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克爾洛夫(George A. Akerlof)
政治大學實驗經濟學實驗室創辦人 陳樹衡
《商業周刊》第1235期────強力推薦!
‧富家浪子在賭場裡連贏好幾天,為何最後一刻會把錢輸光光?
‧儘管知道自己當老闆可能會賺得比較多,為何大多數人寧可領薪水過日子?
‧為何寶僑公司不惜耗費十年的時間與金錢,只為了對安麗公司展開法律行動?
‧曾為全球最大玩具廠供應商的利達公司,為何老闆最終會走上絕路?
‧工程師為何只花3,140美元,卻可以換到飛越月球五次的航空里程數?
‧缺貨一年對電視遊樂器Wii來說,究竟是刺激了銷售量,還是便宜了競爭對手?
陳其一在惠普公司首創行為經濟學的實驗室,這在企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創舉。他對於人類行為極富開創性的研究和實驗,為惠普公司帶來明確實效,證實只需要改變一些條件和狀況,即能讓人的行為大有改變,也讓惠普公司輕輕鬆鬆地省下數百萬美元的成本。
在本書中,陳其一和科普作家瑪麗娜‧柯拉可芙斯基,揭示他們在行為經濟學研究和實驗中,一些違反直覺經驗的發現,並以淺顯文字解釋運用步驟,足供任何規模的企業做為參考。《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將告訴你,如何以科學的方法,來處理一些實務問題,進而為機會和獲利開展出全新領域。
作者簡介:
陳其一(Kay-Yut Chen)
出生於香港,中學畢業後赴美,原就讀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之後轉攻實驗經濟學,師從查理斯‧普拉特(Charles R. Plott),在取得博士學位後,獲聘為惠普公司經濟學家,並籌設全球第一個商業機構的「金錢實驗室」,其研究成果曾獲得《新聞周刊》、《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報導。現居住在美國加州聖克拉拉市。
瑪麗娜.柯拉可芙斯基(Marina Krakovsky)
曾為《科學人》、《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雜誌》等刊物撰寫報導。現居住在美國舊金山灣區。
譯者簡介:
陳重亨
淡江大學國貿系畢業,曾任《財訊快報》、《經濟日報》編譯,譯作散見於財信、皇冠、時報、遠流、臉譜等出版公司。譯有《原物料投資一本通》、《我們相信聯準會:金融救世主柏南克傳奇》、《彼得林區征服股海》、《彼得林區選股戰略》、《投資心理學》等書(以上皆由財信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讓一些大學生在實驗室裡玩遊戲,對於風險管理或補償方案能有什麼瞭解呢?事實證明,這個辦法還真是有用呢!利用實驗室科學、現場實驗和知名大公司的範例,陳其一和柯拉可芙斯基揭示了科學方法運用到商業實務的祕密。
──趨勢專家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著有《本能欲望》、《全新心靈》等書
瑪麗娜和陳其一展示了企業界要如何理解非理性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理解運用到實務上,創造更好的決策結果。
──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著有《誰說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力量》等書
陳其一的小小實驗,能對大企業和小公司帶來同樣多的啟示,實在是個驚人的成就,這些實驗的結果足以說明一切。每家聰明的企業,都需要擁有自己的「金錢實驗室」。
──歐瑞‧布萊夫曼(Ori Brafman),著有《海星與蜘蛛》、《搖擺》、《點擊》等書
行為經濟學可說是相當新穎且創新的科學,對於這門學科的創見,和它在商業界的實務應用,《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闡釋了深刻的洞察和其所顯現的效應,可說是行為經濟學領域(包括我自己的書)無人能出其右的著作。陳其一和柯拉可芙斯基引領讀者前往這門科學研究的最前線,讓你見識到人類的真實行為,而不只是理論假設。本書的每一章內容,都是具備堅實科學基礎的實務智慧,也向讀者解釋這些研究成果要如何運用到商業實務上。只要耐心一讀,便能改變自己處理一些事情的方法。
──《懷疑論者》雜誌出版人、《科學人》雜誌專欄作家 麥可‧薛莫(Michael Shermer),著有《為什麼投資就是不理性?》等書
對企業界來說,相對於代價昂貴的錯誤,經濟學的實驗方法是一個低廉的工具。陳其一很清楚該如何利用這門科學,而且瞭解其價值所在。
──實驗經濟學先驅、加州理工學院經濟學及政治學教授 查理斯‧普拉特(Charles R. Plott)
【推薦序】
《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讀起來像是一本短篇小說集,當然也是一部很棒的經濟學專門書籍。之所以會如此,絕非偶然,因為經濟學家和小說家所處理的,正是相同的基本問題。他們都必須去描述人類行為背後的動機,發掘其互動的過程,同時再配上一個有趣的結論。
晚近經濟學界的發展,大約是從三、四十年前開始,陸續有人引進實驗室的研究方法,於今成效斐然,陳其一正是在惠普公司屢發創見的實驗派經濟學家。這些來自他本人和其他許多人的實驗成果,正是陳其一和瑪麗娜的故事素材。正如作者所言,對於企業經理人來說,這樣的實驗是極為有用的工具。當企業主管有了新的想法,他們不假外求,即可以在公司內部的「金錢實驗室」做實驗。如果所有那些糟糕的點子都可以先用低廉的實驗來篩檢的話,你想想,這將會省下多少成本和資源。
