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世界知名的登山健行樂園
台灣擁有多樣化的地理面貌,尤其是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密度居全球島嶼之冠,山地面積山地面積遠大於平原,由於山高谷深,豐富而多元的生態,無數絕美景色隱藏其中,極適合發展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尤其是登山健行。
多數人常把揹著背包,走上一段長短不等路程的活動稱為登山,事實上這一類的活動包羅萬象,除了包含一般的登山活動以外,健行於國家級步道、探訪位於山區的風景名勝,例如:賞櫻花、賞楓、賞雪、賞鳥、生態觀察等等,都屬於登山的範圍,上述所有五花八門的活動,英文統稱為Back packing,意即揹起背包健行走路的活動。
圖文並茂,讓讀者一看就懂
《完全圖解登山聖經:第一本真正適合臺灣登山的入門百科》本書就是要提供從事登山健行活動的愛好者,一本入門的聖經。全書分為十大章節,分別為認識山岳與登山、地圖與方位、體能的培養、炊事器具、食材與飲水、登山服飾、寢具、鞋襪、背包、安全的維護等等,藉由《完全圖解登山聖經》獲得最基本而且正確的觀念,確保各項活動的安全性,進而親身體會登山健行的無比樂趣。
本書二位作者皆具有多年登山活動的紀錄經驗,熟悉台灣各地山脈與登山技術,書中除了深入淺出的文字敘述之外,更藉由豐富、精彩的實地照片及精細插圖,圖文並茂的讓讀者輕鬆了解台灣登山健行必備的知識,完全掌握台灣登山健行的技巧。
《完全圖解登山聖經》的精采內容
● 認識山岳與登山:台灣島是最適合發展登山運動的島嶼。優點與缺點。
● 地圖與方位:正確認識地圖的判讀以及野地方位的辨識。
● 體能的培養:登山是維持青春最佳的健康運動。
● 炊事器具:多款精巧或經典的鍋、爐、餐具等,不同設計與材質各有用途。
● 食材與飲水:均衡的營養與乾淨的飲水,不但維持登山運動安全,也是樂趣之一。
● 登山服飾:穿著打扮正確,玩得更舒適。
● 寢具:大有學問的裝備,是登山客的行動豪宅。
● 鞋襪:為了安全與舒適,優秀的鞋襪扮演登山行程的成敗關鍵角色。
● 背包: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體型與用途的背包。
● 安全維護:初學登山、熱衷登山的同好,都必須對於登山活動要有完整、全面、正確的基本認識與觀念,才是安全的最大保障。
作者簡介:
李嘉亮
資深文字撰述,專長本土自然生態、原住民文化與民俗工藝。
邢正康:
資深攝影,熱情山野戶外,透過平面影像,傳達各項戶外領域的感染張力。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推薦序/葉世文(推薦人現任營建署署長)
台灣的山拜板塊擠壓之賜,風貌多變,加上颱風及溫熱氣候、河川的沖刷,營造不同的地景和棲地,加上生物多樣性的豐富性獨冠全球,讓台灣的地貌山景像千面女郎一樣,不管在任何時間、季節都有不同的景緻,非常迷人;這也是愛山的人,一再登高、念念不忘再親芳澤的緣故。清魏源的遊山吟謂,遊山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這樣的說法,在現代研究的累積、IC科技運用、資料快速分享,有了不一樣的意涵,提供更多人更多資訊深入享受登山的快樂。
「完全圖解登山聖經」這本書圖文並茂的介紹登山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將時下市場最新科技產物、好用的器材介紹給大家,這些資訊透露出作者平日愛爬山,以及掌握市場動向的用心與深入。台灣山區景觀優美,週休二日之後,由於交通可及性高,讓更多人有機會體驗登山的樂趣,如果能適度運用最新登山技術與器材,讓背包不再沈重、登山更為安全,登山體驗更有品質,藉以吸引更多人加入登山活動,當是美事一樁。從網路上越來越多自然美景與資訊分享,探索台灣的秘境與奇景的揭露已經成為親朋好友之間的熱門話題,登山活動未來將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台灣快速的都會化,靜態的科技休閒、飲食享樂的都會生活,對於身心健康與壓力釋放均有阻礙。相較於登山活動,全方位的全身運動、釋放壓力吸收自然界的負離子,這些都是身心健康活絡的重要因素。有了這本方便的工具書,大夥一起去爬山吧!
