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絡的網路上傳貼文、分享與回應交流中,
數位原住民已主導了未來的知識與產業創新。
你必須擁抱數位素養,才能成為贏家!
數位時代關鍵的文化素養,
已成為改寫教育內容、創造知識經濟的能量,
也將是下一輪民主世代,必備也必須競逐的政治話語權及場域!
無論是熱衷上網的網民、關心數位教育的師長、追求產業創新的企業家與官員,
都必須聽取文化研究學者哈特利的建言。
審定、導讀:簡妙如(中正大學電傳所副教授)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詹宏志(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偉雄(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鄭國威(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 推薦
微網誌、討論區和社群網站,正熱熱鬧鬧地上演著全民書寫盛事。在複雜的網路世界裡,我們如何引領系統走向創新的未來?如何看待數位時代的新媒體型態,如何正視數位世界的新奇、互動、創意特質?
因《解讀電視》一書享譽盛名的文化研究學者約翰.哈特利,以鉅觀的理論架構,穿透當前的數位文化現象,交出這本《全民書寫運動》。他檢視從印刷媒體走向數位影音多媒體的歷史變遷,就媒體的科技及文化形式,論證網絡社會裡的媒體運作型態,探討熱衷貼文分享的網友、關心數位教育的師長、追求產業創新的企業家與官員,在數位浪潮中應該積極努力的方向。
哈特利認為,數位時代的發展關鍵,將是能否善用「數位素養」。經由數位科技,我們自由地讀寫並用,並透過社會網絡參與公共領域、為知識交流貢獻一己之力。我們不僅可以在商業和社群環境中發展個人事業,創造經濟與文化上的價值,連帶開創了集體智慧的知識成長模式。
哈特利由這種以社會網絡為基礎的市場形態,延伸出「創意產業」的核心運作邏輯,認為這正可全面推動創意革新、知識成長與人類福祉。
五十年前,文化研究學者霍加特交出經典之作《讀寫能力的用途》;五十年後,哈特利延伸了霍加特的理念,交出又一部鉅作。有別於一般的個案現象討論,哈特利的系統性分析,讓我們更明瞭網絡運作的社會、文化與經濟價值,清楚創意產業的創新模式、價值鍊及經濟體系,也同時捕捉到數位世代眾多文化現象的深層意涵。
作者簡介:
約翰.哈特利(John Hartley)
約翰.哈特利(John Hartley),著名的傳播與文化研究學者,同時也是教師、作者、編輯,在媒體、新聞學、流行文化、創業產業等主題的研究成果斐然。
一九七八年,他和約翰.費斯克(John Fisk)合著的《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首創以文化角度正視商業電視節目對我們的影響,奠定他的學術聲譽與思想先鋒地位。
他出版過廿本專書與兩百多篇論文,廣受引用。他的著作包括《文化研究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Cultural Studies)、《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多人合著)、《創意產業讀本》(Creative Industries)、Television Truths(Blackwell 2007)、Uses of Television (Routledge 1999)等。他同時也是《文化研究國際期刊》的編輯。
哈特利目前任教於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是澳洲研究委員會的傑出研究獎學金得主,亦是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與創新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他是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學院的創辦院長,於二○○六年成為第一位獲頒傑出教授名銜的教授,更以其學術成就於二○○九年獲頒澳洲AM三等勳銜。
譯者簡介:
鄭百雅
畢業於交通大學外文系,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曾任職公關公司、流行文化領域研究計畫助理,現為自由譯者。譯文賜教:yaerbabe@gmail.com。
審定 簡妙如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現任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所副教授。研究領域:媒體文化研究、閱聽人研究、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媒體改革及文化政策批判、媒介科技文化現象研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在數位符碼海中長泳,你需要多一點文化理解能力
