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魔術師都堅守20條法則,這些法則可以讓魔術表演高潮迭起。
運用魔術20條法則做商業簡報,讓你的簡報絲絲入扣、打動人心!
‧ 做簡報直發抖,口齒不清、無聊乏味。
‧ 台上口沫橫飛,台下聽眾卻睡成一團。
‧ 賣力做了簡報,客戶還是不買帳。
‧ 溝通力:像魔術師般絶無冷場的表演,讓客戶欲罷不能。
‧ 表達力:讓你言之有物,客戶聽完簡報能烙下深刻記憶。
‧ 說服力:掌握聽眾的心理情感,揮別無聊乏味的傳統簡報
‧ 達陣力:創造精采的簡報效果,讓聽眾心動並採取行動。
簡報魔術法則
溝通力
魔術法則1:溝通的內容是由觀眾的期望和感受所決定。
魔術法則2:期望和感受的強化或縮減,可能受到地位、氛圍與渴望的影響而改變。
魔術法則3:溝通要奏效,內容就要是觀眾所知道的事物。
魔術法則4: 大腦會過濾所接收到的訊息,而且只會留下它覺得最重要的部份。
注意力
魔術法則5:必須有單一的焦點才能集中注意力。
魔術法則6:從左邊看到右邊,然後再到左邊停留下來。
魔術法則7: 觀眾會往你所看到的地方看過去,也會朝著你所指的地方指去, 與
朝著你告訴他們要看的地方看過去。
魔術法則8: 奇特性、動作、聲音、對比,以及任何新的或不一樣的東西都是
相對的,其中每項都有潛力吸引注意力。
魔術法則9: 比較寬敞的環境通常會給你更多的訊息,或是減少訊息。
魔術法則10:內容的每一項要素,不是增訊息就是縮減訊息。
魔術法則11: 要藉著不斷的變化來維持注意力,藉此縮短心理時間。
影響力
魔術法則12: 感官會提供五種不同的感覺給大腦。
魔術法則13: 最初和最後都要被觀眾記得。
魔術法則14: 否定會阻礙溝通,在傳遞訊息之前需要先整理。
魔術法則15: 過度熟悉會導致視而不見。
魔術法則16: 要有深刻的影響力,就要將訊息轉化為長期記憶。
自信力
魔術法則17: 要說服別人之前要先說服自己。
魔術法則18: 懷疑會因為開放而減少,但也會因為過度強調而增加疑慮。
魔術法則19: 人們會依賴自己找出的方法。
魔術法則20: 人們的反應會受到同儕的影響。
作者簡介:
尼克‧費茲賀伯特(Nick Fitzherbert)
從事公關顧問20多年,服務客戶遍及飲料界、大型媒體公司、行銷公司以及公部門,也是倫敦「魔術圈」(The Magic Circle)會員,致力於將魔術技巧運用於商業簡報。
他歸納魔術原則20條,融合公關、行銷專長,並實際運用於各大企業員工的簡報訓練,成效卓著,不但能吸引觀眾目光,更能達成遊說目的,並受到英國廣播公司(BBC)、《衛報》(Guardian)等各大媒體相邀專訪。更多資料請上網:www.fitzherbert.co.uk
譯者簡介:
鄭清榮
淡江大學國貿系、美國研究所畢業,曾任《中時晚報》國際新聞組主任、《中國時報》生活版撰述委員,嫻熟國際事務,曾深入採訪各行各業名家數十人,著作與譯作三十多本,包括《輕鬆說NO》、《危險激情》、《超覺玄秘體驗》、《每月1500,輕鬆滾出3千萬》(以上皆由時報出版),平日優遊於書法、閱讀、寫作與旅遊生活。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不論是簡報還是表演,戲法人人會變,但是應用巧妙各不同。如何有一場完美的演出? A Good Magician Never Tells His Secret!這本書會為您說分明。」
──和泰興業董事長、業餘魔術師 蘇一仲
「簡報是秀、是表演、是魔術,只要把握書中的技巧,必能像魔術師一樣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創造前所未有的高潮!」 ──Yahoo!奇摩內容企劃總監 李怡志
推薦序
蘇一仲 和泰興業董事長
共同推薦
