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知名人士撰寫專文推薦:
‧劉寶傑--東森電視台【關鍵時刻】主持人
‧周 健--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
‧謝哲青--文史工作者
‧劉燦榮--知本家文化社社長
《向斯說慈禧》是一部角度較為獨特的人物傳記,敘述了一位獨特女人極不平常的一生。慈禧是一位經歷豐富、個性鮮明的女人,她的一生充滿了出人意料的傳奇色彩。她生于道光年間,經歷了五位皇帝︰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她16歲時入宮,26歲成為太后,在宮中生活了大約60年,統治中國長達16半個世紀,74歲去世。
面對列強與朝廷腐敗,即使是男人,或許也不敢介入那段亂世。她是一個凄慘女性,作為人妻、人母,她權傾一時卻青年喪夫、中年喪子、令人扼腕吧息;作為一個弱女子的她,不僅要面對世界列強的欺淩,更要應付國內日薄西山、搖搖欲墜的局面,她百般掙扎,卻難挽頹勢。大清帝國的慈禧,她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在中國歷史上,可以稱爲女皇的,只有三人:漢高祖皇后呂雉,唐高宗皇后、周女皇武則天,清咸豐貴妃、慈禧太后。三位女皇有很多共同點:美麗,堅定,鐵血,柔情。她們是一個王朝的絕對統治者,一個比一個奢侈,一個比一個會享受,一個比一個更瘋狂。
三個女皇,三個出色的女人,她們是時代的真正主宰。
那麼,三個女皇,誰更毒?誰更狠?誰更瘋狂?
呂雉
女皇之中,論歹毒第一人,捨呂后其誰也!
武則天
女皇之中,論兇狠第一人,武后當之無愧。
慈禧太后
女皇之中,論個性倔強,處事冷靜,行為瘋狂,慈禧太后可稱花魁,位居第一。
宮廷史專家向斯集多年研究之心得,在本書中將多方位披露一個人所不知的真實慈禧!
市面上有關“慈禧太后”的書籍,多到不可勝數。但是─
這是唯一的慈禧太后全傳!值得一看的理由是:
‧研究--長達二十八年。
‧作者--任職於中國故宮博物院,現為中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
‧取材--詳覽中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珍貴皇家史料、各項記載。
‧功力--向斯先生一直受兩岸史學研究者、知名歷史作家推崇。
‧好書--向斯先生作品在兩岸三地經常是排行榜常客。
作者簡介:
向 斯
‧中央湖北麻城市人。畢業於武漢大學。
‧二十餘年潛心於中國宮廷歷史、文化,尤其是宮廷版本和清宮人物諸方面的研究,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和韓國等地出版相關著作多部。
‧接受了美國、英國、韓國以及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大量訪談。許多年來,像上朝一樣,每天出入於紫禁城中。供職於故宮博物院,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圖書館副館長。
章節試閱
【內文摘錄之一】
﹝大 臣﹞
湘軍
曾國藩二十五歲入京考試之時,可謂頻頻過關。他的座師是當國權臣大學士穆彰阿。
咸豐皇帝主政之後,機會來了。道光皇帝去世,遺命不必舉行郊祀。當時,權臣穆彰阿不願奉遺詔,群臣則主張奉遵遺命,國藩第一次上奏摺《遵議大禮議》,提出了折中方案,博得了咸豐皇帝的誇獎。」第二次著名的上奏是《汰兵疏》,此疏展示了國藩的軍事見識和才能。咸豐皇帝卻沒有覺出曾的經世之才,只是象徵性地召見了他。「」面對危局,曾國藩不能等了,上了第三道《敬陳聖德預防流弊疏》,大膽地提出了用人之道,且語言較激烈,他如此冒死直諫,表示自己要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以盡忠圖報。但咸豐皇帝沒採納,十分冷遇。
曾國藩還是不甘心,上最後一道自認為極重要的奏疏,言之鑿鑿,入木三分。可是,咸豐皇帝乾脆就不理會,大臣們則譏笑和挖苦他,一時謗議橫生
。曾國藩絕望了,乾脆離開京師,悄悄南下。走到太湖小池驛,聽說母親去世了,星夜回鄉奔喪,離家十餘年,祖父母的墳上已是野蒿叢生了。
湖北巡撫前來弔唁,告訴他:「長毛賊正在圍攻長沙!」國難之時,曾國藩幫助江忠源、羅澤南練軍,且在此基礎上編練湘軍,由最初的兩千楚軍、一千湘軍,發展到數萬人、數十萬人。
可是,就在湘軍剛剛形成規模之時,太平軍十分強盛,清軍一敗再敗。許多大臣就紛紛請求曾國藩的湘軍出戰,可是,曾國藩就是按兵不動。參奏的疏章紛紛送達御案,咸豐皇帝坐不住了,也下旨令曾氏湘軍參戰。曾國藩還是不動!