媒體推薦:推薦序/葉世文(推薦人現任營建署署長)
台灣的山拜板塊擠壓之賜,風貌多變,加上颱風及溫熱氣候、河川的沖刷,營造不同的地景和棲地,加上生物多樣性的豐富性獨冠全球,讓台灣的地貌山景像千面女郎一樣,不管在任何時間、季節都有不同的景緻,非常迷人;這也是愛山的人,一再登高、念念不忘再親芳澤的緣故。清魏源的遊山吟謂,遊山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這樣的說法,在現代研究的累積、IC科技運用、資料快速分享,有了不一樣的意涵,提供更多人更多資訊深入享受登山的快樂。
「完全圖解登山聖經」這本書圖文...
章節試閱
第1章
認識山岳與登山
多數人常把揹著背包、走上一段長短不等路程的活動稱為登山,事實上這一類的活動包羅萬象,除了包含一般的登山活動以外,健行於國家級步道、探訪位於山區的風景名勝,例如:賞櫻花、賞楓、賞雪、賞鳥、生態觀察等等,都屬於登山的範圍,上述所有五花八門的活動,英文統稱為Backpacking,意即揹起背包健行走路的活動,而本書就是要提供從事這些活動的愛好者,在選用裝備、籌辦糧食、認識環境等,最基本而且正確的觀念,而唯有正確的基本觀念,才可能進一步引導安全的活動,與長遠的發展。
台灣的山岳地理特徵
台灣本島的形成,主要受到兩大板塊的擠壓,在八百萬年內,非常快速的由海底隆起形成島嶼,在最大寬度不到二百公里的東西兩側,中間最高的玉山主峰居然高達三九五二公尺,真是舉世罕見。長年氣溫甚低,已經屬於寒帶氣候,完全超乎一般人的想像,與台灣平地溫暖的副熱帶氣候區,形成極端的對比。又因為夾帶濕氣的季節風,碰到高聳的山勢阻擋,風被迫上升而降溫,與下午地表植被蒸散作用散發的水氣凝結成山嵐、地形雨,使山區的天氣詭譎多變,如此低溫與天氣多變的山區,絕非常年生活在副熱帶平地的人民所能想像。而登山意外,常常在沒有正確認識山區天氣、潛伏在低溫與多變的天氣下而頻頻發生。
人生需要詳細的規劃,卻難免遭受意外的困頓和挫折,面對人生無常,不能逃避。就如同登山,有良好的體能、裝備、計畫,天還是有不測風雲,萬一天災意外降臨,如何調適心理、擬定應變計畫,在發生迷途、天氣突變之際,讓全體隊員少受點折磨,早一分鐘脫困,這才是面對這個活動健康的觀念,而不是將一切歸諸於登山危險,避免參與這種活動。
山岳分級
何一個登山活動,小至當日往返的郊山,大至多天行程的爬大山,全體隊員對於行程的高度變化一定要有概念,舉凡起點的山徑入口、終點的海拔高度,兩點間海拔高度相差多少?這些數字至少要記在腦海中。
以玉山高山氣候區為例:年均溫在攝氏二到九度之間,但平地最冷的北台灣,冬天最冷大約攝氏九度的日子,一年實在也沒幾天,但平地既然只有九度,那麼玉山此時的氣溫必定是零下好幾度。只要有這樣的常識,就知道要如何準備糧食與保暖衣物。在低溫的山區活動,熱量消耗量大,每個人的食量、糧食消耗隨之增加,必須多帶糧食。天氣冷需要多帶衣服、攜帶更保暖的寢具,這些都會增加背包的重量,沉重的背包又增加體力的消耗。高山氧氣稀薄,體能沒辦法表現的像郊山那麼出色,這些都是爬高山的困難處。
