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便宜的舶來品,反而愈能從中喚起對於遠方的憧憬。
「花大錢買東西,不過只是一種奢侈而已,沒有夢想,也沒有樂趣。」
日本法國文化專家的鹿島茂以幽默的文筆、深度的文化觀察,拆解法國文化成為「舶來品」的夢想之源!
對法國人而言,
咖啡歐蕾其實是咖啡牛奶,而不是牛奶咖啡,
貝雷帽要從帽沿蓋到耳朵才是正統,
料理神話由廚師帽、法國麵包、可頌麵包、果醬和葡萄酒開啟,
公園裡的椅子、餐廳的廁所要收費,
相信若在夏至前尋找到四葉草,會幸運一生!
法國文化一向讓人憧憬,總離不開浪漫、多情與滿是藝術氣息:法國人是最懂得吃喝的民族、男女總緊握與陌生人邂逅的機會、法語讓人覺得很有氣質、巴黎有滿街的古書店與古董建築……。然而,實際上的法國卻是現實、詭辯與理想層層交疊……
在我們欽慕法國物品的同時,實則蘊含了某種想像,藉由想像來感覺未曾謀面的歐洲,在那些外國舶來品中蘊含了一種想像:對於遠方生活的夢想,那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高級貨色。
作者簡介:
鹿島茂
鹿島茂,1949年生於橫濱,旅法日本文學作家,也是重量級法國學研究專家。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專攻十九世紀法國的社會與文化。著作蘊含根基深厚的法國文化背景,曾以《想要買馬車!》獲得日本重要人文獎項「山多利學藝賞」、講談社散文賞、Tushodo Gesner Award,並以《職業別巴黎風俗》獲讀賣文學獎。著作有《巴黎時間旅行》、《明天是舞會:19世紀法國女性的時尚生活》、《巴黎夢幻拱廊街》等書。
相關著作
《巴黎夢幻拱廊街:在右岸,如詩交織的時間甬道》
《衝動購物日記》
《鹿島茂物件學(上等舶來學+衝動購物日記)》
譯者簡介:
王淑儀
輔仁大學日文學系畢,曾任報社編譯、出版社長工。
目前狀態:以小說散文療養身心,兼與平假名、片假名馬拉松賽跑中。龜速啃書譯書; 超速買書堆書。譯有《巴黎年輕人的週末》等作品。
章節試閱
櫻桃 les cerises
如果要拜託法國人什麼事情的話,一定要在五月或六月。那個時候不但是法國氣候最佳的季節,而且代表人生生存意義的假期也即將到來,因此每個人都會變得非常寬容。
相反的,在假期結束的晚夏,所有法國人都變得難以親近,顯露出沉悶的表情。這個時候應該避免和法國人交涉。
另外,在讓法國人感到最幸福的五月、六月時節,同時也是「櫻桃結實的時候」。甚至在四月底的街角,看到整排的櫻桃樹cerises,法國人心中的「幸福感」按鈕馬上就會被按下,這種非常幸福的狀態會持續兩、三個月。
結滿櫻桃的郊外森林,就像這種幸福感的象徵。從群木之間可以聽見充滿生氣的夜鶯及斑點鶇的鳴叫聲。美女突然感覺到心中澎湃的情感,戀愛中的男性內心像擁抱太陽般的熱情。相愛的兩人一邊做著白日夢,一邊摘採著櫻桃來當作耳飾。在綠葉下,象徵愛的櫻桃就像血滴一樣不斷滴落。不過這個櫻桃的季節,這個人生幸福的季節,非常短暫,一下子便逝去。但即使如此,還是沒有辦法遺忘櫻桃的季節,就算內心被刻出一道深深的創傷……。
如同各位已經察覺到的,這是改寫尚巴堤.克雷蒙(Jean-Baptiste Clément)作詞的香頌名曲〈櫻桃時節〉(Le Temps des Cerises)。和相當擅長唱這首歌的寇拉.弗凱爾(Cora Vaucaire)所演唱的歌詞有些不同,這裡最後出現的是「美女避開」(Évitez la bella)這句歌詞。
〈櫻桃時節〉在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事件後被傳唱,被認為是歌詠公社的敗北,不過克雷蒙是在一八六六年作詞,當時只是一首純粹的情歌。這和日本六○年代安保運動時,〈槐樹的雨停時〉(アカシアの雨が止む時)這首歌被當作挫折之歌詠唱的情況類似。
無論如何,對於法國人來說,「櫻桃的季節、幸福感、戀情的萌芽」三者集合起來,似乎就能夠帶來力量,讓他們能夠撐過秋冬陰沉季節的勞動及疾病。
內衣 le soutien-gorge
在巴黎的街上行走,碰到上半身只有穿著內衣的女性時,著實吃了一驚,這雖是非常久遠的事,但近來在日本,也可以看到穿著這種內衣式背心的女性。
在服飾史中,這就是所謂的「內衣外穿」,似乎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的必然變化。
