後,赴日本學習日語,現從事與數字相關工作。學習日語純屬興趣,偶爾藉出差前往日本行遊。閒暇時喜愛閱讀及寫作,譯有《一億五千萬之戀》、《黑色畫集2》、《遙遠的斜影之國》、《共犯者》(以上皆由新雨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讀來平靜,就像是敘述著我們身邊誰的生活一般,但是,這看似平淡的敘述文字,累積起來,居然建構起一種氛圍,又似諄諄教誨、又似耳提面命,『千萬要記得這些事情啊!』這樣的親切感。對照時下偏重故事性的小說,松本清張的作品,尤其是短篇作,就是有一種淡淡的感染力,悄悄地將重要的事情傳遞給所有的讀者。平靜的力量,在松本清張的小說中展露無遺。」
──WIZ台北城邦書店店長
「松本清張的作品被日本無數次的影像化,他筆下的登場人物,經過縝密的構思,角色的成長背景、職場社會的存在感、被壓抑的自由意識,令人不自覺地陷入,最終投以不勝唏噓之嘆。懸疑的劇情裡映透出人性的貪、悲、畏、妒,事件致生的因果,與各個人物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緊緊相扣,詳實明晰的時代考究,峰迴路轉的故事布線,抓住讀者的目光,更引發影像工作者想用畫面呈現出文字意境的衝動。他的文字帶有豐富的社會經歷與精闢的人性剖析,使得你我對故事存在多重的共鳴與反思。」
──WISPA偉士牌電視筆記
「也只有松本清張,才能以理性冷筆凝冱住昭和時代男人抑鬱堅忍的無聲哀鳴,刻畫出平凡遠長的人生路上,為著家庭與妻小,一肩挑起責任、邊忍邊挨的掙扎身影。而後在時代即將結束的驛路前頭,為這群時代洪流衝擊下只求生存而無自由的男人們,譜寫出滄桑孤淒的無奈輓歌。」
──心戒 MLR推理文學研究會成員
「由於日常生活失序、失衡而讓扭曲、不安的情緒逐日成形,在事件尚未爆發之前,附著於人心的負面情感悄聲隱匿於陰暗幽微的檯面底下,緩緩流動及擴散的速度令人毫無所覺。發端自你我生活的尋常小世界,清張以簡潔敏銳的標題畫龍點睛,搭配淺顯樸實的運筆揮灑成文,設計出短小流暢的情節內容;或政治、或社會、或家庭、或個人的問題,在人心變形的情形下,從平靜無波漸次走向顛簸傾頹,終至偏離道德而導向無可挽回的罪惡地帶,於是幻滅,於是崩毀。」
──余小芳 暨南大學推理同好會顧問
名人推薦:「讀來平靜,就像是敘述著我們身邊誰的生活一般,但是,這看似平淡的敘述文字,累積起來,居然建構起一種氛圍,又似諄諄教誨、又似耳提面命,『千萬要記得這些事情啊!』這樣的親切感。對照時下偏重故事性的小說,松本清張的作品,尤其是短篇作,就是有一種淡淡的感染力,悄悄地將重要的事情傳遞給所有的讀者。平靜的力量,在松本清張的小說中展露無遺。」
──WIZ台北城邦書店店長
「松本清張的作品被日本無數次的影像化,他筆下的登場人物,經過縝密的構思,角色的成長背景、職場社會的存在感、被壓抑的自由意識,令人不自...