丁菱娟 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
李怡志 Yahoo!奇摩內容企劃總監
林之晨 app 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黃文博 資深廣告創意人
名人推薦:「不論是簡報還是表演,戲法人人會變,但是應用巧妙各不同。如何有一場完美的演出? A Good Magician Never Tells His Secret!這本書會為您說分明。」
──和泰興業董事長、業餘魔術師 蘇一仲
「簡報是秀、是表演、是魔術,只要把握書中的技巧,必能像魔術師一樣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創造前所未有的高潮!」 ──Yahoo!奇摩內容企劃總監 李怡志
推薦序
蘇一仲 和泰興業董事長
共同推薦
丁菱娟 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
李怡志 Yahoo!奇摩內容企劃總監
林之晨 app 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章節試閱
與觀眾互動
期待與感受
魔術師在表演前很難清楚觀眾想要什麼,沒把握是否能透過道具、技巧引發觀眾的記憶和感受,因此魔術師必須要臨場應變,快速掌握觀眾的情緒。
我們的大腦像超大的檔案系統,能蒐集各種資料也能合乎邏輯的儲藏資料,而且能夠快速讀取。當資料進入大腦之後,就透過記憶去跟那些已經「在檔案內」的資料做比對,然後一一分類,於是大腦的「相關檔案」便打開並解讀眼前所看到、聽到的資訊。
所以你要常常想一想:我正在打開觀眾大腦裡的什麼「檔案」?當他們在打量你,或是
你還沒說話、做出動作之前,觀眾的腦裡在想什麼?他們認為你是老態龍鍾?很年輕?
很時髦還是很邋遢?你有專家的模樣或只是普普通通?對你的第一印象都會通過觀眾的
大腦並加以過慮,而且這些都將形成你們之間的溝通架構。魔術法則第一條最重要:「溝
通的內容是由觀眾的期望和感受所決定。」
我之前提到紙牌的例子。當我取出紙牌的當下便打開觀眾大腦裡的檔案,同時也告訴他
們早已知道的紙牌遊戲。一副牌有五十二張,每張都不一樣。其實,我手中那一副牌除
了放在最底下的那一張之外,其他的牌每張都是一樣。
最好的例子就是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止。當他們從事競選活動時,都盡其所能想說服我們,但他們的外表和個人特質才是選民投票的依據。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參選保守黨主席時沒什麼名氣,當他在講述保守黨的未來時,選民會將他的個人形象留在大腦裡,感覺他很年輕、沒有經驗、很帥氣、出身好家庭、有教養、有位漂亮的妻子、有小孩。相較之下,他的競爭對手戴維斯(David Davis)給人的印象則是:中年男子、很有經驗、苦學出身、容貌普通、妻子像是附庸新潮的人。
政治人物的個人特質和家庭背景與他們是否有能力領導政黨沒有關聯,但個人特質卻在選民投票那一刻就決定了勝負。二○一○年,強森(Alan Johnson)在英國大選挫敗之後想問鼎工黨黨魁大位。雖然他經驗豐富、工黨大老相挺、出身勞工階層又是孤兒,最後還是落敗了。他分析失敗的原因:「其他參選人都同出一個模子,很像卡麥隆、克萊格(Clegg)的出身。我猜想,這與我的出身有關,而與我所說的話無關。」
所以面對觀眾時要先了解,他們大腦裡的檔案是什麼。還必須從他們堅持的偏見、學識和經驗,去猜想他們的想法。
處理觀眾的感受