話說回來,說到英文字brassiere,語源來自於法文的brassière。到了現在,這個法文字已變成了童裝或救生衣,沒有內衣之意。
像這種拼字相同,但意義在英文和法文中不同的單字,法文稱為「偽裝的朋友」(faux amis)。先前提到的蠟筆,也是「偽裝的朋友」中的其中一例。
雖然都是「偽裝的朋友」,但蠟筆是美國人所發明,內衣則是經由法國人之手而發明出來的,這是兩者之間的相異。
僅支撐乳房部分的新式內衣第一次面世,是在一八八九年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百年而於巴黎所舉辦的萬國博覽會時。發明者是一位名叫哈米妮.卡多勒(Herminie Cadolle)的女性設計師。
卡多勒以前就擔心緊身胸衣是否會阻礙女性的呼吸,引起肺結核,因此就將緊身胸衣接觸肋骨及腹部的部分去除,只留下包覆乳房的布料。然後將這件劃時代的內衣,取名為「附有肩扣的胸衣」(brassière à épaulettes)。在當時,brassière仍然留有「女性胸衣」之意。
卡多勒這件brassière,不愧是裝飾內衣的濫觴,除了機能十分優越,外觀也相當漂亮,很快便出口到美國或英國,也被念成英語式的發音「brassiere」。
在內衣祖國:法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前,一直都使用緊身內衣,不知是否是這原因,卡多勒的內衣幾乎不為人所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再登場時,名字被更改為「soutìen-gorge」,此後就一直使用這個名稱直至今日,意思為「支撐乳房」,雖然感覺有點過於白話,但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語言不就是這樣嗎?
廚師帽 la toque de cuisinier
之前一說到法國,就會想到「文化之國」,所有事物包覆著獨特的氣氛,不過在日法之間搭乘飛機的時間已經縮短到十二小時的今日,這樣的幻影看起來卻正在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唯一還在努力奮鬥的,就是法國是「美食之國」的神話。
尤其在法文中,當只有「長、頭」這些意義的單字「chef」,開始被當作「主廚」的意義使用時,美食的浪潮就已經變調,彷彿人人都可以稱為「主廚」。
說到主廚,不可或缺的就是那頂獨特的圓筒型帽。法文稱那頂帽子為「toque de cuisinier」。譯為「料理帽」,沒有「主廚帽」這種特別的意義。其實現在不管是主廚也好,還是一般的廚師也罷,不論身分高低,大家都同樣戴著圓筒型的廚師帽。但是在戰前,主廚用的帽子似乎比廚師用的來得大而氣派。在郵購型錄上也刊載了大小兩種種類的廚師帽。
如果仔細想想,圓筒型廚師帽的形狀不是相當不合理且奇怪嗎?最重要的是,為什麼圓筒高度高得不像話?
說實話,其實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圓筒型的高度只是為了流行,戰前的圓筒是更低的。
翻閱一九三○年左右的郵購型錄,當時的帽子沒有現在這麼長,上方稍為寬些,呈現出倒圓錐台的形狀。我們看到之前西洋料理中廚師的畫,好像也是同樣的打扮。
從這樣的事實中,似乎也可以做某種程度的推測,廚師帽的外型隨著時代不同各有流行,並非從很久以前開始就像現在是圓筒型。在十九世紀的時候,以類似大黑天(七福神之一)的帽子外型為主流,就像是在圓筒型上戴了西洋南瓜一樣。在布里亞薩瓦蘭 的《味覺的生理學》插畫中,就繪有帶著大黑帽的料理人。
無論如何,廚師帽的確擁有一種不可思議的作用,只要戴著它,就能讓做出來的料理看起來相當美味。以這種意義來說,就算說法國料理的神話是由廚師帽所支撐起來的,也不算太誇張。
薄荷糖漿 le sirop de menthe
說到夏天,就是剉冰的季節。
關於剉冰,有件事情一直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在冰的上面淋上「哈密瓜」、「草莓」、「檸檬」糖漿的習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對,問題或許應該以這樣的形式來問比較好,這種人造水果糖漿三重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日本出現的?
根據百科全書,人造水果糖漿是在戰後砂糖不足的時候普及的,所以在戰前不會有三色糖漿。這是真的嗎?