鄭國威(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
我透過Gmail收到編輯來信,信中有兩個附件,一個是微軟Office格式的doc檔,大小為97k,是這本書的新書資料卡,另一個是名為「1115final.rar」的壓縮檔,610k。我右手握著滑鼠,食指點擊了一下,我的桌上型電腦作業系統Ubuntu 11.10跳出視窗,詢問我要將兩個檔案下載到哪裡,我滑動樹狀資料夾,選擇「Dropbox」,然後下載。
下載完的同時,這兩個新進入我Dropbox檔案夾的檔案也開始同時上傳到Dropbox的雲端伺服器,然後同步到我其他安裝了Dropbox的數位終端,包括我另一台Asus的小筆電跟Android系統的Xoom平板電腦。我將壓縮檔解開在同一個資料夾內,裡頭有八個doc檔,分別是這本書的八個章節。
我在Xoom上安裝了兩個相容於平板的文件閱讀App,其中「Word to Go」顯然比「Quick Office」在表現上好許多,因此我決定將前者設定為預設開啟方式……
***
以上即是我的數位生活脈絡。這樣的檔案接收與讀取過程,在五年前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當時的Ubuntu作業系統還沒有那麼友善,Dropbox這家雲端硬碟服務還沒有出現,小筆電或Android平板電腦也都不存在於市場中。人類歷史上沒有過如此快速的變化,尤其在數位領域,我們也從未對於「識讀」有如此急迫的需求。
如今,成千上萬人每天都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使用著僅僅五年前並不存在的技術。身為「數位媒體工作者」,我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達十四個小時以上,這也是我的工作伙伴以及許多在同一個圈子裡的朋友共同的生活方式。我很習慣在電腦螢幕上看文字,事實上,我每天在電腦螢幕上讀的文字或資訊量的總和可能是這本書全文的好幾倍,但是要說是閱讀,卻也不完全是;我的確看了許多文字,也在當下理解了其意義,並可能還加以反芻再分享出去。但是網路文章充滿超連結,就算沒有連結,我也可以用滑鼠左鍵選取我不懂或是想了解更多的關鍵字,按右鍵透過Google去搜尋,然後又是另一段閱讀的開始。140個字成為我的腦神經與全球網際網路的共識,超過140字就是另一次閱讀的起點。
(如果你是一口氣從這篇文章的開頭看到這裡,沒有間斷去檢查一下Facebook上是否出現了紅色未讀訊息記號,也沒有分神檢查是否收到智慧型手機上WhatsApp或Line傳來的好友訊息,那看來你還保持著閱讀而非瀏覽的能力,可以繼續看下去;然而如果你已經間斷,也不用擔心,因為很多人都跟你一樣,包括我在內,因為我在Google Doc裡寫這篇文章時中斷了不知幾次去檢查Gmail與Facebook上的新訊息。)
從學生時代,我作媒體研究、發文批判媒體,到畢業後整個投入到數位媒體世界,對於傳統的媒體素養學說如何與快速演化的數位傳播科技接軌,我一直非常有興趣。閱讀哈特利探討數位時代文化素養的《全民書寫運動》——或著應該說,在Xoom平板上讀取哈特利這本書的譯稿doc文件檔——著實幫助我拾回了一點對當今傳播現象的文化理解能力,而不只是當個身陷其中的重度使用者。就像是在數位符碼海中長泳,總算有個喘口氣的機會。
哈特利並不是坊間那些熱賣的未來趨勢書籍的作者,身為文化研究學者,哈特利在《全民書寫運動》裡,沒有提供迷惘的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或連是否該迷惘也不知道的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任何指導性的解答,而是返回文化研究的起源,去了解現在的庶民——或說鄉民——如何在與科技互動的過程中實踐反身性與創造力。
我時常把「數位素養」掛在嘴邊,因為這是我推動的各項計劃之核心。在全球之聲中文版,我努力希望集結網民多元視角,關注另類議題,再藉由協同翻譯,讓人人能夠跨越語言藩籬與遠方網民同步參與公共事務;在PanSci泛科學新聞網,我邀請台灣科學人一起用社群網站跟部落格將科學變得有趣、讓公共議題的科學面向變得可親、變得可以討論;在D Academy數位文化學院,我試著跳過熱門的3C消費、創業行銷等「主流數位議題」,把焦點放在被台灣數位社群忽略的數位學習、數位公益、數位治理等。
上述的幾個計劃都獲得不錯的迴響,但也都遇到成長的瓶頸。我不免著急,因而有時會將數位素養當成一種從上至下的能力灌輸,或是用來彌補數位落差的水泥漿,覺得其他人「怎麼連……都不懂呢?」或是氣悶著想「應該要用……才有效率啊!」,而這正是哈特利極力避免的。這對於我正在推動的幾個數位計劃來說,是個很即時的警訊。
最後,這篇「推薦文」如果是我平常自己發表在部落格上的文章,那麼守門人就只會是我自己以及我腦中想像的讀者,所以我可能會更隨意斷句、隨意插入突然想到的概念,但因為這篇推薦文會放在書裡頭,所以我特別寫得有條理一點……(好吧,如果你還是覺得很跳躍,那就快點進入正文吧!)