一旦對觀眾的感受做過評估,你的焦點就是要轉移由你引發的不好感受,必要時要壓制那些不好的感受。魔術法則第二條:「期望和感受的強化或縮減,可能受到地位、氛圍與渴望的影響而改變。」 以我為例。我會向觀眾談到魔術圈的朋友(地位)、這些魔術師相聚在魔術圈總部(氛圍),以及我想從他們身上學習精湛的魔術(渴望)。在現實世界有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安慰劑。安慰劑都是合格醫生開立處方(地位),用藥目的就是讓病人感覺舒服(氛圍),而且病人也想藉此舒服過生活(渴望)。
在我的簡報訓練班,需要透過魔術法則第二條加以處理的,就是年齡問題。接受我指導的學員,大部份人在健康照護和金融界的成就不凡,但他們都非常年輕,而且從外表看來,有些人都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所以我的方法是,先了解這些年輕學員平常都去哪、和什麼人交往,再將這些訊息融入我的教案中,才能找出施教的方向。
引起「渴望」是是很重要的一招。我有一位顧客,他的想法古板守舊,認為必須是新聞記者才能在公關界闖出名堂。但我很少雇用新聞記者出身的人,若錄用了,就會提醒他們要常強調當年在新聞工作的卓越聲譽。這麼做讓我的古板守舊顧客很高興,也讓這些由新聞記者轉行當公關的人更有自信。
說觀眾知道的事
魔術師玩樸克牌有很多理由,但共同點是因為撲克牌有五十二張,可以玩很多花樣又易於攜帶。魔術經歷數千年依然存,部分原因是「街頭魔術」(Street Magic)的興起。也就是運用日常用品在街頭藉著雙手表演的魔術,而不是利用花俏、塗上五顏六色的輔助器材。
你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捷徑就是利用他們所知道的事物,運用他們熟悉的材料藉以打開隱藏在觀眾大腦裡的「檔案」。之前我以撲克牌為例,就是因為撲克牌是每個人都了解的東西,不但可以屏除語言障礙,還能觸發消遣把玩的的「渴望」。我也提出比爾‧蓋茲在推出PDAs所做的成功案例。當然也有溝通不成功的例子,譬如PDAs發表後數年,TiVo公司發表數位錄放影機新產品,但這項新產品在英國上市後不到兩年,該公司在英國的營運便告結束。我認為TiVo在英國失敗的原因是,它與潛在顧客溝通失敗所造成的。
TiVo所提出的口號是:「你可以暫停正在播出的電視」,可是這個口號要傳達的訊息對觀眾而言卻茫無頭緒,不知箇中含意。對電視觀眾來說,這個口號的概念非常陌生。「你可以暫停正在播出的電視」,這樣的說辭不可信。所以,不管是科技知識或是TiVo證明真的很管用,觀眾都需要被教育。
即使用「就像你擁有自己的電視台一樣」,這樣的話也是言過其實。除了是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很少數人擁有自己的電視台,所以「擁有電視台」不是大多數人的「渴望」。TiVo的產品太前端了,它聚焦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但沒有人知道這種數位錄放影機如何使用。如果TiVo把口號改成「永遠不會錯過下一集」,或「只要按一下就能錄下全部節目」,也許還有效果。
英國的汽車節目《急速對決》(Top Gear)主持人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與戲劇作家兼演員塔堤(Catherine Tate),這兩位都是簡報專家,他們的簡報內容都是觀眾已經知道的事情。克拉克森的絕招就是多微笑。他透露,微笑這一招是他早年做汽車雜誌時,對汽車知識了解不多時經常使用的招數。為了讓觀眾深入了解,他會借助食物、性話題引起觀眾的注意。他發現,這種方式不但能吸引觀眾也能讓觀眾擺脫緊綁綁的神情。後來他成為BBC的超級明星,經營的雜誌與出版業也飛黃騰達。
而塔堤的成功是因為她能創造喜劇元素,這都要歸功於她曾經在節目中扮演葛蘭妮老婦人的角色,遇上粗暴年輕人那種「我才不在乎」的態度。塔堤表示,為了達到喜劇效果必須做到:「搞通文法,部分用驚奇的方式,其他用誇大的方式。」當然,粗魯、誇大的表演風格也成為她的利器。
