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佛教》,係印順導師治史之代表作,寫於民國三十一年。導師曾說:「本書是敘述而少引證,引證也沒有說明出處。」而且在他往後的著作中,已經作了部分內容的修正與補充。因此,本書再版時,導師在某些章節中,加上了附注,以方便讀者檢索。雖然如此,本書仍具有高難度,因為即便有了參閱某書的檢索,要全面理解,也並非易事。
筆者自習《印度之佛教》,總是邊讀,邊查藏經,邊對照導師的其他論著,並作眉批及筆記。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因茲出版本書,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
釋悟殷:●出生於台灣新竹北埔鄉●福嚴佛學院畢業、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佛教弘誓院研究部●著有《部派佛教》系列專書
章節試閱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導源
第一節 思想之根柢、啟發與完成
大乘者,立成佛之大願,行悲智兼濟之行,以成佛為終極者也。修菩薩行而後成佛,佛弟子無否認者。然以菩薩行為大乘,抑聲聞行為小乘,於「阿含」、「毘尼」外,別有多量之大乘經,則有「大乘非佛說」之諍焉! 平心論之,以大乘經為金口親說,非吾人所敢言,然其思想之確而當理,則無可疑者。 夫釋尊修菩薩道而成佛,乃以直趨解脫教人,不令成佛!聲聞弟子之自殺者有之, 自請入滅者有之, 避世若浼者有之, 而佛則遊化人間,老而彌勤,雖波旬請滅亦不許。十力大師,悲智無倫,「佛為法根,法從佛出」, 聲聞弟子曾未聞有自視齊佛者,師資之道,其有所異乎?佛成道已,經一期之禪思,有「辛勤我所證,顯說為徒勞」之嘆。 受請已,乃起而轉法輪。欲說而若有所難說者,何耶?以釋尊悲智之大化,律聲聞獨善之小行,則時機所限,釋尊本懷未暢,別有大道之思想,固極自然而極合理也。《法華經》之三七日思維,為實道而施方便; 《華嚴經》之初教菩薩,次乃漸化聲聞, 要皆有見於此。
大乘思想之啟發,以佛德、菩薩行之闡述為有力。「見賢思齊」,求達於悲深智極之佛果,大丈夫當如是矣!吠陀有七聖,耆那教有二十三勝者,佛教則立七佛。 《長阿"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導源
第一節 思想之根柢、啟發與完成
大乘者,立成佛之大願,行悲智兼濟之行,以成佛為終極者也。修菩薩行而後成佛,佛弟子無否認者。然以菩薩行為大乘,抑聲聞行為小乘,於「阿含」、「毘尼」外,別有多量之大乘經,則有「大乘非佛說」之諍焉! 平心論之,以大乘經為金口親說,非吾人所敢言,然其思想之確而當理,則無可疑者。 夫釋尊修菩薩道而成佛,乃以直趨解脫教人,不令成佛!聲聞弟子之自殺者有之, 自請入滅者有之, 避世若浼者有之, 而佛則遊化人間,老而彌勤,雖波旬請滅亦不許。十力大師,悲智無倫,「...
推薦序
"序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訂與資料彙編》,這是悟殷法師第二部針對印順導師著作,所撰寫的註釋書(前一部是針對導師的《中國佛教史略》,所作的資料彙編)。這兩部書,在印公導師的著作中,最是深奧難讀。這不純粹是二書皆以文言撰寫使然──即使有人將兩部書,逐句轉譯為白話文,讀者也不可能就此理解全書內容。
原來,作者往往以最短的篇幅,發揮最大的文字功力,介紹印、中佛教寬廣的時空背景與多元的思想脈動。他以極其簡潔的語彙,勾勒出佛法精義、諸家學說要義與特色,以及佛法流傳過程中,產生各種部派、學派、宗派思想的內在理路與外部因素。這種「爐火純青」的治史功力,實令人歎為觀止!
