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自己小孩最大的期望是什麼?除了健康之外,當然是希望他們快樂。但是,可能許多人認為,「快樂」不像學網球或語言,可以經由努力學習而獲致。果真如此嗎?根據各項有關快樂教養的研究,快樂其實是可以傳授的能力,是我們可協助小孩培養並維持不墜的人生資產。
你擔心自己的孩子鬱鬱寡歡嗎?你曾經在管教孩子上既挫折又憤怒嗎?有了小孩後,你是更快樂、還是更不快樂?你的孩子呢?
在現今霸凌事件頻傳的社會中,「快樂」面臨全方位的考驗。它不只是個人情緒上的反應,而是從心理、想法、行為和習慣上,更健全、更強壯的人格準備。
因此,本書所談的快樂,是培養孩子正面思考,以及足以應付未來各種挑戰的能力,而非一味追求短暫的快樂,成為自私而脆弱的人。這樣的孩子,無疑較健康、較強韌、較具有競爭力、擁有自信和較好的人際關係,也較容易在學業和事業上成功。
在本書中,有兩個女兒的卡特博士,為如何培養出較懂得感恩、EQ較高、較有「正念」的小孩,提出完備且易於實行的方法,並運用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混亂且令人莞爾的經歷,為如何處理手足間的衝突、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完美主義與拜金主義的壓力,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知名作家黛安.艾克曼曾說,「我不想走過一生後發現自己只活出人生的長度,卻未活出人生的寬度。」這本書是要讓我們活出人生的寬度,並教我們的孩子也這麼做。它談的是如何培養出快樂而強韌的小孩,從而使我們自己也更快樂。
你將會學到:
免於養出調皮搗蛋小孩的最佳法門──把壞習慣改成好習慣
讓小孩懂得感恩的小法寶
◆ 如何避免染上愛挑剔的毛病
◆ 讚美小孩的正確方式,以及為何不當的讚美有時和讚美不夠一樣糟糕
◆ 好人緣的特質──如何教養出親切、有同情心、有愛心的小孩
◆ 鼓勵小孩做乏味(但必要)的事,從而讓他們更自動自發的秘訣
作者簡介:
克莉絲汀.卡特博士(Christine Carter , Ph.D.)
美國社會學家及快樂教養專家,以提供科學研究為基礎的教養建言聞名。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造福大眾科學中心執行董事;該機構是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致力於「轉譯」快樂、同情、利他心理方面的科學研究成果,供大眾分享。卡特也是美國廣播公司「View from the Bay」談話節目的常客,並曾得到《舊金山紀事報雜誌》以封面故事介紹其生平。著作廣受全美網路、各報章雜誌引用,包括《紐約時報》、《波士頓全球報》等。育有兩個女兒,目前住在舊金山。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是針對如何培養出快樂小孩這個令人力不從心的問題所寫的教養指南,內容簡要、有趣又嚴謹。書中俯拾即是經過高明濃縮的科學研究成果,來自克莉絲汀.卡特家中令人心有戚戚焉的真實經驗,還有每位家長急迫想得到的清楚、切實、有根有據的指引。這是在今日繁務纏身的多媒體世界裡,充滿珠璣之語的子女養育百科全書。讀過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你大概也會覺得自己更快樂了。」
──Dacher Keltner,《Born to Good: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 Life》作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
「本書分析了身為父母者在養育子女過程中的種種失策──在哪裡做錯、如何做錯──以及下一回可如何改善。《培養快樂而強韌的孩子》為如何改善養育之道,如何增進所有家庭的快樂和喜悅,提供了種種見解和建議。讀它,享受它,最重要的,將它落實於生活。」
──Michael Riera博士,《Field Guide to the American Teenager and Right from Wrong》作者之一
「這是一本談如何養育子女的書,也是值得一讀再讀的書。書中充滿智慧和同理心,全都有科學研究為根據。克莉絲汀.卡特讓我的小孩受益良多。」
──Kelly Corrigan,《The Middle Place and Lift》作者
名人推薦:「這是針對如何培養出快樂小孩這個令人力不從心的問題所寫的教養指南,內容簡要、有趣又嚴謹。書中俯拾即是經過高明濃縮的科學研究成果,來自克莉絲汀.卡特家中令人心有戚戚焉的真實經驗,還有每位家長急迫想得到的清楚、切實、有根有據的指引。這是在今日繁務纏身的多媒體世界裡,充滿珠璣之語的子女養育百科全書。讀過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你大概也會覺得自己更快樂了。」
──Dacher Keltner,《Born to Good: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 Life》作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
「本書分析了身為父母者在養育子女過程中...