登山目的地的海拔高度不同,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代表行程困難度的不同。爬三千公尺的高山,一定比爬五百公尺的郊山困難。登山入口起點、終點高低落差一千公尺的行程,一定比落差五百公尺的要困難很多,因為起點、終點高低落差越大,爬坡路段越多,或者坡度更陡峭,困難度自然增加。爬高山與爬郊山相互比較,因為高度不同,天氣變化劇烈程度隨之更嚴苛。
高山晴天無雲時陽光直射,紫外線很強,除了必須注意防曬以外,夏季中午氣溫高達三十度,夜裡卻低達十度,氣溫激烈起伏,比起郊山溫度可能只有十度起伏的情況,更加考驗著每一位登山者。因此爬山的第一守則,不論經驗深淺,一定得在出門之前,參考相關地圖,把活動山區的起點、行程最高點、終點高度差距認識清楚,若初學者無此能力,必須公推一位有經驗者找地圖、規劃行程,講解讓每一位隊員都明白,若能分發書面資料則盡善盡美。
簡單的說,登高山活動艱困的程度,是郊山的三倍,而中級山是郊山的兩倍,有充分的郊山經驗,不代表中級山、高山就一定沒問題,應該先從輕鬆行程的中級山、高山入門,檢驗自己的適應情況,再選擇稍具困難的行程,漸進提升登山的實力。別輕率以為在郊山能日行八小時的體能,在中、高山也一定管用。在高山揹二十五公斤背包,一天爬坡二百到一千公尺是很嚴格的體能考驗,在中級山揹二十公斤背包,一天爬高八百到六百公尺左右是中等考驗,再以下算是較輕鬆的行程,但一般人可能揹十五公斤、爬高五百公尺都覺得十分辛苦了。
山岳天氣
多數人應該都知道,台灣大部分平地都屬於副熱帶(亞熱帶),嘉義北回歸線以南,則屬於熱帶,但是高山的天氣,就不是副熱帶那麼一回事了。台灣中海拔的山區、高山地帶,即使是夏季也只有中午氣溫較高,早晚的氣溫都偏涼,還是得穿一件保暖外套。而台灣多數的高山冬季還會下雪。因此不要被平地的溫暖天氣所誤導,失去應有的警覺。
來自海洋夾帶豐富濕氣的風吹向山區,氣流受到山勢的阻擋而升高,溫度隨之下降,於是空氣中的水氣開始凝結,形成雲霧狀的山嵐,使得中高海拔的山區中午過後雲霧瀰漫,很容易導致迷路,這也是台灣中海拔山區容易發生意外的原因之一。
北台灣山區在冬春兩季氣壓降低,聚集山嵐的海拔高度,有時低到只有八百公尺或更低。由於有形成山嵐的特殊地理背景,因此台灣登山活動,長久以來比較集中在一千公尺以下的郊山,以及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中海拔山區的登山活動人口,明顯少於登高山以及登郊山的活動人口。直到最近,中級山的活動漸漸興盛,但也引發不少意外。
海拔高度每上升一百公尺,氣溫下降攝氏○.六度,雖然這是簡單的常識,卻少有人正確運用在台灣的登山活動。比方說氣象預報台灣某都市,夏天氣溫最高攝氏三十三度最低二十八度。以為海拔僅八百公尺的郊山,依據此原理推算,氣溫可能比平地低了攝氏五度,三十三度減掉約五度似乎相當溫暖,不需要多帶衣服。
但是,都市以外的郊山地區樹蔭較多,氣溫比市區涼爽,中午氣溫有三十度,到了傍晚可能只有二十六度左右,在同一條件下,您傍晚還停留在海拔八百公尺的山區,郊區最低溫減掉海拔升高降低的五度,實際氣溫會降到二十一度左右,很多人在此氣溫沒穿薄夾克,應該會感覺冷。若再加上衣物潮濕引起風寒效應,感覺會更冷。如果因為迷路,加上體力透支、沒吃晚餐,沒有食物產生熱量,當然難以捱過漫漫長夜。