名人推薦:在數位符碼海中長泳,你需要多一點文化理解能力
鄭國威(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
我透過Gmail收到編輯來信,信中有兩個附件,一個是微軟Office格式的doc檔,大小為97k,是這本書的新書資料卡,另一個是名為「1115final.rar」的壓縮檔,610k。我右手握著滑鼠,食指點擊了一下,我的桌上型電腦作業系統Ubuntu 11.10跳出視窗,詢問我要將兩個檔案下載到哪裡,我滑動樹狀資料夾,選擇「Dropbox」,然後下載。
下載完的同時,這兩個新進入我Dropbox檔案夾的檔案也開始同時上傳到Dropbox的雲端伺服器,然後同步到我其他安裝了D...
章節試閱
數位素養的用途?
將時光快轉到當代全球環境。我們之前討論的議題,就如保羅.霍加特所觀察到的,至今仍然重要且懸而未決。然而,一九六○年代以降,快速成長的經濟環境以及科技「誘發作用」(affordance),使現在的多媒體使用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無論是專業/一般大眾的使用、營利/非營利使用、或是社會網絡的型塑。這些已經被商業化的「數位素養」,究竟是展現了大眾自主抬頭的潛能,還是證明了企業以民粹主義成功支配了大眾呢?毫無疑問地,這兩種說法有可能同時存在,但認為知識份子可以冷眼旁觀數位文化的生產性,這種論調已不復存在了。以往那種如同局外人,壁壘分明地從外部去批評大眾文化的狀況,已經不可能再發生了(假設它曾經發生過)。原因是,大眾領域與那些正式的、知識份子的、批判的、科學的、新聞報導的、思考與學識等領域的界限,正逐漸消融。現代人可以透過網路瀏覽去選擇網路上的社會網絡或娛樂,而不是吸收科學新知或閱讀古騰堡計畫(Project Gutenburg)中的電子藏書,但是,這些選擇並沒有被系統結構化,於是,一般人越來越能從中享受娛樂,同時也能有目的性地增廣見聞。
那麼,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以知識份子那種為大家著想的名義,企圖控制或反對大眾文化;而是應該去捕捉「消費者生產力」(consumer productivity)本身的能量,並且促進「消費者個人創業」(consumer entrepreneurship)這樣一種兼顧市場導向與個人潛力發揮的複雜系統的發展。目前為止,關於一般民眾應該學習何種知識,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數位素養水準,仍然缺乏具有「批判性」的關注。這裡所指的數位素養,不只是指生產(producing),也同時是消費(consuming)數位內容的能力。因此,個人才能參與媒體中介的公共領域、實現天馬行空的欲望、為知識交流貢獻一己之力、或在商業及社群環境中發展個人事業,並創造出經濟與文化上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個人的貢獻將擴大消費者-使用者創意能力的規模,例如連結到學習服務、本地內容產製、國家創新系統等。本書便是關注以上不同發展塊面所遭遇到的挑戰。
本書的核心是重新評估人文研究,檢視當我們想理解消費者導向社會的狀態時,人文研究可以發揮什麼作用。這是一個兼具開放性、調查性、批判性、與科學性的任務(見第八章),同時也是一個探索創意事業與創意文化的機會。目前為止的人文研究,是從偏愛「文化」與藝術多過「大眾」媒體形式,以及認為「批評」勝於「生產力」的支配性精英政治演變而來。媒介效果論將閱聽人行為視為是受到企業影響的後果(Gauntlett 1998;2005),這樣一個縈繞不去的理論模式,使得前述受精英政治影響的論調,習慣去懷疑普羅大眾的生產與發展能力。同樣地,商業環境的創造性一樣受到質疑。那些在商業環境中成就心智或政治解放的可能性討論,更是遭到輕蔑的對待。這兩種「關鍵」的行動,將所謂的創造力與生產力侷限在藝術(arts)與智識(intellectuals)這兩個不同的領域中,這樣的批判方式在現在的文化環境中,需要被重新檢視。