至於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HP)的企業文化,能夠接納陳其一的實驗做法,也是一個重要關鍵。惠普這種實事求是的企業作風,在這本《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中處處可見。金錢實驗室所做的實驗,有用的不只是它的實驗「結果」,透過這種方式所提出的問題,也是非常珍貴且富於啟發的。
我承認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我研究經濟學的路數與此相近,這當然是我個人的祕密(不過,對金錢實驗室來說就不算是祕密了)。如果各位來聽我的研討會就會發現,一般的研討會主持人可能會先說明該項研究的數學模型,但我會用一個故事來說明。我可能會把實驗對象稱為李察、蘇或瑪麗等名字,然後不是透過數學,而是經由自己想像的推演來達到結論。這種研究方法也常常能帶來令人感到意外的結論,雖然跟使用數學模型有所不同,但一樣確實可信。
這讓我們更能瞭解為何《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會是一本好書。它在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情境實況所述說的故事之中,又蘊涵著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因為我們最平常的思考乃是透過故事情境來進行,因此這樣的方式也最能求解真相。各位讀者在《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這本書中,將會看到經濟學如何應用在實務決策上,在各位碰上疑難問題時,也可以運用這個方法,問自己幾個問題,思考一下李察、蘇和瑪麗實際上將會如何互動與交流。
況且,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也是樂趣多多。《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可說是最佳的經濟學讀本,因為裡頭都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精彩故事!
──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 A. Akerlof,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有《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及《認同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等書)
名人推薦:讓一些大學生在實驗室裡玩遊戲,對於風險管理或補償方案能有什麼瞭解呢?事實證明,這個辦法還真是有用呢!利用實驗室科學、現場實驗和知名大公司的範例,陳其一和柯拉可芙斯基揭示了科學方法運用到商業實務的祕密。
──趨勢專家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著有《本能欲望》、《全新心靈》等書
瑪麗娜和陳其一展示了企業界要如何理解非理性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理解運用到實務上,創造更好的決策結果。
──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著有《誰說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力量》等書
陳其...
章節試閱
2005年4月,華盛頓芭蕾舞蹈團突然宣布取消數月後前往義大利的表演行程。這個名揚國際的芭蕾舞團,原本計畫在那年夏天前往義大利,參加三個舞蹈節活動。這趟行程除了做為美國的文化大使巡演義大利之外,也有藉此深化舞團組織捐贈人參與的意圖。由於該團在佛羅倫斯舞蹈節中被排定為重點節目,因此華盛頓芭蕾舞蹈團突然取消演出的消息,令主辦單位大為震驚。然而,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再也沒有挽回的空間,舞者與舞團管理階層的談判已經破裂,雙方的爭執點則在於每日差旅費用談不攏。
舞者要求每人每日補貼150美元,以供食宿及其他旅行費用。從當時美國國務院的節慶城市差旅費率的規定來看,這個金額其實還算合理。但是舞團管理階層表示,為了這趟義大利行程,團方已經虧了9萬美元,因此他們只願提供每日55美元的差旅費。在舞者群起力爭之後,團方表示願意提供每日150美元的差旅費,但舞者必須相應讓步,同意降低薪資。團方這一招耍得漂亮,因為舞者薪資降低的話,團方必須負擔的稅額也會減少,但是這個提案並不被舞者所接受。
勞資談判破裂,不只影響了舞團,義大利方面的舞蹈節主辦單位更是非常憤怒,指出這種臨時取消演出,實在是傲慢無禮,也欠缺專業素養。美國派駐義大利各地的領事館,對這個消息也都表示失望。
從差旅費的爭執竟然掀起軒然大波,這件事情後來的演變實在是各方始料未及的。有經驗的談判者都知道,協商之後的新條件如果比完全推翻原案還好,就應該接受新提案,除非它比推翻原案還糟,而談判雙方對此也是心知肚明。那麼,舞者和團方怎麼會寧可撕破臉、取消行程,也不肯在差旅費爭議上互相讓步呢?