曾國藩說:就是時機還不成熟,去了,就是白白送死。
可是,兩位大人物:江忠源戰死於廬州,吳文熔戰死於黃州。這時,咸豐皇帝紅了眼,力主讓曾國藩的湘軍出兵作戰。一些嫉妒曾氏才能的人,就上疏皇帝,說曾國藩擁兵自重,不救危局,意在圖謀不軌。特別是一些滿洲大臣,認為曾國藩擁兵自重,本來就是禍害,在國家如此危急關頭,他拒不出兵相救,罪該萬死,死有餘辜。上諭敦促曾國藩出兵,可是,曾氏沒有反應。上諭一再催逼。曾氏的奏章送達了,提出種種藉口,還是不出兵。
咸豐皇帝特地以六百里特快送達上諭,調侃他:「今觀汝奏,直以數省軍務,一身克當,試問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時漫自矜詡,以為無出己之右者,及至臨事,果能皆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張惶,豈不貽笑於天下?著設法趕緊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力!汝能自擔重任,迥非畏葸者比。言既出諸汝口,必須盡如所言,辦與朕看!」
皇帝的話說到這種份兒上,曾國藩知道沒有退路,只好向清廷直陳出兵之利害:「必等船炮造齊,才能出兵。出兵方略,先清湖北、江西,力保武昌,然後進剿。目前,餉之兵軍,誰能擔保有何成效?我只能不怕死地實幹就是了。」
最後,曾國藩鄭重地說:「問我有否把握?只能如實稟告,與其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受畏葸不前之罪!」
不久前,湘鄉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大小官員走逃無數,人們紛紛準備逃難之時,是曾國藩編了三首《平安歌》,這才避免了湘鄉地方的動亂。《平安歌》中的第一首《莫逃走》:「眾人謠言雖滿口,我們切莫亂逃走!我境僻處萬山中,四方大路皆不通。我走天下一大半,唯有此處可避亂。走盡九州並四海,唯有此處最自在。別處紛紛多擾動,此處卻是桃源洞。若嫌此地不安靜,別處更難逃性命。只怕你們太膽小,一聞謠言便慌了。一人倉忙四山逃,一家大小泣嗷嗷!」
咸豐皇帝猶豫,不知道是否該用漢人。皇帝寵愛的蘭兒進言:「皇上,用人不疑。」不僅要信任他,還要給他獨專方面大權。咸豐皇帝面對危局,只好點頭。
穆彰阿、肅順、文慶,也一致力主重用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堅持授予專徵兵權。經過再三考慮,咸豐皇帝接受了幾位大臣和蘭兒的請求,給予曾國藩專徵大權,並賞賜一把御用寶劍。
曾國藩是一位保守持重之人,他充分準備,打算三年不歸,用兵十餘萬,完成大業。誰知道,他竟然用了十二年,出兵三十萬,方才平息了這場內亂。他感謝皇帝的知遇之恩,差點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的家人也多人殉難。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三人獲得了皇帝的完全信任,並被授予實權和高職,讓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政治、軍事才能,王朝由此得以轉危為安。史稱他們三人為中興之臣、中興三大臣。
咸豐皇帝在蘭兒的一再鼓動下,還完成了兩件大事:大辦團練,開徵釐金。
滿洲眾多大臣擔心漢人辦團練,會危及國家,有可能會在征剿盜賊的過程中,形成新的勢力,尾大不掉,造成新的「三藩」之憂!
