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業,懂這些就夠!》作者最新力作!
電子老兵的最強電子股教戰守則
為股票族做功課,解讀700檔電子股
搞懂八大類「上、中、下」游廠商,新手馬上變老手!!
深入分析七百檔電子股,個中玄機看仔細
用閒錢投資,集中操作熟悉個股
343「三分天下」買股術,十萬也能變百萬!
選擇「績優股」,瞄準「活躍股」,抓到「漲停板」 !
□如何判別績優股?
□如何克服「恐懼」、「貪婪」與「遺憾」?
□進出股市的最佳時機?
□什麼是「水漲船高」與「守株待兔」的遊戲?
□哪些電子股最容易出現漲停板?
最實用的電子股攻略,一次解答!
台灣股市中,電子與傳產的家數比例約為1:1,但電子股交易量往往佔七成,其中,「兩兆雙星」(半導體與光電)股票又吸收約近四成的資金。每天出現的「漲停板」當中,總以電子股居多。因此,鎖定電子股進出,應是最容易獲利。
綜觀「電子股」的上中下游,共有七百多檔股票,這麼多電子股票,讓人眼花撩亂,究竟該買哪一支,股票族很難從中選擇。不過,只要在電子產業的上下游兩端,各放三成資金選擇大型績優股,做為長期基本持股,就能坐享產業景氣翻揚的「水漲船高」獲利報酬;同時把四成資金鎖定在中游產業,最好是股本要輕巧、產業具發展前景、並卡住有利的供應鏈位置,主流投資概念愈明顯的中小型公司,那麼就可以先行布局,屏息「守株待兔」策略,在其股性活躍下,就能頻頻抓到漲停板。
這本書不僅讓大家瞭解七百餘檔「電子股」的分類和性質,並指出經常出現「漲停板」的活躍股有哪些?同時,傳遞作者親身觀察與投資「電子股」的心得與經驗。擁有本書,投資電子股必定能「事半功倍」!
電子股多面向一次解析,教你輕鬆抓到漲停板!
◆八大類別,依上中下游產業與個股羅列,提供作者的綜合觀點。
◆2010流行產業與個股,一次掌握。
瞭解重要零組件相關族群,選中電子「活躍股」很簡單。
◆二十個股票族基礎術語,初入股市也能得心應手。
作者簡介:
劉國棟
1949年生,1971年政大國貿系畢業,同年國貿人員高考及格,但未當公務員,選擇進入民營電子業發展「貿易尖兵」生涯。1973年擔任榮泰電子營業部課長,直到2006年2月初,自金仁寶集團的泰金寶電通副總退休。32年期間,行銷遍及65個國家,其中10年在歐美生活與工作。
2006年退休迄今,除了忙碌寫作以及整理畢生經貿知識與經驗,並持續關注電子業演變,潛心研究電子股走勢。金融海嘯後,更積極充實過去所偏廢的「金融產業」知識。
目前擔任「歐盟研究協會」(EUSA) 與「日台文化協會」(JTCA) 理事,並協助年輕人經營「太陽能」企業。相關著作包括:《電子產業,懂這些就夠!》、《全球經貿簡報》、《教老外用中文談生意》、《職場英語,懂這些就夠了!》。
章節試閱
搞懂「電子股」
八大類「上、中、下」游廠商
電氣與電子有它的專業性,細節技術不是一般股票族都能懂。在這裡,我要用最通俗的說法,讓所有想要投資電子股的人,都能瞭解八大類股廠商,看看他們到底是在經營什麼樣的事業。
上、中、下游產業結構分清楚
所有產業都有「上、中、下」游的結構,沒有任何一個廠家能夠獨力完成一種產品,所以才需要周邊廠商的支援。由於電子產品是許多零組件所構成,包括硬體的主動零件、被動零件和機構零件,以及驅動硬體的軟體開發,所以才衍生那麼多的協力廠商。除了已經上市/上櫃的七百多家電子公司外,等待上市以及沒有上市的電子公司還有一拖拉庫。
通常,每個領域裡都有幾個主力廠商,而周邊的衛星工廠則各選其主,形成一個所謂的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彼此相偎相依,生存與共。目前,鴻海、廣達、仁寶、宏碁、華碩等大型電子企業,他們之間彼此競爭的焦點,就在於致力達成「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這件事,希望「上、中、下」游的所有材料與零組件,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現在,讓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電子的八大類股分布。
