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包括三百餘神,分為民間俗神、仙界諸神、佛國諸神和冥界鬼神。本來,佛教和道教中都有一些冥神,而在民間信仰中影響更深。但分別歸入佛、道部分有些分散,全部歸入民間俗神也不盡合理。不如專作為一部分獨立出來,這更符合世俗的理解習慣。中國百姓的傳統信仰觀念,是將世界分為三個空間,天上(天國)、人間(陽間)和地下(陰間)。天上有佛國和仙國,是佛、菩薩和神仙們的天堂,少數功德圓滿者死後也可以來到這裡享樂;人世間除人類在大地上生活以外,還有不少俗神和灶君、門神、送子娘娘等也雜處人間;地下的陰間,則是大多數人死後的去處。所以,把諸神分為民間、仙界、佛國和冥界,符合中國世俗傳統的信仰觀念。
中國民俗文化的主流是健康的、積極的,充滿著福運、友善、祥和、真誠和淳樸;固然,其中也混雜著某些宗教色彩或一些落後、迷信的成分,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其本身也在不斷地變化,賦與了新的含意。比如今天的端午節、臘八節等就己失去了舊時的宗教色彩,而成了濃郁的民間節日。今天的福祿壽三星、和合二仙、門神等神祇,神味兒已極淡薄,而人情味卻頗濃厚,成為與人們十分親近的吉祥神,甚至成為家庭的「一員」。
中國人熱愛自己的民俗文化,中國的民俗文化必將繼續大放異彩,相信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自然也包括神文化)必將走向世界,受到世界人民廣泛歡迎和喜愛。
作者簡介:
馬書田 男,一九四六年四月生,北京市人。大學學歷。一九八三年首都師範大學畢業。現為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編審,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宗教學會和北京詩詞學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中國神話學會和西藏佛教研究會會員。
章節試閱
研究神的問題,首先是要從社會學、民俗學的觀點去研討,否則是沒有基礎的。如果只是就神論神,它必然只是限於民間故事的傳說,而不會得到神的產生的本意,結果像古代一些記載神話故事書如《搜神記》之類,只是說明在某一時代流傳著某些神而已,並不能認識到一個神的產生是應什麼需要而產生的,解決了社會上什麼問題。
當然神的起源我們現在已經沒法考證。不過可以推斷,大概自從有了人類,神的形象也就產生。它適應了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某些需要,如對自然現象的認識、解釋,人的品格之神化,賦予人以戰勝自然的信心、勇氣等。故而,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神對於社會的貢獻是客觀存在的。因之我們可以從神的不斷增加、演變看到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的諸多側面。
中國的神,可分為四類,大致可以包括了現有的神。
一、原始諸神。這應該是原始社會就有的一些神,它解決了原始時代人們的一些問題,從人們的崇拜一直到生活的需求。在自然方面,如天神、地、日、月、水、土、風、雨等;在生活方面,如門神、灶神、房神、井神、蠶神等;還有母系社會的象徵如西王母。這些都是最古老的,而一直不斷補充演化,保存到後代。
二、宗教諸神。在宗教還沒有興起之前,社會上必然產生巫、醫兩道,這是為人生實際需要而興起的。而巫術這一門,老實說也就是宗教的前身。它必然帶有神的崇拜,否則巫術是沒有憑藉的。今日對於最早的巫術所信奉的神已經無法追究,它當然吸收了一些原始時代流傳的一些神而加以增添,但由於混入後來的宗教中去而無法識別。中國的宗教,最早可以算是漢代創始的五斗米教,後來演化為道教,他們奉祀的一些神,顯然包括原始社會所奉祀的諸神,如三清(玉清、上清、太清)顯然是從天神崇拜轉來的,三官、雷王、後土、星君等都有原始神的痕跡。另外加上巫家所奉諸神,遂成了道教基本隊伍。我相信老子成為道教的祖師,應該是道教形成之後才加進去的,是比較偏後的。
道教的中心是以修煉長生,求不死之方為主,他們奉祀諸神,只不過是其外衣,而不是對修煉有什麼作用。因之在自己創造諸神外,陸續吸收一些民間奉祀的神,如灶王、東岳大帝、泰山老母、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等,顯然這些神都因有其基本群眾而被納入道教。另外則是一些民間信奉的人物,被皇帝硬行納入,被列為道教諸神的一員,如清源帝君(李冰)、伏魔大帝(關羽)、二徐真君等,事實上他們並未成仙︰只不過曾被敕命封神,於是得以列入道教門庭。老實說這些都是與道教沒有關係的。還有一些行業祖師,他們都不是神,由於行業師徒傳承,被人們奉祀,也糊裡糊塗被列入道教,如魯班、杜康、陸羽等。
至於佛教方面,是由外國傳入中國的,是由佛、菩薩、羅漢等組成,事實上是一些印度的神。
三、行業祖師。各行各業,學習業務,過去是講究師徒傳承的,因之一定要有祖師爺,如木工之奉魯班,造酒業之奉儀狄、杜康,藥鋪之奉孫思邈,醫生之奉華佗,茶店之奉陸羽,教書匠(私塾)之奉孔丘,事實上他們並不是神,他們與財神、灶王、獄神等是有區別的。
四、民間奉祀諸神。主要是社會上某些事業的保護神。如伏羲、神農、黃帝、火神、花神等,最普遍的要算天妃天后(媽祖)了,她是以保護行業受人奉祀的。至於家族則有以先人作為土地,寺廟則以始創的僧人作為保護神的,則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大致可以歸納為此四項,這都是神。在今天有人把他們視為迷信的產物,這恐怕也不盡然。這些神,首先教導人要修身養性,持戒行善,要相信善有善報,要諸惡莫做;有的曾造福社會,有的則盡忠報國,各有其貢獻的。我們如果能從這些神的產生加以考慮,千百年來人們對他的相信和供奉,是有其社會意義的。
研究神的問題,首先是要從社會學、民俗學的觀點去研討,否則是沒有基礎的。如果只是就神論神,它必然只是限於民間故事的傳說,而不會得到神的產生的本意,結果像古代一些記載神話故事書如《搜神記》之類,只是說明在某一時代流傳著某些神而已,並不能認識到一個神的產生是應什麼需要而產生的,解決了社會上什麼問題。
當然神的起源我們現在已經沒法考證。不過可以推斷,大概自從有了人類,神的形象也就產生。它適應了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某些需要,如對自然現象的認識、解釋,人的品格之神化,賦予人以戰勝自然的信心、勇氣等。故而,在一...
目錄
民間俗神
一中華始祖神
二中國的愛神和婚姻神
三子孫娘娘
四居家保護神
五福運之神
六創業神與行業神
仙國諸神
一道教尊神
二道教神仙
三祖師真人
四護法神將
佛教諸神
一諸佛
二菩薩
三羅漢
四神僧
五護法神
冥界鬼神
一冥王
二陰官冥吏
三鬼卒
後記
民間俗神
一中華始祖神
二中國的愛神和婚姻神
三子孫娘娘
四居家保護神
五福運之神
六創業神與行業神
仙國諸神
一道教尊神
二道教神仙
三祖師真人
四護法神將
佛教諸神
一諸佛
二菩薩
三羅漢
四神僧
五護法神
冥界鬼神
一冥王
二陰官冥吏
三鬼卒
後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