創造同理心
魔術師的神祕性越來越淡薄了,他們必須在街頭、宴會場合創造自己的表演舞台,也必須面對觀眾當場質疑。所以魔術師要隨時調整表達方式,而且通常在一個晚上要調整很多次。
行話與術語
你的觀眾無法了解你要表達什麼嗎?在某些場合,採用專業行話與術語有助於和觀眾產生連結,但如果有人不了解你的意思而有被排除在外的感覺,你就要避免使用行話與術語。
相關性和複雜性
有需要爲特別的觀眾而簡化或修訂簡報內容嗎?其實,大部份的簡報者都是以慣用的說法滔滔不絕,幾乎不考慮觀眾是不是懂得他講的內容。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在任職晚期,有一次在女子學院(Women’s Institute)演講時碰到不給面子的對待。有一次,我聽某位市長談論政府預算和兒童權利問題時,也是表現平平。
其實,他們只要調整用語就能符合聽眾的需求。譬如,那位市長還沒有先介紹政府為兒童做了那些公共設施之前,就要求兒童要多愛護公共設施。同樣的,布萊爾只是將顧問所擬定的女性政策照本宣科,聽眾就感覺不出誠意。通常這和觀眾的年齡有關聯,魔術師都清楚要做什麼事來做調整。譬如我之前提的紙牌,大部份孩子都會玩紙排遊戲,但尚未發展對一副紙牌的感受和聯想,所以看到梅花3時,對他們而言毫無意義。
文化問題
如果聽眾不清楚故事中的人物、地方和事件,那麼你的故事就無法傳遞要表達的重點,甚至造成他們的困擾。但魔術師在這方面就很在行,因為魔術是一種全球化的語言。值得一提的是,會有少數的喜劇演員成功的撈過界,他們分享了這種全球化的語言。
英國的喜劇演員伊薩(Eddie Izzard),在全球各地都有很成功的演出,而且他用心追求和觀眾有同理心。譬如,如果碰到美國觀眾就會聊一聊巧克力棒或是棒棒糖,還會以KitKat當作例子,因為這個品牌對美國觀眾而言很熟悉。
幾年前我到史瓦濟蘭工作時,也發現這個問題,所以就開始了解當地的文化。在網站上我試圖找出當地人最喜歡的電影名星,卻看到格蘭特(Richard E. Grant)的一句話:「史瓦濟蘭沒有電影。」真糟糕!如果我連阿湯哥(Tom Cruise)的電影都找不到,那要用什麼話題和觀眾互動呢?還好,格蘭特提供了答案,但也是一道難解的謎。格蘭特製作一部電影叫做《哇哇歲月》(Wah-Wah),我的好友伊姆瑞(Celia Imrie)也出現在電影,於是我打電話給他,還看了這部電影,終於填補對當地文化的空白。
性別差異
根據觀眾的性別而調整簡報內容是大家都懂的事。兩性之間確實有不同的動機,他們也以不同的方式吸收訊息。
喜劇演員麥高恩(Alistair McGowan)在成名之前,我曾請他在我們公司聖誕晚會上表演。當時,他從門縫中觀察員工以及表演空間,便告訴我:「我想告訴你,我有許多女性觀眾!」他的表演都與運動有關,但考慮我的同事無法了解這些話題,於是重新規劃表演的節目。身為喜劇演員,他很清楚要隨機應變,從過程中學習特殊經驗。
根據心理學,男性興趣的是事實和統計,而女性偏愛故事、趣事和隱喻的事物。而且,男性會用運動場的隱喻表示「休息時間」到了,男性也容易在談話中加入運動用語,但這些都無法吸引女性。同樣道理,當你創造與觀眾同理心之後,下一步就是要讓他們覺得你傳遞的訊息很重要。
傳遞訊息
如果魔術師把手帕變不見了,可能會收到一些禮貌性的掌聲。如果魔術師改而向觀眾借來手錶,就會引起觀眾注意,因為觀眾會感覺變魔術的過程中他們也參與其中。最重要的是,散場後觀眾還會繼續談論這件事。
在這個階段,最關鍵的就是魔術法則第四條:「大腦會過濾所接收到的訊息,而且只會留下它覺得最重要的部份。」
心理學家對大腦每秒吸收多少訊息看法不同,但一致的論點是,大腦只能保留這些訊息一小部分,而且大腦在同一時間能處理十六到四十件訊息,但受到資訊不斷轟炸的影響,這種不均衡還會更加惡化。想一想,你買一部新車或更換行動電話要花多少時間。