上市/上櫃的726檔電子股共分八大類,依產業的上中下游分布如下:
類別 上市家數 上櫃家數 合計 比重(%)
半導體 60 60 120 16.5
光電 55 42 97 13.4
電子零件 75 95 170 23.4
其他電子 35 35 70 9.6
電腦周邊 52 50 102 14.0
通信網路 34 33 67 9.2
電子通路 23 23 46 6.3
資訊服務 11 29 40 5.5
合計 345 367 712
註:電子股的TDR股票與管理股票計14檔,共合計726檔
具備上述類別概念很重要,因為既然要買電子股,就應知道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是屬哪一類,上中下游的「漲停板」股票都會輪動,但以中游的中小型股最常出現。
選股時要瞭解該廠商成立多久?資本額多大?負債比例多少?股票淨值為何?目前業績如何(主力客戶是誰)?EPS(每股賺多少)?未來的前瞻性怎樣?最重要的是,注意每天進出的張數趨勢,委買大於委賣才有較大機會推升「漲停板」。
總之,買股票不能亂槍打鳥,集中瞄準少數幾支股票,以便熟悉股性,長期在上頭來回打轉才是上策;將可用資金分散到上中下游的少數幾檔股票上,選定上下游兩端的大型績優股,讓它「水漲船高」,不必頻繁進出;而瞄準中游活躍的中小型股,靜靜地「守株待兔」,就可能抓到「漲停板」。觀察「漲停板」的出現情況,通常是股票族一窩蜂地搶進,往往連拉好幾根,因此,當您抓到「漲停板」時,最好等個兩天後再賣出,可以多賺,因為「漲停板」往往連拉而不急跌。當然,您也可以採取打棒球「Hit and Run」(打中就跑)的策略,一賺到7 %就走人。
一、下游電子產業:電腦、通訊、遊戲機、節能與環保
所謂下游產業,就是指最接近消費市場的部分,亦即讓消費者買回家使用的完成品。下游產業的完成品主要有四大範疇,即電腦、通訊、遊戲機和節能環保商品。若把電子八大類股加以劃分,則下游股票共計255檔,佔726檔電子股的35 %,有1/3強的比重。
下游電子股有四類,包括:電腦周邊(上市52家、上櫃50家,合計102檔股票),通信網路(上市34家、上櫃33家,合計67檔股票),電子通路(上市23家、上櫃23家,合計46檔股票),資訊服務(上市11家、上櫃29家,合計40檔股票)。
下游產業的廠商性質主要分兩類,一是主打自有品牌的企業,俗稱OBM(Own Brand Manufacturer)廠商,如個人電腦業界的宏碁(Acer)和華碩(Asus),通信業界的宏達電(HTC);另一是代工企業,俗稱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廠商,如鴻海、廣達、仁寶、緯創等。
從事品牌和通路經營的企業,經營起來比較辛苦,不過,一旦建立了品牌,打響市場知名度,又擁有自己產品的行銷通路之後,業績就會穩定而持續成長,也會享有較高的利潤,不必仰人鼻息;相對的,代工企業則著重製造的規模和生產管理,業績很高,利潤卻十分微薄,其最大致命傷就是怕客戶跑掉,所以代工企業沒有跟客戶說「不」的權力,一旦客戶要砍價格,EMS企業的所有協力廠商都要跟著配合降價。主力的代工企業都和周邊的所有協力廠商緊密結合,形成一個電子集團的「生命共同體」,有福同享,有難同擔。
股票族如何去選購下游的電子股呢?茲列舉下列幾個要素,供大家參考。
1.公司成立與業務發展的歷史。老字號企業的經營基礎比較穩固,但也會有老化現象。最簡單的選擇依據是:營業額/資本額的比率。基本上,電子業需要六倍以上的周轉率才算健康。但是,如果周轉率太高也不好,因為它必須借錢經營,利潤會較差,風險也較高。