咸豐皇帝也為此憂慮,就問愛妃蘭兒。蘭兒輕鬆地說:「用漢帝的推恩令之法,多設團練,全國開花。」咸豐皇帝一下子明白了過來,立即實施。咸豐皇帝非常高興,特地下旨:「晉蘭兒為懿嬪。」這樣,咸豐在全國十個省任命了四十五個團練大臣,為平息內亂、防禦外敵,準備了一支保家衛國的有生力量。
曾國藩統領湘軍出師湖南,以秋風掃落葉的破竹之勢收復失地,克復武漢,中原震動,一直愁眉不展的軍機大臣們為之歡呼雀躍。咸豐皇帝笑顏逐開,高興地對蘭兒說:「想不到,曾國藩一介書生,能建此奇功!」
這時,軍機大臣祁寯藻再次提醒咸豐皇帝:「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也!」咸豐皇帝熠熠生輝的眼睛,也再次暗淡了下來。
太平軍橫行東南,咸豐皇帝憂心忡忡,整天忙得焦頭爛額。太平軍猛攻浙江,江南大營陷入危境。
蘭兒一再進言咸豐皇帝:「漢人之中,誰可信賴?曾國藩、左宗棠之流。」東南之局勢,十分危險,一定要信任和倚重曾國藩之眾!咸豐皇帝同意。
咸豐皇帝擬定:授曾國藩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特地吩咐:養心殿召見曾國藩。
咸豐記得,穆相(穆彰阿)多次舉薦,稱曾國藩遇事留心,皇帝想看看他是如何細心謹慎。曾國藩誠惶誠恐,隨著太監進入養心殿東暖閣,等了好久,沒有皇帝的蹤影。
曾國藩回到恩師穆彰阿的住處,穆彰阿得知實況之後,問他:「你看見養心殿壁上懸掛的字幅了嗎?」曾國藩緊張地說:「一直低著頭,不敢東張西望。」穆彰阿感歎:「壞了!」安德海這時到了,看著恭敬侍立在一邊的曾國藩問:「皇上明天可能會問,養心殿內聖祖聖訓是什麼?世宗聖訓是什麼?東暖閣的匾聯又是什麼?」
穆彰阿、曾國藩都大驚失色,想不到,皇上還會真的在考察他。
安德海告知,懿貴妃早就準備好,並親筆抄寫了聖祖(康熙)聖訓,曾國藩一一默記。
安德海又拿出一張灑金榜紙,這是世宗憲皇帝的聖訓!曾國藩又一一默記。世宗憲皇帝親筆題的東暖閣御匾「惟仁」。御匾兩邊的對聯——諸惡不忍做,眾善心樂為。
咸豐皇帝再次召見曾國藩,真的問他:「養心殿懸掛聖祖的聖訓和世宗東暖閣御筆楹聯。」曾國藩恭敬地回答,一字不漏,咸豐皇帝佩服曾國藩,十分地高興。
流水自心知
慈禧太后得知太平軍還有一股在山東活動,有數十萬之眾,十分強悍,稱為捻軍。慈禧就命曾國藩率領勝利之師前往征討,接替征討多年沒有成功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性情剛烈,一直想徹底消滅捻軍。他一次次地重整旗鼓,長途奔襲。曾國藩聽說僧格林沁輕騎追擊,一日一夜三百餘里,歎息說:「這是兵法大忌,必損上將軍!」果然,不久傳來消息,僧格林沁戰死於曹州。
慈禧太后聽到這些消息,非常吃驚:曾國藩真的如此料事如神?曾國藩奉旨征剿捻軍,採取與僧格林沁完全相反之策:坐以待勞,伺機殲滅。慈禧太后深為佩服,細看其奏摺:「今賊已成流寇,若賊流而我與之俱流,必致疲於奔命。故臣堅持議,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重迎剿,不重尾追。」
慈禧太后擊節稱讚:「好個曾剃頭!好個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六日,慈禧太后第三次召見。皇太后如此連續三天三次召見漢臣,這在大清歷史上是第一次。
慈禧太后問:「這一次,你走了多少日?」曾國藩回答:「十一月初四日啟程,十四日到,走了四十多天。」慈禧太后徹底放心了:曾國藩調到北京出任大學士,完全脫離了江南他經營多年的大本營;他的屬官如鮑超之流的大將,兵勇全部解除武裝,除去了王朝的後顧之憂。
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二日,曾國藩到達金陵總督衙門就職。同治十一年正月,右足麻木。正月二十六日,前河道總督蘇廷魁過金陵,曾國藩出城迎接,在輿中背誦《四書》,突然口不能言。二月初四日午後,遊歷署西花園,遊歷將畢,忽然足麻,扶至大廳,端坐去世,終年六十二歲。慈禧太后十分悲痛,賜恤致祭,諡文正。