因此在台灣登山,即使是一天的行程,也必須隨身攜帶一件外套,以及一餐份預備乾糧、飲水。利用以上的計算方式,再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某一地的最高、最低氣溫,推估都市、鄉村、早晚的氣溫差異,再依據登山活動山區海拔高度,推算可能降低的溫度,即可正確粗估山區的氣溫,作為攜帶衣物、寢具的參考。
體感溫度,不是溫度計測得的數值,而是人體感覺的溫度。當風吹向人體的時候,風將身體表面的熱帶走,如果身體沒有在一般的衣物以外,增加擋風保暖的帽子、圍巾、手套等等,則風速每增加一公尺,體感溫度感覺下降攝氏一度,氣溫十六度,實際感覺是十五度,雖然溫度計的溫度不因吹風而降低,吹電風扇覺得涼快,就是這個原理以一般氣象學上定義三級風為例,此時樹葉及小枝搖動不息,每秒風速四.一∼六.一公尺,體感溫度感覺好像氣溫下降四∼六度。颳五級風時,有葉子的小樹開始搖擺,風速約每秒九.七∼一二.三公尺,體感溫度降低約九.七∼一二.三度左右。颳七級風時全樹動搖,逆風行走困難,一般人還可以短暫忍受,風速已達一六.五∼一九.五公尺,體感溫度下降約一六.五∼一九.五度。氣溫二十度時颳七級風,體感溫度已經接近零度。人體熱量被快速帶走,會比無風時感到數倍寒冷,因此在登山的過程找避風處休息、紮營,避免體溫快速降低,導致身體不適發生危險,是非常重要的觀念。這種因強風使人體倍感寒冷的現象,還有一個專有名詞稱為「風寒效應」。
山岳地質
火成岩如花崗岩類,質地堅硬,不易風化、崩毀,這類岩層的山區中,因人為經常行走所形成的山徑,不易崩毀、塌陷,甚至不易長草,因此路徑常在、路跡清楚,登山踏青行走其間,自然不易迷路或發生意外。反觀水成岩類為主的沉積岩、黏板岩所構成的山地,岩質脆弱非常容易風化、破碎,地表的山徑、產業道路,可能因一次地震,一場暴風雨之後,原有的路徑很可能就消失了。尚未毀壞的路跡,因為碎石礫間有太多縫隙,植物種子掉進去,吸飽雨水、露水而發芽,乾季路跡明顯的小徑,雨後不久便被植物覆蓋而難尋,這種被台灣先民稱為「澇屎石仔」的水成岩,不但路跡容易湮滅,也容易發生落石,而導致大面積的崩塌,更不利於山友攀爬與步行通過。
長年居住於台灣山區的原住民各族,均有「峭壁之前抬頭望,停留地點避落石。」等類似的口訣,以求自保安全。意思是說,經過峭壁之前,必須先抬頭觀察,是否有落石。大隊人馬即將通過,峭壁兩端要派出警戒人員,以及時發現落石發出警告,讓隊員有充裕的時間躲避。而準備短暫停留休息、或者紮營過夜的地點,一定不能選擇可能有落石的峭壁、崩塌地附近。
山岳生態
許多人的登山活動,常常伴隨其他業餘、或者專業的研究在裡面,例如:植物生態攝影、賞鳥、研究昆蟲、採集標本等等,如果不了解森林帶的區分基準,可能妨礙研究成果的進展。比方說,針葉樹種的樹幹、木材都有精油,鞘翅目的鍬形蟲幼蟲,大部分無法蛀食針葉樹的木材,到兩千公尺的針葉林裡面,可能很難找到其幼蟲。此外,即使沒有攜帶高度計,若能依照植物的種類推估海拔高度,則可大略估算自己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作為研判正確路徑的參考,在早年高度計不普遍的登山活動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專業知識。