2.CEO(總經理)的人品和能力。一般的股票族很難洞悉這一面,頂多只能從員工或媒體報導得知一、二。但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那就是,CEO持續擔任多久。董事會信任的CEO,通常不會更換。CEO常更換的公司,投資人要小心。
3.經營團隊與企業文化。經營團隊主要有四組,即研發、製造、行銷和財務。只要這四組人馬都很齊備與堅強,尤其是各團隊的領頭羊都很適任,公司的經營就不會有問題。至於企業文化,那是董事長和總經理帶領形塑的。好的企業文化,會讓全體員工充滿鬥志、有向心力,也有忠誠度,不會經常跳巢。反之,員工流動率很高的公司則需注意,那是經營不善、企業文化不佳的表徵。
二、中游電子產業:電子零件與模組
電子的中游產業,介於上下游中間,充當上游和下游廠商的輔助和橋樑。電子零件與其他電子這兩類股票,可歸為中游產業視之。
基本觀念是這樣的:所有電子產品都使用直流電(DC,如電池),與家電產品使用牆壁上的交流電(AC,如吸塵器)不同。但很多電子產品(如電腦)還是插到牆壁上的交流電使用之,為什麼呢?因為產品內的電子電路設計,會將交流電轉變為直流電(經由變壓器),並且控制電流,讓它流通或關閉,流量也能夠控制,並穩定地供應直流電給電子產品持續運作。
因此,電子零件是指那些使用在電子電路上的東西,主要有三大類,即主動零件(Active Components,本身可以產生能源者),被動零件(Passive Components,本身不能產生能源者),機構零件(Mechanical Components,用來支撐、固定、連結主動與被動零件者)。
主動零件如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被動零件如電阻(Resistor)、電容(Capacitor或Condenser)、電感(Coil);機構零件主要是印刷電路板(PCB)、連接器(Connectors)、導線(Lead)、散熱片(Heat Sink)、機殼(Housing)等。
電源供應器(Power Supplies或稱Switchers)乃電子產品內最重要的東西,不好歸類,所以單獨列為一項。
從事電子零組件業務的廠商不少,上市的有75家,上櫃的有95家;其他電子上市的有35家,上櫃的也有35家,兩類合計共有240檔股票,佔電子股的33 %。中游電子產業是台灣電子業的重要根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所以成為其他國家難與台灣競爭的一個門檻。
股票族應該如何去選購中游的股票呢?對股票族來說,這部分很重要,因為中游的中小型股票最常出現漲停板。理由如下:
1.規模與資本額都較小,市場面一有好消息,大家就一窩蜂搶進,容易推升股價。
2.中游股票通常都依附上下游的主力廠商,一旦主力廠商發布好的業績消息,它的股票價格也會跟著連帶受惠。很多中游的公司都是大型企業集團所投資成立的,彼此間的業績和股價都會連動。
3.由於電子零組件種類很多,也是必需品,視供需情況而定,往往會因缺料而推升股價。主動零件、被動零件、機構零件三者,都會有一時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發生。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股票族要設法瞭解,哪一種零件是屬於供需平衡或求過於供的項目。基本上,產能過剩的電子零件股最好避開,如果偏愛該項目,則須選擇市佔率最高的企業股票。
三、上游電子產業:原材料與關鍵元件
上游產業是提供原材料與製造關鍵元件的廠商。「兩兆雙星」DRAM(動態記憶體)和LCD(液晶面板)為台灣電子上游產業的兩大主力。
上游產業之龍頭廠商的特色就是「大」,資本額大,設備投資大,製造規模大,業務大車拼,研發大競逐,經營可能大賺或大賠。這兩個行業可說是「國家級」的實力大較勁。日本、南韓、台灣、中國,是全球的產銷重鎮。
