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對於台灣主體價值的重新省思,以及對國家發展的航向定位。書中論述台灣近年來,國家出現基本價值錯亂,以及人權民主倒退的現象。政黨鬥爭就像水泥攪拌機般不斷地把所有公共議題混雜、攪動在一起,儘管每一個人都覺得這樣是不對的,也會反省,但卻又束手無策,提不出根本的解決之道。面對的國際激烈競爭壓力、全球環境惡化危機、產業與市場過度依賴中國等種種挑戰都很急迫,無奈政黨惡鬥、國家內耗的情況,卻沒有改善,這是台灣的困境,令人憂慮。
本書作者謝長廷先生,以其從政多年所累積的政治經驗,以及精闢的社會洞燭力,為讀者剖台灣國家所遭遇的問題,以及其背後根本的文化因素。誠如作者所言,台灣眼前的問題,國家缺乏主體認同是因,政黨惡鬥則是苦果。因此,台灣,要從「非理性對抗」的困境中掙脫,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凝聚台灣存在的主體價值。只有珍惜、維護台灣現在所擁有的國家主權,正是台灣人民的「交集點」,也是國家的新共識。藍綠政黨可以在這樣的共識下,去推動必要的改革,並與中國保持主權國家間的對等互惠往來,讓台灣走進國際社會。
回顧過往,台灣的民主發展至今,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都不是靠執政者施捨,或憑空得到的,而是靠著人民覺醒,努力打拼換來的。
展望台灣的未來,如何確認主體價值,建立台灣成為人權尊嚴、公平正義、永續繁榮的國家,這是我們新一代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標。要實踐這些理想,我們就需要創造新的共識、團結和熱情。
作者認為,目前台灣的問題要有正面向上的力量才能解決,台灣人不應該僅以追求「獨立」為滿足,應該充滿信心和使命感,讓台灣成為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國家,與世界進步價值站在一起,引領世界進步思想的重鎮,這樣的台灣才有存在的價值,也才能受到肯定與支持,而對亞洲甚至全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作者簡介:
1980年 高雄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
1981~1988年 台北市議會第4、5屆議員
1986年 民主進步黨創黨發起人、黨綱(黨章)起草者、黨名命名者。
1989年 參選立委,提出「台灣優先、文化優先、環境優先、弱勢優先」四大優先理念。
1991年 擔任「台灣加入聯合國宣達團」領導,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1992年 提出「台灣福利國」理念,給予新國家具體而豐富的內涵
1989~1995年 第1、2屆立法委員以及第3屆不分區立委第1名。
1996年 與彭明敏搭擋競選第一屆民選正、副總統
1998~2005年 第2、3屆高雄市長
2000年 民主進步黨第9屆黨主席,黨主席任內的2001年立委選舉,民進黨首次成為國會最大黨。
2005~2006年 行政院長,排除萬難促使高鐵得以運轉,讓台灣西部進入一日生活圈的時代。除完成員山子分洪工程外,於任內力推8年800億治水方案,希望能徹底解決全台淹水問題。提出最低稅負制,讓台灣經歷了30年來唯一一次公平的加稅公平稅改。
2006年 參選第4屆台北市長,在肅殺的大環境氣氛中提出「愛與信任」,重拾人民對於民進黨的信心。
2008年 第12屆總統大選,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
2009年 台灣維新影子政府召集人,綠色和平電台主持人
2010年 民主進步黨中常委暨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蔡英文競選總部總指揮
章節試閱
3 台灣是主權國家,應該自信面對中國
◆ 儘管從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到陳水扁,對國家主體有著不同的立場,但都守住我們的國家主權現狀底線。
◆ 辜振甫回憶錄:有關「九二共識」,兩岸一直是各說各話的局面。
◆ 只有一刀剖開迷亂的「國家主體認同」,確認台灣就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才能在此共識基礎上,理性討論台灣應該採取何種兩岸政策。
國家定位的糾葛與錯亂
台灣歷經荷蘭、鄭氏、清、日本,乃至於國民政府等外來政權統治,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口號的「愛國教育」下,每個統治者都要求台灣人民做出程度不同的效忠。1
對這些統治者而言,台灣只是一個「地方」、「區域」的概念,從來不被視為一個國家,而台灣人民都習於被統治,從來不曾自己當家作主,因此,普遍缺乏對於「我們是誰,我們不是誰」、「我們的國家是什麼?」的明確認同感。
到了民主時代的今天,如本書2所言,台灣已七成以上人民自認為是「台灣人」,也認為自己是主權國家,有別於中國。但關於「國族認同」,也就是說,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認定,就比較歧異,有待進一步討論。
迷離無奈的文字遊戲,茫然錯亂的國家認同
在此舉羅致政教授做的一個有趣的比喻,大家便可很生動的會心一笑:
蔣介石時代是「中華民國『到』台灣」,因為他隨時要反攻回去。到了蔣經國時代,他知道反攻已無望,所以叫「中華民國『在』台灣」。李登輝時代,接納了台灣,也承認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主體,因此提出「中華民國『是』台灣」。到了陳水扁時代,改為「台灣『是』中華民國」,意思是台灣是我們的主體,但是目前國號叫中華民國。可是,到了馬英九時代,他多加幾個字:「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有趣的文字遊戲,但卻深刻的點出每一個時代中,台灣的國家定位錯亂的問題,且讓我們以下一一略做析述。