一萬分之一、五千分之一的精密地圖,幾乎所有地圖上的山地都標示著詳細的森林地種類,例如:人造紅檜林、針闊混合林、松樹林、高山箭竹林、草生地等等。山友行經路跡不明顯,或者岔路甚多、路跡紊亂的山地時,利用遠方著名的山峰、海拔高度、林地的種類等諸多特徵,再依據指北針方位做參考,就能夠更正確地研判哪一條才是正確的小徑。
其中能否正確找到路徑,常常需要依賴前人所留下的路線探勘日誌做參考。比方說:「由林道一三.九公里處下箭竹林,路跡清楚,前行約五百公尺(八分鐘)後,有一高大二葉松,樹幹根部有火
燒之痕跡,由松樹往南走約五公尺,有一朝正東下坡之獵徑,坡度甚大,沿路均為高約兩公尺之紅檜人工林,下坡行進約十五分鐘,海拔高度下降五十公尺......。」在這一段路線探勘的記載中,提到箭竹林、二葉松、紅檜,以及往南、朝東、海拔高度下降五十公尺等六個正確辨認路徑的參考要點,如果無法正確辨認植物的種類,很可能就會少掉認路的過半要點而迷路。因此真正有經驗的登山者都能辨認許多樹種、花草,因為那是山徑之中最好的路標。
登山的類別
漫步在多數的郊山及國家公園的產業道路、步道不能稱為登山,應該稱為健行。例如:到中海拔山區觀賞楓葉、瀑布,步行經過很漫長的林道、小徑,即山區旅遊的意思。除了這些登山活動以外,還有連續登上兩個山頂的登山方式稱為連登,以及連續登上好幾個山頂的縱走。
有些人想體驗在台灣難得的雪地登山,而有冰雪攀登的項目,即利用雪季期間登山的活動。台灣山地的岩石屬於脆弱易崩塌的水成岩,因此很少聽說以攀岩為主登頂的登山活動。在日本溯溪稱為澤登,意思是說「循水路(溯溪)登山頂」。台灣山地太過於陡峭,常有高瀑阻斷路徑,溪流侵蝕脆弱岩層變成峽谷,可能循水路攻頂的路線不多,因此台灣的溯溪,少有登頂的行為,多為沿溪走折返路線的純溯溪,或者逆流、順流行經一段溪流,連接其他路徑,成為登頂、健行、尋幽訪勝路線其中的一段,增加行程的豐富和趣味性。
雖然親近山的行程有郊山、中級山、高山、溯溪、健行、連登等種類,但總結來說,大概只能區分為兩大類:
一、穿越行程,由甲地出發,抵達目的地乙,離開後走另一條路,到達丙地結束行程。這一類的行程能夠增加許多欣賞美景的機會,但是中途若有體能不能勝任,或者發生扭傷腳之類的意外,都會給隊友增添不少麻煩,勉強靠意志力硬撐,趁假期休閒充電的美意蕩然無存,而脫隊落後則增加了發生更嚴重山難的機會。
二、折返行程,可能比較適合初學者。甲地出發抵達目的地乙,再原路折返回到甲地後回家,途中若有走不動者,研判是否需要隊員陪伴,找目標明顯且安全處休息等待,停留者不可亂跑,更要慎思是否單獨下山先回。最好在等待地點等隊伍回頭,會合一起踏上歸途。如果您自認為體力不好,或只是初學者,卻又想挑戰較困難的行程,最好挑選折返行程,或者儘量規劃折返行程,才能減少發生登山意外的可能!