DRAM 和LCD 分前段與後段的冗長製程,而且製造設備都很貴,大都由美日的設備廠商所供應。從下列的流程圖中,讀者便可瞭解,為何「兩兆雙星」的設備投資動輒幾百億元;而且,為了提高生產力,降低產品成本,製程與設備又需不斷翻新。設備折舊與攤提乃是DRAM 和LCD製造上最大的成本之一。
電子上游產業,半導體方面的上市公司有60家,上櫃的也有60家;光電方面,上市55家,上櫃的42家,總共217檔股票,佔電子股的30 %,雖然只佔三分之一弱,但資本額最大的幾乎都在上游產業裡。
從2008年初到2009年底為止的兩年期間,台灣所有的DRAM廠都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力晶、茂德、茂矽、華邦電、南亞科、華亞科等公司,無一倖免。何以故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市況不佳而且產能過大,以致價格偏低沒有利潤;另一原因是,設備投資的折舊和攤提負擔過重,回收困難。DRAM的情況如此,LCD的情形亦然,華映、彩晶、友達、奇美電、統寶、群創等企業的經營都備感困難。突破困境的方法只有兩種,一是企業資源整合,減少競爭並彼此互補;另一是期待市場回春,售價提高,產能充分利用。未來,這些企業的合縱或連橫,或說M&A(合併與收購,Merge & Acquisition),將不斷發生,新奇美的形成(群創、奇美、統寶三家公司的結合)即是一例。
觀諸2010年的世界經濟情形與電子市況,DRAM與LCD兩個行業看似有轉好的跡象,需求與價格都在回升,值得期待。
股票族如何選購上游股票呢?有人會問,既然上游的大型企業都處於虧損狀態,那該如何去選擇呢?方法如下:
1.DRAM與LCD兩種產業,由於規模和資本額都很大,而且還有技術的門檻在,可視之為「非完全競爭」的行業,帶有一點「寡占」性質。兩者都稱之為「電子產業之米」,是下游廠商非用不可的材料與零件。因此,若選購此一領域中的龍頭企業股,可以長期投資。當然,以選擇有配股與紅利者為先,而EPS(每股盈利)最高者最好。
2.龍頭企業下面有很多協力廠商,如DRAM的封裝廠、LCD的彩色濾光片、觸控面板等,這些廠商有的很賺錢,所以股票交易十分活躍,股價也常常瞬間衝高,是可以選購的標的。
3.與外國大企業和國內龍頭廠商配合的IC(數位和類比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有的技術團隊堅強,客戶基礎穩固,業務應接不暇,就是良好的買股對象。
以上所述,為電子產業上中下游的基本認識。在本書後面,還會羅列三個股票資訊供股票族參考,包括:
(1)電子股總覽,依上中下游個股與產業,提供作者的綜合觀點。
(2)主要企業集團的相關個股,分析其間的連動效應。
(3)重要零組件的相關個股,從中挑選電子「活躍股」。
基本上,股票族選股的考量,可依下列的優先順序擇之:
上、下游股票:
1.產能利用率最高者
2.市佔率最高者
3.EPS最高者
4.技術/設備領先者
中游股票:
1.客戶基礎強固者(主力客戶多的)
2.求過於供的產品項目(廠商少的)
3.常出現「漲停板」的個股
4.有擴廠計劃的公司,表示業務在成長
您不可能所有因素都兼顧,所以,自己必須針對某幾個因素去做點功課,才能物色到好的股票。鎖定之後,就在那幾檔選股中打轉即可,來回操作便可賺錢。
(摘錄自《抓到漲停板》)
搞懂「電子股」
八大類「上、中、下」游廠商
電氣與電子有它的專業性,細節技術不是一般股票族都能懂。在這裡,我要用最通俗的說法,讓所有想要投資電子股的人,都能瞭解八大類股廠商,看看他們到底是在經營什麼樣的事業。
上、中、下游產業結構分清楚
所有產業都有「上、中、下」游的結構,沒有任何一個廠家能夠獨力完成一種產品,所以才需要周邊廠商的支援。由於電子產品是許多零組件所構成,包括硬體的主動零件、被動零件和機構零件,以及驅動硬體的軟體開發,所以才衍生那麼多的協力廠商。除了已經上市/上櫃的七百多...
作者序
序 : 抓到「漲停板」!
