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傳承
建國中學退休輔導教師 謝芬蘭
從大學時代認識珍琬到現在,快三十年了吧!幾個老朋友長期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彷彿是一部部長長的連續劇,漸漸熟悉每一個家的系統運作和不同的家人,也關心著故事的演變和人的進展。珍琬從沒停止寫作,每次聚會都會看到她的新書,這讓老朋友們肅然起敬。
這回,這本家書,是給下一代的親人,不是子女,所以有著安全的距離,可以看得更清楚,說得更明白。而接受者也可以選擇聽或不聽;因為有決定權,所以可能更可以被接受。
本書中這些議題,都是我們這一代很看重的價值觀,每家的父母親都會苦口婆心的去想辦法讓子女好好的記住這些想法。比較為難的是,資訊時代的新生代,早早透過各種管道,學會選擇只去聽自己想聽的,要自己想要的。現代父母在親職教育上,其實有很深的挫折感,因為沒有機會把想講的話講完,更沒機會看到子女真正活成父母心目中理想的樣子,於是想要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成了很難的課題。
邊看著一篇篇的家信,邊不停點頭如搗蒜,心裡卻有著深深的嘆息;這些父母講不出口的金玉良言,還好有這位有學問的阿姨,透過流暢的筆,幫我們這些父母好好的講清楚。我們從上一代父母的叮嚀中,小心承接下來的道德和智慧,就算自己沒機會傳達,也確信這些好東西有被記錄下來。
我在許多接觸青少年家長的機會中,發現了現代父母的謙虛。從他們口中得知,他們知道現代年輕人的所知所能,已經不是當年自己的成長經驗可以涵蓋了。看他們兢兢業業的努力學習當好父母的角色,心中很是佩服,父母難為似乎比過去更艱難。從我主持的親職教育的研習過程中,他們建立了新的心態,他們真正開始學習把青少年當成獨立個體來相處,也學會如何從資訊中去找到更多的方法來改善親子關係。
本書整理出來的議題,很多藉由時事來熱身,也有許多生活細節的剖析;加上學者的涵養,提供了不同的視野,父母親們怎樣可以順利的將這些成為自家親職教育的內涵,聰明的爸媽也要動腦筋,可以把本書當成有力的素材,尋找親子間的輸入管道,悄悄的放進去,不至於迷失在多元價值的現代大環境,而養出自己都不認識的下一代。
大家庭的保護傘漸漸失去功能了,希望這位阿姨,變成所有人的阿姨,爲現在的親職教育加把勁,為下一代留下更多的傳承!
做孩子生命旅程中的貴人
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系主任 劉明秋
在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眼中看到的大人世界常是好奇、新鮮的,所以在父母、師長等的引導下,慢慢的我們的智慧被啟發了,我們的心靈被觸動了;而我們就這樣的走進了這色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成為芸芸眾生中獨特的自己。
而今的我們身為這一代孩子的重要他人,肩負著啟蒙與領航的使命,只因人生的道途上,我們是生命的體驗者,更是實踐者。珍琬就是一位如此身體力行的人,在她寫給外甥的一封封家書裡,透過感性兼理性的文筆,編串點點滴滴的生活事件,其實不止是為了正處在青春年華的一位高中生而寫,更是為了將這寶貴的處世價值傳達給無數正處於人生青澀歲月的年輕生命旅者。
本人有幸與珍琬自大學時期共為同窗,更欣喜知悉珍琬筆耕有成,著作等身,實令人至感佩服!細讀其文,字字珠璣!其中有論及生命的議題,如:「把握當下」、「生命的功課」、「慢慢走啊,欣賞!」令人深有同感。其中的幾個片段短文:
「活在當下並不是『沒有明天』,而是將每個『當下』都當作最後一個在努力生活,因為『明天』也是許多無數的『當下』所累積而成。」
「每個人都有夢想,可以逐步實現當然最好,然而人生命的意義還是自己創造,因此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作者。」
「偶爾,放慢自己的腳步,瀏覽周遭的人與景物,你會體驗到不同的美麗。」
本書的另外篇章更談到與人、與事、與物的關係。從閱讀文字中反覆咀嚼,似乎也能從中品味出人性良善的芬芳。隨著時代的變遷,人性中的良善卻仍是亙古不變的處世準則,在論及生命教育的課題中,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皆是環環相扣的映照。尤其在現今多元文化與價值的社會裡,青少年學子們往往因個人生活經驗的侷限,導致思緒與行為的偏頗,校園霸凌事件屢有所聞,回歸到個人身心修為的議題上,即是品德。從這本書裡一篇篇的短文,可以找到重要的傳家之寶,值得流傳下一代。
過往的生命不能重來,但是我們可以開拓未來。美國聖達菲研究所的山姆•包爾斯教授研究古代社會,通過分析發現,善良之心是人類社會能夠生存下來的關鍵因素。他說:「人類羣體中如有眾多的利他主義者,往往容易生存。利他主義者共同合作,為羣體謀福利。」在這本書中,所談的何止是利他,更是啟發個人心靈裡的良知與良善,在真實的生活中看到正向的人性,何等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