先不管這件事了。關於三色糖漿還有一個未解之謎。「綠=哈密瓜」、「紅=草莓」、「黃色=檸檬」,這種色彩與味道的關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地方、由誰決定的?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只要一到國外,就會發現對日本人來說這種十分理所當然的關係,原來一點也不理所當然。
例如,談到在法國所販售的糖漿,雖然黃色的確是檸檬口味,但綠色糖漿是spearmint,也就是薄荷,紅色糖漿則是黑醋栗或是石榴。單就這四重奏的味道來推測的話,在美國等地應該也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綠=哈密瓜」、「紅=草莓」,這種關係完全是日本獨特的產物。
我發現這一點是第一次去法國的時候。當我進入咖啡廳,看見其他客人正喝著像是哈密瓜汽水的綠色液體時,我還以為「咦,法國也有這種東西啊」,於是點了一份相同的東西,之後送來的卻是很甜的香草汽水。問了一下飲料名稱,它有個叫「diabolo menthe」的恐怖名字。我原先以為這是不是惡魔diable的飲料,查了字典,發現diabolo是指汽水,裡面再加入「薄荷糖漿」(sirop de menthe)。一開始的味道令人難受且難以入喉,隨著漸漸習慣後就會愛上它,完全變成它的擁護者。
在法國人中,也有許多這種diabolo menthe黨的成員。因此當他們在日本發現綠色糖漿時,很開心地把它加入汽水稀釋後,似乎顯得非常驚訝,而且當知道這種味道叫作「哈密瓜」,又再次受到驚嚇。
這麼說的話,要從綠色糖漿味道想到「哈密瓜」,需要相當的想像力。命名者到底是從什麼地方有這樣的聯想呢?真是一個小小的大疑問啊。
燈罩 l’abat-jour
當日本人進入法國旅館房間時,首先感受到的,大概就是照明「很暗」這點。裡面沒有照射整個房間的燈光,全部都是間接照明,沒有日本人所習慣的亮度,總讓人感覺不太安心。
有人無論如何都希望可以達到自己所希望的亮度,於是把燈台的斗笠(燈罩)拆掉,只留下一顆裸燈泡。像我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必須把原稿寫好寄回日本的時候,我一定會拆掉那個斗笠。而每一次我都會思考,為什麼法國人一定要把房間弄得這麼暗?
如果從法國人的立場來看,這完全是日本人的觀感,法國人才奇怪為什麼日本人受得了閃閃發光的裸燈泡吧!無論如何,燈罩的法文「abat-jour」,是指將「光線」(jour)「擊敗」(abattre)的道具。
對於照明感覺的差異,一般都會從虹膜的色素差異來做說明。也就是,藍眼的歐美人較害怕強烈的光線。可是同樣是歐美人,據說美國人也覺得法國人的房間很暗。
就我而言,我反而比較傾向以下這樣的看法,那就是法國人對光線的感覺本身受到他們長時間所熟悉的蠟燭火焰制約。
換句話說,法國人對光線的感覺是以蠟燭的火焰為基準,經過長期的歲月薰陶,當他們建立了這樣的觀念,覺得這種亮度是最舒服的,但突然間,絢爛的電燈照明出現了,所以眼睛完全拒絕反應,為了不要看見裸燈泡,才裝上燈罩。
這個假設其實援用了德國社會史學者史奇弗柏希(Wolfgang Schivelbusch)的想法。我想並沒有偏離事實太遠。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蠟燭的時代,火焰這種東西常常完全不做任何遮掩地顯露出來,裝飾的重心也完全只有針對燭台,但相對來說,在電燈照明方面,則是在包覆電燈的燈罩上發揮出最高的裝飾性。
也就是說,將光線遮掩起來的燈罩,是在燈泡出現後才開始產生的。正確來說,燈罩是讓燈泡能夠稍微接近蠟燭亮度的道具。
當新的科技出現時,它當中的某部分一定會顯現出前一時代的技術所帶來的影響。
紅茶 le thé
橫亙於英法之間的多佛海峽,或許是個看起來很窄的海峽,但其實很寬闊。雖然僅僅相隔一個海峽,卻有許多讓人吃驚的習慣,讓人覺得兩地竟然有這麼大的差異,紅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法國的咖啡廳或餐廳裡,紅茶只有檸檬茶和奶茶的分別,幾乎沒有大吉嶺、錫蘭、阿薩姆這類茶葉的區別。即便在相當高級的餐廳,也會若無其事地將浸泡便宜紅茶茶包的茶壺送上桌;在一般的家庭,也沒有下午茶時間這種東西。