推薦序
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松本清張,一九○九年出生,一九九二年去世。
在日本,有許多松本清張迷;在台灣似乎也有不少讀者;松本去世以後依然如此。
作家松本清張一生經歷許多波折。從少年時代開始,青年時期以至四十四歲前後,長期過著辛酸的日子。
家裏貧窮,父親沒有固定職業;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學校教育已十分普及,松本清張只能在小學高等科(初中前期)畢業,接下來就要工作養活自己。
松本清張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北九州一家電器公司充當工友,幹不到三年就因公司倒閉而失業。十九歲那一年,由於母親的堅持而進入一家印刷廠當學徒,從此在印刷廠工作了九年。二十七歲結婚,婚後一年離開印刷廠,擔任「朝日新聞社」九州分公司的約聘人員,從事廣告相關業務,六年後才成為正式職員。一九四三年(三十四歲)十月,由於戰況趨於激烈,松本清張被徵召入伍,不久被派遣至朝鮮半島參戰,擔任衛生兵。一九四五年十月,因戰爭結束而返回九州,並幸運地復職回到報社。由於家中連續多了三個小男孩,生活負擔沉重,松本清張不得不利用下班時間仲介買賣掃把。一九五○年十二月,小說〈西鄉紙幣〉得了《週日朝日》徵文比賽的第三名,自幼喜好文學的松本清張初試啼聲時己四十一歲。家境的困頓,使松本清張忙於柴米油鹽,大志難伸。
可是,正如台語俗諺「大隻雞慢啼」,四十歲以後才正式登上文壇的松本清張,在一九五一年,作品〈西鄉紙幣〉成為「直木獎」後補,一九五三年獲得「芥川獎」。從此,松本清張爆發性的寫下無數精采作品。作家森田誠一統計過松本清張四十歲以後的寫作生活,認為松本每餐的吃飯時間只花一分二十秒,上廁所則只花十幾秒。(《太陽》,一四一期)
回憶起困頓中的執筆活動,松本清張如此描述著:「〈某「小倉日記」傳〉草稿撰寫時期正逢盛夏,我家住在兵工廠宿舍,共有三個房間分別是六、四點五以及三個榻榻米大小。妻子和四個小孩睡在隔室的蚊帳裏;另一室是老父母的房間。我揮著一把圓扇子,邊打蚊子,邊寫稿。偶而跑到昏黑的廚房裡去喝水。」(《半生記》)
四十年後,建立起自己的文學王國以後,松本清張已經充滿了自信,也奠定了文壇地位。某次,接受《產經新聞》記者訪問時,回答自己的生活步調:「我跟你們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不相同。別問我幾點就寢、幾點起床一類無聊的問題!」作家也清楚的指出:「我個人不和其他作家交往,一切只在乎我自己。」(一九九二年八月六日《產經新聞》)
沒有人能夠理解四十歲以前的空白,何以變成四十歲以後的百花齊放般的絢爛!作家松本清張的成就令人感到訝異!
從第一本歷史小說《西鄉紙幣》開始,松本清張寫了不少歷史小說;《無宿人別帳》、《佐渡流人行》、《天保圖祿》、《私說、日本合戰談》、《西海道談綺》、甚至還有學術氣氛濃厚的《日本黑霧》、《現代官僚論》、《昭和史發掘》、《古代史疑》、《清張通史》。
在一般創作方面,松本清張的深入耕耘也有相對的收獲。一九五二年創作了《某「小倉日記」傳》以來,不斷有新作品發表,甚至一年中有好幾部作品付梓。《斷碑》、《黑地之繪》(新雨出版)、《波之塔》(新雨出版)、《深層海流》、《象徵之設計》、《絢爛流離》、《獸徑》、《岸田劉生晚景》、《砂漠之塩》、《首相官邸》、《小說、東京審判》、《風之氣息》、《日本改造法案》、《空之城》、《眩人》、《迷走地圖》、《兩像、森鷗外》、《草之徑》。
在推理小說方面從質和量加以評價,絕對不輸於專業推理小說作家。自一九九五年發表〈埋伏〉(收錄於《埋伏》中,新雨出版)起,不斷出精彩創作:《點與線》、《眼之壁》、《零的焦點》、〈天城山奇案〉(收錄在《黑色畫集2》中,新雨出版)、《霧之旗》、《砂之器》、《球形荒野》、《影之車》(新雨出版)、《D之複合》(新雨出版)、《中央流沙》(新雨出版)、《黑色樣式》、《火之路》、《黑色圖說》、《黑色線刻畫》、《禁忌連歌》、《霧之會議》等……。