事情有點複雜,有些舞者認為,這是因為團方根本就不想達成協議,正想趁這個機會脫身。由於這趟表演行程的費用高漲,團方才故意提出一個舞者不能接受的條件,好將取消演出的責任落在舞者而非團方的身上。事實上,舞者工會聯盟在談判破裂之後,也公開譴責團方根本就是居心叵測、別有用意。不過,談判之所以破裂,雙方情緒上的因素也占其一。先前,舞者即對於工作條件相當不滿,早在數月之前便聯合起來組織工會;後來,有兩位積極參與工會組織的舞者,被以「藝術表現為由」遭團方開除,其他舞者都不相信這是團方開鍘的真正原因。由於先前這些事情,使得談判一開始就蒙上陰影。到了雙方各找律師介入之後,衝突更加升高。有一次談判中,舞者要求團方提供瓶裝水,團方律師以麥克風大聲地回說:「嗯,如果(桌上)沒有水,那就是沒有水!」更令舞者群情激憤。當情緒淹沒理智之後,超乎邏輯之外的考量也就影響了決策。有位旁觀此事發展的人表示,如果能讓舞者「感覺自己原本的提案是從關心其福利的角度來考量,而非橫遭羞辱」,他們很可能會讓步。此論至為公允,雖然我們不知道雙方是否真的可以達成協議,但當時高漲的怒氣顯然導致談判破裂。
這不是單一個案,類似情況屢見不鮮。當人們覺得自己遭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往往寧為玉碎不求瓦全,寧可什麼都不要,也不願忍氣吞聲。
那麼,對於團方的提案,舞者認為哪裡不公平了呢?也沒什麼原因不原因的,主要是舞者心裡就是這麼想。從兩造的角度來思考,舞者認為自己的要求很合理,他們要求的不過就是比照公務人員,得到同樣的差旅待遇;至於團方的重點,則在於為了這趟演出,團方已經虧錢了。但是,最後的重點不在於誰是「對」的,而在於雙方能不能接受。這件事不是爭誰對或誰錯,而是團方如果想達成協議,他們就要提供一個舞者可以接受的提案,也就是讓舞者感到「公平」的條件。
公平的代價
「公平」很重要,事實上,我們都願意付出一些代價來得到它。在某些狀況下,我們甚至願意一文不取,只求在過程中,能有「公平」的感覺。這個現象最簡潔的描述,可以透過典型的談判實驗看到,這個實驗叫做「最後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最後通牒博弈」可說是設計最為精緻的社交實驗之一,這個令人極感迷惑的遊戲,是在1982年由德國經濟學家維納.居特(Werner Guth)創發,之後又衍生出許多種不同的形式,在全球數百次研究中被引用。
這個實驗是這麼做的,研究人員會給你一筆錢,例如10美元,然後告訴你,你必須跟另一位參與者分享這筆錢,但由你自己決定分享的金額,你可以全部都給對方,也可以一毛錢都不給,而扣除掉分出去的部分,其餘就是你得到的金額。可是,你不認識的這個對手,可以拒絕你的分法,如果他拒絕,那麼你們兩個人就什麼也得不到了;倘若他同意你的分法,那麼你們都可以得到各自分配到的金額。這個遊戲沒有再討論的空間,你的提案就是「最後通牒」;要嘛,對方接受;否則,大家拉倒。
當然,如果各位來參與實驗的話,也可能被研究人員要求擔任考量是否接受提案的人,也就是有權否決的那個人(反應方)。不過我們現在假設,你是那個分配的人(提案方),那麼,在你瞭解玩法的情況下,你準備分給對方多少錢?