最近我的車子年度檢查到期了,以前幫我做車檢的中心已經歇業,於是我必須另找他處,奇妙的事發生了,我在住家附近轉角處發現一個招牌寫著:「汽車檢驗與全面維修中心」。過去十年我經過這地方無數次,卻都視而不見,因為那時對我而言並不重要,但現在以前常去的那家汽車檢驗中心關閉了,所以這一家就變成很重要的地方。事物常在顯而易見之處,但卻都被忽略了。正如魔術法則第十五條:「過度熟悉會導致視而不見。」
英國傳奇魔術師巴格拉斯(David Berglas)是當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除了會魔術還會訓練警察觀察技巧。他曾經讚揚「手錶試驗」(watch test)的表演,你也可以跟著我做:不要看著你的手錶。請告訴我,「你的手錶用的是羅馬數字或阿拉伯數字,還是顯示方式?」儘管許多人每天都戴著手錶,但他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讓他們看看手錶找出答案,接著再問下一題。
「你的手錶有幾種功能?這些功能會出現在錶面什麼位置?」即使剛剛才看過手錶,許多人仍然無法說出顯示日期的位置或其他功能的位置。讓他們看看手錶找出答案,接著再問下一題。
「你的手錶是二手貨嗎?」有些人甚至不確定自己的手錶是不是二手貨,但如果他們很自信的回答了,便可以追問下一個問題。
「你的手錶指針是跳動方式,還是慢慢移動?」(裝電池的還是機械錶)讓他們看一看手錶找出答案,繼續問下一題。
「請問現在幾點?」他們才看過自己的手錶二、三次,可是大多數人還是無法告訴你現在幾點。這就是沒有注意到問題,正如巴格拉斯所說:「你看了,但是沒有看見(視而不見)」。
手錶測試的最後重點:戴著手錶錶面是羅馬數字的人,比較容易做出正確回答,因為羅馬數字的字型都不一樣。若是如此,請他們指出手錶錶面上「4」的位置在哪裡,他們很可能指向「IV」這個位置,因為「IV」是他們習慣使用的字型,然而羅馬數字的手錶表示「4」的字型大都是「IIII」。
表達訊息的重要性
你必須讓觀眾覺得訊息很重要,最直接的發法就是讓他們覺得訊息是針對他個人,也就是他們最喜歡聽的題材。所以魔術師會尋找機會向觀眾借用可以作為表演的物件,進而變出具有關聯性的禮物或創造魔術表演的高潮,譬如變出公司的標誌或是某位觀眾的姓名、出生日期。
我的魔術表演都是採取去頭截尾的談話方式進行,而且提出一些我在簡報訓練班的例子。我喜歡參加孩子學校的募款會,讓我的社會經驗跟得上時代潮流。這種活動都會有一個主題或是特殊焦點,因而會讓人感覺這些活動是針對特定人士而舉行。
假設你參加學校的募款餐會,看到我拿出一副紙牌要大家從中挑選紙牌,最後只剩下梅花3那幾張,於是我就秀給大家看這個結果跟我早先預測的是否吻合。我的手法相當靈巧,但又怎樣?這好像任何人都可以預測明天的天氣,沒什麼特殊可言。
再想像一下,我手中的每張紙牌都是學校老師的照片,而不是普通紙牌的圖像,這時大家就會感到興致勃勃,每個人都希望他們最喜歡的老師會被選中。其實這也是捉弄人的把戲,但這一招卻很管用,因為大家會玩得很愉快。
決定最佳方法
「你喜歡撲克牌魔術嗎?」
「不喜歡,我討厭撲克牌魔術!」
「好吧,我只秀這一張牌給你看。」
他讓我看數字3的紙牌。
我不喜歡凱雷達先生。
要用什麼方法來回應特殊的觀眾呢?他們會欣賞載歌載舞的簡報方式嗎?或者會表示:「沒關係,只給我事實就可以。」這很難判斷。通常只從事單調乏味工作的人,才會喜歡勁歌熱舞的簡報,而從事知識性工作的人比較喜歡平淡無奇的簡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大多數人是視覺思維型,有些人則是聽覺思維,少數人則屬於感覺和情緒為主的動覺思維型(運動知覺型)。視覺思維型的人利用圖片思考,對於顏色瞭如指掌,他們會經常說:「讓我來畫一張圖……。」聽覺思維的人則對聲音很了解,但也很容易分心,他們會慢慢的說:「請你聽一聽……。」動覺思維型的人則藉由身體的感覺思考,他們對衣著、座位和燈光很在意,說話的方式會是:「你穿那件衣服舒服嗎?」或是說:「穿活潑一點吧!」
