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
1966年文革開始後中國大陸統一改稱,這種用法是解決了人們長期以來對乾癬的誤解,而且較易令人望文生義,可以反映這種皮膚病的特徵:具有特殊紅斑和乾白色鱗癬等,但也有病友發現以注音輸入法「銀屑」成為「淫褻」,也不見得較好。從以上的分析看來,古籍中的「乾癬」一詞是不是就是現在人所說的「乾癬」其實大有疑問。
2. 乾癬與一般的「癬」有什麼不同?與俗稱的「紅孩兒」又有何不同?
乾癬與一般的「癬」有什麼不同呢?通常西醫都把「癬」定義為「黴菌感染」,甚至《辭源》中也將乾癬解釋成「係由一種病菌寄生而起」,其實是極大的錯誤。因為「乾癬」與一般會傳染的「癬」並不一樣(不會傳染);在醫學上,「癬」這個字也用在非黴菌感染疾病之上,如「紅癬」就是細菌感染。
引起更大誤解的是俗稱紅孩兒的「魚鱗癬(ichthyosis)」,出名的「穿山甲人」,就是一種魚鱗癬。這是一類表皮角化異常疾病,輕微者只有小腿會在冬季或寒冷時出現魚鱗般的固著性皮屑,但嚴重者一出生就全身包裹在厚皮
P.62
善,效果往往也無法維持。另外一種號稱「男性青春荷爾蒙」的DHEA也一樣,雖然患者的數值較低,卻無良好的使用研究報告。至於國內流行的引藻片,可能因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及PPAR活化濟。在成大醫院皮膚科曾有臨床試,似乎對乾癬性關節炎有些效果。
當紅健康食品
其他當紅的健康食品還有免疫力增強劑,例如靈芝、巴西蘑菇、冬蟲夏草、桑黃、蜂膠等,不僅業者努力推廣,連政府都在宣導增強免疫力以對抗禽流感;在防癌文宣中,「活化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論點。其實免疫力並不是愈強愈好,太強反而會造成人體的負擔;在乾癬的治療上也一樣。
研究者最初以為乾癬的成因是表皮代謝過快,現在則普遍相信問題主要出在免疫機轉上免,亦即免疫過強,不是免疫不足。而且除了 TH1的活性增強之外,一些原始的免疫力也有增強現象。在這種免疫力已經過強的情況下,如果再盲目予以活化,只會讓皮膚內已經蓄勢待發的TH1發炎細胞火上加油。在體外研究中,靈芝會讓IL-12上升得特別明顯,而IL-12正是引起乾癬致病細胞TH1活化的上游因子。老鼠脾臟細胞的體外研究也發現,冬蟲夏草萃取物會使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及IL-12增加。而正常飲食中的菇類,在適量使用的情況下問題應該比較小,但最近也有媒體指出,金針菇具有活化免疫的效果,螺旋藻似乎也具有相似的功能。至於蜂膠,雖然有活化TH1細胞的效果,但也會增強調節性的TH3細胞
P.79
一般,此時單憑外用藥已經不足以控制,當然需要迅速投予全身性治療。
前面說過,乾癬的治療與保健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個別差異;治療時並不是用藥越重越好,而需依照病程的進展,區分進展期或靜止期;再依照病灶的範圍大小、厚薄,以及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灶部位等等因素多方考慮。否則刺激過度,可能會在治療或停藥時出現紅皮病或膿疱;當然對於靜止期的肥厚乾癬病灶,就可以嘗試用猛藥。臨床上常有患者提到,某人的「牛皮癬」以特殊的民俗療法或刺激物質治療,「燒掉了一層厚皮」以後竟然痊癒了,以後也未再復發。事實上這些所謂的「牛皮癬」,很可能只是神經性皮膚炎或厚皮型足癬,而不是乾癬病。因為乾癬的病灶有同形化現象,刺激愈嚴重,愈容易惡化;有時甚至刺激了正常皮膚以後也會形成乾癬,所以要小心。
2. 乾癬有哪些常見的治療方式?
