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狀況千奇百怪,為人父母者也拚命使出渾身解數,不僅使用口耳相傳的一些「好辦法」,也不斷尋找教養書籍內的解答,但結果都僅僅只是治標不治本,尖叫的繼續尖叫,狂吼的依然狂吼,本書作者艾菲‧柯恩說,這是因為為人父母者太專注於孩子的行為本身,只看到孩子是否符合父母的期待,一旦不符,就用處罰來修正他;如果符合,就用獎勵來肯定他,但這都是有條件的愛。對小孩來說,他只知道「不符合父母期望,就會受罰或被罵」,或者努力做些「父母會高興」的事。
柯恩指出,嚴加管控不一定使小孩自律。過度服從父母的人往往成為父母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而失去自我。自律和服從表面上看起來一樣,但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是小孩了解自己正在做對的事,而後者只是被迫之後的產物。那如果小孩不在我們視線內呢?很多爸媽在無助的情況下,只希望立即馬上「導正」小孩,以為懲罰/獎賞是最有效率的,但如能好好理解孩子的行為,做一場有效的溝通,讓孩子能自主思考判斷,日後往往能省去更多麻煩!
親子關係從來就不是「你對小孩做了什麼?」而是「小孩從中學到什麼?」有人在成長過程中學到:只要我長大,就可以用拳頭叫別人閉嘴;有人害怕無法得到肯定,始終畏縮,或者成天工於心計,渴望被重視。這是因為,父母是孩子年幼時唯一依賴的對象,從這裡孩子學到情感關係的互動,甚至影響到未來與他人的人際關係。
柯恩提出堅定理念的同時,也用親切的語氣,舉出許多日常生活的例子,以他自己為人父母的親身經歷,加上大量的研究與數據,直指現行被普遍應用的教養方法中具有殺傷力的核心,他更提供多樣化並有效的替代方式,使孩子能展現最體貼、能關照他人,以及負責任的自我。
作者簡介:
艾菲‧柯恩(Alfie Kohn)
美國教育界著名作家與演講者,出版過11本著作,內容涵蓋人類行為、教育、親子教養。柯恩被《時代雜誌》譽為「全美最勇於直言批判考試制度與僵化教育的教育評論家」。在台灣出版過《家庭作業的迷思》(天下雜誌)。
現與家人居住在美國波士頓,並到處演講。
其豐富的經歷與想法請見作者官網:http://www.alfiekohn.org
譯者簡介:
李簾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現任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育有一女。說到教養,譯者也有自己的一套教養哲學。兒女從何而來?從父母的染色體而來。兒女又是如何養成?是父母一言一行點滴積養而成。換言之,孩子即父母的化身。因此教養小孩,最好是反求諸己,了解自己先天上給了他什麼樣的基因,後天上又給了他什麼樣的身言之教。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 何琦瑜
國際愛優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張其正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評價四顆半星
2006 NAPPA Gold Award(National Parenting Publications Awards)
《愛孩子,不必談條件》會讓你深思熟慮:你想跟孩子建立何種關係,教育孩子的重點,以及如何避免重蹈前人覆轍。這是我們對艾菲.柯恩的期許,本書無疑也是他最具說服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看在您和孩子的分上……讀讀它吧!
——羅斯.格林(Ross W. Greene),著有《家有火爆小浪子》(The Explosive Child)
妙趣橫生且發人深省……這本生動的書,肯定會惹火自命為老大的父母。至於那些想方設法企圖教育出富有自信、受人歡迎孩子的父母,則會熱情地擁抱柯恩的教誨。
——《出版人週刊》
本書凸顯一個重要的教養原則:管教意在建立起你和孩子的正確關係,而不在於正確的方法。
——威廉.西爾斯(William Sears),著有《親密育兒百科》(The Baby Book)和《管教百科》(The Discipline Book)
我發現自己想要強調《愛孩子,不必談條件》中的每個句子。本書不同於坊間大多數撫養小孩的其他書籍,對這些書籍的挑戰也令人振奮。它相當有趣,你很快就能讀完;但書中滿是發人深省的概念,你得要慢慢琢磨。
——芭芭拉.卡蘿拉索(Barbara Coloroso),著有《孩子是無價的》(Kids Are Worth It!)