替代路線
替代或轉進路線的規劃也很重要,可惜台灣的許多大山,都太過於陡峭,都只有一條路來回於起點和終點,很難規劃轉進路線,因此天氣是否維持數天穩定,以支持整個活動,是出發前夕重要的考量因素,否則一有狀況,隊伍撤不回來,就很容易發生意外。若只有一條往返路線,必須在路線上找幾個容易獲救、安全的停留地點,在天氣突然轉變,或隊員急病、受傷時堅守待援。這些都是容易做得到、增加登山活動安全的方法,如果能儘量遵守這些安全守則,則台灣登山意外事件必可有效降低。
正確的登山觀念
登山其實需要建立夥伴和團隊的關係,資深的隊員帶領資淺的隊員,大家共同成長。登山活動一定要研擬登山計畫,參考哪些地圖,規劃哪些行進路線、轉進路線、緊急停留待援點、住宿紮營點、補充飲水點等等,以及粗估路程的遠近、行動的日期長短,甚至特殊的行程要把遲歸的天數列入考量。需要準備哪些公共器材、公糧,如何分擔這些公用物資,也有學問。
登山俗諺說:「可以走一樣遠(完成行程),不可以揹一樣重(重量負擔能力不同)。」因為體能有天生的不平等,分配公用物資是領隊的重要職責。要留一份登山計畫,給熟悉登山隊伍活動情形的親朋好友,並且盡可能照計畫行動,萬一發生山難,這份計畫絕對有助於搜救的進行。
登山糧食的包裝,往往是山上垃圾最主要的來源,與其寄望山友的公德心把垃圾帶下來,不如從根本減少垃圾被帶上山。近年來生活水準提高,登山活動已經與以往大大的不同,以往登山似乎是一種外出旅遊的主要方式,現在的登山行為變成一種過程,是人們藉著登山親近大自然,然後從事各種生態、山岳攝影,標本採集、自然觀察,或者完全不趕行程,不在乎登不登頂,只要要找個風景絕佳的處所,三五好友露營、觀賞風景、野餐品茗,或者漫步林間小徑,享受森林浴的芬多精,以及瀑布飛濺水花裡的陰離子,這些都只有透過登山,人們才有機會享受完全不同於人工環境的趣味。
第1章認識山岳與登山多數人常把揹著背包、走上一段長短不等路程的活動稱為登山,事實上這一類的活動包羅萬象,除了包含一般的登山活動以外,健行於國家級步道、探訪位於山區的風景名勝,例如:賞櫻花、賞楓、賞雪、賞鳥、生態觀察等等,都屬於登山的範圍,上述所有五花八門的活動,英文統稱為Backpacking,意即揹起背包健行走路的活動,而本書就是要提供從事這些活動的愛好者,在選用裝備、籌辦糧食、認識環境等,最基本而且正確的觀念,而唯有正確的基本觀念,才可能進一步引導安全的活動,與長遠的發展。台灣的山岳地理特徵台灣本島的形...
作者序
粗淺受用的登山入門/李嘉亮
任何一項戶外活動的參與者分三個等級:一、參加,二、玩家, 三、專家。參加者志在樂趣, 玩家志在紀錄, 專家志在理論。最後的最後,各三分之一個參加、玩家、專家,也許需要多參考許多相關書籍,再經過一段漫長時間醞釀,終於蛻變成為該行業的作家, 寫出一本各章節內容粗淺受用、實際理論不太艱深的專業書。
很可惜!人類現有的教育制度,教導我們是專業知識的垂直整合,研究引擎的專精引擎,鑽研氣動力學的專門設計跑車外型。最酷炫的跑車外型,搭配強大的引擎,卻常常發現跑車性能不如預期。原來有些知識系統需要精準的水平整合,系統才有機會變管用。水平整合知識建構系統者, 需要樣樣都懂一點,卻又樣樣不專精。古有名訓:「鼯鼠五技而窮」,似乎打了水平整合知識者一個巴掌。但夜空下鼯鼠美妙的滑翔英姿,總在眾人驚嘆聲相送,消失在遠方的夜空。這是不是說各三分之一個參加、玩家、專家合體的三不像,有些時候還是讓人驚艷。