所以關鍵是,你的溝通方式要與觀眾的思維相吻合,才能迅速建立互動關係。你會發現,最好應付的就是沒有特別想法的人。我有一位富翁老主顧,他是某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創辦人。有一次我看到他望著兩張寫滿小字的紙張在苦惱,還有一次看到他被要求做簡單的心算,卻像驚慌的小白兔一樣。但是若讓他看圖表以及描述圖表的文字,他立刻顯現燦爛的面容。
做簡報最大的難題是,你的觀眾涵蓋各種不同思維的人。所以要記住:魔術法則第十二條:「感覺器官會提供五種不同的感覺給大腦。」為了讓每位觀眾都能分享簡報內容,你必須以五種感官去刺激他們。除了運用視覺、聽覺和觸覺之外,還可以運用嗅覺和味覺。前三項是最常用的方式,但後兩種也能激起觀眾的興致。譬如,只要被含有檸檬成分的清潔劑清洗過,一定變得超乾淨。請你想像一下:咬一口檸檬,讓檸檬汁稍微沾到嘴唇,我打賭你的味蕾一定會大開。
你的觀眾最喜歡什麼媒介?他們期待PowerPoint的簡報,還是喜歡其他媒介?如果他們期待用PowerPoint,那麼你就不要使用PowerPoint,因為這樣會表現出你的不同,但也有可能因此激怒觀眾。無論如何,你要用哪一種媒介做簡報都要考慮觀眾的想法。要思考的是,使用哪一種媒介才能創造影響力。
互動的工具
好產品都有賣點,所以優秀的魔術師都能受邀到充滿魅力的拉斯維加斯表演。但魔術師也了解,最好的魔術表演常常是在道具最少、臨時搭建的舞台上完成。
其實,和觀眾最好的的溝通方式往往不是輔助工具,而是簡報者的聲音、眼神和身體語言。但還是有一些最常用、觀眾最習慣的輔助工具,是你必須熟練的。
PowerPoint
根據研究,資訊透過五官傳達到大腦的佔比是:八三%透過視覺、一一%透過聽覺、六%來自其他感官。而透過聽覺獲得的資訊能保留一○%,經由視覺被保留在大腦的資訊高達五○%。
我們不必太關心這些佔比,只要了解與觀眾互動、傳遞訊息的過程,視覺佔有很重要的關鍵。現在都能輕易獲得PowerPoint簡報軟體,但也常常衍生很多問題。「被PowerPoint整死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在商業界這個問題尤其嚴重。我常告訴學員,還有其他做簡報的工具,不一定要使用PowerPoint。
我相信PowerPoint是很好的輔助工具,但充其量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它身並不是目的。我跟學員說:「你才是簡報的主角,PowerPoint只不過是配角。」為了恰當使用PowerPoint,你必須先了解它的缺陷,研究顯示它有七種瑕疵。
瑕疵一:反客為主。觀眾會緊盯著PowerPoint上的文字,簡報者反而成為配角,除非使用動畫吸引觀眾注意你的簡報重點,否則你就無法達到魔術法則第五條:「必須有單一的焦點才能集中注意力。」
瑕疵二:設計過於僵化。PowerPoint無法及時反映觀眾的問題也無法適應現場氛圍。它的是一串項目符號顯現在投影片上,這是不好的訊息傳遞方法。譬如,我曾經在簡報中借用邱吉爾的名句:「我們會在沙灘上擊敗他們」來傳遞我的信息。當我模仿海灘登陸、沙丘,等等元素時都以投影片出現,可是卻無法和我的簡報節奏一致,最後結果很不理想。