在現在的文化環境中,創新可以在公領域與私領域中透過努力實現(Rifkin 2000: 24-9, 82-95),形式上可能是消費者共創內容(consumer co-created content)或使用者主導的創新(user-led innovation),這說明並不是企業的實驗室才能夠有創新的產出。消費者正在影響、並瓦解著先前的媒體生產與發佈流通的方式,而且現在「消費者能透過經濟與法律上的新關係與主張來獲得權力,不僅僅是透過創造意義而已。」(Jenkins 2004:36)既然現在的每一位使用者都是發佈者,那麼消費就必須被視為是一種行動,而不只是行為。媒體消費(media consumption)也是一種素養(literacy):它是一種自主的傳播方式,其中,「書寫」的遍及能力與「閱讀」一樣廣泛;這是無論在廣播時代、一對多、被動接收的「大眾」傳播模式中,都不可能出現的狀態。這裡所討論的議題,內涵深遠而廣泛:包括針對新科技的影響、創新的來源/種類/結果、消費者或使用者導向的創新等議題的學術論辯,以及知識經濟體系中,資訊政策與產業發展等服務層面的討論。
在這樣一個仍具爭議的場域中,我們必須對能連結兩方說法的觀點進行了解,而後才能將掌握著權力的評論家與鼓勵參與的文化運動者結合在一起。例如企業端與社會端對創意的不同態度,就造就了「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與「文化干擾」(culture jamming)兩種不同論述(Lovink 2003:204-16)。工業時代的特色是由所有權,以及對資金、設備、物資的掌控權,所帶來的權力集中;然而,在創意產業中,權力是展現在資訊的取得與發佈的掌控。於是才出現了以往沒有的爭議:例如智慧財產權、著作權、網路民主、開放原始碼運動、以及消費者權益等。當下的這個文化,已經從過去工業(大眾)廣播時代轉型過來,而娛樂也逐漸走向消費者導向的互動性與客製化,我們有必要分辨出幾個領域:哪些地方,國家或國際組織會被賦予制定規範及干預的正當性;哪些地方存在著可拓展各式溝通及事業的社會基礎;又或者是哪些地方,因為新科技而增進的語意符號能力,將促進多媒體溝通中多種庶民素養的新形式。(Jenkins 2003; 2006)。
為此而進行的努力,必定包含著更深入地了解知識長久以來如何演進的企圖(Lee 2003)。知識、文化、傳播與消費,是人類發展史中生生不息的領域,這些領域關注著人類的人際關係、價值觀、身分認同與欲望的演變,同時也關注它們與政治權力、企業及公共團體、市場調和、與科學發明等,不同力量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例如意義與金錢、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以及政治與個人的互動狀態。從日常經驗「微觀」地來看,「我們」都在瞬息萬變的每一天當中,同樣地感受並且塑造著這些力量、互動與改變。就是在這樣的細微之處萌生了時代的演變,但人們總是著眼在更大的格局,於是日常經驗在發生的當下很少被察覺。從「鉅觀」的角度來檢視那些更大的格局,就能發現系統與網絡彼此之間不僅互相連結,也會隨著時間改變。以這樣「鉅觀」的規模來看,就會發現知識、文化、傳播、與認同,在不同層面上都享有某些共同的重要特徵,而這些特徵加總起來,就成了一個時代的「語意系譜軸」(paradigm,採符號學中系譜軸之意,而非孔恩[Kuhn]所指的科學革命典範)。毫無疑問地,當前這個由「現代」(modern)轉向「全球」(global)語意系譜的時代,確實正面臨著巨大的轉變(見下表)。理查.霍加特顯然是身在「現代」語意系譜中(第二欄),但他所想要分析的現象,大部分都是在「全球」典範中才出現的新時代發展(第三欄)。結果,就像大部分現代主義的評論家一般,他以當時主流的價值觀去評論那些新興的語意系譜現象,而不出所料,這樣的「視差性謬誤」(parallax error)不但造成分析者本身的不安,也使得分析結果存在著偏差。本書對人文研究進行的重新探究,就是想從現在身處的「全球」語意系譜中出發,並且對它的不同面向進行探索。
數位素養的用途?