二書內容極其精要,論述所涉及的範圍又極其廣大,讀者往往因不詳其出處,而無法全然解明二書意蘊。偏偏印、中佛教史料與佛典文獻的資料繁多,不可能全仗工具書來按圖索驥,檢索出處。即便透過電子資料與蒐尋引擎,以獲取片段文本內容,亦不足以窺見各家學說思想之全豹,更遑論以此掌握學說思想之間互攝互拒的內在邏輯!有時甚至還會對支離破碎的文本資料產生誤判,而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因此借助二書以治印、中佛教史,必須輔以大量閱讀與反覆沉潛的硬工夫,並無捷徑可循。
** ** ** ** ** ** ** ** **
感謝悟殷法師,她長年過著質樸寂靜的山居生活,以篤學深思的精神、堅毅持恆的大精進力,全心治印、中佛教史。在研讀前述二書之時,她往往大量涉獵相關文獻與史料,並對照印公導師的其他論文與專書,摘引相關論述以為佐證或補充,藉此得以通盤掌握精簡文字的背後,所涉及的事實全貌或思想內涵。
雖然深居山林,但她可不是閉門造車,反倒有著更為充裕的時間與更為從容的心境,悉心汲取時人的研究成果。由於精通日文,因此她也閱讀日人著述的相關專書,藉以增廣視野,汲取當代研究成果。她雖未曾學習梵文,但也十分重視梵文學者的論著,作為引述、印證的二手資料。
雖然她謹守「資料彙編」的立場,述而不作,但是為了更精確地呈現史實、史料之原貌,她還是十分仔細地勘訂書中的別字、闕文與誤載。針對各種文獻在一件事情上的不同說法,她不但逐一羅列,也會在必要時以嚴謹的態度,加以按語論斷。凡有重大諍議,亦必透過資料的客觀呈現,讓讀者得以掌握整個問題的來龍去脈。因此這些山居深耕的讀書筆記,遂成為治印、中佛教史的寶貴教材。
筆者於《中國佛教史略原典資料彙編》的序文中,即曾盛讚:
悟殷法師有佛教史的長才,不但人名、地名、年代、事件如數家珍,而且還常常舉證佛學辭典或諸家佛教史書籍中相關記載的相互出入或錯誤之處,這種「電腦」一般的強固記憶,使她被當時的同學及後來任教時親炙的學生讚譽為「佛教史的活字典」。
如今這樣的治史奇才,不但完成了《中國佛教史略》的輔助教材──「中國佛教思想史」教科書,更在眾多師友與讀者的期待聲中,進一步完成了《印度之佛教》的輔助教材──「印度佛教思想史」教科書。在筆者所結識的佛教史學者中,大抵不是著重在印度,即是著重在中國,罕見有人如印順導師與呂澂教授一般,兼具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的治學與教學功力。因此悟殷法師橫跨印、中而縱貫近三千年以治佛教史,這種舉重若輕的深厚功力,是十分令人驚異的!無怪乎佛教史學前輩藍吉富教授,對她的學術成就,給予高度的肯定與讚歎!
筆者雖忝為悟殷法師的老師,實則在作印、中佛教史或部派佛教教學之時,甚受惠於悟殷法師。特別是她在部派佛教方面的系列著作,是筆者講授相關課程的指定教科書。本書面世,等於讓筆者案頭,又平白添置了一部優質教科書,因此筆者可說是悟殷法師出書的最大受惠者,應可想像筆者是喜何如之!
敬請讀者在展閱之餘,務必要深深珍惜作者嘔心瀝血、無私付出,讓讀者「得來全不費功夫」的龐大智慧資產!
是為序。
九八、五、十八 新書付梓日,于景英樓
"
"序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訂與資料彙編》,這是悟殷法師第二部針對印順導師著作,所撰寫的註釋書(前一部是針對導師的《中國佛教史略》,所作的資料彙編)。這兩部書,在印公導師的著作中,最是深奧難讀。這不純粹是二書皆以文言撰寫使然──即使有人將兩部書,逐句轉譯為白話文,讀者也不可能就此理解全書內容。
原來,作者往往以最短的篇幅,發揮最大的文字功力,介紹印、中佛教寬廣的時空背景與多元的思想脈動。他以極其簡潔的語彙,勾勒出佛法精義、諸家學說要義與特色,以及佛法流傳過程中,...