作者序
完美母親不可能做到,但當個好母親卻有百萬種方法可以達成。
我們都希望能給孩子完美的童年,但世上沒有這樣的童年,我希望讀者不要有靠這本書打造完美童年的念頭。事實上,誠如本書將會探討的,不管在養育兒女、兒女表現上、或任何事物上,追求完美都鮮少能帶來長久的快樂。沒有人能當個完美的父母,但一如任何值得真心追求的目標,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努力當個好父母。
做父母的已有太多事要操心,不需要其他專家來告訴他們可能還做錯了哪些事。人時時都在犯錯,我尤其如此。訣竅當然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有時候,愧疚於自己未善盡父母職責,乃是個警訊,提醒我們正在犯錯或做錯。在這種情況下,愧疚與其說是個危險信號,不如說是一種選擇:在這一刻,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我選擇了讓自己執著於不切實際的標準,或選擇沉緬於錯誤而非原諒自己。事實上,感到愧疚時,我可以為自己得到寶貴教訓或意想之外的正面成果而心懷感激。愧疚於過去的過錯,只會耗掉我眼前的心力。如果不執迷於過去,我可以在當下作個稱職的父母。
撇開無益的愧疚和憂慮,我們應把重點放在自己能做對什麼上面。我們能教小孩快樂習慣,例如刻意去表現感恩之心。我們能塑造樂觀心態,教小孩寬恕之心,能把全家共進晚餐提升為頭等大事,能幫小孩交朋友,能在小孩難過、生氣時協助他們消弭痛苦。最重要的,我們能讓快樂盈滿我們自身。
何謂快樂?
在我眼中,快樂絕不只是一種心情或開心的傾向。快樂的生活毋寧是包含著多種正面情緒的生活。比如說,對過去的正面情緒(例如感激、寬恕、肯定),就是快樂生活所不可或缺,指向未來的正面情緒(例如樂觀、信心、信任)亦然。人透過與他人的聯結可以找到快樂。愛、親切、同理心之類的正面情緒,有助於我們與他人聯結;而立足於當下的正面情緒,例如愉悅、滿足,顯而易見地更是快樂童年的必要配方。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漸漸習以為常的各種思考、感覺、行為方式,大部分建立在我們所教導他們的待人接物處世之道上、建立在他們與他人的關係上、建立在我們對他們的期望上。這些習慣深深左右了他們快樂的程度。本書的重點就在於如何培養有益的技能、習慣和心態,為孩子能在童年和未來獲致多種正面情緒打下基礎。
快樂真的重要嗎?
常有許多家長怯生生問我快樂與成功之間的關係。他們問題的癥結在於:如果我把重點放在小孩的快樂上,他們的學業成績仍會名列前茅嗎?會上達特茅斯學院等名校嗎?在成績掛帥的文化裡,快樂可能讓人覺得無關緊要,讓人偏離正軌,不值得花費心力去追求。
但是,即使把小孩的成就看得比快樂還重要,仍然應該讀這本書,因為在注重成績的世界裡,快樂是很大的優勢。平均來說,快樂者在工作和愛情上都比不快樂者成功,成績較好,職業較體面,薪水較高,較可能找到對象結婚,且婚姻較美滿。快樂者還往往較健康,較長壽。
拋掉愧疚,接納喜悅
但這些事——本書所提出的十個步驟——我們有必要同時做到嗎?或時時刻刻去做?