撇開日治時代不論,從近代歷史來看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其實經過了幾個關鍵轉折:
-----過去在兩蔣時代,兩岸情勢劍拔弩張,當時國民黨政府的一貫主張是「漢賊不兩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到了蔣經國總統後期、李登輝總統時代,兩岸關係逐步走向開放交流,並且情勢相對和緩。
-----特別是一九九一年以來,李登輝總統主導六次修憲,根據當時台灣所面對的國家處境與政治現況,對憲法進行大幅的修改,也重新賦予︽中華民國憲法︾在台灣的法理基礎。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李登輝將兩岸進一步定調為一種「特殊國與國關係」2。「兩國論」的提出,也說明了李登輝政府認為台灣是主權國家的立場,而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定位。
-----政黨輪替後,陳水扁總統在二○○二年八月提出的 「一邊一國」,把「特殊」去掉,定位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兩岸政策,以建立正常化國家為目標,積極追求正名、制憲及加入聯合國。民進黨的政策立場很明確:「台灣的現狀是獨立,希望追求國家正常化」。
□ 蔡英文: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
民進黨台一線「一路有你,真好!」活動,八日晚間在高雄勞工公園舉辦國政說明會,現場擠進上萬名民眾。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表示,歷經六十年民主洗禮,以及台灣直選總統,現在中華民國政府已不再是個外來政府,是現在台灣的政府。她強調,今天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可以認同「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並期盼未來可以與國民黨一起合作,要讓台灣人更團結。
蔡英文指出,後天就是雙十國慶,國民黨除了要慶祝建國百年,更應深深思考台灣社會分裂的問題,不要再以這樣的議題來加深社會的藍綠對立。
她說,台灣社會對中華民國政權有不同的意見,台灣在一九四九年之前,不在中華民國統治之下。二次大戰結束以後,來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是威權的統治,國民黨政權讓人感到不安、恐懼。但過去的六十二年來在台灣,已與台灣這塊土地融合在一起,而今天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可以認同「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
蔡英文表示,現在的執政者一直留在中華民國過去的歷史,也漠視對台灣主權的保障,台灣是二千三百萬人的共同主權,絕對不能被侵犯,但有很多的民眾擔憂主權會不會受損害。
蔡英文強調,民進黨不是一個意識型態的政黨,是一個要即將執政的政黨,有包容的心,也要有自信,唯一堅持二千三百萬的主權要守住。
她說,國民黨歷經六十年民主洗禮,以及台灣直選總統,現在中華民國政府已不再是個外來政府,是現在台灣的政府。
蔡英文表示,雖然國民黨傾向大中國的政黨,執政成績不好的政黨,但它是參與台灣民主的政黨,所以可以包容國民黨,可以包容中華民國的政黨,因為它都是包容在台灣的概念裡面。
蔡英文指出,台灣人可以包容,也可以原諒,但要堅持主權、要當家做主,而民進黨與國民黨對中華民國有不同的解釋,但都有共同的責任就是要讓社會和諧、國家團結,因為現在面對的全球化的各項挑戰。
蔡英文說,民進黨要開始準備執政,要有自信,要有包容,也希望國民黨可以尊重民進黨的想法,未來可以與國民黨一起合作,要讓台灣人更團結。她說,民進黨要帶著一個包容、陽光、溫暖的心,走向二○一二年的勝利。︵今日新聞網2011/10/08 22:31
http://www.nownews.com/2011/10/08/11478-2748020.htm#ixzz1gKqouwhG︶
儘管從蔣中正、李登輝到陳水扁這三階段之間,對國家主體為何有著不同的立場與堅持,但至少都有自己明確的主體意識與敵我意識:我們︵中華民國/台灣︶與你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因此,不管兩岸關係如何發展,守住我們的國家主權現狀是底線。
但這種情況,卻在馬英九總統上台後,出現了重大變化。
「九二共識」背後的盲點:無力各表,只剩一中
二○○八年馬英九總統主政後,呼應二○○五年「國共會談」的主張,提出兩岸應在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推動一連串兩岸經貿、投資、交流的開放政策。
「九二共識」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特殊現象:不但在台灣內部究竟是否存在?民進黨與國民黨有著嚴重岐見;而關於其內涵,國民黨認為是「一中各表」、中國則堅持「一個中國」,兩者也沒有「共識」。
顯見,「九二共識」本來只是蘇起個人所創設出來的名詞,卻在二○○五年國共會談之後,演變成台灣藍營政治人物認為非遵守不可的原則。但實際上,兩岸迄今對這個「默契」是否已然形成「共識」仍有爭議,更沒有任何正式的官方書面協議,僅只停留在當時的「口頭表述」的層次。就連當時主政的李登輝總統、主談的代表辜振甫先生,以及也曾參與談判過程的蔡英文,都先後否認有「九二共識」的存在。馬總統卻要以此「不曾存在的九二共識」來做為與對岸政治交往的基礎,實在令人憂慮。
尤其,中國到目前為止始終強調「『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從來不曾接受「一中各表」。被排斥在國際社會的我國,在「一個中國」前提下,當然明顯居於劣勢,輕易被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尤其,透過中國的國際宣傳和外交操作,國際間所理解的九二共識,完全等於一個中國。
不知道未來是不是已經沒有選擇,必須接受統一?