瑕疵三:給外行人設計。在沒有PowerPoint的年代,我們使用三十五釐米的幻燈片。我們從有專業素養的供應商那裡下單,至少可以保證有一定的品質管制,但PowerPoint是自己動手做,表示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瑕疵四:提供所有東西。這一點是PowerPoint的最大瑕疵,而且是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它可以當作視覺輔助或簡報者的重要提示工具,也可以拿去印製講義、當作可攜式的檔案、可以上傳的檔案,以及其他各種不同用途。但麻煩的是,每一項用途都必須用個別方式加以處理。
瑕疵五:破壞商業性對話。PowerPoint的格式最後導致的只是彼此間的表達行為,而不是彼此之間討論,有時候關掉投影片直接和觀眾互動反而比較好。
瑕疵六:麻煩製造者。做簡報時有些緊張是好事,但應該擔心的是你的表達能力,而不是那些輔助做簡報的工具。麻煩的是,準備簡報的內容無法聚焦而影響結果,投注心力撰稿、編輯和校正都白費了。所以一定要清楚了解,你才是跟觀眾互動的主角, PowerPoint只是配角。
瑕疵七:看起來都一樣。魔術法則第十五條:「過度熟悉會導致視而不見。」簡報要有影響力,就要有不同的做法或是做出冒險。可惜在這一方面,PowerPoint不能如我們所願,因為我們的簡報看來都大同小異。
其實問題的原因在於,PowerPoint內建許多方便的工具,譬如,自動強化版面設計、各
種彩色變化和字體。請切記:PowerPoint的角色就像是節目主持人,當觀眾一眼看到它,
就想起曾經看過的簡報格式。請注意魔術法則第一條:「溝通的內容是由觀眾的期望和感
受所決定。」
我有一位顧客堅持不用PowerPoint,因為做簡報的方式與眾不同,讓他的公司與其他競爭者很不一樣。但我還是要重申,只要正確使用PowerPoint還是可以成為了不起的輔助工具。它可以帶給簡報者很多優點,譬如幫助表達內容、反覆提醒、可以自己動手做簡報、加快速度節省成本、觀眾容易理解,也能讓你隨身攜帶檔案,但這些好處也是造成PowerPoint會出狀況的原因。
所以PowerPoint的成功與否,大部份由它的使用者來決定。落在會運用的人的手上,加上有適當的先見之明,它會是很了不起的輔助工具,尤其是表達重要的視覺圖像時。
始作俑者
造成PowerPoint瑕疵的始作俑者,就是發明PowerPoint的奧斯汀(Dennis Austin)和蓋斯金斯(Bob Gaskins)。他們是在一九八七年發明這項產品,當初稱為「簡報家」(Presenter)。那一年稍後,他們以一千四百萬美元賣給微軟公司。產品瑕疵問題在第一次使用PowerPoint做簡報時就能發現,原因是,設計時違背了沒有PowerPoint的時代我們所學到簡報原則。我的看法是,PowerPoint太強調科技層面卻沒有足夠的實際測試。
讓PowerPoint為你工作
要讓PowerPoint為你工作的關鍵就是把它擺在適當的地方。這個道理淺顯易懂,卻很容易忘記。我有一位經營顧問公司、經驗豐富的學員,她在商場打滾三十年卻發現自己的簡報技巧越來越糟。她說:「我覺得個人的特色在做簡報時不見了,而且還出現前所未有的緊張。」
觀看她做簡報後我立即明了,她是被PowerPoint牽著走,而不是PowerPoint做她的輔助工具。她的力氣和焦點應當集中在與觀眾互動、理解觀眾需求,但她卻分心在下一張投影片以及何時要更換投影片,或是因為電腦擺放位置不對而無法看到螢幕內容,最好導致要壓抑身體語言的表達。
這位喜歡跟我打招呼的顧問,美麗動人、善於溝通、精力充沛,最後竟然變成像機器人一樣的做簡報。她忍受做簡報的不適而不是享受樂趣,她的簡報內容不再引人注目或是被記得。
她很困惑問題出在哪?我可以告訴她,但如果靠她自己找出問題(魔術法則第十九條:人們會依賴自己找出的方法。)效果會更好。於是我請她再來一次,但是不要使用PowerPoint。她驚訝的看著我,好像在說:「這樣要怎麼做簡報?」我看到她對於簡報的主題相當熟練,所以很客氣的鼓勵她。就在她再一次的做簡報,那一刻我看到她美麗動人、善於溝通、精力充沛的身影又回來了。她現在掌握了一切,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投影片和簡報格式推著走。