在我們揭曉大多數參與者分給對方的金額之前,我們先來談談為什麼經濟學家對這個實驗如此熱中。這個遊戲提煉出談判的本質:在任何談判的過程中,不管談的是薪資、汽車價格,或是去義大利的差旅費,雙方你來我往,就好比是在分一張披薩,我分到比較大的,你就分到比較小的,反之亦然。萬一雙方不能達成協議,那麼交易就告吹。但現實世界中的薪資談判,往往既麻煩又複雜,不可能讓人在實驗室中展開一場薪資談判。為了進行一場簡潔且嚴格控制的實驗,經濟學家必須萃取出問題的本質來做實驗,而「最後通牒博弈」就是如此產生的。
所以,最後通牒博弈實驗的最好策略是什麼呢?如果只根據傳統經濟學,忽略其他人性考量的話,你可能會說,提案方的最佳策略就是分給對方愈少錢愈好。如果研究人員給你100美元,你應該只分給對方1美元;如果是10美元,那麼分給他1美分就夠了。對於理論世界中,完全理性而自私的玩家來說,這樣的分法非常合理。因為不管金額再怎麼少,也比什麼都沒有來得好,因此對方只有接受的份,所以你應該只會分給對方很少的錢。
不過,當然,大多數人都不會這麼做。原因很明顯,因為如此一來誰也不會接受嘛!所以不會有人分這麼少錢給對方。
大家會怎麼玩最後通牒博弈這個遊戲,必須看受測者是怎樣的人,以及整個實驗是怎麼設計的。關於這兩點,我們會再深入討論。而就維納.居特的經典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參與者的表現都很典型,提案方提出的分錢比例平均值是30%多一點,反應方則大約是五分之一的人會選擇「拒絕」。
這個結果表示什麼呢?這是兩種力量衝突的結果,一種是純粹利己的心理,另一種呢?就是對於「公平」的喜好。
站在反應方的位置來看,如果提案方只願意分給你2美元(總額為10美元),在你知道對方拿到8美元的時候,你會願意接受2美元嗎?大概不會吧!大多數人都會在一怒之下,憤而拒絕;許多研究顯示,當分配比例低於三成的時候,對方幾乎都不會接受。
假如只考慮實際上可以得到多少錢,那麼寧可自己一毛都沒有,也不讓對方那個無恥的傢伙分到那麼多,這顯然是非常不智的選擇。但是,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喜歡糾正錯誤的話,那麼寧可放棄,也不肯接受不公平的分配,實際上就是支付了一小筆的代價,來換取向對方施以報復的快感。此時主導決策的不是理性,而是情緒,即對於過低分配比例的憤怒,和施以報復時的滿足。經由掃描受測者的大腦反應,已經證實這個說法;受測者在評估最後通牒提案時,大腦的活動同時牽涉到認知區和情感區,前者負責合乎經濟原則的利己思考,後者則是可能引發憎惡拒絕的部位,不公平的分配比例會刺激情感區的活動增加,導致情緒反應壓倒理性判斷。
還有一個原因,使得那種拒絕不公平待遇的情況顯得很有趣,它們剛好告訴我們,人們對於怎樣才叫「公平」,其實沒有共識。也許你認為超過20%就算是公平的分配比例了,因此你自以為分他3美元、自己保留7美元,已經是非常慷慨了,可是沒想到你的對手竟然拒絕了!他認為你如果分到六成以上,就是不公平。我們人類不但對於怎麼樣才是公平沒有共識,也不擅長猜測別人心中的公平標準。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們善於猜測別人公平的尺度,我們提議的分配比例應該就不會被拒絕了。
思考一下這個研究的含意,即使只是這樣一個很簡單的實驗,我們都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對於「公平」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不要因為自認為很公平,便認為跟你打交道的人也會覺得公平。此外,當你提出一個自以為很公平的提議,而遭到對手嚴峻的拒絕時,其實也不必太驚訝。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若想順利進行一樁交易,就要避免使用模糊的公平標準,並且要考慮到雙方是否同蒙其利,雙方的狀況是否都會比交易之前來得好,也要考慮到雙方是否還有其他更有利的交易條件存在。最後,要記住情緒也可能左右決策,要避免那些可能讓情緒主導理智的情況,盡量預留充分時間慎重思考一樁事情,那麼你被憤怒或憎恨的情緒牽著鼻子走的機會,就會減少許多,從而做出一個比較好的決定。
