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DNA,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新知
為什麼藥物有時會失靈?
老化與基因又有什麼神祕關聯?老化真的可以延遲嗎?
基因如何影響癌症的治療效果?發現基因風險因子後,到底可以怎麼做?
當代分子遺傳學大師、美國國家衛生院院長──柯林斯 最新力作
你的健康命運就掌握在DNA裡,你準備好一起來解開這個祕密了嗎?
你想知道:自己和家人未來罹患疾病的風險有多大?還未出世的寶寶是否健康?新奇的基因體檢,是怎麼一回事?你還想知道:為什麼藥物有時會失靈?我們可以延緩老化嗎?目前的癌症治療有什麼新進展?你是否也有興趣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勇於冒險犯難?另一半會是花花大少嗎?自己的祖先來自哪裡?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應該先來了解DNA是什麼!
拜技進步所賜,我們已經可以掌握自身DNA所蘊藏的祕密。
柯林斯本身是醫師兼遺傳學家,並擔任跨國重大科學計畫「人類基因組計畫」的主持人,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當嚮導,帶領我們走上這趟自我探索之旅。
在這趟旅程中,我們會了解到:DNA所使用的語言,就是生命的語言;裡面記載的內容,也就是你自己的醫療手冊。學著去解讀其中的奧祕,你會讚嘆其中的奇妙,而且有一天,這本手冊真的可以拯救你的性命!
作者簡介:
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
現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曾經擔任跨國重大科學計畫「人類基因組計畫」主持人。柯林斯本身是醫學博士兼遺傳學家,更是非常厲害的基因偵探,曾找出乳癌、卵巢癌、囊腫纖維症、杭丁頓氏舞蹈症等疾病的基因突變。他在遺傳學的研究做出開創性的貢獻,因而兩度獲得美國總統授予獎章:2007年的「總統自由獎章」,以及2009年的「國家科學獎章」。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伍焜玉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何大一 美國紐約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首任科學研究主任和首席執行官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胡務亮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陳韻如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蔡長海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董事長兼亞洲大學創辦人
潘震澤 美國奧克蘭大學客座教授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柯林斯突破性的研究,使我們看待健康與診斷疾病的方式大為改觀。——歐巴馬(Barack Obama),美國總統
用流暢的文字與令人信服的說理,柯林斯把現代醫學科學描述得栩栩如生,而且容易理解。這本書帶來了希望……—古柏曼(Jerome Groopman),《醫生,你確定是這樣嗎?》作者
為個人量身訂做的醫學,前景就在你的DNA 裡;千萬不要等到你生病的時候才想了解箇中詳情。——歐茲(Mehmet Oz),《YOU─你的身體導覽手冊》作者
名人推薦:伍焜玉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何大一 美國紐約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首任科學研究主任和首席執行官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胡務亮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陳韻如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蔡長海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董事長兼亞洲大學創辦人
潘震澤 美國奧克蘭大學客座教授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柯林斯突破性的研究,使我們看待健康與診斷疾病的方式大為改觀。——歐巴馬(Barack Obama),...