四十年的創作,當你前往北九州市「松本清張紀念館」親眼看到松本清張著作第一版的封面全部呈現在眼前時,必定會自內心發出讚嘆和敬佩:偉大的作家──松本清張。
這背後,一生中沒有比較像樣職務的父親對松本清張還是產生影響的,不得志的父親,在冬天夜晚,手棒《太閣記》(豐臣秀吉傳)等小說唸給他聽,不僅引起對文學的興趣,也使松本清張擁有小小的幸福感。十五歲,有了一份工作以後,讀遍「春洋堂」、「新潮社」等文學書籍,特別是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絕不遺漏。
思維格局極大的松本清張,四十歲以後正式進入專業寫作,為了彌補過去的不足,開始大量閱讀資料、史料。日本神保町,「一誠堂書店」(舊書店)一位經理說,松本清張往往一天之中打好幾次電話找書。在沒有手機的那個年代,出差時也輾轉打來電話。當然,松本清張早已跑遍日本全國各地;外國方面,包含歐洲各國,美國、加拿大、阿拉斯加、中東各國、印度,以及包括北韓在內的亞洲各國,松本清張都設法親眼目睹、親自體驗。例如《沙漠之塩》撰寫期間跑遍埃及、黎巴嫩、敘利亞;而《霧之會議》更涉及英國、法國、摩洛哥、義大利、瑞士等國。
松本清張文學的價值,當然不單純只是作品數量的龐大而已。
最先出現文壇的《西鄉紙幣》,以「叛軍」西鄉隆盛發行的鈔票做為象徵意義,深入探討入日本社會現狀及發展。簡單的說,松本清張的作品一開始便建立了自己的風格;也許,他累積起來豐富無比的社會經驗成為創作的養分。
在推理小說方面,改編成電影的《砂之器》,與原作情節顯然有些出入。然而,松本清張依然藉由不同形式而切入社會問題。換句話說,不論歷史小說、推理小說,松本清張的原點是一致的。
對日本讀者而言,作家松本清張觀察下的森鷗外、菊池寬、岸田劉生這些近代人物,呈現了另一番面貌。甚至從「昭和史」和古代史,松本清張也充分發揮其獨特又具有指針般效果的文學教材,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金字塔」(有馬學)。
最近出版的《清張‧戰鬥作家》(藤井淑禎)認為松本清張繼承了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菊池寬的寫作技巧,又不斷挑戰純文學「私小說」領域,因此而建構起松本文學的豐富領域。
作家松本清張在青年時代曾因為窮困而考慮自殺,也想一個人離家出走:
「我想逃脫背負家庭(父母)責任的狀態。那時候,父親也好、母親也好,幾乎都依賴著我;因此我變成被束縛著、動彈不得。我真想逃離不能自由呼吸的困境。」(一九六二年四月《婦人公論》,人生特集)
檢視松本清張留下的龐大無比的作品,足以證明困頓時代裏,他儲存的智慧和能量,是多麼可觀。吾人閱讀松本清張文學作品時,或許更值得參考,思考。
本文作者簡介──
林景淵,早稻田大學畢業,筑波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博士。著有《讀書物語》,譯有:《知識誕生的奧秘》。目前在《明道文藝》連載〈日本經典文學家傳記〉。
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松本清張,一九○九年出生,一九九二年去世。
在日本,有許多松本清張迷;在台灣似乎也有不少讀者;松本去世以後依然如此。
作家松本清張一生經歷許多波折。從少年時代開始,青年時期以至四十四歲前後,長期過著辛酸的日子。
家裏貧窮,父親沒有固定職業;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學校教育已十分普及,松本清張只能在小學高等科(初中前期)畢業,接下來就要工作養活自己。
松本清張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北九州一家電器公司充當工友,幹不到三年就因公司倒閉而失業。十九歲那一年,由於母親的堅持而進入一家印刷廠...