公平的嚴峻考驗:獨裁者遊戲
在此先澄清一點,最後通牒博弈的實驗,並不顯示公平戰勝貪婪,也不代表我們表現出公平是因為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有些人的確是出自慷慨的心理,而採取公平的分配,但很多人之所以採取慷慨的分配比例,只是因為知道不公平的分配會遭到對方的拒絕。
我們之所以認識到這一點,是因為最後通牒博弈和另一個更簡單的實驗,有著不一樣的結果。這個更簡單的實驗是最後通牒博弈的簡易版,稱之為「獨裁者遊戲」(Dictator Game),亦即將反應方的否決權取消,也就是完全不必考慮第二個受測者的反應,只須由第一個受測者自行決定自己可以分配到多少錢,然後實驗就結束了。
當遊戲規則有了重大改變之後,實驗結果也大大不同。大多數的獨裁者只願意分配非常少的金額給對方,比之前在最後通牒博弈實驗的結果少很多。事實上,在多次實驗中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連一毛錢都不願意給對方。這兩個實驗的不同結果顯示,之前願意採取一半一半分配比例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害怕對方否決,而不是想要追求公平;萬一反應方提出否決,則提案方也一樣分不到半毛錢,因此提案方才會採取比較公平的分配比例。換句話說,在最後通牒博弈中表現出公平的分配比例,許多並非源自追求公平的高尚心態,反而只是精打細算下的自私自利行為。
不過,在獨裁者遊戲的結果裡,有一點很奇怪。雖然大部分的受測者都只願給予對方很少的金額,卻還是有一些人維持對半分配的比例,而且這些人的數量並非可以忽略的一、兩位而已。這個遊戲的第一次實驗,總共有24位學員受測,其中有五位做出對半分配的比例,人數上剛好等於主張分配0元的人(最多人主張的分配比例是,有七位學員主張分配3美元、自行保留7美元)。這個結果對於人性本質有著重大啟示,以這個例子來說,人類對於追求公平的欲望,實在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那種一體適用的策略,許多時候必定失敗。
不過,獨裁者遊戲的分配比例遠低於最後通牒博弈,是個壓倒性的傾向。綜合多次的獨裁者遊戲實驗,大約有六成的受測者不會一毛不拔,至少會給對方一點錢,儘管是很少,此分配金額比例平均大約為20%。
當條件變更之後,分配比例甚至還會更低。在標準的獨裁者遊戲中,原本賦予的條件或許有利於做出慷慨的分配比例,因為當受測者選擇給予時,有十種選擇(從1美元、2美元,一直到10美元),但選擇不給時卻只有一種(0元)。那麼,如果選項不是這麼偏頗,情況又會如何呢?對於這個疑問,約翰.李斯特做了一個很聰明的對照實驗,除了原本條件不變的控制組之外,另設了分配金額選項為負5美元到正5美元的實驗組。在實驗組中,受測者最多可以分給對方5美元,或者不但保留5美元給自己,還能向對方再要求5美元。如此一來,雖然選擇的項目並未改變(同樣是11個),但結果卻大不相同。根據實驗組的結果,50位受測者當中,只有五位(10%)同意分配金錢給對方(即分配金額為0元以上的正數),反觀,條件不變的控制組願意分配金錢的人數卻高達71%;控制組平均分配金額為1.33美元,但實驗組的平均分配金額卻是負2.48美元,幾乎是可向對方要求額度的一半。
這個研究的發現,導出了本書從頭到尾強調的主題:人類置身其中的環境,不但會影響他們的經濟選擇,而且每個人的反應都很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變得更慷慨、更可信賴,或者更努力工作;但若條件產生變化後,他們可能又會顯得更不慷慨、更不可信賴,或者變得比較怠惰。各位應當謹記這個重點,在你判斷身邊眾人行為時可做為參考,或者你也可以透過改變環境條件,來引導人們做出最好的表現。
