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語言接觸的角度,探討大牛欄方言與臺灣閩南語優勢音接觸產生的語音變異與變化,並分析其與客語長期接觸後的語言維持與轉移。大牛欄的方音特點主要有二:(一)同時具有兩個典型的漳音特點【ûî】韻與【îõ】韻,(二)具有一些受客語影響的特殊語音。數十年來因頻繁的語言接觸,大牛欄的方音特點正逐漸向臺灣閩南語優勢音靠攏。大牛欄的方音變化來自於臺灣閩南語優勢音的影響,變化與否取決於語言因素及社會因素。語言因素係指接觸語音的音韻距離及音變對音韻系統一致性的影響,兩個接觸語音的音韻距離較大時,弱勢語言的語音較易產生變化,假使音變破壞音韻系統的對稱平衡,則該音變較不易發生;社會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社會網絡及方音的社會評價等。大牛欄方言各組音變中,以【ûî】變成□的比例最高,此乃語言因素與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o】、【□】不分相對最為穩定不變,這是因為大牛欄方言【o】、【□】不分的元音系統,比優勢音【o】、【□】有別的系統更加對稱平衡的緣故。
除了語言變化之外,大牛欄方言在與客語長期接觸之下,亦產生語言轉移。由家庭領域的語言使用調查,發現老年人在家與父母最常使用臺灣閩南語的比例,明顯高於中年人;而中年人在家與父母最常使用客語的比例,卻高於老年人;中年人母語為客語的比例,亦高於老年人。這顯示過去慣用大牛欄方言的家庭領域逐漸被客語取代。而在詞彙、語言使用、語言傳承各方面,亦顯示語言轉移的徵兆:詞彙方面,大牛欄方言的詞彙很明顯受到當地海陸客語的影響,但當地海陸客語卻未受大牛欄方言的影響;語言使用方面,大牛欄方言退縮到家庭領域或氏族內使用;語言傳承方面,大牛欄四個氏族中有兩個氏族,閩、客雙語的父母卻僅將客語傳給下一代。進一步分析影響大牛欄社群閩、客語言維持與轉移的因素,發現當地的語族活力、語言忠誠度、通婚、人口、地理等因素,均對大牛欄社群的語言維持與轉移有所影響。然而大牛欄方言轉移到客語的過程並未真正完成,現今又在進行另一次的語言轉移,即臺灣的官方語言已經進入家庭,成為新世代的家庭語言,大牛欄當地的閩、客語正在轉移與流失。
作者簡介:
陳淑娟君,臺灣大學90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本論文由中國文學研究所楊秀芳老師、語言學研究所江文瑜老師共同指導,語言學研究所張裕宏老師為指導委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淑娟
優惠價: 88 折, NT$ 435 NT$ 495
本商品已絕版
本文從語言接觸的角度,探討大牛欄方言與臺灣閩南語優勢音接觸產生的語音變異與變化,並分析其與客語長期接觸後的語言維持與轉移。大牛欄的方音特點主要有二:(一)同時具有兩個典型的漳音特點【ûî】韻與【îõ】韻,(二)具有一些受客語影響的特殊語音。數十年來因頻繁的語言接觸,大牛欄的方音特點正逐漸向臺灣閩南語優勢音靠攏。大牛欄的方音變化來自於臺灣閩南語優勢音的影響,變化與否取決於語言因素及社會因素。語言因素係指接觸語音的音韻距離及音變對音韻系統一致性的影響,兩個接觸語音的音韻距離較大時,弱勢語言的語音較易產生變化,假使音變破壞音韻系統的對稱平衡,則該音變較不易發生;社會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社會網絡及方音的社會評價等。大牛欄方言各組音變中,以【ûî】變成□的比例最高,此乃語言因素與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o】、【□】不分相對最為穩定不變,這是因為大牛欄方言【o】、【□】不分的元音系統,比優勢音【o】、【□】有別的系統更加對稱平衡的緣故。
除了語言變化之外,大牛欄方言在與客語長期接觸之下,亦產生語言轉移。由家庭領域的語言使用調查,發現老年人在家與父母最常使用臺灣閩南語的比例,明顯高於中年人;而中年人在家與父母最常使用客語的比例,卻高於老年人;中年人母語為客語的比例,亦高於老年人。這顯示過去慣用大牛欄方言的家庭領域逐漸被客語取代。而在詞彙、語言使用、語言傳承各方面,亦顯示語言轉移的徵兆:詞彙方面,大牛欄方言的詞彙很明顯受到當地海陸客語的影響,但當地海陸客語卻未受大牛欄方言的影響;語言使用方面,大牛欄方言退縮到家庭領域或氏族內使用;語言傳承方面,大牛欄四個氏族中有兩個氏族,閩、客雙語的父母卻僅將客語傳給下一代。進一步分析影響大牛欄社群閩、客語言維持與轉移的因素,發現當地的語族活力、語言忠誠度、通婚、人口、地理等因素,均對大牛欄社群的語言維持與轉移有所影響。然而大牛欄方言轉移到客語的過程並未真正完成,現今又在進行另一次的語言轉移,即臺灣的官方語言已經進入家庭,成為新世代的家庭語言,大牛欄當地的閩、客語正在轉移與流失。
作者簡介:
陳淑娟君,臺灣大學90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本論文由中國文學研究所楊秀芳老師、語言學研究所江文瑜老師共同指導,語言學研究所張裕宏老師為指導委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