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
●序1/Adele Naude Santos
天工人事務所的這本作品集,充分地展現了建築師山下保博的個人特質。這些作品直接以簡潔的圖示展現構造方式、工法及重要設計概念;而內文採用的Q/A 的問答形式不只帶著幽默感,更設想了非建築專業讀者可能會提出的問題──通常這些問題都引出更深的哲學省思。對於熟知天工人作品的讀者來說,它們熟悉的是包括「Reflection of Mineral 礦石之家」和「A-Ring 鋁循環屋」等這些手法洗練的得獎作品,然而這本作品集卻從最具爭議性的作品「Earth Bricks 土磚計畫」開始。
在「Earth Bricks」之後,緊接著是「Mobile Smile 再展笑顏」──一個為安置日本311 地震災民的住宅提案。這些設計策略顯露了天工人事務所主持人山下保博的企圖心,他試圖將天工人的作品放進全球議題的脈絡中,包括經濟、天災、環境與社會行動等,也同時在作品中投入對各種議題的關注與討論,像是材料研究、氣候變遷、建築上外型與空間的辯證,以及歷史保存等,其中,材料研究是最主要持續的主題,而這也將是本篇序文的焦點。
儘管形式上所採取的最終解決手法不同,天工人所有的作品設計步驟都是以明確清楚的設計目標作為起點,通常包括以材料與結構上的挑戰來解決基地、使用機能與預算上的問題。天工人長期投入研究如何將材料使用最佳化以及結構最簡化,也因此作品呈現總是包含了極為特殊的空間展現。這本作品集收錄的作品中,有些位於複雜(有些甚至是無法搭蓋建築)的基地上,也有些是為了配合業主的特殊需求──然而這些挑戰都難不倒這個設計團隊!他們在「從幾乎不可能的條件下創造出迷人作品」的方面,有著名不虛傳的功力!
在作品集的後半部,無論是在材料研究或是其應用上,都讓人強烈感受到天工人對於生態與環境議題的深入與執著;比如,研究土磚(earth brick) 的最初動機是為了尋找一種隨處可得的建材,讓一般人在嚴苛的工程預算限制下也都能使用。位於日本千葉縣千葉市的「Earth Bricks」這個住宅作品中,天工人在極其平凡的材料使用中加入建築的原創巧思,最後展現出相當驚人的成果:土磚堆疊出弧形牆面,而牆面與屋頂之間以一道玻璃磚隔開,光線便從這條玻璃磚線中流洩進入封閉的土牆內。住宅量體巧妙地座落在基地上,圓弧的外牆充份展現土磚建材的塑性潛力。兩個圓形天窗嵌在弧形屋面頂部,加上屋面內側塗白,讓整個屋頂輕盈地漂浮在這堅實的土磚底座上。出自這個才華洋溢的設計團隊手中令人瞠目結舌的建築造型顛覆了日本傳統的住宅型式,儘管相對於週遭建物,這棟建築像獨自使用著遙遠的方言;但以原始材料構成的住宅其實洋溢著溫暖的氛圍與空間原創性。
「A-Ring」這個作品探索了以鋁作為住宅建材的可能性與潛力;同時,這個住宅也嘗試著回應能源效率與生態可行性等議題。鋁製的「環」圍繞著這棟房子,為房子提供了輻射加熱、冷卻與低電壓的LED 照明;另外,由於地熱井、植披綠屋頂與太陽能板的運用,這棟住宅有70% 的能源來自天然資源。一道爬滿植栽的綠籬界定了住宅邊界;室內空間明亮寬廣,纖細輕盈的結構,帶來了優雅洗練的美學。一如預期,這個住宅作品在空間上充滿動人魅力;而獲獎無數的成果,正是達成最初的挑戰目標─「以鋁作為建材」的最佳註解。
另外,兩棟完成於2004 年的作品「Crystal Brick 水晶磚」以及「Cell Brick 細胞磚」則創造了突破傳統的「磚材」。這兩個作品都涉及構造工法的研究,試圖找出整合結構與外殼的新工法。兩個作品在外型上都採簡單的立方體,使構造策略可以集中在美學展現上。
(節錄)
●序2/安郁茜
保博Q
山下保博是誰?
建築師。
芝浦工業大學建築碩士,1991 年成立Yamashita Kai 建築師事務所,1995 年事務所更名為天工人(Atelier Tekuto)。
他事務所在哪?規模多大?什麼性質?
事務所在東京都表參道;約十幾位工作人員;分為三個部門:一是建築部門 ( 執行建築規劃委託案);二是公共事務部門 ( 推動建築相關公眾事務 如「住宅1000」專案:一九九五年日本阪神地震後,思考災後重建家園與一般民眾建造之預算合理性,於九七年號召並收輯建築工程經費控制在一千多萬日幣的獨棟小住宅案件,整理成專書供大眾建造住宅之參考。);第三是非營利組織 (NPO-NCS) 。
二零一一年,日本311 海嘯地震後,山下保博因應救災與家園重建所發起的「移動建築」專案(Mobile Smile Project),便是跨三部門整合而成。
他的建築理念、專業態度為何?