將時光快轉到當代全球環境。我們之前討論的議題,就如保羅.霍加特所觀察到的,至今仍然重要且懸而未決。然而,一九六○年代以降,快速成長的經濟環境以及科技「誘發作用」(affordance),使現在的多媒體使用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無論是專業/一般大眾的使用、營利/非營利使用、或是社會網絡的型塑。這些已經被商業化的「數位素養」,究竟是展現了大眾自主抬頭的潛能,還是證明了企業以民粹主義成功支配了大眾呢?毫無疑問地,這兩種說法有可能同時存在,但認為知識份子可以冷眼旁觀數位文化的生產性,這種論調已...
推薦序
導論:數位時代的文化素養
簡妙如(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從《駭客任務》到臉書時代
歡迎回到真實世界。
如果說,上世紀末我們對網路世界的想像是《駭客任務》(Matrix)所描述的場景:生活周遭的五光十色都是虛擬的、不真實的符號操控,真實反而是黑黯冰冷的電腦主機,與無止盡的0/1程式語言。那麼澳洲學者約翰.哈特利這本書想帶我們看待的,就是很多人天天玩得不亦樂乎的臉書(facebook)時代。如果我們對網路可能性的種種想像,是寄託於那些少數的、技術非凡的電腦「技客」(geek)或矽谷裡的天才發明家,那麼哈特利要展示的,無非是也已捲入網路生活好一陣子的平凡大眾(common people),他們在參與網路時代的日常生活,建構出來的社會關係、人際網絡、集體書寫、知識分享與文化創新,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真實的社會網絡,隨著四處進行的「加為朋友」邀請與確認,熱熱鬧鬧地串連起來。波文、推文、分享、打卡、按讚,或者上傳照片或發表感言,我們在層層連結中,認識世界大小事;這是活在當代多種真實樣態中一則愈發醒目的生活切片。就像《社群網戰》(Social Network)裡描繪Facebook的由來,網路的運用即便有著複雜運算,卻仍不脫人性的社交需求(把妹或窺探)、對於社群認可及階級流動的社會性渴望,當然還有那些愈來愈洞悉人們心理(不論崇高或卑鄙)的巧妙設計。更不用說那些出身平凡之人(nobody),憑藉能力、創意成為資訊時代億萬創業家的真實神話,以及背後所伴隨的赤裸裸的資本利益結盟、背叛、競爭、併購與算計。
我們對於已愈為日常又密切的網路生活,終究要卸下有如創傷般的後現代主義恐懼。卸除某些後現代主義式的,對於虛擬/真實無法區分的恐懼。卸除保守主義者,對於一切隱涵在「網友」字詞背後的污名想像。卸除盧德主義者(Luddites)式的,對於網路、科技的抗拒,卸除對業餘者崇拜時代、文化不再精緻的恐懼;也卸除過於簡化、對科技決定論的不屑,卸除倒洗澡水時連同嬰兒(網絡時代的科技、知識、經濟與文化的複雜交會形式)都倒掉的魯莽。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得開始卸除過多的、對於網路成就及可能性的盲目神話,對於草根力量之成串個案的無止盡堆積。
現在,或許該積極探問我們每日參與的「網絡生活」,具有什麼樣的基本形態及意義。這就是這本書想要論述的,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或說,數位時代的文化素養。
數位素養指的是?