作者序
用「清張之眼」透視大千社會的萬華鏡
喬齊安(Heero)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摘自(宋)陸游 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驛路》是新雨出版社出版的松本清張作品選第十八冊,翻譯自新潮文庫出版的松本清張傑作短篇選第六冊《駅路》,共收錄八個短篇故事,分別為〈白之闇〉、〈搜查圈外的條件〉、〈小官僚的抹殺〉、〈卷頭句之女〉、〈驛路〉、〈誤差〉、〈偶數〉、〈陸行水行〉。
二○○九年是社會派推理大師松本清張的百歲冥誕,因此各家電視台紛紛推出他的名作影像改編。清張的作品其實一直都有陸續的影像化、重製化,但去年拍的片不僅多,也卡司堅強、聲勢浩大,其中幾部更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血,像名作《點與線》(一九五八),製作單位特別搭建了現在已不存在的月台,擬真表現出當時的場景;而新雨日前出版的《中央流沙》(一九六八)還特地出外景到中國桂林拍出絕美的山水,以及邀請到寶塚明星和央ようか演出……等。
去年在這波熱潮下推出的松本清張推理特別篇分別為《疑惑》、《黑色奔流》、《中央流沙》、《火與汐》、《顏》,以及本書表題作《驛路》。接下來預計要推出的,還有《山峽之章》、《霧之旗》和《書法老師》,的確是令粉絲們興奮雀躍的「清張祭典」。
在這波紀念影劇中,只有少數保持了原作的背景時代,其他大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改編,以貼近現代觀眾的生活與思考方式。日劇改編的好壞,跟是否加入現代化元素沒有太大關係,重要的是它是否能保留原作的精髓,把其中清張刻畫的「人性」部分表現出來。而《中央流沙》與《驛路》或許就是最鮮明的一個對比,《中央流沙》將時間改置於二○○九年的當下,《驛路》則保留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昭和六十三年十一月底,因此或許也是最「忠於原味」的一部改編作品。
〈驛路〉原於一九六○年《週刊毎日》八月七日號連載,並於隔年十一月出版的短編集《驛路》收錄之表題作出版。作為清張的名作之一,過去已四度影像化上映(一九六二、一九七七、一九八二、二○○九)。最特別的,是在一九七七年版本中,由「大和民族的張愛玲」,名編劇家與小說家向田邦子撰寫腳本,這也是兩位大作家生平的唯一一次合作,松本清張甚至也特別在該劇中演出雜貨店的老闆一角,可見得其重視程度。
而去年富士電視台播映的日劇特別版《驛路》,於四月十一日晚間九點放送,是一九七七年劇本的重製版,由役所廣司(飾刑警呼野)、深津繪里(飾福村慶子)等重量級演員演出。該故事敘述剛退休的銀行營業部長小塚貞一,某一天離家後失蹤,卻找不到其失蹤理由。但當揭曉其原因時,卻為其悲哀與無奈感到傷感。
清張創作〈驛路〉時年五十一歲,或許正是感受到退休男子沉重心情的時刻。在本作中以小塚家中蒐藏的高更畫作,巧妙比喻了他的心境。法國名畫家高更為了所愛的藝術與歐洲的上流階級生活訣別,隱居大溪地。他說:「從現在開始,我要一個人不停的創作。」而他在傳記中的名言:「人是為了孩子而犧牲的存在,而這些孩子又為了他們的後代而犧牲,這愚蠢的情況永遠周而復始、沒完沒了。如果所有的人類都如此盲目地為了子孫後代而犧牲,誰來創造藝術和美好的人生呢?」雖然自私,卻正是藝術家該有的一種狂放氣質。
小塚正是從高更的理念中尋求解脫。一個辛勤工作四十二年的男人,在臨近終點的人生驛路上,想要從長久的煎熬忍耐的生活中解放、能夠隨心所欲的旅行,尋回那些曾經失去過的自由。他的心願有否達成,就交給各位自行閱讀結局。然而,清張藉呼野刑警之口,最後所抒發的心情,卻也是令讀者印象深刻的。「高更有畫,而小塚先生是用喜歡的女人代替畫,但是啊,像我呢?什麼也沒有。因為什麼也沒有,只有忍耐著度過殘餘人生、別無他法,只能一直忍耐下去啊!」對年齡尚輕的我與北尾刑警而言,還無法深刻體會這樣的心情。但這樣的孤獨男子形象,在清張作品中並不罕見,似乎也反映了他自身孤寂的心理狀態。兩位姐姐早年夭折,使清張成為家中獨子,獨自承擔家中經濟負擔。寫作更是個孤獨的行業,加上他的起步晚,也無暇與其他作家交際應酬,一心專注在自己創作上。歷經多年甘苦,或許小塚與高更,恰恰是清張當時的心情寫照。雖然同為一條驛路,但與詩人陸游「愉悅返京」的心情相比,清張的驛路,乃無比無奈的啊!