作者序
"《印度之佛教》
自序
─編述之緣起、方針與目的─
佛教之末流,病莫急於「好大喜功」。好大則不切實際,偏激者誇誕,擬想者附會,美之曰「無往而不圓融」。喜功則不擇手段,淫猥也可,卑劣也可,美之曰「無事而非方便」。圓融方便,昔嘗深信不疑,且以此為佛教獨得之秘也。七七軍興,避難來巴之縉雲山。間與師友談,輒深感於中國佛教之信者眾,而卒無以紓國族之急,聖教之危,吾人殆有所未盡乎!乃稍稍反而責諸己。
二十七年冬,梁漱溟氏來山, 自述其學佛中止之機曰:「此時、此地、此人」。吾聞而思之,深覺不特梁氏之為然,宋明理學之出佛歸儒,亦未嘗不緣此一念也。佛教之遍十方界,盡未來際,度一切有情,心量廣大,非不善也。然不假以本末先後之辨,任重致遠之行,而競為「三生取辦」,「一生圓證」,「即身成佛」之談,事大而急功,無惑乎佛教之言高而行卑也!吾心疑甚,殊不安。時治唯識學,探其源於《阿含經》,讀得「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句, 有所入。釋尊之為教,有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釋尊之本教,初不與末流之圓融者同,動言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也,吾為之喜極而淚。
二十九年,遊黔之筑垣,張力群氏時相過從。 時太虛大師訪問海南佛教國,以評王公度之「印度信佛而亡」,主「印度以不信佛而亡」,與海南之同情王氏者辯。 張氏聞之,舉以相商曰:「為印度信佛而亡之說者,昧於孔雀王朝之崇佛而強,固不可。然謂印度以不信佛而亡,疑亦有所未盡。夫印度佛教之流行,歷千六百年,時不為不久;遍及五印,信者不為不眾,而末流所趨,何以日見衰竭?其或印度佛教之興,有其可興之道;佛教之衰滅,末流偽雜有以致之乎」?余不知所以應,姑答以「容考之」。釋慧松歸自海南,道出筑垣,與之作三日談。 慧師於「無往不圓融」、「無事非方便」,攻難甚苦。蓋病其流風之雜濫,梵佛一體而失佛教之真也。
自爾以來,為學之方針日定,深信佛教於長期之發展中,必有以流變而失真者。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願自治印度佛教始。察思想之所自來,動機之所出,於身心國家實益之所在,不為華飾之辯論所蒙,願本此意以治印度之佛教。
治印度佛教不易,取材於迻譯之經論,古德之傳記,支離破碎甚,苦無嚴明條貫之體系,足資依循。察印度佛教之流變,自其事理之特徵,約為五階而束之為三時。三時之證有四:
一、經典之暗示:聲聞藏不判教。性空大乘經判小、大二教,以空為究竟說。真常與唯心之大乘經判三教:初則詳無常、實有之聲聞行;次則說性空、幻有之菩薩行;後則說真常、妙有(不空)之如來行,以空為不了義。昔以一切經為佛說,則三者為如來說教之次第;今以歷史印證之,則印度佛教發展之遺痕也。
二、察學者之從違:凡信聲聞藏者,或有不信大乘經為佛說;信大乘經者,必信聲聞藏。信聲聞及大乘性空經者,多有拒斥「真常論」與「唯心論」;信「真常唯心論」者,必以空為佛說。此以後承於前故必信;前者不詳後,見後說之有異於前,故或破之。
三、符古德之判教:印華古德之約理以判教者,並與此三期之次第合。嘗為「三期佛教與判教」一文,揭之於海潮音(見二十二卷十二期)。