嚴格來說,數位素養在這本書裡,指的就是對於數位生活及其文化的認識及運用能力(the uses of digital literacy),這並不只是一種工具性的識讀能力。面對由電腦、多媒體、網路的傳輸及溝通所建構的當代數位生活,「數位素養」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數位媒體素養」(digital media literacy)。
本書討論的「數位素養」,有別於在教育體制或國家的社會政策中,教導學生或民眾使用電腦、上網、搜尋及瀏覽網頁的資訊能力;也不是以規範主義的概念,進一步地主張培養人們(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對於網路資訊的自我保護或區辨能力(目的是避免有害或不良內容的影響);甚至也還不到是一種批判性的文化評價及思辨能力。哈特利所要探討的,就是對當前我們藉以參與數位生活的文化能力,透過鉅觀的理論架構,進行文化研究式的觀察與剖析,並將其歷史意涵及社會、文化,甚至經濟價值,作出系統性的評估。這或許是目前書市一片網路現象分析的出版品之中,少數具有鉅觀的理論建構企圖、並提出系統性解釋觀點的學術著作。可說,是繼麻省理工學院知名傳播學者Henry Jenkins在2006年的《匯融文化》(Convergence Culture)一書後,文化研究領域另一重要的數位文化理論書。
哈特利指出的數位素養,就是當前數位文化現象中,最為關鍵的幾項變革。首先,數位素養不只是指當前人們擁有生產(producing)數位內容的能力,同樣,這也仍是消費(consuming)數位內容的能力。哈特利認為,如此的數位素養已展現如下的多種用途:經由活躍的消費及生產,人們能參與一定程度的、由各式媒體所中介的公共領域,或是用以追求個人的想望,貢獻於每日的知識交流網絡中,甚至也能發展,不論是商業性的或是社群性的個人事業,創造經濟及文化上的價值。
其次,當前數位素養最重要的特質是,從過去的「單純閱讀」(read only)(廣播式的,一對多),進化為「讀寫並用」(read-write)(互動式的,點對點)。就歷史意義來看,「一般民眾開始以急遽的速度,將媒體作為個人發聲的自主傳播工具。主動書寫(writing)開始跟上被動解讀(reading)的腳步」。在人類發展史上,這是首度有如此大規模的一般人、而且是非專業人士,「可以像用鉛筆或自己的聲音一樣[簡單地],利用這些新媒體去表達他們的認同、人際關係與想法」,即使作為「大眾」,也確實能透過新媒體「再現及代表自己」。
最後,當代數位素養的普及性,更擴展了這類「以需求為導向」相關經濟體的發展,這是當前創意產業由四面八方展現創新動能的根源。數位素養的廣佈性與其構成的社會網絡,展現了人們由自製媒體到自製網絡的各種DIY實踐。甚至,這類集體上傳、點閱與相互補充、監督,也是一種當代的集體智識的成長模式。人人有能力與管道說故事,不僅豐富了作白日夢的創造力,也打破專業性壟斷書寫的藩籬,尤其是過去被視為第四權的新聞業。數位素養因此也有如時尚的演進汰換,需要以風險管理的態度來應對……這些都是數位素養帶來的深層文化變革。
在教育上,哈特利主張最需要學習數位素養的,反而是老師,而不是學生;當前知識經濟對於「創新」的需求,也影響了教育必須調整的方向。在文化上,他也認為21世紀新興的「創意產業」,正接替著「媒體」在20世紀的地位,作為一項具有推動力的社會技術(an enabling social technology),全面推動創意革新、知識成長與人類福祉。
本書的系統性論點在於,將數位素養置放於鉅觀的社會歷史變遷中來理解。哈特利提出前現代、現代與全球化,三個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同語意系譜(paradigm),藉以比較不同現代化階段中,關於「創造意義」的價值、商品化形式、所倚賴的社會制度、知識根源、溝通目的、發言形式及發言主體,等型態的基本差異。當前的數位書寫大眾,在人類讀寫模式的演進中,可說是由「只聽」(前現代)、「只讀」(現代),演變為「讀寫並用」(全球化)的新發展。在現下的全球化典範中,意義得以流通的關鍵,也由前現代典範的作者(作為生產者)、現代典範中的文本(得以展演),轉變為讀者(作為閱聽人)。
由此視野,我們或許能進一步捕捉眾多文化現象的深層意涵。比如Lady Gaga所具有的價值,恐怕不全然是她的音樂作品具有原創性或文本的美學意涵,反而來自其無以倫比的youtube點閱率、無人能及的千萬twitter followers。由讀者(而非作者、也不一定是消費者)作為創造價值的新興判準,正在襲捲我們的文化感知。
導論:數位時代的文化素養
簡妙如(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從《駭客任務》到臉書時代
歡迎回到真實世界。
如果說,上世紀末我們對網路世界的想像是《駭客任務》(Matrix)所描述的場景:生活周遭的五光十色都是虛擬的、不真實的符號操控,真實反而是黑黯冰冷的電腦主機,與無止盡的0/1程式語言。那麼澳洲學者約翰.哈特利這本書想帶我們看待的,就是很多人天天玩得不亦樂乎的臉書(facebook)時代。如果我們對網路可能性的種種想像,是寄託於那些少數的、技術非凡的電腦「技客」(geek)或矽谷裡的天才發明家,那麼哈特利要展示...