國民黨政府一方面堅持「九二共識」,與民進黨對立;但卻又與中國共產黨詮釋
□ 辜振甫:有關「九二共識」,兩岸一直是各說各話
辜振甫先生在其回憶錄︽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清楚交代兩岸九二年香港會談始末:
海協會於一九九二年一月函邀海基會組團赴中國訪問,但海協會一再要求海基會在協議文本上,必須對「一個中國」有所表述。甚至表明,如果台灣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就不同意與台灣研商解決實質問題。
同年十月廿八日至卅日,海基、海協兩會在香港舉行了為期三天的會談,也就是後來所謂的「香港會談」。過程中,中國提五種「一個中國」表述方案,台灣也提五種方案因應,經磋商並無交集。辜先生事後曾多次建議各界,最好以「相互諒解」︵understanding︶、「附和」︵Accord︶取代「共識」來描述兩岸九二年十月香港會談的結果。而九二香港會談結束前,台灣代表確實曾提出「一中各表」的提議,但是中方代表卻始終沒有同意、沒有接受。
在第二六六到二六八頁中,辜先生更清楚記錄:「共識」必須是經過雙方當面討論之後,所得出的共同接納的意見。事實上,一九九二年的香港會談,雙方確實無法接納對方的各項建議方案,因此會談沒有任何具體結論。我方是在會談結束前提議:雙方「以口頭上各自表述」的方式,擱置「一個中國原則」的爭議,以便進入正式議題的協商。大陸代表在返回北京幾天後,以電話告知我方表示「尊重並接受」我方的建議,同時也透過大陸官方媒體發布新聞。
而所謂的「九二共識」這個名詞,回憶錄也指出,二○○○年四月廿八日,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蘇起提出,盼以此打破僵局。該年八月底,中國方面表示「九二共識」是存在的,認為「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但台灣並不接受。因此,有關「九二共識」,兩岸一直是各說各話的局面。
為了替「中國國民黨」總統選情解套,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選前不到一個月提出:「九二共識」就是「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說法,較之國台辦主任王毅之前斬釘截鐵地說:「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立場已然出現鬆動,證明中共當局的立場不是「鐵板一塊」。如果台灣社會內部可以團結一致,中國也會逐漸調整為尊重台灣堅持國家主權的民意。
不同,完全無力捍衛「一中各表」,以致國際上普遍認為「九二共識」等同於接受「一個中國」,台灣被認為是中國的一部分,使國際社會友人,開始懷疑我國對守護國家主權立場的決心。例如二○一一年菲律賓把十四名台籍嫌犯遣送到中國受審,導致我國家主權受損,菲律賓總統便強硬表示:這是「遵守『一中原則』」。
除了國際社會搞不懂「九二共識」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之外。從二○○八年以來,台灣社會出現種種主權錯亂現象,諸如本書一開始所述,諸多「不讓國人拿國旗」、「不在國際場合主張國號」的荒誕怪事,始終層出不窮。
如前所呈現,近年來的民調都顯示,國人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率已高達七成以上︵各項民調資料請參見本書2︶。但是,面對已然崛起的中國所堅持的「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主張,執政的國民黨選擇放棄國旗、國號、職稱的逃避方式,造成國人產生國家認同衝突下的迷茫與挫敗感,不知道未來是不是已經沒有選擇,必須接受統一?