四、合傳譯之次第:「經」則自漢迄東晉之末,以《般若》、《法華》(以《法華》為真常論,隋智者牽合於《涅槃》而後盛說之。前此之宋慧觀、梁法雲輩,不聞此說)、《十地》、《淨名》、《首楞嚴三昧經》等為盛,並性空之經也。東晉末,覺賢譯《如來藏經》;北涼曇無讖譯《涅槃》、《金光明》、《大集》;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深密》、《法鼓》、《勝鬘經》,真常與唯心之經,東來乃日多。以言「論」,西晉竺法護創譯龍樹之性空論。北魏,宋、齊、梁間乃有彌勒、無著、堅慧等真常與唯心論。傳說之《大乘起信論》,則謂出於陳真諦之譯。
印度之佛教,初則無常論盛行,中則性空論,後乃有真常論盛行,參證史跡有如此,不可以意為出入也。印度佛教之僅存者,多斷片,支離破碎甚,吾人實無如之何。欲為印度佛教史之敘述,惟有積此支離破碎之片斷,以進窺錯綜複雜之流變。離此,實無適當之途徑可循。
印度佛教發展之全貌,時賢雖或有異說,而實大體從同。即此以探其宗本,自流變以批判其臧否,則以佛教者行解之龐雜,勢必紛呶不已。海南佛教者,以聲聞行為究竟;藏衛來者,以「無上瑜伽」為特高。中國佛教之傳統學者,以「真常論」為根基(「三論」、「天臺」融真常於性空,「唯識」則隱常於真常。「賢」、「禪」、「密」為徹底之真常者。「淨」則隨學者所學而出入之)。玆不暇辯詰,請直述研求之所見:「佛教乃內本釋尊之特見,外冶印度文明以創立者」。故流變之印度佛教,有反釋尊之特見者,闢之可也。非適應無以生存,其因地、因時、因人而間不同者,事之不可免,且毋寧視為當然。以是,海南佛教者忽視佛教正常之開顯,方便之適應,指責一切大乘道,非佛意也。然「方便」云云,或為正常之適應,或為畸形之發展,或為毒素之羼入,必嚴為料簡,正不能率以「方便」二字混濫之。
釋尊之特見,標「緣起無我說」,反吠陀之常我論而興。後期之佛教,日傾向於「真常、唯心」,與常我論合流。直就其理論觀之,雖融三明之哲理,未見其大失;即繩墨之,亦見理未徹,姑為汲引婆羅門(印度教)而談,不得解脫而已。若即理論之圓融方便而見之於事行,則印度「真常論」者之末流,融神秘、欲樂而成邪正雜濫之梵佛一體。在中國者,末流為三教同源論,冥鏹祀祖,扶鸞降神等,無不滲雜於其間。「真常唯心論」,即佛教之梵化,設以此為究竟,正不知以何為釋尊之特見也!
印度之佛教,自以釋尊之本教為淳樸、深簡、平實。然適應時代之聲聞行,無以應世求,應學釋尊本行之菩薩道。中期佛教之緣起性空(即緣起無我之深化),雖已啟梵化之機,而意象多允當。龍樹集其成,其說菩薩也:1.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2.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3.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菩薩之真精神可學,略可於此見之。龍樹有革新僧團之志,事未成而可師。能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
中國佛教為「圓融」、「方便」、「真常」、「唯心」、「他力」、「頓證」之所困,已奄奄無生氣;「神秘」、「欲樂」之說,自西而東,又日有泛濫之勢。乃綜合所知,編《印度之佛教》為諸生講之。僻處空山,參考苦少,直探於譯典者多;於時賢之作,惟內院出版之數種,商務本之《佛教史略》,《印度哲學宗教史》而已。不復一一註出,非掠美也。書成,演培、妙欽、文慧等諸學友勸以刊行,且罄其僅有之一切為刊費,心不忍卻,允之。得周君貫仁、蒙君仁慈為任校印之責。學友之熱忱可感有如此,令人忘其庸病矣!