章節試閱
印度矽谷
如果印度的創新真的會實現,那麼我的下一個採訪地點,應該是最先出現跡象的地方之一。為了更深入瞭解印度怪咖的核心面貌,我旅行了一千七百公里,來到印度南部卡納塔卡邦的首府班加羅爾,俗稱「印度矽谷」。
這裡以前只是一座枝葉繁茂的寧靜小城,很多領退休金的老人搬到此地來安享餘年。但是就在最近幾十年,這座沉睡的小鎮已經變身成為印度的科技重鎮。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原本空曠的三線林蔭大道,現在堵滿了車輛。原來的公園和綠地,都消失在成群的辦公大樓和購物中心後面。印度的資訊產業工作人員,有三分之一在這裡。此外,所有全國頂尖的太空科學家、國防工業的研究人員、化學家和生物學家也集中在此地。
以前,大家都把這裡看成是矽谷第二,但它現在的規模已經超越了原先的期待。目前,班加羅爾已經變成世界知名的科技中心,有響噹噹的聲譽。這裡充滿了不按牌理出牌的怪咖,以及大量活力充沛的百萬富翁。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座城市還沒有出現一家可以與IBM、微軟、蘋果或谷歌分庭抗禮的公司。駐紮在班加羅爾的公司,大部分是做每天的軟體維護,以及例行性的軟體發展工作。
為了發掘情況是否已有改變,我特別安排去訪問默西(Narayana Murthy)。他出生於一九四七年,是軟體公司印孚瑟斯(Infosys)公司的創辦人,是個億萬富翁。他在印度,就像比爾‧蓋茲在美國那樣享有盛名,想約他見面可不容易。在等待了好幾個星期之後,我終於受邀到他公司園區裡的一間辦公室去。我在想,如果有人可以幫助我,瞭解班加羅爾如何成為賽蒙願景中的印度明珠,默西應該是不二人選。
我站在班加羅爾主要商業區的街道旁叫計程車,眼前的高架工程是該市正在施工的第一條大眾捷運系統。上了車,年輕的計程車司機問我:「上哪兒?」
我告訴他說:「電子城,我要到印孚瑟斯公司去。」
他的表情有些吃驚。
「我要去見默西先生。」
他大吃一驚,差點從駕駛座上跳起來。和印度其他城鎮比起來,班加羅爾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不同的國家。街道兩旁有很多高級酒吧,甚至還有以美國航太總署為主題的酒吧——地板裝著藍色的霓虹燈,桌腳看起來就像火箭。在印度的其他地方,幾乎看不到牛肉,因為印度教視牛為聖獸,印度人很不願意殺牛。但在此地,有點冒瀆的,很容易吃到質地很好的牛排。這裡還有道地的法式甜點與蛋糕,美國快餐也和印度的流行商品結合在一起。這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大熔爐,使班加羅爾成為一處吸引科技產業的地方。默西正是這群怪咖當中的第一批先鋒。
在班加羅爾外圍,還有兩個衛星區域,裡面都塞滿了跨國科技公司。在城東的國際技術園區裡,隱約可見許多玻璃帷幕大樓,聚集了一些名為「發現者」、「領航家」、「發明家」之類的公司。而電子城則位在城南,離市中心大約要二十分鐘的車程。一九七八年設計這座電子城的人,夢想著它有一天會成為印度的矽谷。如今,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報紙以頭條新聞的方式,報導某家公司在這一條怪咖雲集的銀河中,設立了辦公室。有好幾百家大公司已經在此建立了據點,例如美國的微軟和IBM、中國的電信公司華為(Huawei)、歐洲的西門子,還有塔塔資訊顧問公司、印度軟體公司威普羅(Wipro)和印孚瑟斯。
默西花了十五年的時間遊說政府,終於爭取到一條高架的快速道路,連接班加羅爾的市中心和他在電子城裡、占地八十二英畝的企業總部園區,使他的員工能快速往返兩地。他通常很柔情的稱員工為「印孚瑟斯之子」,好像員工是某個王室巨族之子。
我的運氣很好,這條高架的快速道路幾個星期前才完工。沿著這條平坦乾淨、兩旁裝著流線型銀色路燈的快速道路前進,不只是快得多,甚至讓我有一種錯覺,彷彿置身於美國的好萊塢。這條公路架得很高,避開底下又髒又亂的製衣工廠和木造小棚屋,讓人在經過這條路時覺得很舒服,有一種走進新世界的印象。