可以說,這幾年來,執政的國民黨所堅持的「九二共識」,不但造成了國際社會的混淆,也連帶使國人的自我國家意識產生動搖。
人民要有自信:台灣就是主權國家
從客觀形式上來看,台灣擁有自己的人民、領土、政府,以及對內有效、不受外國干預的統治權,可以說,台灣完全具備國家的要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家。這個國家有自己的憲法,並依此實施統治權。即便台灣內部對於這部憲法所規範的國名、國旗、領土範圍仍有所爭議,但無損於國家主權獨立的事實。
我們擁有憲法,而且,依據憲法,對內實施有效的治理權,總統由全民直選,統率三軍,並行使外交等國家主權。人民基於憲法規範,享有民主、自由與平等的基本人權;善盡納稅、服兵役與接受義務教育的國民義務。在歷經六十年來的變革洗禮之後,「主權在民」、「人民自決」的想法早已深植人心。
所以,我們確確實實是一個國家,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主權國家。
歷史情結:台灣v. s.中華民國
回顧歷史,台灣與中華民國並無交集: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建國時的領土範圍並不包括台灣,因為台灣早在一八九五年便由清國割讓予日本。
-----一九三五年的修訂「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時,台灣仍未列入中國「固有疆域」之中。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才以「盟軍代表」名義「接管」台灣。5
-----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失利,蔣介石政府失去了當初中華民國建國時所擁有的大部分領土,帶著近百萬軍民︵學者李筱峰研究,可信數字在六十萬∼一百萬間,而當時台灣人口僅六百多萬︶遷移台灣,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移民行動。國名依舊為「中華民國」,憲法依舊為「中華民國憲法」。而中華民國就以如此樣態在台灣存續至今逾六十寒暑。
也是歷史情結:台灣v. s.中華民國v. s.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PRC︶便實質統治了現今中國的極大部分疆域。值得注意的是:PRC未曾一天統治過台灣;而且,PRC的官方看法認為「中華民國已經在一九四五年滅亡」,「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有效承繼其國際地位者。
-----一九七一年,PRC為彰顯本身的正統性與合法性,開始策劃出版︽中華民國史︾,並在台灣大舉慶祝中華民國建立一百年的二○一一年,出版這套三十六冊巨著,更有其「深意」。
-----一九八二年制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卻在序言中明載:「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等於宣告了PRC擁有對台灣的主權,台灣是中國『叛逆的一省』。猶如國共把內戰戰火延燒到原本與PRC毫無政治關係的台灣!實際上,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非常明顯,台灣實際獨立在中國之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對台灣未徵調過一兵一卒、未徵收過一角一分的稅金,中國無權對台灣作任何領土的主張。
「中華民國史」上起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先生創建興中會,領導反清革命,下迄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明載中華民國的存在時間為一九一一至一九四九年。 完全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續存、繁榮發展的事實,在此狀況下,國民黨的釋出善意、委曲求全呼應「九二共識」,竟換來PRC在中華民國慶祝建國百年時出版代表已經亡國的︽中華民國史︾,完全不遮掩的表示PRC已經消滅中華民國的事實,真是令國人難堪到無地自容的羞愧!!但是,國民黨政府仍然唾面自乾,繼續大肆吹捧「九二共識」。
現在,台灣人民的認知是「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而且這個國家的名稱「絕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全然沒興趣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爭「誰才是代表中國的正統」。更多人希望的是以兄弟之邦、互相承認的方式,與對岸進行對等互惠的交流。
3 台灣是主權國家,應該自信面對中國◆ 儘管從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到陳水扁,對國家主體有著不同的立場,但都守住我們的國家主權現狀底線。◆ 辜振甫回憶錄:有關「九二共識」,兩岸一直是各說各話的局面。◆ 只有一刀剖開迷亂的「國家主體認同」,確認台灣就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才能在此共識基礎上,理性討論台灣應該採取何種兩岸政策。國家定位的糾葛與錯亂台灣歷經荷蘭、鄭氏、清、日本,乃至於國民政府等外來政權統治,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口號的「愛國教育」下,每個統治者都要求台灣人民做出程度不同的效忠。1對這些統治者而言...
目錄
1、眼前,是一個怎樣的台灣?
2、台灣共識:我是台灣人
3、台灣是主權國家,應該自信面對中國
4、「憲法共識」落實台灣共識,實現國家主權
5、下一步:台灣要成為什麼樣的國家?
6、結合愛與力,踏出不一樣的台灣
1、眼前,是一個怎樣的台灣?
2、台灣共識:我是台灣人
3、台灣是主權國家,應該自信面對中國
4、「憲法共識」落實台灣共識,實現國家主權
5、下一步:台灣要成為什麼樣的國家?
6、結合愛與力,踏出不一樣的台灣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