治療乾癬的方法很多,目前大致可分為外用(包括浸泡)、口服藥、照光及生物製劑注射四大主流,但往往合併使用(combination therapy),尤其是以口服藥及照光治療交替進行,以減少副作用,稱為交替療法(rotational therapy)。一般的治療大都優先使用外用藥,如果病灶的範圍較廣或疾病不穩定時,則採用照光療法、口服療法或生物製劑注射。病情嚴重時才先用較強的藥物,以後穩定了就慢慢減少用量,稱為階段式療法(sequential therapy)。至
P.90
6. 如何判斷外用類固醇強度?(參附錄:類固醇強度表)
目前國際上對於外用類固醇強度的分類,是依據1962年發展出來的血管收縮能力來區分,如果用肉眼或紅外線測定,最常用的是美國分為七級,至於英國則分為四級。其他也有紫外線紅斑抑制、熱原紅斑測試、皮膚萎縮測試等方式,但較不普遍。同一成份也會因使用的劑型、配方及濃度,而有不同強度分級。即使同樣濃度、成分及劑型,其實也可以有一級強度的差異,在不同的類固醇強度比較表中會有些許差異。因此如果想知道自己使用藥品的強度,可以連到衛生署網站 http://licnquery.fda.gov.tw/DO8180.asp,輸入成份或中、英文商品名對照即可。
不過血管接收能力是否等同於臨床療效,其實仍存有爭議。
7.以維生素D治療乾癬的效果如何?(參附錄:Daivonex、Silkis、Daivobet 與Xamiol仿單)
外用類固醇自從發明以後,就一直成為治療乾癬的主力,但因長期使用之後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醫藥界一直在尋找替代產品。外用維生素D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的產物。以維生素D治療乾癬可以追溯到四O年代,然而正式受到醫療界重視卻是一項偶然。
1985年日本醫界在治療骨質疏鬆婦女時,意外發現困擾多年的乾癬也一併獲得明顯改善,從此開啟維生素D對乾癬的治療。最初維生素D多以口服為主
P.103
受歡迎,亦即自行購買小型照光機,或乾脆到一些附設曬黑機的健身中心或美容院照射。對患者而言,不管是那一種照光治療,看起來好像都一樣,其實燈管大有不同,一般分為高壓汞燈、金屬鹵素燈、UVB燈管、黑光燈管以及日光螢光燈管等幾種。螢光燈管型發出的光線較為單純,燈泡型放出的是混合光波,比較接近太陽光,從紅外線、紫外線到可見光都有,還可再經不同的濾片,篩選出所需要的光波,有些類似現在流行的脈衝光。而螢光燈管可發出不同的寬波及311nm的中波紫外線(UVB);至於長波紫外線又分為傳統的UVA及UVA-1。
照光療法基本上是一種皮膚的局部免疫療法,不同的波長紫外線,具有不同的生理效應。
13. 照光療法利弊為何?
由於安全、有效,而且穩定持久(病情逐漸好轉),照光可以說是公認的乾癬最佳治療法。只要一週治療二次到四次,通常不用照到二十五次就可以有明顯改善。一旦達到效果,UVB治療可以見好即收,逐漸減少次數,效果可以維持一段時間;至於UVA,有人建議每一到四週照射一次,以維持長期療效。
照光療法比較適用於大範圍或點滴狀新發病灶。若以UVB與UVA療法相比,前者(UVB照射)較快見效,但效果較不完全,也不持久,因此必須多照幾次。但不必如UVA一樣,照射後至少需戴太陽眼鏡二十四小時,二者各有利弊。目前還有人提倡「合併照光療法」,在不同日子分別照
P.183
10. 乾癬性關節炎除了侵犯皮膚及關節外,患者還有哪些症狀?
最常見的關節外症狀有葡萄膜及虹彩炎、口腔潰瘍及腳跟疼痛,另外,法國學者研究顯示,女性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出現「修革連氏徵候群」的機率比較高,約達31.7%(對照組只有2.9%),也就是俗稱的「乾眼症」;其中許多患者血中也有抗核抗體,另外有報告指出,還可能合併出現下肢淋巴水腫。
11. 乾癬性關節炎有哪些表現方式?