他認為建築必須契合人、土地、自然界當下與未來的真正需求。建築師應深思建築物之當代功能與構造之根本問題;發現問題核心,並由根本解決問題。他的身體力行可由許多作品看出,例如:
東京玻璃磚住宅(Crystal Brick, Bunkyo, Tokyo)
為解決玻璃磚牆無法承重的問題,與學術單位、製造廠商歷時數年共同研發,成功開發出結構玻璃磚牆的新磚型與工法。
東京土磚小住宅(Earth Bricks, Chiba, Chibaken)
思考環境永續與環保問題,與學術單位合作研發環保磚材。以土壤加氧化鎂實驗出無須經過燒製卻同樣堅硬、敲碎後可回歸大地的土磚;並設計磚模規劃製造流程,由事務所員工通力合作以手工壓製兩千五百餘塊土磚砌造本案。
認識建築、建築師為什麼要這麼 ⋯ 硬?
那好吧⋯⋯重來。
山下保博是誰?
日本建築師,生於日本國境之南的小島(Amami Oshima)。「島很小,離這很近,幾乎可以游過來……常覺得我離台灣比日本近……」總是這麼描述故鄉的他也常興奮地介紹「My father is a fisherman!」。
他個性如何?
總是自在,談論各類事物都有種如兒童般單純的專注與興致盎然。當我在東京請教關於氧化鎂土磚的成分與強度時,他詳細解說時竟認真的問「要咬一口嗎?這磚可以吃……」。
他在專業上碰到挫折時怎麼處理?
記得他在對學生的一次演講中比手畫腳、靦腆的笑著說⋯當初為開發新型玻璃磚,四處尋訪製造商的三年內屢次被不同廠商罵「笨蛋!」並趕出門……不氣餒的他最後終於找到合作人並成功開發出新產品。
日本311 地震後,面對「情況比想像的還嚴重!」的災區,除立刻著手設計規劃,並透過他的非營利組織動員營造廠,預備深入災區投入重建救援。三個月的努力之後,環繞他的仍是「行不通……情況十分複雜……」。當時我猜,不久就會放棄了吧? ( 台灣也有過921 地震後重建「情況十分複雜」的經驗)。七月,山下提出全新的「移動建築」專案,結合拖車屋協會與原有資源,一次解決了建造、遷移、法規等各類之前的問題。訪台時,他條理清晰地告訴我們「找到新方法了!」。
他浪漫嗎?
某個因演講來台、與三兩好友酒酣耳熱的夜晚,他突然熱切主張建築師應設計些解決生活問題的物件;大夥問「比方說?」他認真的比劃「比方說滿街人都帶很醜的口罩,口罩應被好好設計!乾脆塞在鼻孔裡,眼鏡就不會有霧氣⋯」,語畢便博得眾人譁然的戲謔,他一邊手舞足蹈訕笑同樂,一邊澄清「我是認真的!」。數月後,他自日本帶來一盒塞在鼻孔具過濾功能的小塞子,舉在我面前「看!隱形口罩!人家都做出來在街上賣了,你們還笑我!」。
他酒量、酒品如何?
初見山下的晚餐,在兩瓶啤酒配飯後他仰頭順下整瓶陳紹當ending,接著把XO 暢談至深夜毫無醉意。熟識後發現,他微醺時會不斷重覆「Of course! We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We are architect!」。
我為什麼幫他寫序?
他讓我親炙並分享了成年人少有的稚趣、真摯與誠樸,我在意,且珍惜。
此外,他送了我五條 CUTTING MENTHOL SEVEN STARS。
序3/松岡恭子
平時我都盡可能地避免使用「有趣」這個字眼,尤其是在評論建築的時候更是如此。建築涵蓋的領域博大精深,絕不能用「有趣」這二個字就簡單敷衍過去。然而,當我看到天工人工坊的建築時,這個小小原則全然被我拋諸腦後。我著眼於建材的潛在能力如何表現,加上橫跨不同領域專家的參與,重複不斷的實驗,高難度的施工技術,合力打造出嶄新的空間,讓建築物自然洋溢著獨一無二的故事性。
外界經常容易誤解:建築師光靠著創作能量就可以撐起一座新建築。事實上並非如此,不輕易放棄的耐性與毅力才是每位建築師不可或缺的必要籌碼,面對所有的問題也才能迎刃而解。我所觀察到的建築師們,在對於技術層次、法規限制、結構、熱環境等現代的社會議題,放大眼光格局做通盤檢討的同時,也不斷地與之進行挑戰。而且這些建築物的規模並不算大,建築師能持續不懈在這些以住宅為主的小型建築物上堅持設計信念且徹底實踐,鍥而不捨的毅力非常令人欽佩。
此外,建築師對於任何事物不應該抱著「它就是會變成這樣」的固定思考模式。因為老是侷限在既有的陳舊觀念,大概很難孕育出能夠引導社會新價值的好設計。建築的架構既沉重又僵硬,然而比起建築,社會的架構籠罩更多層。尤其是住宅的建築,因為最貼近人們日常生活,被習慣束縛的情況也相對較多。本書所介紹的所有案例,無論在思想觀念或對於物理本質的呈現,都超越了一成不變的規範桎梏,所以閱讀的過程可謂大快人心。因為這不僅是一種擺脫或出走,而是實際探索事物本質的結論。
如同大多數的建築師,我個人對於用字遣詞亦相當地小心敏感。也經常提醒自己身為一位建築師,必須自我訓練盡量使用最貼切的言詞來述說設計的精神。但老實說,某些設計上極為深入又重要的部分卻總是讓人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材料、結構、構法,這些是建築師們熟悉且慣用的詞彙。這三者之間相互緊密相關,亦是構成建築不可或缺的元素。天工人工坊的建築賦予了這些基本詞彙鮮明的色彩與氣息,並重新思考它們的意義,創造出令人驚豔的作品。到底該如何形容天工人呢?終究我還是忍不住想打從心裡讚嘆:真是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