民國三一、一○、三,印順自序於合江法王學院
彙編者序
《印度之佛教》,寫於民國三十一(1942)年,地點在四川合江法王學院,是上印下順導師治史的最初成果,也是代表導師思想的第一部著作。三十二年在重慶出版後,由於時局動亂等諸多因緣,並未普遍流通,直到七十四年十月再版,沉隱了四十多年的鉅作,終於在台灣重現蹤影,與有緣者見面。
印度是一個不重歷史的國家,而且小國林立各自為政,連朝代的更迭都不明了,遑論是被人遺忘的佛教!教主釋尊出世的年代,還得藉由歷史考證法,以阿育王灌頂的年代加以推定,來求得近似的「佛元」,更何況其他人物、事件!在這種先天就不良的條件下,想要敘述在印度流傳千五六百年的佛教史,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誠如導師在〈自序〉中說的「治印度佛教不易,取材於迻譯之經論,古德之傳記,支離破碎甚,苦無嚴明條貫之體系,足資依循」(頁3);「印度佛教之僅存者,多斷片,支離破碎甚,吾人實無如之何。欲為印度佛教史之敘述,惟有積此支離破碎之片斷,以進窺錯綜複雜之流變。離此,實無適當之途徑可循。」(頁5)
在「苦無嚴明條貫之體系,足資依循」的環境下,導師憑著閱藏多年嫻熟三藏的功力,以藏經的資料為主,再參考一些時賢著作,匯「支離破碎」,融各部各系義理,條貫片斷而成《印度之佛教》。此書不但介紹印度佛教發展的歷史,抉擇錯綜複雜的思想流變,更藉由自身深厚的義學、嚴密的論理素養,精闢扼要的解析各派根本學理,標顯其異同,使本書成為集合各宗要義、貫穿全體佛法體系,暨探討印度佛教思想流變的重要典籍。
然則,由於「本書是敘述而少引證,引證也沒有說明出處」,更且,這書是導師早期的作品,在往後的著作中,或更深入經論要義,或因考古資料出現,內容已經作了部分的修正與補充。七十四年,導師於〈重版後記〉云:「本書是四十多年前的作品,現在看來,有些是應該修正的,如十二分教;阿含經的集出;有部內在的三系等。注明參閱某書,凡所說而與本書不同的,就應該依據這些後出的作品來改正」(頁5)。因此,本書再版時,導師在某些章節中,會加上附注,以方便讀者檢索。
雖然如此,本書仍具有高難度,因為即便有了參閱某書的檢索,要全面理解,也不是簡單的事。以筆者多年研讀的經驗來說:本書出版的當年,筆者即迫不急待的研讀,匆匆的看完一次,感覺非常的喜悅;看第二次時,發現有些地方看不懂;再仔細看,怎麼越來越多的不懂呢!也就因為不懂,為了想要了解而常常翻閱,而與本書結下深厚的法緣,它推動筆者埋首於聲聞阿毘曇,苦讀部派佛教,串連大乘三系思想脈絡,可說是影響筆者最深遠的一本書了!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訂與資料彙編》(以下簡稱《資料彙編》)之所以能夠成書,首先,當然要感恩印公導師撰著了這麼深刻的《印度之佛教》,倘若沒有這本書,自然不會有《資料彙編》的出現!再者,《資料彙編》成書的重要推手,是筆者授業恩師――上昭下慧法師。七十五年(1986),在法師指導下,開始仔細研讀《妙雲集》。法師預先規定:書上有引文的,就要查其出處;遇到不懂的,得先找答案,找不到或查了還是不懂,要先提報問題。上課時,輪流上台報告書中要旨,老師或同學都可針對你負責的範圍提問。這種「啟發性」的上課方式,迫使筆者從不懂提問,不敢提問,到努力提問,從沒有問題,到發現問題,乃至解決問題,而更養成翻閱藏經查詢資料的習慣。因此,在自習《印度之佛教》之時,自然也是邊讀邊查藏經,並記上冊數與頁碼;若發現書上記載之內容,與導師的《妙雲集》、《華雨集》及其專書論著有關,即找出相關部分,加以對照,並於眉批處誌以標記。久而久之,即留下為數甚多的資料了。
在《資料彙編》即將付梓之際,先要感謝印順文教基金會授權,准許筆者使用《印度之佛教》全文,本書才得以順利成冊。再來,要感謝佛教弘誓學院、竹山明善寺長期的護持與照顧,感謝鄭靜明老師的圖表製作,感謝助成本論文集的工作團隊,感謝法界出版社願意出版,更要特別感謝授業恩師上昭下慧法師,不斷地鞭策與教導,在校務法務繁忙之餘,還惠賜寶貴序文,增色本書的質量。