筆者沒有顯赫的學歷,也沒專心一意爬山,站在高山想著溪谷的游魚,走經黑森林尋覓地表的蕈類、寄生植物, 瞎忙幻想拍到綺麗的自然生態影像而耽誤行程。同伴趕著明天登頂儘早入睡,自己卻忙著烹煮料理,寄望吃飽明天體力更充沛。凡此種種不專心、不執著,永遠不是正格的參加者,不像玩家,更不是專家。但是轉眼間零零落落的登山經歷也有四十寒暑,具備長時間醞釀的條件。無師自通、持續三十餘年、翻爛幾本字典的日文閱讀能力幫上大忙, 還有買書殺紅眼,閱讀書籍的快狠,參考數十本日文相關書籍,以及更多本土地理生態專門著作,再加上寫釣魚文章將近四十年,搖筆桿的資深經歷,催促自己蛻變成為山林鼯鼠。希望這本《完全圖解登山聖經》一書,能夠繪夜空的鼯鼠通過滿月,襯托在不太大的光環前方,還能撇見小而踏實的身影,希望藉此為登山活動的初學者,提供粗淺受用的知識。
用鏡頭說山道事/刑正康
登山是所有走入自然環境的活動中,最能體驗地形之美的一項, 可能也是最耗費體力的一種。從高中時期第一次參加當時救國團舉辦的自強活動開始,台灣的山岳就令我感到震撼,從此只要談到出去玩,就理所當然的安排走入山林的活動,當然不只是依靠雙腿走動而已,我也非常喜愛在山野之中騎單車或者釣魚,每一趟行程無論去哪裡,包括重複再去的地方,都依然有新奇的體驗與收穫。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樂趣是來自於帶回山野自然的影像,絕不會有任何一張圖像是完全一樣的。
登山這種耗費體力的活動, 除了攻頂之外,當然還有數不完的收穫與學習;攝影是屬於走不快的那種。現在登山的人口比以前多了許多,不過許多登山團體的行程安排都過於匆促,大家似乎都習於登頂時拍一張團體合照,也不講究拍攝品質,稍事休息後便立即下山。但若不是講究快速的越野慢跑,那麼耗盡體能的極限來回一趟路,除了維持身體健康之外,卻沒有其他收穫未免過於可惜。如果想要認真拍照呢?那就不僅攝影的技法了,更重要的是必須用心觀察事物,學習自然與地理的常識,那麼山林野外就是活的地理教室,有無盡的寶藏等待有心人來品嚐。
戶外活動每個人都有不同體會,動人的瞬間可能是眼前美景,可能是刺激的體驗,如果能把感動人心的影像帶回家,那麼即使過程再多艱辛,事後都能從那一幅幅影像回味,並激起再次出門的衝動,而總是願意將登山的美好化為影像,並與他人分享。
自第一次看到自己拍攝的幻燈片開始, 相機就成了必備的隨身配備,每一次按下快門前都會盤算著,如何才能獲得像其他前輩們一樣漂亮生動的圖片。雖然一開始是抱著玩票的心態,但自從第一次認真的揹著攝影器材去登山開始,就一直認真到現在。
粗淺受用的登山入門/李嘉亮
任何一項戶外活動的參與者分三個等級:一、參加,二、玩家, 三、專家。參加者志在樂趣, 玩家志在紀錄, 專家志在理論。最後的最後,各三分之一個參加、玩家、專家,也許需要多參考許多相關書籍,再經過一段漫長時間醞釀,終於蛻變成為該行業的作家, 寫出一本各章節內容粗淺受用、實際理論不太艱深的專業書。
很可惜!人類現有的教育制度,教導我們是專業知識的垂直整合,研究引擎的專精引擎,鑽研氣動力學的專門設計跑車外型。最酷炫的跑車外型,搭配強大的引擎,卻常常發現跑車性能不如預期。原來有...