目錄
1. 再探文化素養——真實有不同的體會方式
神祕博士?
區分與歧視
數位素養的用途?
多媒體識讀——印刷品、媒體、批判性、數位化
改變教育的目標:創新
教育老師
創意勞動
創意教育家?
學習作為一種發散性系統
持續學習的創業家
2. 從意識工業到創意產業——消費者自創內容、社會網絡市場與知識成長
媒體工業研究:大翻盤?
產業(工業):真實還是象徵?
自工業邁向(社會網絡式)市場
「創意產業」的概念
創意產業:破壞試驗?
從供給到需求
社會網絡市場
創造性破壞
知識成長:媒體工業研究的未來?
3. 電視如詩人——從「吟詠功能」到「競唱功能」
偉大詩人的誕生…
談談這一路走來!
電視如詩人:「從男爵的廳堂到農夫的陋舍」
記述與政體 ——「人民之聲」
「才智奧運」’
「雨後春筍」——蓬勃發展的全球詩樂競賽
數位素養——從自製媒體到自製網絡
4. YouTube的用途——數位識讀與知識成長
YIRN:領先YouTube的計劃
從印刷到數位識讀
電視「吟詠功能」的再進化
YouTube是一種符號環境
古人捎來的消息
「說故事的人將統治社會」——敘事科學
敘事推理 5. 數位說故事——自製媒體的專業性與規模問題
數位自述故事
規模:小還是大?
宣傳:威爾斯出品?
專家學者:是強勢的惡霸還是連結的滑輪?
專業性:「天哪!它看起來就像會跟我說話!」
科學、新聞學、及想像範疇的數位自述故事?
6. 全民書寫運動——新聞作為一種人權
文化研究與新聞學
新聞學的文化取徑
對所謂「人人」的質疑
新聞屬於特定族群
新聞是一種過渡形式
新聞學與文化
人人都是記者
全民書寫運動
全球化與編修的社會
7. 時尚是一種消費者自創事業——新興風險文化、社會網絡市場與《Vogue》中國版發行
奢侈-或是財富?
學習機制:時尚媒體
時尚與現代性在中國
《Vogue》進軍中國:風險文化的呈現
中國擠身時尚界:全球《Vogue》同儕網絡
創業的消費者——風險中求生存
8.「明日將是開放的未來」——迎向「中國世紀」與文化科學
富足政治
西方智慧結晶
文化研究與社會變遷
創造性破壞
再現過量;對於過量的表述
從自製到共製
全民創意是一種推動性「社會技能」
享樂部門
走向無限可能的未來
(再次)走向文化科學
1. 再探文化素養——真實有不同的體會方式
神祕博士?
區分與歧視
數位素養的用途?
多媒體識讀——印刷品、媒體、批判性、數位化
改變教育的目標:創新
教育老師
創意勞動
創意教育家?
學習作為一種發散性系統
持續學習的創業家
2. 從意識工業到創意產業——消費者自創內容、社會網絡市場與知識成長
媒體工業研究:大翻盤?
產業(工業):真實還是象徵?
自工業邁向(社會網絡式)市場
「創意產業」的概念
創意產業:破壞試驗?
從供給到需求
社會網絡市場
創造性破壞
知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