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療養院因位於捷運施工的線上,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此事
件一經傳開之後,引起社會上的救援運動,呼籲應該留下時代的紀
錄。日本人在此興建療養院,收容癩病患者,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
,今日癩病雖已快要絕跡,但仍有300多位病人需要照顧。作者賴
麟徵的父親賴尚和教授畢業於日本醫學專門學校,回台之後,在樂
生療養院服務,是當時唯一的台灣人醫師。作者兒時在院內長大,
因此院內的一草一木,對作者而言都是美麗的記憶。因此該文記載
許多日治時代醫師與癩病患者之間情誼的故事,台灣人和日本人的
交往情況,以及台灣人對兩個政權的看法。戰後,賴尚和出任療養
院院長,後轉至台大公共衛生系擔任教授。作者將自己的生活經驗
和感受發之於文,對往事充滿感情,對時局變化充滿無奈。這是一
篇瞭解樂生療養院和終戰前後台灣人感情的回憶錄。
「從語言的角度來看,沒有特殊的語感,就沒有文學創作。無
論是小說或戲劇,其最精彩的趣味所在,往往就在於語言,以及整
個語言背後的文化社會的語言情境。」這是陳龍廷論文中最感人的
一段話。失掉自己的語言,就失去自己獨特的文化 ,這是千古不
移的真理,但在台灣卻發生喪失自己母語的悲哀。一九二○年代台
灣新文學萌芽之初,台灣作家極力主張要用台語書寫台灣文學。至
一九九○年代之後,台灣文化界也興起保有母語的運動。不同的兩
個時代,卻有相同的主張,表示台灣人的境遇並沒有因時代改變而
提升。這難怪作者陳龍廷看到年輕世代已有不懂布袋戲的語言藝術
時,痛切感慨台灣本土文化淪喪的危機。布袋戲是台灣人普遍認為
「台灣意象」的代表,如何延續布袋戲的生命,以及台灣人對布袋
戲的喜好,正是今後必須努力的方向。
讀張春凰〈台譯e現代性:現況gah展望〉,除了感佩數十年來
努力從事台語創作和台語翻譯的人士之外,更令人發覺如果沒有這
批人士的堅持與行動,則在國民黨政府長期打壓台語的政策下,台
語存續危機將比今日更嚴重。張春凰以現今台譯作品,說明台譯作
品的現況及其所面臨的問題。此文不只是台譯現況研究的回顧,更
是對台語危機的深沈陳述。
時代變局和新舊統治者的更迭,是台灣史發展的特色,也是台
灣人深沈的悲哀。日本統治時代台灣總督府實施國語(日本話)和
皇國民教育,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勵行國語(華語)和三民
主義教育。台灣人在無法自我選擇的情況下,只得附和統治者的政
策,以求適應和生存。台灣戰後初期的師範學校教育,存在著斷裂
與延續的兩種現象,兩者的教育政策不同,但都具有威權式的教育
心態,並延續日治時代的公費制度和全體住校的制度。斷裂與延續
都因統治者的政策而決定,台灣人的傳承在歷史中被切割斷裂而失
去主體性,無法掌握自己的教育權和解釋權。
歷史人物常因時空的特殊關係,被塑造成大眾的集體記憶。台
灣史上屬於這樣的人物很多,劉永福就是其中一例。陳佑慎的論文
,從當時流傳的《劉大將軍平倭戰記》,探討歷史真實與民間流傳
之間的差異,不只說明時代失落感所造成的茫然,並道出時人以相
反的故事療傷止痛,抒解失敗的情緒。劉永福在「台灣民主國」成
立之後,負責南台灣的防務,卻在1895年10月19日,日本進入台南
城之前,逃遁中國,捨棄台灣人民。劉氏不能捍衛台灣,有失職守
的行徑理應受到譴責,卻在1930年代以後反被美化成抗日英雄。這
與當時抗日的氣氛有關,也是中國民族主義的心理反映。這些記載
都是從中國民族主義的角度思考歷史問題,並以此定位歷史人物。
但如從台灣觀點重新思考這些問題,就會發現長期以來,台灣歷史
解釋權掌握在統治者手中,台灣人無法做為主體來論述,因此才會
發生逃走遠遁,不顧台灣生死的人反而被美化成為英雄的怪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