印孚瑟斯企業園區已經成為一個樣板景點,連觀光客都會專程跑過來看一看。從快速道路望過去,有三棟巨大的玻璃建築物出現在路的右側,像是外星人的太空船似的,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第一棟建築物,模仿自貝聿銘所設計的巴黎羅浮宮入口的金字塔,外觀貼著鑽石形狀的嵌板,還有一條護城河似的水道圍繞著。第二棟建築物,是有巨大幾何造型的玻璃罩子。第三棟建築物是個立方體,立面有個圓形的開口,你的視線可以從這個圓形開口穿透整棟建築(當地人稱它為「洗衣機」)。它們和周遭的環境是如此不調和,使我想起在埃及開羅看過的一幅景象。在古老的金字塔旁邊,居然出現一家肯德基炸雞店,實在很突兀。
印孚瑟斯是印度第一家打造大型企業園區的公司。這是師法美國的一些大公司而來的,像谷歌和微軟。這些公司的員工對公司都有強烈的認同感,走在外面昂頭挺胸,聲稱公司的牆上掛著名貴畫作,員工餐廳供應免費的精美食物,還附有高級的健身俱樂部。印孚瑟斯的員工體育館裡有按摩浴缸、撞球臺及飛鏢遊戲。園區裡還有亞洲最大的電視牆。公司花了上億美金,打造了這些建築。另外還在附近的城市邁索爾(Mysore)完成了一座更大的園區,花費幾乎是這個園區的兩倍。
默西的助理在門口迎接我,我們坐上一輛電動車在園區遊覽。公司有兩百輛大型交通車,接送兩萬一千名員工每日往返園區。園區之內看不見小汽車,只有一些粉紅色與藍色的腳踏車,是公司提供給員工使用的。另外就是我坐的這種高爾夫球場用的電動車。我們花了整整十五分鐘,才把園區繞一圈。園區裡面很乾淨,有點像新加坡的街道,沒有一塊地磚、瓷磚或玻璃是破損的。
我們經過一處戶外籃球場,接著經過一座大型展示館,裡面是美食街。助理告訴我:「這裡有各式各樣的美食,印度菜、歐式餐點、中國菜,當然是印度式的中國菜,以及各式的地方口味,如喀拉拉邦的美食。」我們在電動車上也看見那座玻璃金字塔。資訊產業的怪咖有個很普遍的喜好,就是偏好速食,因此我在園區裡也看到一些世界知名的速食連鎖店,像是可以外送的達美樂披薩、以及美式三明治店「潛艇堡」。
我們最後停在默西辦公室所在的建築物前面。這是一棟小型低矮的磚樓,在園區裡是最簡樸、最奇特的建築。在我們走上樓梯的時候,我問助理小姐,她認為自己的老闆是怎樣的人。她思索片刻,輕彈手裡的記事本,說:「他是個完美主義者。當我們在準備進行一個計畫的時候,我們不只是有後備方案,我們還有後備的後備方案。」從她的眼神裡,我看出默西先生應該是一個有自制力的怪咖。
助理小姐又加了一句:「他非常精明,他是個很精明的人,他所做的事常令人覺得難以置信。」
印孚瑟斯之父
默西有點疑惑的問我:「照你的說法,怪咖……算是好的意思?」他的聲音聽起來有點不以為然。我感覺到geek這個字眼,可能已經冒犯了他。
我再度對他強調,「確實是個褒獎性質的名詞,或許可以說怪傑,表示充滿了熱情與創造力。」
「稱我們為印度怪咖,好像說我們除了會死讀書、會考試之外,就沒有什麼事擅長了。你應該可以更寬厚一些。」
「因此,你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怪咖囉?」
他想了一陣子,「好吧,我想我算是一個。」他笑了起來,用手推了一下黑邊厚眼鏡。
默西是個謎像的傳奇人物。他在一九八一年成立了印孚瑟斯公司,當時口袋裡只有大約二百五十美元,而且據傳還是向他太太借來的。到了一九九二年,公司每年賺一百五十萬美元。到了二○○八年,公司的資產總值超過四十億美元,使得很多早年選擇拿公司股票的員工,立刻變成百萬富翁。不久,印度著名的漫畫公司,把他的傳記改畫成連環漫畫,使他成為活生生的漫畫卡通英雄。在漫畫裡,他是個古怪的神祇。但是和其他的印度菁英不同的是,他的財富完全白手起家,並不是依靠祖先的餘蔭。而他個人奉行的哲學理念,是把印度傳統文化的正面精神價值,融入企業的經營,正正當當而精明的做生意。他雖然是印度最有錢的人之一,但卻自奉簡樸,過著很節約的生活,就像印度聖雄甘地。