在股市中抓到「漲停板」,就好像打麻將時「自摸」一樣。您會發現,幾圈麻將打下來,誰自摸的次數最多,誰就最感興奮,也是最後贏家。買股票正是如此,經常押中「漲停板」,又能見好就收的人,必然會賺錢。
台灣股市中,電子與傳產的股數比例約為1:1,但電子股交易量往往佔七成,其中,「兩兆雙星」(半導體與光電)股票又吸收約近四成的資金。每天出現的「漲停板」當中,總以電子股居多。因此,鎖定電子股進出,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綜觀「電子股」的上中下游,共有725檔上市/上櫃股票,這還不包含興櫃電子股在內。雖然電子股票這麼多,讓人眼花撩亂,股票族很難從中選擇,不過,只要選購上下游兩端幾檔大型績優股,靜待「水漲船高」;鎖定中游幾支中小型活躍股,屏息「守株待兔」,就可能因股價慢慢上揚而獲利,或因頻頻抓到漲停板而賺錢。
想在電子股裡賺到錢,我濃縮了三帖處方。
第一帖:用閒錢去把玩,將資金「三分天下」;
第二帖:鎖定績優股,集中打鳥,來回操作 ;
第三帖:用心物色活躍的「漲停板」股票。
選擇「績優股」,瞄準「活躍股」,抓住「漲停板」,就是股票族在股海中賺錢的三部曲。
要記住,股市並非免費入場的遊樂園,一旦決定進入,就非賺錢不可,因為一進一出之間,會有0.6 %的交易成本。如果您用的是閒錢,能以輕鬆心情和「漲停板」捉迷藏,那麼,將上述賺錢三部曲牢記在心,想在股海中賺錢一定有勝算。而且,唯有使用閒錢在股市中生錢,才能兼具投資與遊戲的樂趣,也唯有這麼做,才能為自己的生計設下一道防火牆。畢竟,股市並非經常是春天,也有寒冬帶來的風險。
金錢不會憑空掉下來,賺錢總是苦差事,買股票至少需做兩件事:
1.記錄並觀察每天出現的「漲停板」,從中注意「活躍股」。
2.留意「期貨/指數」豪門對賭的結局,那是大盤高低的暗號。
預祝您股票投資順利,經常抓到「漲停板」!
劉 國 棟 謹識
《電子產業,懂這些就夠!》作者
序 : 抓到「漲停板」!
在股市中抓到「漲停板」,就好像打麻將時「自摸」一樣。您會發現,幾圈麻將打下來,誰自摸的次數最多,誰就最感興奮,也是最後贏家。買股票正是如此,經常押中「漲停板」,又能見好就收的人,必然會賺錢。
台灣股市中,電子與傳產的股數比例約為1:1,但電子股交易量往往佔七成,其中,「兩兆雙星」(半導體與光電)股票又吸收約近四成的資金。每天出現的「漲停板」當中,總以電子股居多。因此,鎖定電子股進出,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綜觀「電子股」的上中下游,共有725檔上市/上櫃股票,這還不包含興櫃電子股...
目錄
第一課 : 前進股市的「心理建設」
排除「恐懼」、「貪婪」與「遺憾」
第二課 : 瞭解「電子業」
以「電腦」和「通訊」為主軸
第三課 : 搞懂「電子股」
八大類「上、中、下」游廠商
第四課 : 選擇「績優股」
賺取價差和分紅
第五課 : 瞄準「活躍股」
順水推舟,守株待兔
第六課 : 抓到「漲停板」
「漲停板」有竅門
第七課 : 玩「漲停板」遊戲
寓賺錢在娛樂
第八課 :「343法則」買股攻略
第九課 : 上市櫃電子股總覽
下課 : 祝您股票投資一帆風順 !
以工作營生,在股市生錢
附錄I 股票族的20個股票術語
附錄II 個人股票買賣統計紀錄
第一課 : 前進股市的「心理建設」
排除「恐懼」、「貪婪」與「遺憾」
第二課 : 瞭解「電子業」
以「電腦」和「通訊」為主軸
第三課 : 搞懂「電子股」
八大類「上、中、下」游廠商
第四課 : 選擇「績優股」
賺取價差和分紅
第五課 : 瞄準「活躍股」
順水推舟,守株待兔
第六課 : 抓到「漲停板」
「漲停板」有竅門
第七課 : 玩「漲停板」遊戲
寓賺錢在娛樂
第八課 :「343法則」買股攻略
第九課 : 上市櫃電子股總覽
下課 : 祝您股票投資一帆風順 !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