【內文摘錄之二】
秋風寶劍孤臣淚
李鴻章奉旨接任直隸總督以後,就漸漸成為慈禧太后的知己和心腹,在政治上一直是慈禧太后艱難時日的堅強支柱,幾乎所有重大事件和宮廷變故,都是李鴻章和榮祿出面,為慈禧太后解燃眉之急。
晚年的李鴻章,並不順利,從甲午戰爭開始,他的命運就發生了轉折,不再是一路扶搖了。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干支甲午年,是大清王朝的災難之年,也是七十一歲的李鴻章政治生涯中毀滅性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日本利用朝鮮問題,發動侵略戰爭,中日發生甲午海戰,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光緒皇帝親政後,形成兩股勢力,就是后黨集團和帝黨集團: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后黨集團,主要成員是大學士、兵部尚書兼步軍統領榮祿,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軍機大臣孫毓汶、徐用儀;以光緒皇帝為首的帝黨集團,主要成員是大學士、帝師翁同龢,軍機大臣李鴻藻及其門生故舊,經筵講官李文田以及皇帝寵愛的珍妃、瑾妃及珍妃胞兄禮部侍郎志銳、珍妃師傅侍講學士文廷式等。在對日問題上,帝黨主張備戰,慈禧太后和李鴻章則主張和談。
日本大量增兵朝鮮,袁世凱請求厚集兵力,對日作戰。李鴻章卻認為越國進剿,毫無把握,拒絕增兵。李鴻章的這一想法,獲得了慈禧太后的支持。
日軍進入漢城,清軍敗退。光緒皇帝憂心如焚,責問李鴻章:「究竟北洋海軍有多少兵?北洋分紮沿海海軍多少兵?直隸綠營兵可備戰守的多少人?」李鴻章回答:「現有北洋海軍陸軍,守尚有餘,攻則不足;如若出境增援,必須備餉徵兵。」光緒皇帝對天長歎,下旨撥銀三百萬兩,命其將戰守一切事宜,隨時妥為籌備,以期緩急足恃。
駐守牙山的葉志超提出三策:「派軍增援為上策,撤軍回國為中策,守此不動為下策。」李鴻章傾向於中策,不主張作戰。輿論譁然,御史們批評李鴻章,稱他觀望遷延。由於李鴻章消極防禦,一再貽誤戰機,清軍節節敗退。帝黨骨幹志銳、文廷式等上奏光緒皇帝,請求撤換李鴻章,明確提出:「將不易,帥不易,何論其他?」
軍機處認為,撤換李鴻章可以,可是,環顧盈庭,無人可代。李鴻章絕不出戰,光緒皇帝十分憤怒,下令拔去李鴻章三眼花翎,褫去黃馬褂。
甲午戰敗之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對清廷提出要求,公開指名要李鴻章為代表,方可談判。慈禧太后任命七十二歲的李鴻章為全權代表,前往日本。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二月十日,光緒皇帝召見軍機大臣翁同龢等,詢問和談事宜,聲淚俱下,認為中國之敗,李鴻章是首罪,不許李鴻章來京。翁同龢寫道:「問諸臣,時事如此,戰和皆無可恃。」言及宗社,聲淚並下。
慈禧太后吩咐,讓李鴻章作為和談全權代表,來京請訓。恭親王回答:「光緒皇帝不讓李鴻章來京,怕與早間所奉諭旨不符。」慈禧太后怒形於色,冷笑說:「我自面商,既請旨,我可作一半主張。」
第二天,光緒皇帝奉慈禧太后懿旨,完全聽慈禧太后的意見,再次頒諭,以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賞還三眼花翎、黃馬褂,開復革留處分。
慈禧太后召見李鴻章,君臣相對,老淚縱橫。他們二人默然無語,心領神會。慈禧太后的眼神彷彿在說:「你都七十二歲了,還要讓你以失敗之國的全權代表受辱於日本,實在萬不得已啊!你不前往,誰能了此亂局?」李鴻章淚光閃爍,眼睛看著慈禧太后,彷彿回答:「微臣叩請太后放心,只要太后吩咐,微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十一月三日,在聯軍的強烈要求下,慈禧太后發布嚴懲肇禍諸臣。