當我走進他的辦公室,裡面陳設之簡單,讓我覺得好像不小心打開倉庫壁櫥的門。但他就站在房間裡,微笑著,帶一點靦腆,正準備見我。他穿著藍色襯衫,長褲的腰帶繫得很高,幾乎是圍在胸前。地板很簡潔,是白色的。牆面有很高的木頭書櫃,裡面擺滿了一冊冊的書,每本都有個數字標籤,像圖書館那樣。在角落,有一張整潔的書桌。
默西說:「我認為生活越簡單越好,這樣才能夠在慾望和需要之間取得平衡。你看看二○○八年發生的金融海嘯,受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和英國。這就是因為生活上的慾望太高,對吧?甘地曾經說過,你看,我們有個內在的力量,在對的事和不對的事之間保持平衡。甘地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領袖。我認為他是個最好的好人。」
像默西這樣的億萬富翁,居然這麼喜歡簡單的生活,也算是異數。但若我們稍微再擴大一下,其實不只是默西,至今全印度依然活在甘地的影響之下。舉例來說,這裡絕大部分的政治人物,都像甘地那樣,穿著傳統的簡單棉布長衫,而不穿西方的服飾。這向選民暗示,他像一般人一樣,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但默西的簡樸生活,卻是由自己的經驗而來,出於自願,而不是為了符合社會的期待。他是真心相信這些理念。
根據默西的說法,他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子的人,是因為發生了一件事。
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本來是堅定的社會主義者。後來在某個假期裡發生了一件意外,粉碎了他原本左傾的政治思想,讓他全心全意在科技工業上尋求發展。當時他二十幾歲,背著背包在歐洲四處遊蕩。在一九七四年,他還不確定自己這一生要幹什麼。他有點惆悵的說:「你知道,對每個人的一生,二十多歲這段時期都是黃金歲月。當時我們全都是思想左傾的學生。」他曾在巴黎,那個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沙特經常流連的咖啡館裡,與法國的社會主義者閒聊,消磨整個晚上。他也曾以搭便車的方式,遍遊羅馬和以色列。為了省錢,就睡在火車站的月台上,跑到青年旅舍辦的宴會吃免錢飯菜。
但這段黃金時光卻結束得很突然。當他在訴說這個故事的末段時,臉色整個沉下來。那時默西二十七歲,背著背包在東歐旅行,已接近尾聲。就在保加利亞和前南斯拉夫兩國的邊境上,被警察攔了下來。他告訴我,倒不是因為他犯了什麼法,而是由於他在半路上碰到的一位年輕人。那位年輕人認為默西在批評保加利亞的共產黨政府,向警察機關告發他,於是默西被保加利亞警察監禁起來,又不給飯吃。
所幸,當時的印度政府與蘇聯和整個共產國家集團有良好的關係。因此關了五天之後,默西就給釋放了。但保加利亞警察把默西押上火車,直接遣送回國。這段意外的插曲,結束了他對社會主義的幻想。從保加利亞回印度的這段漫長旅程上,他身心都十分疲憊。回想他被單獨關在監獄、又冷又餓的經歷,他開始覺得社會主義者相當野蠻,進而也懷疑起左傾的政治思想。他說:「我對自己說,如果共產社會是這樣子對待自己的朋友,那我可不願意和他們沆瀣一氣。在某種意義上,這個事件使我的思想變得更清明,終於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隨後的幾年之內,他慢慢拋開過去的政治思想,最後成為科技領域的企業家。
不過默西雖然成為科技界的巨人,卻從來不曾完全放棄他以前的儉樸生活方式。他雖然過著到處飛來飛去的億萬富翁的緊湊生活,卻依然保有年輕時的刻苦精神。他的行事風格,完全採取中庸之道,遊走於苦行與富裕生活之間,既不是社會主義者、也不是資本主義者。默西好像是甘地和比爾‧蓋茲的混合體。
印孚瑟斯公司的訓詞是「以知識為動力,以價值為取向」,這個獨特的理念讓印度的數百萬電子迷非常欣賞。
我問他:「你認為這個理念是你成功的主要因素嗎?」