當然不必。這十個步驟裡的任何一個,都足以大大提升孩子的快樂,因此別讓這本書成為覺得自己未把所有事都做對而感到愧疚的另一個理由。別為不夠完美而愧疚,要把養兒育女上犯的錯當作邁向成長的必經之路。努力教養出快樂小孩的同時,自己也要樂在其中,自己要更快樂。這些事本身全都值得肯定,別愧疚,要開心。
養兒育女是在紛亂的生活中覓得快樂的絕佳機會。在這期間,常有失足絆倒,但更常有的是,我們會十足驚嘆於這份工作的迷人與玄妙。本書的目的,是要讓讀者不只造訪養兒育女的世界,還置身在這世界裡,一再感受到驚嘆、感動、喜悅。這不只是要我們用腳趾輕觸池水,還要一頭潛入池中。《感官之旅》、《愛之旅》作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曾說,「我不想走過一生後發現自己只活出人生的長度,卻未活出人生的寬度。」這本書是要讓我們活出人生的寬度,並教我們的孩子也這麼做。這本書談的是如何教養出快樂的小孩,從而使我們自己也更快樂。
總而言之,《培養快樂而強韌的孩子》期盼能使世界更為美好。我們自己成為較稱職的父母,世界就會跟著大幅改善。在物質富裕而精神空虛的文化裡,我們往往忘了父母養兒育女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攸關我們小孩的健康快樂,攸關世人的福祉。
(摘錄自《培養快樂而強韌的孩子》作者自序)
完美母親不可能做到,但當個好母親卻有百萬種方法可以達成。
我們都希望能給孩子完美的童年,但世上沒有這樣的童年,我希望讀者不要有靠這本書打造完美童年的念頭。事實上,誠如本書將會探討的,不管在養育兒女、兒女表現上、或任何事物上,追求完美都鮮少能帶來長久的快樂。沒有人能當個完美的父母,但一如任何值得真心追求的目標,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努力當個好父母。
做父母的已有太多事要操心,不需要其他專家來告訴他們可能還做錯了哪些事。人時時都在犯錯,我尤其如此。訣竅當然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有時候,愧疚於自己未...
目錄
序:
培養快樂小孩的藝術與科學
即使在注重成績的世界裡,快樂仍是很大的優勢。而這項優勢是我們能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培養的最重要東西,因為快樂本身就有其價值,同時有助於實現我們所看重的其他目標,例如美滿的婚姻、在社會上功成名就。培養快樂而強韌的孩子──使他們變得和善、富同情心、自信、有情緒智力、人際關係良好、具有愛心,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是更美好世界的基礎。
1 步驟一:先戴上自己的氧氣罩
父母的快樂在多方面影響小孩的快樂。抽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所獲致的快樂,也有益於你的孩子。因此,拋開愧疚,接納喜悅,去健身,去跟朋友吃飯。請照航空公司的建議做:先戴上自己的氧氣罩──先處理好自己的快樂問題,再去把獲致快樂所需的技能教給你的小孩。你更快樂,你的孩子會跟著更快樂。
2 步驟二:蓋個村子
什麼是獲致快樂的關鍵?如果要挑出一項與人類快樂最攸關的因素,那應該是與他人的關係。孩子與他人關係的好壞──包括同儕和長輩,大大影響他們童年和日後人生的快樂。為孩子蓋個可讓他們在其中成長茁壯的村子,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帶給他們強烈的安全感,成為喜悅與成長的來源。
3 步驟三:期望小孩努力與樂在其中,勿期望完美
根據一項研究,被稱讚聰明或有天分的小孩,在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數學題目時,傾向選擇較容易的題目;為了持續保有聰明身份,他會避免接受挑戰。因此,著重小孩的短期成就,長遠來看,反而可能使他們無法有更大的成就。刻得怪模怪樣的南瓜、慘輸的比賽……孩子開始處理這些事,並且能在失敗後重新站起來,日後就會有韌性迎接人生不可避免的挑戰。