在日劇特別版《驛路》中,向田邦子的腳本讓這部短篇作品變得更為出色。向田不走激情路線,而是擅長處理這種在平靜之下、暗藏著澎湃暗流的細膩情感。《驛路》的劇情走來平淡,看似略嫌沉悶,但最後一幕中情婦慶子與小塚之妻百合子同處一室的悲哀場景,那令人窒息的沉默、被壓抑的激情,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心痛,以及心動。而對於清張原作僅簡單提及的犯罪者動機,經由向田的妙筆,也帶給讀者一種能夠「感同身受」的傷感。所謂的愛情是什麼形狀?慶子與她的表姐好子各自有不同的詮釋,這樣的自信或自卑是她們的錯?還是芸芸眾生皆無法逃避的業障?是值得讀者細細咀嚼、品味的。
配合日劇特別版《驛路》的播映,去年新潮社也再次出版了松本清張與向田邦子共同著作的《駅路/最後の自画像》,清張的原作與向田的補完構想合而為一,加上關係者們的精闢解說,亦是部清張迷不可錯過的作品。
本作的的第一個短篇〈白之闇〉,於一九五七年《小説新潮》八月號連載。觀光勝地十和田湖美景、劇情的意外性、宛如白色宇宙的濃霧中,景與情的絕妙融合,讓本作廣受編劇與觀眾喜愛,至今已八度改編影劇上映(一九五九年兩次、一九六一、一九六二、一九七七、一九八○、一九九六、二○○五)。雖然沒有警察角色,卻是篇正統的推理小說。
〈搜查圈外的條件〉於一九五七年《別册文藝春秋》八月號連載。描述為妹妹復仇的男子策畫長達七年的完全犯罪,也就是讓自己完全淡出嫌犯搜查圈的範圍內,卻在最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功虧一簣。本作於一九五九、一九八九年兩度改編影像化,是一篇出色的倒敘推理傑作,也入選「清張之女」宮部美幸精選的清張傑作選中。
〈小官僚的抹殺〉為一九五八年的作品。對讀過之前恰好同由筆者撰寫推薦序的《中央流沙》之讀者來說,絕對是感到相當熟悉。這部作品正是《中央流沙》的前身,同樣描述昭和二十X年的農林省砂糖弊案中,擔任收錢工作的課長在出差途中「意外」身亡,使警方失去關鍵證人而再也無法突破案情的社會事件。清張運用第一人稱的筆記式記述,直接了當地發出不平之鳴:「為了不造成上級的困擾而自殺,這種心理我實在無法理解。……通曉政府機關實務的小官僚們,他們依舊會不停抱著屬於他們『出世』的小小夢想。當機會到來時,總有一天會變成上司和業者間交易的俘虜,然後被追逐到無法拒絕那壓力之處,遭名為「恩義」與卑屈的義務感給綑綁。他們就像一直被風吹得微微搖晃的柔弱小草。」本作可歸類於清張的近現代史研究,如同他挖掘出的「帝銀事件」、「二二六事件」等「日本的黑霧」般,這起貪污弊案也成為清張針貶的力作,而他對此案的重視,自然也在八年後以小說版本再次登場的《中央流沙》可以見得。
〈卷頭句之女〉,一九五八年七月連載於《小説新潮》,同樣入選宮部美幸精選的清張傑作選中,與〈白之闇〉同為「業餘角色辦案」的作品,敘述俳句雜誌《蒲之穗》的主編與幾位同好,發現一位經常投稿、作品傑出的讀者志村幸女許久沒有再投稿,他們想知道她近況是否安好,但打聽後卻挖掘出一椿驚人命案…本作同為相當精彩的推理小說,劇情的發展是令人感到意外的。
〈誤差〉於一九六○年八月在《週刊毎日》連載,敘述深山中的湯治場(具有療效之溫泉勝地)來了一位氣質脫俗的美女千鶴子,等待數天後與情郎相會。卻在甜蜜的某天下午被扼殺,而情郎竹田宗一也不動聲色的逃離。根據死亡診斷,他有絕大的嫌疑,但他卻在回東京後很快地留下遺書自殺,讓事件畫上休止符。然而,卻在一年後,山岡刑警在閱讀一本法醫學翻譯書時,發現了不對勁的「誤差」……本作結合了新進的法醫學知識,為清張較罕見的「科學推理」,利用人心的盲點,無意中為嫌犯製造出的不在場證明,是很有意思的。
〈偶數〉也為一篇精彩的倒敘推理,城野光夫在公司被討厭他的上司黑原壓得抬不起頭,只要有黑原在,城野就只能坐在庸碌的副課長位置上。在經過調查發現黑原有情婦後,把與城野毫無關係的陌生情婦殺死,再嫁禍給黑原,就是最好打倒他的方法。城野策畫了完美犯罪,也順利讓黑原陷入醜聞,即便未入獄,也墮落為公司內的無名小角色。意氣風發當上課長的城野,卻怎也想不到,因為犯案太過小心追求完美,反而敗在「偶數與奇數」的天意下……
宮部在為文藝春秋編輯的清張傑作選中,將清張筆下的人物編選為「寂寞女子的群像」與「憤懣男子的群像」。其中那些不同於「惡女」的純樸女子、不滿於現狀的憤懣男子,皆有讓讀者感同身受的心情與遭遇。人沒有太多不同,但差別在於這些男人可能會在過度的壓抑後選擇鋌而走險,做出不可原諒的行為,卻也讓我們無法發自內心憎厭他們。因為,我們似乎也能理解凡夫俗子們那種向上爬、得到地位與幸福的渴望,那樣的心情在〈偶數〉、〈誤差〉、〈卡爾內亞德斯的船板〉中,皆有出色的描寫。而〈偶數〉、〈搜查圈外的條件〉中被意想不到的小人物將完全犯罪給徹底破壞的憤懣男子形象,又與名作〈共犯者〉(收錄於《共犯者》,新雨出版)中的主角身影,是多麼諷刺的相似呀!