默西說:「這個嘛,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要謙虛。」說完,他還特別強調,這應該要適用於全印度,而不只是他和他的公司而已。「最近有個澳洲來訪的團體問我,什麼是我們印度人成功的祕密。我告訴他們,那是謙虛加上五項其他的因素。」默西習慣把他的想法,按照順序一條條列出來,他用五根手指頭來計算這五項因素,「第一,是對新觀念的開放態度。第二是英才教育。第三是創新能力。第四是速度。第五是在執行上追求卓越。我們專注在這五項因素上,再加上謙遜的態度。近年來,我們有些傲慢,這樣……」他終於停下來,不太滿意的搖搖頭。
我問他:「真的嗎?」
「是的,就是這五件事。」
這五項因素可能適用在印孚瑟斯公司上,但我並不認為它適用於整個印度資訊工業界。至少在國際舞台上,科技創新從來就不是印度的強項。印孚瑟斯會成為營收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理由和塔塔資訊顧問公司一樣,它擁有印度大量的廉價知識勞工,能為西方國家的客戶,做每日例行的軟體維護工作。即使是現在,成千上萬的印度軟體工程師,仍然陷在工蜂似的工作型態裡。這也使得他們的資訊產業界,不容易發明出新產品。
事實上,印孚瑟斯很難在國際科技社群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微軟比較起來,印孚瑟斯花在研究發展上的費用,只占收入很小的比例。美國科技業的大公司,每年在新發明上都得到好幾百項的專利。但在二○○九年,印度排名前三名的大公司,總共只提出一五○項的專利申請;而真正獲得專利的,只有十幾件。
其次,雖然大家都知道,印孚瑟斯公司在工作場所採行平等主義,但是印度的其他地區可不一樣。大部分印度社會是社經階級分明的,而且深受種姓制度的制約。這兩項習俗在一個印度人出生以前,就已決定了他的命運。二○○七年,印度社會科學家鄔裴耶(Carol Upadhya)在班加羅爾做了一項調查,她發現軟體工程師中,一半以上屬於印度種姓制度的最高階級「婆羅門」。而婆羅門這個階級占印度的總人口數,還不到百分之五。而且在她的調查中,這些工程師的父親,百分之八十四屬於中產階級。
因此,雖然默西覺得他那套貧富皆宜的謙虛理念管用,我可不認為他所說的印度五項成功因素是對的。就在他的辦公室外面,甚至就在印孚瑟斯公司的園區裡,也是呈現一種遠離他那種簡約美學的面貌。我認為他是一個執著於自己理想的人,但是在兩端之間游移——一端是他生長的社會主義貧困印度,另一端則是他現在生活的科技導向的資本主義國度。
這是當今整個印度所面對的掙扎。
默西打開心靈之窗,繼續說:「我們受到兩種不同文化的衝擊。我們在第三世界工作,卻設法滿足第一世界顧客的需求。我們居住於環境惡劣的班加羅爾,卻須經常飛奔在德國最先進的高速公路上。」
默西告訴我,大約三十年前,他經歷了那場改變人生方向的歐洲背包旅行,回來之後,原本想去從政。他想改變印度基層百姓的生活,協助拉近全球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發展差距。事實上,幾年前印度前總統在任期接近尾聲的時候,默西的名字也曾出現在可能的繼任者名單內。
我問他:「那你後來為什麼沒有從政?」
他說:「我本來已經決定要加入政黨了。但是政治的遊戲規則,並不符合我的支持者的期待。」
「怎麼樣子的不符合呢?」
他酸溜溜的說:「你知道的嘛,政治圈子裡很腐敗。另一方面,在印度的電子業裡競爭,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能不全力以赴。而且這個社會存在著階級制度和種姓制度,一件事情的成敗,要看你和什麼人有關係。當道德意識低落、制度又不透明的時候,你必須用別人的規則來和別人競爭,事情就很難搞了。」
「不論是哪個區塊,只要政府一插手,事情的進展就會大受影響。比方基礎教育、基礎衛生建設、國民營養等等,這些都是政府在推動的事。情況都是這樣。」他說得很感慨。
就在印孚瑟斯公司大門之外,穿過修剪整齊的樹叢,在高架快速道路的盡頭,國民識字的比例立刻下降。在印度出生的嬰兒,每千名就有四十九個夭折;相較之下,美國每千名只有六個。在新德里有個監督政府的團體,叫做民主改革聯盟。根據他們的資料,印度下議院所有議員當中,三分之一有犯罪前科,罪行中甚至包括強暴與謀殺。因此,印度的科學家、工程師和默西這樣的企業家,在這種支離破碎的政經環境裡,被迫創立世界級的事業、訓練出世界級的工作人員,是非常辛苦的,也難能可貴。