末了,要特別說明的是,《印度之佛教》係一本非常深刻的書籍,筆者不敏,自知無法全盤體會印公導師之深邃智慧,但懷著學生向老師報告讀書心得的心情,願意把自己爬梳整理多年的資料結集成冊,和大家分享。倘若有錯誤之處,懇請教界法師、先進、同道慈悲,惠予指正。若有功德,那是導師及大眾的成就!願以此功德,迴向法界有情,福慧莊嚴,同圓種智!更祈願
三寶恩光普照,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悟 殷
寫於初鄉山居
2009.4.6
"
"《印度之佛教》
自序
─編述之緣起、方針與目的─
佛教之末流,病莫急於「好大喜功」。好大則不切實際,偏激者誇誕,擬想者附會,美之曰「無往而不圓融」。喜功則不擇手段,淫猥也可,卑劣也可,美之曰「無事而非方便」。圓融方便,昔嘗深信不疑,且以此為佛教獨得之秘也。七七軍興,避難來巴之縉雲山。間與師友談,輒深感於中國佛教之信者眾,而卒無以紓國族之急,聖教之危,吾人殆有所未盡乎!乃稍稍反而責諸己。
二十七年冬,梁漱溟氏來山, 自述其學佛中止之機曰:「此時、此地、此人」。吾聞而思之,深覺不特梁氏之為然,宋明理...
目錄
"目次(下冊)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導源 1-50
第一節 思想之根柢、啟發與完成/1
第二節 大乘藏結集流布之謎/11
第三節 菩薩之偉大/30
第四節 大乘初興/34
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傳宏 51-98
第一節 龍樹師資事略/51
第二節 性空論之前瞻/64
第三節 性空唯名論述要/84
第十三章 笈多王朝之佛教 99-154
第一節 王朝之盛衰與佛教/99
第二節 小乘學之餘輝/111
第三節 因明之大成/142
第十四章 虛妄唯識論 155-248
第一節 無著師資事略/155
第二節 瑜伽師與禪者/173
第三節 唯心論成立之經過/191
第四節 虛妄唯識論述要/206
第五節 真常、一乘與唯心/233
第十五章 真常唯心論 249-312
第一節 思想之淵源及成立/249
第二節 真常唯心論述要/271
第三節 辨偽與釋疑/296
附 錄 《涅槃經》糅集《婆沙論》文/305
第十六章 教難之嚴重 313-377
第一節 教難之嚴重/313
第二節 空有之爭/322
第三節 性空者之復興與分流/343
第四節 虛妄唯識者之分流/350
第五節 真常者之融合/377
第十七章 密教之興與佛教之滅 379-448
第一節 秘密思想之濫觴/379
第二節 秘密教之傳布/398
第三節 秘密教之特色/433
第四節 印度佛教之衰亡/443
附 錄 印度佛教的復興/445
第十八章 印度佛教之回顧 449-457
附 錄 印度佛教大事年表 459-462
《印度之佛教》重版後記 1-6
參考書目
"
"目次(下冊)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導源 1-50
第一節 思想之根柢、啟發與完成/1
第二節 大乘藏結集流布之謎/11
第三節 菩薩之偉大/30
第四節 大乘初興/34
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傳宏 51-98
第一節 龍樹師資事略/51
第二節 性空論之前瞻/64
第三節 性空唯名論述要/84
第十三章 笈多王朝之佛教 99-154
第一節 王朝之盛衰與佛教/99
第二節 小乘學之餘輝/111
第三節 因明之大成/142
第十四章 虛妄唯識論 155-248
第一節 無著師資事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