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寫是以涵蓋中國歷史之演進為主,上起史前,下迄現代,舉凡民族、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演變,均以扼要敘述,並針對各時代之特點多所討論,期使讀者對中國歷史獲得整體的概念。
本書共分七章:中華文明的形成、三代文化的關係、秦漢皇帝制度的建立與運行、魏晉南北朝的分裂與統一、統一帝國再現——隋唐盛世、宋元明清時期,以及近現代中國的變局。選材嚴謹、標題分明、文字精煉流暢,適合大專院校學生學習,也可作為社會人士自學之用。
作者簡介:
梁國真(執筆一、二章)
現職:明新科技大學副教授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試論西周晚期的外患〉
〈商周東夷問題的考古學材料〉
〈西周春秋時代宗教思想的演變〉
賴亮郡(執筆三、四章)
現職: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副教授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著作:《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等
劉燕儷(執筆五、六章)
現職: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副教授
學歷: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
著作:《唐朝後期的銅錢不足問題--從供需面的探討》
《唐代的夫妻關係--以禮律規範為中心》
李汾陽(執筆六、七章)
現職:開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博士
著作:《清代倉儲研究》
《清代蠲卹制度研究》
編者
高明士
現職: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學歷: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
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經歷: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任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臺灣大學「胡適紀念講座」講座教授(2003-2004)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韓國漢城大學國史學科研究教授
玄奘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
著作:《日本古代學制與唐制的比較研究》(1977,1986)
《韓國教育史研究》(1995)
《中國教育制度史論》(1999)
《隋唐貢舉制度》(1999)
《中國傳統的政治與教育》(2003)
《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2003)
《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2003,2004)
《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2005)等書及論文多篇
編著:《中國史研究指南》五冊(1990)
《隋唐文化研究叢書:歷史篇》全十冊(1999)
《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1999)
《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為中心》(2003)
《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全八冊(2004)
《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全二冊(2005)
《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全二冊(2005)等多種
目錄
第一章 中華文明的形成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聚落與農耕文明的形成
第三節 族群融合與國家的建立
第四節 陶文與漢字文化的展開
第五節 臺灣史前文化及其與大陸文化的關係
第二章 三代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三代國家型態的演變
第三節 三代宗法的發展
第四節 三代文化一脈相承
第三章 秦漢皇帝制度的建立與運行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從春秋戰國到天下一統
第三節 皇帝制度的建立
第四節 西漢的建制與改革
第五節 東漢的興衰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與統一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魏晉南朝門閥社會的形成與皇權
第三節 北魏政權的建立與華北的新秩序
第四節 北朝後期的東西對抗
第五節 邁向再統一之路
第五章 統一帝國再現──隋唐時期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隋代的富強與速亡
第三節 李唐建國與貞觀之治
第四節 女皇武則天
第五節 開元之治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第六節 唐宋間變革
第六章 宋元明清時期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宋以後的「近世」特徵
第三節 邁向「近代」挫折的檢討
第四節 元明清時期的政權
第五節 歐洲文明的來華與東西文明的交會
第七章 近現代中國的變局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十八、十九世紀的世界與中國的變局
第三節 二十世紀中國的動盪
第四節 第二次中日戰爭與戰後中國
第五節 二次戰後臺灣民主化的發展
第六節 中共的建政與發展
第七節 臺海兩岸的互動與交流
第一章 中華文明的形成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聚落與農耕文明的形成
第三節 族群融合與國家的建立
第四節 陶文與漢字文化的展開
第五節 臺灣史前文化及其與大陸文化的關係
第二章 三代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三代國家型態的演變
第三節 三代宗法的發展
第四節 三代文化一脈相承
第三章 秦漢皇帝制度的建立與運行
第一節 導 言
第二節 從春秋戰國到天下一統
第三節 皇帝制度的建立
第四節 西漢的建制與改革
第五節 東漢的興衰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