印度的其他地方,與印孚瑟斯這家光鮮亮麗的企業對比起來,活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在班加羅爾的科技園區裡,像默西這樣的男男女女,按照自己的理想,創造出美好的社區,就好像在沙漠中闢出綠洲。在這裡,好的主意比金錢更有價值,這些年輕的怪咖按照自己的規則在生活。默西可能沒有變成政治上的領袖,但他依然是這個區域的主人,他的影響力絕對不下於任何一個國會議員。
到了訪問接近尾聲的時候,我終於瞭解,為什麼默西要用他想像的情境,來取代粗劣的現實環境。他的想像情境並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打造未來的願景。
默西解釋說:「我知道我們公司的年輕幹部必須去面對客戶,解決他們的問題。為了建立這些年輕人的自信,他們必須經歷到和客戶同樣品質的工作環境,他們必須有最好的資訊基礎建設和最好的設備。」默西請來自己最喜歡的歐洲建築師,打造出印孚瑟斯企業專屬的園區,使得員工覺得自己與世界各地的軟體工程師一樣優秀,可以與他們並駕齊驅。默西引進美國的連鎖餐廳到自家園區的美食街,使員工熟悉西方人的口味。他還導入矽谷菁英團隊的氣氛,也把自己信仰的甘地精神帶進公司,希望塑造出一種簡單、謙遜的企業文化,結果就成了現在的模樣。不像十年前,印度的軟體工程師在狹小的工作間出賣腦力,就像血汗工廠的作業員一樣。當時他們所處的環境,很像全球科技產業裡的貧民窟。默西給了這群人一些希望。現在,他們也能抬頭仰望天上的星星了。
默西樸素辦公室外面的玻璃金字塔和「洗衣機」,並不是他那些印孚瑟斯之子(他這樣暱稱自己的員工)的嬰兒圍欄,而是默西願景的實體展現。
默西凝視著自己手中半滿的茶杯一會兒,說:「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建築物可以說是現代的廟宇。」然後他拿了一包印著公司標記的糖粉,倒進茶杯裡。「這些是能夠讓我的同胞產生新希望的廟宇。對他們而言,這些建築是代表新希望的圖騰。」
默西說:「這就是廟宇存在的精神意義,對吧?我每天早上都會禱告。禱告些什麼?我禱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過得更美好,包含我、我的家人、我的同胞、和每一個人。當我這麼做的時候,我有一種成就感,一種有自信的感覺。」
「我們喪失了科學、數學和天文學上的傳統,已經一千年了。但我有信心,我們會重新建立起來。」
印度矽谷
如果印度的創新真的會實現,那麼我的下一個採訪地點,應該是最先出現跡象的地方之一。為了更深入瞭解印度怪咖的核心面貌,我旅行了一千七百公里,來到印度南部卡納塔卡邦的首府班加羅爾,俗稱「印度矽谷」。
這裡以前只是一座枝葉繁茂的寧靜小城,很多領退休金的老人搬到此地來安享餘年。但是就在最近幾十年,這座沉睡的小鎮已經變身成為印度的科技重鎮。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原本空曠的三線林蔭大道,現在堵滿了車輛。原來的公園和綠地,都消失在成群的辦公大樓和購物中心後面。印度的資訊產業工作人員,有三分之一在...
目錄
專家誠摯推薦 伍焜玉、胡務亮、陳韻如、蔡長海
推薦文 從基因重新思考健康 黃達夫
導讀 個人化醫學的未來 周成功
序 醫學革命已經降臨
第1章 未來就在眼前
檢測基因,預測病程
DNA:生命的語言
每個人的生命語言,差異極其微小
DNA定序的成本急速降低
與家族健康史結合
全新的醫療模式: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
個人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建立自己的家族健康史
第2章 基因出錯,只能聽天由命?
