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總共分為十二章: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教育哲學的意義、起源、內容、性質和研究
第二章教育形上學:探討杜威、涂爾幹、皮特斯和斯普朗格的教育形上學
第三章教育認識論:介紹教育哲學中常用的傳統邏輯學、構成現象學、教育詮釋學、思維辯證學和教育傳記學方法
第四章教育目的論:研究阿多諾、德波拉夫、紀諾斯和柯瓦契克的教育目的論
第五章教育方法論:分析盧梭、佛雷勒、邊納爾和夏勒的教育方法論
第六章教育倫理學:說明教育倫理學的起源、意義、內涵和問題
第七章教育美學:探究席勒、叔本華、尼采、奧圖和布勞第的教育美學
第八章教育心靈論:探討人類心靈在認知、道德、審美和宗教層面教育的問題
第九章教育科學論:分析赫爾巴特、斯普朗格、布瑞欽卡和邊納爾的教育科學論
第十章教育哲學的演變:敘述教育哲學歷史的演變
第十一章當前的教育哲學:論述幾種當前比較重要的教育哲學
第十二章教育哲學的展望:分析教育哲學未來發展的方向。
本書資料豐富,體系完整,具有獨到見解,適合作為大學院校教育哲學課程的教科書和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現任: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主要學歷:德國柏林洪保特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
主要經歷:國立空中大學面授兼任講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講師
國立中正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1.普通教育學
2.審美教育學
3.改革教育學
4.教育倫理學
5.比較教育學
6.教育人類學
榮譽事蹟:1.教育部公費留學獎金得主
2.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得主
3.德國教育科學會正式會員
重要著作:《普通教育學》(師苑)(1999)
《審美教育學》(五南)(2001)
《改革教育學》(五南)(2004)
《教育哲學》(五南)(200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哲學的意義
第二節 教育學的意義
第三節 教育哲學的意義
第四節 教育哲學的內容
第五節 教育哲學的性質
第二章 教育形上學
第一節 杜威的教育形上學
第二節 涂爾幹的教育形上學
第三節 皮特斯的教育形上學
第四節 斯普朗格的教育形上學
第三章 教育認識論
第一節 傳統邏輯學的觀點
第二節 構成現象學的觀點
第三節 教育詮釋學的觀點
第四節 思維辯證學的觀點
第五節 教育傳記學的觀點
第四章 教育目的論
第一節 阿多諾的教育目的論
第二節 德波拉夫的教育目的論
第三節 紀諾斯的教育目的論
第四節 柯瓦契克的教育目的論
第五章 教育方法論
第一節 盧梭的教育方法論
第二節 佛雷勒的教育方法論
第三節 邊納爾的教育方法論
第四節 夏勒的教育方法論
第六章 教育倫理學
第一節 教育倫理學的起源
第二節 教育倫理學的意義
第三節 教育倫理學的內涵
第四節 教育倫理學的問題
第七章 教育美學
第一節 席勒的教育美學
第二節 叔本華的教育美學
第三節 尼采的教育美學
第四節 奧圖的教育美學
第五節 布勞第的教育美學
第八章 教育心靈論
第一節 格雷塞的認知教育理論
第二節 斯伯克的道德教育理論
第三節 瑞希特的審美教育理論
第四節 倪普克的宗教教育理論
第九章 教育科學論
第一節 赫爾巴特的教育科學論
第二節 斯普朗格的教育科學論
第三節 布瑞欽卡的教育科學論
第四節 邊納爾的教育科學論
第十章 教育哲學的演變
第一節 傳統教育哲學時期
第二節 論釋教育哲學時期
第三節 實證教育哲學時期
第四節 批判教育哲學時期
第五節 多元教育哲學時期
第十一章 當前的教育哲學
第一節 波姆的教育哲學
第二節 連琛的教育哲學
第三節 連哈特的教育哲學
第四節 萊恩的教育哲學
第五節 特雷姆的教育哲學
第十二章 教育哲學的展望
第一節 教育哲學的涵義
第二節 教育哲學的功能
第三節 教育哲學的現況
第四節 教育哲學的展望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哲學的意義
第二節 教育學的意義
第三節 教育哲學的意義
第四節 教育哲學的內容
第五節 教育哲學的性質
第二章 教育形上學
第一節 杜威的教育形上學
第二節 涂爾幹的教育形上學
第三節 皮特斯的教育形上學
第四節 斯普朗格的教育形上學
第三章 教育認識論
第一節 傳統邏輯學的觀點
第二節 構成現象學的觀點
第三節 教育詮釋學的觀點
第四節 思維辯證學的觀點
第五節 教育傳記學的觀點
第四章 教育目的論
第一節 阿多諾的教育目的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