目錄
第一章:最適合登山的島嶼
台灣的山岳地理特徵
山岳分級
山岳天氣
山岳地質
山岳生態
登山的類別
第二章:野地定位的常識
判讀地圖的正確觀念
正北與磁北的差異
地圖的比例尺
方格線
等高線
影印描圖
描圖的基本知識
估算路程
定位法與參考點
認識參考點
從地圖上找出自己的位置
指北針基本的使用方法
行經路線的校正點
第三章:體能與腳力的訓練
體能是安全的基礎
登山是最好的健康檢查
鍛鍊維持體能
適合現代人維持體能的方法
腳力的鍛鍊與正確步行
腳尖的運用
加強訓練體能的習慣
呼吸的節奏
分段呼吸法要領
第四章:適合的炊事器具
適合登山使用的鍋具
材質
尺寸
攜帶組合
瓦斯爐與汽化爐
火力
燃料消耗量
提升燃料的使用效率
爐具工作原理
瓦斯爐
汽化爐
個人餐具
第五章:食物、炊事與飲水
主副食
主食
肉類副食
蔬果副食
南北貨
調味料
菜單建議
前段菜單範例
後段菜單範例
烹調主食、副食
煮飯
煮麵
炊事流程管理
一般常見適用於登山的配菜料理
潔淨的水源
金屬水瓶妙用多
正確飲水法
判斷水質是否適合飲用的能力
第六章:登山服飾
古早的服飾設計與觀念
獵裝的演進
新一代的登山服飾
防風雨透氣外層衣
雨衣
操作服
羽絨衣
化纖中層
軟殼衣
排汗快乾內衣
羊毛衣
適合登山穿著的褲子
防風雨透氣長褲
雨褲
操作褲
羽絨褲
長纖保暖褲
休閒短褲
棉質內褲
登山專用服飾的選擇
第七章:登山寢具
遮風避雨的山野之家-帳篷
適合不同季節的帳篷
帳篷的構型
帳篷的用料
帳篷容納的人數
帳篷的基本設計
攜帶尺寸與重量
溫暖輕柔的睡袋
外型
填充材料
膨脹系數的計算基準
收納與攜帶
保管與收藏
清洗保養
使用睡墊的好處
睡墊的奧祕
防潮地布
營地設置
第八章:戶外照明的問題
汽化燈
工作原理
產品種類
適用場合
瓦斯燈
產品種類
適用場合
白熾燈
熾熱燈泡主要分四大類
產品種類
適用場合
螢光燈
產品種類
適用場合
發光二極體(LED)
產品種類
適用場合
其他照明方式
火把
蠟燭
煤油燈
第九章: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
適合的背包
背包的收納系統
揹負系統
護背系統
支撐系統
副袋系統
機能系統
打包原則
不可忽視的登山鞋
重裝登山鞋
崎嶇山徑登山鞋
其他類似的鞋種
鞋子的型號
防水
檢查鞋子的品質
穿鞋要領
容易背忽視的襪子
如何選對好襪子
製作襪子最理想的材質
第三隻腳—登山杖
多用途工具
第十章:登山安全
身理機能異常
高山症
中暑、熱衰竭
意外傷害
擦傷處理
扭傷處理
燙傷處理
空氣乾燥流鼻血、低溫流鼻水
毒蟲與毒草的侵害
安全意識的養成
隊伍勿分散
附領隊殿後
隊員分組
脫隊走失,原地待援
迷途
個人緊急用品隨身攜帶
各種急救的處置方法
CPR
傷口處理
小腿抽筋的處置
止血法
人工呼吸的步驟
心臟按摩的步驟
四肢骨折的固定
以登山杖製作擔架運送
單人搬運傷者
雙人搬運傷者
用背包背負搬運傷者
第一章:最適合登山的島嶼
台灣的山岳地理特徵
山岳分級
山岳天氣
山岳地質
山岳生態
登山的類別
第二章:野地定位的常識
判讀地圖的正確觀念
正北與磁北的差異
地圖的比例尺
方格線
等高線
影印描圖
描圖的基本知識
估算路程
定位法與參考點
認識參考點
從地圖上找出自己的位置
指北針基本的使用方法
行經路線的校正點
第三章:體能與腳力的訓練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