每個人都可以懂的遺傳學:顯性、隱性及其他觀念
追獵囊腫纖維症的致病基因
從基因到治療
正確飲食或意想不到的舊藥,成了救命仙丹
為何要接受篩檢?又有誰能受益?
孕期胎兒篩檢:超音波掃瞄與母血檢測
產前檢查:絨毛膜採樣與羊膜穿刺
試管嬰兒篩檢: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
基因革命的影響不限於罕見疾病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懷孕前接受篩檢
第3章 探求自身祕密的好時機
尋找基因組裡的不定時炸彈
第一個成功的案例:黃斑病變
新發現如江水滔滔不絕
發現基因風險因子又如何?以糖尿病為例
該不該知道自己的疾病風險?用RBI法則來判斷
基因組中的暗物質:隱而不見的遺傳因子
基因體檢成了商品
接受基因體檢之前,你該注意的事情
基因體檢的未來
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健康選擇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評估自己的疾病風險
第4章 癌症醫療邁向個人化
癌症是發生在基因組上的疾病
癌症發展步驟繁複
基因專利惹爭議
你想知道自己的罹癌風險嗎?
基因遭損害,還得被歧視?
遺傳性癌症
風險值較低的癌症遺傳因子
環境才是造成多數癌症突變的禍首
努力邁向對癌症的全面掌握
研究成果於癌症治療的應用
從DNA到完美藥物
個人化癌症治療
你的基因組不止是個人的醫學手冊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癌症是可以預防或早期發現的
第5章 與種族又有何干?
「種族」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
全人類的基因序列都非常相似
有些基因變異的發生機率會隨地域而有不同
天擇已改變了人類基因組
DNA能夠幫我們尋根溯源
種族分類眾說紛紜
天生的健康不平等
種族適合當作個人化醫療的區分標準嗎?
第一個專為「種族」打造的藥物
個人化醫學仍應著重在「個人」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從DNA追尋自己的起源
第6章 基因與病原的戰爭
基因是對抗疾病的戰士
愛滋病與基因治療
消滅瘧疾指日可待
結核病捲土重來
流行性感冒不斷流行
人類與微生物是生命共同體
檢測你受感染的機率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安全性行為是預防傳染病的首要策略
第7章 基因與腦為我們上的一課
人腦:最複雜的器官
神經退化疾病
重大精神疾病
行為遺傳學
人腦還不足以了解它自己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從基因與分子來探索大腦
第8章 我們能延遲老化嗎?
早老症的生物化學
為什麼我們一定會變老?
其他生物的長壽基因
限制熱量的攝取十分重要
DNA完整性
壽命與遺傳有關嗎?
盜走我們的黃金歲月:阿茲海默症
怎麼做才能夠長壽?
早老症病人的希望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老得好健康
第9章 基因決定你吃對藥了嗎?
為什麼藥物有時會失靈?
基因如何影響你對藥物的反應?
關於藥物命名的題外話
預測最適劑量
預測罕見毒性反應
預測對藥物沒有反應的情況
藥物基因組學革命面臨的阻礙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了解藥物與基因、藥物與藥物的交互作用
第10章 打造我們的健康未來
基因療法的成功與失敗
幹細胞療法即將有革命性進展
二十一世紀的健康大夢
美夢是否會變成惡夢?
為成功做準備
最後忠告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善用這本救命手冊
附錄A 名詞解釋
附錄B 一起來學遺傳學
附錄C 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個人版簡史
附錄D 合理藥物開發
附錄E 基因檢測公司提供的多種檢測
感謝
專家誠摯推薦 伍焜玉、胡務亮、陳韻如、蔡長海
推薦文 從基因重新思考健康 黃達夫
導讀 個人化醫學的未來 周成功
序 醫學革命已經降臨
第1章 未來就在眼前
檢測基因,預測病程
DNA:生命的語言
每個人的生命語言,差異極其微小
DNA定序的成本急速降低
與家族健康史結合
全新的醫療模式: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
個人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
快加入個人化醫學革命:建立自己的家族健康史
第2章 基因出錯,只能聽天由命?
每個人都可以懂的遺傳學:顯性、隱性及其他觀念
追獵囊腫纖維症的致病基因
從基因到...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