十一國公使議定《議和大綱》十二款,慈禧太后看到沒有將自己列為禍首,喜出望外,沾沾自喜。
一九○一年月十一月七日,李鴻章去世,終年七十八歲。臨終前,李鴻章老淚縱橫,吟詩一首:「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看!」李鴻章彌留之際,猶兩目炯炯,不能瞑目…
太后聞訊李鴻章病危,甚為掛念,不思飲食,為之痛哭流涕。慈禧太后沉痛地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朝廷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分擔!」第二天,李鴻章去世。慈禧太后聞訊,震動失次,差點昏倒。慈禧太后的扈從人員從未見太后如此失態,無不驚愕,感覺如同帝國大廈的棟樑傾塌…
【內文摘錄之三】
﹝後宮生活﹞
精緻的女人
慈禧是一位精緻的女人,她的身體很健康,生理上也很健康,生活習慣方面也非常健康。她愛乾淨,講究衛生,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貌和言行舉止,她要求在她住宿和起居的地方,無論何時,必須一塵不染,沒有任何異味。
她喜愛各種花草,特別是蘭花、玉蘭、丁香、海棠、牡丹。她認為乾隆皇帝是玉蘭的化身,她自己是蘭花的化身,咸豐皇帝則是海棠的化身。她執著於權力,卻天性浪漫,喜愛多情風流的咸豐皇帝。
慈禧喜歡美,她特別喜愛飲用一種自己特製的香品,戲稱「駐香露」。據說,這種駐香露,能使她「膚去黑素,媚好,溢香氣」。她有一套自己的養生方法,很有成效。每天早晨,侍女們照例進獻一道道養顏美容的補品,從內到外,精心地呵護她的皮膚。此外,她喜歡自己精心製作化妝品,她的化妝品各種各樣,琳琅滿目。更多的時候,她只使用自己製作的化妝品和美容品,而對西方進貢的美容產品卻不屑一顧。
非常有趣的是,慈禧喜愛武則天,對武氏的為政風格和超強的為人作風情有獨鍾。同時,她也喜歡武則天獨特的養顏美容功夫。武則天喜用益母草,慈禧太后也喜歡。除此之外,慈禧太后還喜歡喝人乳。
慈禧認為,一個女人,如果不知道打扮自己,還活個什麼勁?在她看來,男人是生來打天下的,女人是生來享受生活的!
她羅盡天下華服美食,吃天下最好的美食,每天有六百人侍候她用膳,她的超大膳桌之上有多達三百多種的美味佳餚。她穿天下最好的衣服,由江南織造三局(江寧、蘇州、杭州)的皇家御用機構日以繼夜地為她編織。但是,她仍然不能滿足,特地在紫禁城西華門外,成立一個專門機構,專門為自己設計織造最新穎、最漂亮的衣服。她喜歡這個機構,特地賜名為「綺華館」。
她六十歲生日之時,堂而皇之地大量挪用海軍專款,多達一千三百萬兩,修繕圓明園,供自己享樂。她理直氣壯地說:平民之家,稍有餘資,就會為老母過體面的生日,這是一家的榮光。我是太后,生日過得體面,是大清的榮光!
這就是慈禧,一個活生生的真女人,一個威震天下、無所畏懼的真女皇。
﹝歸 宿﹞
慈禧的臨終遺言
慈禧太后病勢沉重,進入彌留狀態。御醫們手忙腳亂,開了一劑益氣生津之方,想妙手回春,可惜此方可以生津益氣,但無法挽救她的老命。一個時辰後,她就命歸黃泉。
臨終前,慈禧太后鄭重地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慈禧太后晚年的臨終遺言,令世人震驚,也給歷史留下了一團迷霧。人們一直不明白,這樣一個成功坐上女皇交椅的鐵血女人,這樣一個有效控制大清王朝長達半個世紀的鐵腕太后,何以最後留下這樣的遺言?這是一個歷史之謎,人們迷惑不解…
【內文摘錄之一】
﹝大 臣﹞
湘軍
曾國藩二十五歲入京考試之時,可謂頻頻過關。他的座師是當國權臣大學士穆彰阿。
咸豐皇帝主政之後,機會來了。道光皇帝去世,遺命不必舉行郊祀。當時,權臣穆彰阿不願奉遺詔,群臣則主張奉遵遺命,國藩第一次上奏摺《遵議大禮議》,提出了折中方案,博得了咸豐皇帝的誇獎。」第二次著名的上奏是《汰兵疏》,此疏展示了國藩的軍事見識和才能。咸豐皇帝卻沒有覺出曾的經世之才,只是象徵性地召見了他。「」面對危局,曾國藩不能等了,上了第三道《敬陳聖德預防流弊疏》,大膽地提出了用人之道...