最後一個短篇〈陸行水行〉收錄於《別冊黑色畫集2》的表題作,一九六三至六四年於《週刊文春》連載,是部令推理小說讀者較為陌生,屬於清張古代史範疇的邪馬台國之謎研究。清張本為探索領域廣泛、作品數量驚人的一代巨匠,除了知名的近代史研究《昭和史挖掘》、《日本的黑霧》(新雨出版)之外,其實他對戰國史、古代史也有深度的研究。他於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個人第一部短篇選《戰國權謀》、以及台灣也有出版的《信玄戰旗》(主角為戰國名將武田信玄),就是戰國史的部分。
清張也對日本古代史──邪馬台國的傳說抱持深厚興趣,邪馬台國在中國的史書上出現過,被認為是西元三世紀時存在,由女王卑彌呼統治的神秘王國,也被稱為「女王國」。它的正確位置卻一直為學者爭論不休,分為九州說與大和說兩派。清張本人也曾參與數次考古隊前往北九州、小倉等地,來針對其進行研究。〈陸行水行〉正是他經歷親身的挖掘後,為《魏志倭人傳》中敘述從投馬國到邪馬台國需「水行十日、陸行一月」的史料,作出新的詮釋。這是篇內容扎實、具說服力的論文,也是篇饒富趣味的小說。而清張這樣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也不禁令我將他與本格推理大師島田莊司的身影再次重疊了。
日前在日本、台灣都引起一股旋風、勇奪多項大獎、締造高收視率的日劇《仁醫》,劇中的花魁野風(中谷美紀飾)最喜歡的娛樂就是玩萬華鏡(萬花筒),用雙眼觀察那燦爛、多變的花色與形狀。而這本集結了正統推理、倒敘推理、社會不公紀實、歷史考古、男女情愛等眾多精彩元素的短篇集《驛路》,正像萬華鏡一樣呈現清張文學繽紛燦爛的成果,而且是透過那犀利的「清張之眼」所透視得來。對我們讀者而言,這樣一部能體驗到清張截然不同的文學魅力之作品,自然也是不容錯過的。
(撰文者為知名推理部落客)
用「清張之眼」透視大千社會的萬華鏡
喬齊安(Heero)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摘自(宋)陸游 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驛路》是新雨出版社出版的松本清張作品選第十八冊,翻譯自新潮文庫出版的松本清張傑作短篇選第六冊《駅路》,共收錄八個短篇故事,分別為〈白之闇〉、〈搜查圈外的條件〉、〈小官僚的抹殺〉、〈卷頭句之女〉、〈驛路〉、〈誤差〉、〈偶數〉、〈陸行水行〉。
二○○九年是社會派推理大師松本清張的百歲冥誕,因此各家電視台紛紛推出他的名作影像改編。清張的作品其實一直都有陸續...
目錄
【推薦文】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推薦文】用「清張之眼」透視大千社會的萬華鏡 喬齊安(Heero)
白之闇
搜查圈外的條件
小官僚的抹殺
卷頭句之女
驛路
誤差
偶數
陸行水行
【推薦文】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推薦文】用「清張之眼」透視大千社會的萬華鏡 喬齊安(Heero)
白之闇
搜查圈外的條件
小官僚的抹殺
卷頭句之女
驛路
誤差
偶數
陸行水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