4 步驟四:選擇感激、寬恕、樂觀
這一章在教我們認出我們有哪些選擇可影響自己孩子的快樂。學會之後,最大好處是什麼?教孩子認識通往快樂的路標,我們往往也在不知不覺間走上同樣的路。而感激、寬恕、樂觀等心態,是可透過學習而得到的技能,如同學踢足球或學外語。
5 步驟五:提升孩子的情緒智力
這本書談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正面情緒,卻不表示人該時時感到快樂。即使是最快樂的生活,都免不了有痛苦、失望、失敗、背叛等種種不愉快的感覺。快樂的人與憂鬱的人最大的差異,往往是快樂的人知道如何處理痛苦情況和情緒,且知道如何從那些情況、情緒中恢復正常。能管理情緒的孩子,陷入恐懼、憤怒之負面情緒的時間較短,較能集中注意力,也較少得傳染病。
6 步驟六:養成快樂習慣
研究者曾以大象和騎士說明人腦中自動與受控制部位。「習慣」屬於大象的範疇:它們是不必花腦筋思考的自動過程。我們每天開車走同一條路上班時,不必去想如何到公司或去想何時該減速讓小孩過馬路。那全是自動過程。如果想培養孩子有助於發展正面情緒的習慣,就得用心訓練大象,而非說服騎士。
7 步驟七:教小孩管好自己
自我管理能力是通往成功與快樂的重要關鍵。學齡前孩童能不急著滿足欲望──能為那第二顆棉花糖而等待──代表青春期時會成為聰明、學業成績好、善於交朋友的孩子。有許多方法,例如富有想像力的假想遊戲,能幫助孩子學習自我管理。研究人員深信,今日小孩的延後滿足能力之所以比一九四○年代的小孩差那麼多,原因之一在於他們花在電視、電腦前的時間多出了許多,而電視、電腦都無助於發展意志力或控制衝動。
8 步驟八:享受當下
本章在探討能使我們既超級忙碌又深感快樂的三個技巧:透過玩樂、心流和正念,真正感受當下。小孩玩樂時自然而然在這麼做,但我們成人往往把他們醒著的時間塞滿各種課程和比賽,從而把事情搞砸。這一章會撒下一些種子,讓你更充分認識到,即使在人生最艱困的時刻,與孩子相處的每天仍處處充滿微小而美妙的奇蹟。
9 步驟九:給孩子能獲致快樂的成長環境
凡是父母都有這樣的擔心,都想左右孩子交往的對象。我們擔心孩子接觸壞孩子或壞鄰居,擔心他們與不好的群體為伍,擔心孩子不受掌控,想藉由左右他們的環境來維持我們的掌控。我們該保護孩子到何種程度?如果可以選擇,我們該為孩子建造什麼樣的樂園,該在那樂園裡塞進多少東西?這一章探討能使孩子的環境變得較像樂園而非牢籠的三件要事。
10 步驟十:共進晚餐
家人一同用餐對小孩大有益處。調查顯示,定期與家人共進晚餐的孩子,情緒較穩定,較不易吸毒,功課較好,較少出現憂鬱症狀,而且較不會變得肥胖或出現飲食失調。從為兒童做好入學前準備的角度來看,家人共進晚餐甚至比閱讀更重要。晚餐時間是真正落實本書前九個步驟的最佳時機;而晚餐餐桌則是教導、學習某些技能理想熟悉的地方,甚至是最理想的地方。
序:
培養快樂小孩的藝術與科學
即使在注重成績的世界裡,快樂仍是很大的優勢。而這項優勢是我們能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培養的最重要東西,因為快樂本身就有其價值,同時有助於實現我們所看重的其他目標,例如美滿的婚姻、在社會上功成名就。培養快樂而強韌的孩子──使他們變得和善、富同情心、自信、有情緒智力、人際關係良好、具有愛心,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是更美好世界的基礎。
1 步驟一:先戴上自己的氧氣罩
父母的快樂在多方面影響小孩的快樂。抽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所獲致的快樂,也有益於你的孩子。因此,拋開愧疚,接納喜...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