目錄
【目 錄】
變法夢想 ∕356
宮廷政變 ∕364
立大阿哥 ∕377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380
珍妃之死 ∕383
最後的日子 ∕392
非正常死亡 ∕394
光緒皇后的悲劇 ∕405
寂寞的皇后生活 ∕405
【大臣】
曾國藩 ∕416
珠圓玉潤 ∕416
湘軍 ∕419
平定太平天國 ∕431
流水自心知 ∕441
李鴻章 ∕451
淮軍 ∕451
一代奇才 ∕456
秋風寶劍孤臣淚 ∕471
張之洞 ∕484
慈禧欽點的探花 ∕484
救國菁英 ∕486
奉旨入京 ∕490
袁世凱 ∕507
治世能臣 ∕507
一生就怕慈禧太后 ∕513
【後宮生活】
精緻的女人 ∕516
水做的女人 ∕516
性情中人 ∕518
精緻的女人 ∕523
喜愛《詩經》 ∕526
節令情趣 ∕528
親情的分量 ∕538
兩大苦惱 ∕542
頭髮之苦 ∕542
痔瘡之惱 ∕546
三大謎案 ∕547
易產石之謎 ∕547
《紅樓夢》朱批本之謎 ∕551
精美絕倫的官房之謎 ∕553
【起居】
美麗的一天 ∕560
一塵不染的儲秀宮 ∕560
忙碌的早晨 ∕567
漫長的白日 ∕582
叫起 ∕582
看奏摺 ∕583
休閒的夜色時光 ∕585
散步 ∕585
洗澡 ∕588
泡指甲 ∕593
洗腳 ∕595
九點就寢 ∕597
【秘殿歡娛】
一生喜歡看戲 ∕598
太后吸煙 ∕603
【美容美飾】
發飾 ∕608
美容 ∕614
美飾 ∕615
靜室靜心 ∕616
寫經 ∕619
自比觀世音菩薩 ∕623
【美食美飲】
美食 ∕630
美酒 ∕636
美茶 ∕639
玉泉水 ∕640
【歸宿】
最後的日子 ∕644
慈禧的臨終遺言 ∕647
普陀裕風水 ∕654
慈禧陵珍寶 ∕661
裸屍謎案 ∕670
陵墓珍寶之下落 ∕679
【附錄】
附錄一 慈禧養生美容小秘方 ∕684
慈禧太后培元益壽膏 ∕684
慈禧太后保元固本膏 ∕685
慈禧太后扶元益陰膏 ∕685
慈禧太后夜合枝酒 ∕686
慈禧太后泡酒方 ∕686
慈禧如意長生酒 ∕687
慈禧太后長春益壽丹 ∕687
慈禧太后玉容散 ∕688
慈禧太后香發散 ∕688
慈禧太后沐浴方 ∕689
慈禧太后明目固齒方 ∕689
附錄二 慈禧大事年表 ∕690
【目 錄】
變法夢想 ∕356
宮廷政變 ∕364
立大阿哥 ∕377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380
珍妃之死 ∕383
最後的日子 ∕392
非正常死亡 ∕394
光緒皇后的悲劇 ∕405
寂寞的皇后生活 ∕405
【大臣】
曾國藩 ∕416
珠圓玉潤 ∕416
湘軍 ∕419
平定太平天國 ∕431
流水自心知 ∕441
李鴻章 ∕451
淮軍 ∕451
一代奇才 ∕456
秋風寶劍孤臣淚 ∕471
張之洞 ∕484
慈禧欽點的探花 ∕484
救國菁英 ∕486
奉旨入京 ∕490
袁世凱 ∕507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