此外,獨裁者遊戲也以另一種有趣的方式,高估了人們的慷慨。在那個實驗中,如同大多數的實驗室實驗,受測者通常是被視為多數人群的代表樣本。然而在真實世界中,人經常會選擇環境,例如,一位作家很可能會被偏向藝術性質的場景所吸引,而避免靠近商業世界,但在一個受測者代表一般大眾的實驗中,一位英語系學生或其他科系的學生,卻被視為沒有差別。同樣的,標準的獨裁者遊戲可能同樣會吸引慷慨的人和小氣的人來參與,不過,如果讓他們選擇的話,小氣的人不是更可能選擇不要參加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愛德華.拉齊爾(Edward Lazear)在一次實驗中,是由參與者自己選擇要不要參加獨裁者遊戲。研究人員向位於柏克萊和巴塞隆納的受測者解釋獨裁者遊戲的規則,然後讓他們選擇要不要參加遊戲,如果不參加的話,還是可以保有10美元或10歐元。因此,選擇不參加,實際上也等於選擇不分錢給對手。結果,巴塞隆納那邊有72%的人選擇退出,柏克萊這邊選擇退出者占了50%。換句話說,當我們給予避開分享的機會時,至少有一半的人都選擇避開了;那些選擇參加遊戲的人,根據研究人員的結論表示,有許多人在做分配決定時都顯得很勉強。因此,在現實世界裡,像這種大家只會碰上一次面的互動,實際上會分錢給陌生人的情形,甚至比標準的獨裁者遊戲所顯示的還少。
定價上的公平
從獨裁者遊戲可以看得出來,人類對於他人並不特別慷慨,而最後通牒實驗則指出,每個人又希望別人對自己公平和慷慨。這些發現對於許多商業層面具有十分重要卻為人低估的啟示,尤其是在薪資和定價方面。這一節,我們著重討論價格上的啟示。
一開始,我們先來思考下列問題,這是丹尼爾.坎尼曼(Daniel Kahneman)、傑克.肯內奇(Jack Knetsch)和李察.泰勒(Richard Thaler)的開創研究:
某家五金店一向以每把15美元的價格販售雪鍬,某日大雪之後,該店將價格調高為每把20美元。請問你覺得這樣的舉動很公平、可以接受、不公平,還是非常不公平?
高達82%的受訪者認為這家商店的行為不公平。就某種程度而言,不幸的是,商店如果只考慮到顧客對於公平的觀感,不敢針對需求增加而調漲價格,那麼將會促使貨品短缺。價格可以解決短缺的問題,當某樣商品(例如雪鍬)短缺的時候,價格自然就會抬高,因此只有那些願意支付高價的人,才能得到那樣商品。當然,有人把這個原則看做是天生的不公平,質疑為什麼只有那些資金充裕的人才能得到那件商品,某些人雖然也很需要那件東西,可是必須在購買雪鍬和其他支出之間做選擇,例如他當晚也需要那筆錢來餵飽家人。但是這個調查結果顯示,有更多人─這82%的受訪者不會都是集體主義者─認為在特定條件下(本例為下大雪),調漲價格是不公平的行為。如果企業忽略公平考量,可能會趕跑客人,但企業如果對於顧客的公平認知太過敏感,不能充分調漲價格以符合需求的增加,便會造成供不應求的短缺現象。
(摘錄自《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第二章)
2005年4月,華盛頓芭蕾舞蹈團突然宣布取消數月後前往義大利的表演行程。這個名揚國際的芭蕾舞團,原本計畫在那年夏天前往義大利,參加三個舞蹈節活動。這趟行程除了做為美國的文化大使巡演義大利之外,也有藉此深化舞團組織捐贈人參與的意圖。由於該團在佛羅倫斯舞蹈節中被排定為重點節目,因此華盛頓芭蕾舞蹈團突然取消演出的消息,令主辦單位大為震驚。然而,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再也沒有挽回的空間,舞者與舞團管理階層的談判已經破裂,雙方的爭執點則在於每日差旅費用談不攏。
舞者要求每人每日補貼150美元,以供食宿及其他旅行費用。...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導讀
第一章 利用不確定性
第二章 大家要公平
第三章 互惠的分配
第四章 跨越理性的界限:合理性
第五章 商譽!商譽!商譽!
第六章 我們要相信誰
第七章 玩弄遊戲規則
第八章 預測不可預測的事情
結語
【目錄】
推薦序
導讀
第一章 利用不確定性
第二章 大家要公平
第三章 互惠的分配
第四章 跨越理性的界限:合理性
第五章 商譽!商譽!商譽!
第六章 我們要相信誰
第七章 玩弄遊戲規則
第八章 預測不可預測的事情
結語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