這件事幫助她了解,哪些地方確實需要用到PowerPoint。譬如視覺化強的圖像就要用到PowerPoint,以便很快的傳達資訊。此外,一些比較常用的圖表可以組合在一起,在PowerPoint上一次呈現出來。或是像簡報的大綱,可以透過PowerPoint讓觀眾一目了然。所以我們並沒有完全放棄PowerPoint,只是需要做很多編輯工作、刪除許多用語,保留能幫助做簡報的投影片。
與觀眾互動
期待與感受
魔術師在表演前很難清楚觀眾想要什麼,沒把握是否能透過道具、技巧引發觀眾的記憶和感受,因此魔術師必須要臨場應變,快速掌握觀眾的情緒。
我們的大腦像超大的檔案系統,能蒐集各種資料也能合乎邏輯的儲藏資料,而且能夠快速讀取。當資料進入大腦之後,就透過記憶去跟那些已經「在檔案內」的資料做比對,然後一一分類,於是大腦的「相關檔案」便打開並解讀眼前所看到、聽到的資訊。
所以你要常常想一想:我正在打開觀眾大腦裡的什麼「檔案」?當他們在打量你,或是
你還沒說話、做出動作之前,觀眾的腦...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It’s your show time! 和泰興業董事長 蘇一仲
前言 祕密,通常都很簡單
簡報魔術法則
PART I 簡報架構
1. 花時間在簡報架構
● 使用錄影機
2. 與觀眾互動
●期待與感受
●說觀眾知道的事
●創造同理心
●傳遞訊息
●決定最佳方法
●互動的工具
●PowerPoint替代物
3 觀眾的注意力
●聚焦的力量
●簡報的最初和最後
●獲得觀眾的注意力
●保持觀眾的注意力
●簡報的高潮時刻
4 簡報力
●撰寫簡報草稿
●注意觀眾的感受
●影響觀眾的用語
●不要用否定字
●編校簡報
●視覺化的輔助工具
●讓觀眾記憶鮮活
5 信念
●堅定信念
●做自己
●利用意外機會進行說服
●不能說服的人
●轉到全自動
●自信
6 準備PowerPoint
●三項原則
●十種步驟
PART II 事前演練
7 事前準備工作
● 對象是誰?多少人出席?
● 簡報地點在哪裡?
● 有多少時間做簡報?
● 簡報設備
● 緊張的原因
8 事前演練
● 重現簡報情境
● 演練全部過程
● 提示用的輔助工具
● 因應狀況預先規劃
● 星巴克測試
PART III 簡報表達
9 成功的簡報表達
● 熟悉環境
● 空間的控制
● 找到最適合的位置
10 溝通交流
● 介紹
● 第一印象
● 開場白
11 簡報工具
● 聲音
● 眼睛
● 身體動作
12 溝通工具
● 用PowerPoint做簡報
● PowerPoint的功效
● 投影片切換器
● 雷射筆
● 影視剪輯
13 吸引觀眾注意
● 創造焦點
● 重新吸引觀眾
● 使用視覺輔助工具
● 眼神交會
14 影響問題
● 消除分心因素
● 打瞌睡時段
● 處理提問
● 安排問答時間
15 創造簡報的高潮點
● 說服觀眾
16 來自音樂世界的靈感
附錄
目錄
推薦序 It’s your show time! 和泰興業董事長 蘇一仲
前言 祕密,通常都很簡單
簡報魔術法則
PART I 簡報架構
1. 花時間在簡報架構
● 使用錄影機
2. 與觀眾互動
●期待與感受
●說觀眾知道的事
●創造同理心
●傳遞訊息
●決定最佳方法
●互動的工具
●PowerPoint替代物
3 觀眾的注意力
●聚焦的力量
●簡報的最初和最後
●獲得觀眾的注意力
●保持觀眾的注意力
●簡報的高潮時刻
4 簡報力
●撰寫簡報草稿
●注意觀眾的感受
●影響...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