給家長的獻禮!艾菲.柯恩憑藉大量的研究,揭露廣被採納的懲戒法中內蘊的傷害,並提出種種可資替代的有效方案,讓孩子養成體貼入微、樂於助人、負責任的個性。
──阿戴爾.費伯(Adele Faber),著有《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艾菲.柯恩在美國對教養話題探討上身居要位。《愛孩子,不必談條件》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能夠挑戰、支持,甚至改變我們對為人父母的觀念。
──邁寇.古瑞(Michael Gurian),著有《性別優勢學習法》、《男孩妙事一籮筐》(The Wonder of Boys)和《女孩妙事一籮筐》(The Wonder of Girls)
艾菲.柯恩再顯神通:選擇老生常談的議題(教養),並提出一條明智之道,教導我們如何調整鏡頭,使我們對於教養問題能見精識精。對父母,他不提供簡單的教條,只提出他的深知灼見,還有核心的基本原理。
——喬安.迪克(JoAnn Deak),著有《女孩本色》(Girls Will Be Girls)
名人推薦:《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 何琦瑜
國際愛優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張其正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評價四顆半星
2006 NAPPA Gold Award(National Parenting Publications Awards)
《愛孩子,不必談條件》會讓你深思熟慮:你想跟孩子建立何種關係,教育孩子的重點,以及如何避免重蹈前人覆轍。這是我們對艾菲.柯恩的期許,本書無疑也是他最具說服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看在您和孩子的分上……讀讀它吧!
——羅斯.格林(Ross W. Greene),著有《家有火爆小浪子》(The Explosive Child)
妙趣橫生且發人深...
目錄
目錄
導論:撫養小孩是棘手的工作
社會中多數人對孩童最大的期待,不是他們有愛心、有創造力或好奇心,而是乖乖守規矩。一個「好」孩子,指的是不給大人惹麻煩的乖小孩。但是乖乖聽話的孩子跟我們為孩子設定的長遠目標是一致的嗎?
第1章 條件式教養
條件式教養將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面,認為孩子有機會便會「得寸進尺」。雖然父母自以為管教是為了孩子、是愛孩子的行為,但是如同學生在教室中的學習一樣,重要的是孩子接受到的訊息,而不是我們自以為發出的訊息。因此,專注在行為上的條件式教養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是因為他的行為而愛他。
第2章 給予關愛和撤回關愛
撤回關愛法是條件式教養法的一種管教方式,意指蓄意不理小孩或強迫隔離,根據研究,這種管教能獲得穩當、即時的順從,但就長遠來看,不見得有效。其次,孩童對撤回關愛法的反應,可能使父母理解為需要更多的管教。
第3章 過度控制
當父母堅持絕對控制的時候,有些孩童會變得過度順從,有些則變得過度反叛。此外,在行為研究中,父母尊重他人、重視情感溝通的小孩,表現得比父母強調控制的小孩較好。控制不一定能真正讓孩子服從。
第4章 處罰的傷害
眾多研究證實,體罰特別具備破壞性的影響力。打小孩顯然「教訓了他們」,但教訓的內容卻是,你可以為所欲為地傷害比你弱小的人。此外,處罰還會影響親子關係、干擾孩子注意重要議題,並會讓孩子變得更自我中心,更精於算計。
第5章 期待孩子成龍成鳳
父母期待孩子成龍成鳳,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壓力,或讓孩子將壓力內化為自我鞭策的力量,孩子容易變得為分數斤斤計較。此外,「競爭」對心理健康有害。
第6章 為何窒礙難行?
因為我們的見聞、我們的信念、我們的感受,還有緣於前述三者所製造的,我們的恐懼,我們自然地採用了條件式教養法和傳統教養法,因為那是我們自小所見所聞。
第7章 無條件式教養法的原則
教養沒有一種全體適用的方法,你得自己決定哪一種方法比較合情合理,你又要如何調整並運用在撫養子女上,柯恩指出,最重要的是:跟孩子「同謀共事」,關注孩子的需求,並設法和孩子一起滿足他的需求。
第8章 無條件的愛
即使孩子一無所成,無條件式的父母仍然會以他們為榮。
第9章 讓孩子選擇
讓孩子自己選擇的好處是他會經驗到自主意識,結果這些孩子反而更聽話,踰矩的行為比較少見;此外,能夠參與家庭決策的青少年更依賴父母,會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很多看法。最後他們也會更喜歡自己,更喜歡上學,更喜歡富有挑戰的作業,他們也比較不會惹事生非。
第10章 孩子的觀點
角色取代是我們一直想灌輸給小孩的概念,與此同時,願意接納孩子的觀點也很重要。我們能幫小孩學著去想像另一個人的看法,但是為人父母的第一要務就是站在他們的立場,看看事情在他們眼裡究竟長什麼樣子。這種方式並不僅只是套用這一特定的技巧:這就是良好教養的標誌。
附錄:教養方式大觀園:文化、階級和種族的相關性
參考書目
致謝詞
目錄
導論:撫養小孩是棘手的工作
社會中多數人對孩童最大的期待,不是他們有愛心、有創造力或好奇心,而是乖乖守規矩。一個「好」孩子,指的是不給大人惹麻煩的乖小孩。但是乖乖聽話的孩子跟我們為孩子設定的長遠目標是一致的嗎?
第1章 條件式教養
條件式教養將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面,認為孩子有機會便會「得寸進尺」。雖然父母自以為管教是為了孩子、是愛孩子的行為,但是如同學生在教室中的學習一樣,重要的是孩子接受到的訊息,而不是我們自以為發出的訊息。因此,專注在行為上的條件式教養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是因為他的行為...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