傳統上都將乾癬性關節炎定義為:必須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RA factor)呈陰性者,而且均以兩位學者在1973年所定出的五種乾癬性關節炎表現為主;不過莫而(Moll)與芮特(Wright)最常使用的乾癬性關節炎分類,彼此之間有一些重疊性,甚至時常混合存在,與目前的研究方向有些不同,以下略作說明。
第一種是所謂的「遠端指間型關節炎」,大概佔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的10%至20%,通常好發於男性,其中大約80%經常合併出現指甲病變,有的還會侵犯手指遠端關節,侵犯的程度由一個到所有關節都有可能。但目前的研究並不認為這是一種相當特定的乾癬性關節炎類別。
第二種為「多發性關節炎」,臨床表現近似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大約佔25%至60%,患者以女性稍多。
第三種即所謂的「毀壞性關節炎」,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關節變形,指骨因為被吸收而變短,或產生類似望遠
P.186
因此廣義的關節炎也包括接骨點病變。
接骨點病變好發於僵直性關節炎、萊特氏徵候群(反應性關節炎)、SAPHO症
候群,少數的腸病變性關節炎,以及乾癬性關節炎。一般均將接骨點處發炎稱為「接骨點病變」,而接骨點處發炎(enthesitis 或periostitis)會蔓延到關節內,進而引發真正的關節炎。據研究,19%左右的乾癬性關節炎會在接骨點處出現臨床症狀,主要出現在下肢,但作一般X光檢查時,初期常無明顯變化。
14. 如何診斷乾癬性關節炎?
早年乾癬性關節炎的診斷原則並不統一,主要是依乾癬的皮膚表現、發炎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因子呈陰性等三項條件來作判斷。
1991年ESSG (European Spondyloarthropathy Study Group)定出的條件則包括:關節炎、含發炎性脊椎疼痛或滑膜炎(synovitis),加上患者個人或二等親內是否也有乾癬病灶或乾癬病史。定義中的「發炎性脊椎疼痛」還必須是背痛或頸背痛,且符合以下五項條件中最少四項才行:(1)發作時小於四十五歲, (2)發作以後症狀逐漸惡化, (3)運動後症狀略有改善, (4)晨間僵硬(超過一小時) ,(5)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
至於「滑膜炎」則是指:主要侵犯下肢的不對稱性關節炎或關節炎。1999年佛奈(Fournie)又另外提出九點診斷標準,包括:典型X光變化、HLA-B16及B17、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加上以下六項臨床症狀:乾癬、乾癬家族
P.219
(PIP)、掌骨指骨指節(MCP)、手腕、手肘、肩膀、膝蓋,以腫(S)、痛(T)分別計算數目,同時考慮整體健康(GH, 0-100mm)及計算ESR。常用公式為:
DAS28 = 0.56√T28 + 0.28√S28 + 0.70 In(ESR) + 0.014 GH
40. 如何選擇不同的乾癬性關節炎治療方式?
治療乾癬性關節炎的方式,最主要的還是先確定診斷,之後再評定乾癬性關節炎惡化的機會、各種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本身是不是有合併皮膚症狀,病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使用的方便性以及藥物價格、經濟考量。至於治療的目的,則由消極的單純止痛、消腫,到防止關節進一步破壞,最終目的則希望能做到修復關節或恢復其功能。至95年3月底,在國內法規上,被核准用於治療乾癬性關節炎的藥物,依核准先後,僅有類固醇、etanercept及leflunomide,至於一般鎮痛消炎藥NSAID,則只是作為止痛效果。
對於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如同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樣,傳統上是以金字塔式的觀念,由輕而重,也就是先以NSAID,無效或已有關節破壞時再用DMARD ;如果無效才考慮新的生物製劑。如果CPR、ESR、腎功能都正常,沒有明顯皮膚症狀及關節功能受損,只有侵犯少數關節,X光檢查也正常,那麼只需要使用NSAID即可,或再輔以泡熱水、或冷敷的物理療法,有時也可以施行少量局部類固醇注射。適度的運動則可以增加關節柔軟度,改善僵硬,但如果發炎嚴重或因關節炎合併倦怠時,則需要適當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