對於紅茶的浸泡方式,法國人似乎也相當遲鈍,不是泡得太澀,就是泡得太淡。和對水溫及茶葉分量相當用心的英國人,有著天壤之別。
關於英法間紅茶的差異,或許是從十八世紀的七年戰爭(一七五六~一七六三)開始的。
法國先前與英國競爭,推動印度的殖民地化,但由於七年戰爭敗北,使得他們幾乎失去了在印度的所有利益。
只有在印度及遠東才能採收的紅茶,無法再輸入法國;另一方面,在法屬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莊園所開發的咖啡,大量輸入法國,使得咖啡文化開花結果。
比法國還早一步,讓咖啡屋(coffeehouse)大流行的英國又是如何呢?由於咖啡的殖民地過少,使得咖啡屋衰退,但另一方面,紅茶卻有豐富的供給源,並與英屬西印度群島所產的砂糖結合,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以「家庭內飲料」的角色在英國生根。
紅茶之國英國與咖啡之國法國,享用奢侈品的分歧點就是這樣產生的。
不過在法國,也有一部分上流階級,尤其是婦人們,受到英國影響,喜歡紅茶勝過咖啡。在十九世紀末,誕生了販賣紅茶與蛋糕的Salon de Thé(茶沙龍)。現在在巴黎的十六區附近仍然有保存普魯斯特時代高雅氣氛的Salon de Thé。在Salon de Thé裡一邊漠然地觀賞利摩日(Limoges)或塞弗爾(Sèvres)的昂貴泡茶機,一邊傾聽周圍高雅的婦人們用優美的法文交談著,也是一種快樂。
在法國,紅茶雖然多少還有一些選擇,但味道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及英國。
旋轉木馬 le manège
以「一隻蝴蝶渡過韃靼海峽」一行詩聞名的安西冬衛 ,在他的詩集《軍艦茉莉》中,出現這樣的句子:「我過去一直把merry-go-round當作是merrygo-round。」小時候,我也一直深深以為merry-go-round這個詞,是類似迪士尼樂園那種充滿夢幻的遊樂園「merrygo-round」,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到稍微有點髒的旋轉木馬,人家告訴我這個就叫merry-go-round的時候,我記得我當時非常失望,覺得怎麼會是如此破舊的東西。
當我長大後,在艾菲爾鐵塔下碰到的迴轉木馬卻巧妙地拜照明效果所賜,就像一座夢幻之城,在黑暗中輕飄飄地浮現出來,還告訴我,我小時候豪華絢爛的想像絕對沒有任何虛假。又或許旋轉木馬打從一開始,就只與其發祥地巴黎相襯也說不定。
但如果查閱百科全書,把旋轉木馬稱作merry-go-round的只有英國,在美國則稱為Carrousel,Carrousel這個詞起源於法文,原本意味著讓馬穿上裝飾的馬具所進行的騎馬遊行。因為旋轉木馬上也裝有裝飾用的馬具,因此才採用這個名字吧?!而在發源地法國,旋轉木馬通常稱為manège,意思是指圓型的馬場。
為什麼manège會變成旋轉木馬呢?原因意外地複雜。
首先,十八世紀所發明的採煤用動力裝置,是自圓形的馬場聯想而來,用幾匹馬不斷迴轉以取得動力,因此取名叫manège。不久後,動力被蒸氣取代,不再需要馬了,當時腦筋動得快的玩具商人想到只要把馬換成木馬,就可以直接當作迴轉遊戲器材使用,並將之命名為manège de chevaux de bois(木馬的manège)。
就我所知,現存的旋轉木馬中,最古老的是位於盧森堡公園兒童遊樂園旁的樸素旋轉木馬,從一八七九年開始,外型竟然從沒變過。二十二匹馬、兩頭象、兩頭長頸鹿、再加上駱駝和獅子,是不變的伙伴。鮮為人所知的是,設計這些動物的是設計巴黎歌劇院的建築家加尼葉(Charles Garnier)。好想問問他,歌劇院和旋轉木馬,哪個才是他的夢想之城?
拖鞋 les pantoufles
對於日本人來說,有幾樣東西看起來像是西式生活的象徵,但其實不過是在和洋折衷的努力下而誕生的日本獨特事物。陽台和拖鞋即是。
但我這麼寫的話,好像會聽到有人說:「不管是陽台veranda或拖鞋slipper,英文字典都有,而且語義不是也一樣嗎?」即便是語彙相同,在使用目的上卻還是有決定性的差異。歐美的陽台不會用來曬東西,也不會在玄關將鞋子換穿成拖鞋。不只如此,也有僅是字相同,但東西本身在日本及歐美卻有微妙不同的情況。
最近的歐美建築比較少見陽台,所以我們把話題鎖定在拖鞋上。
戰後,當日本企業的外派職員或留學生開始住在歐美的時候,首先感到困擾的,就是這裡的百貨公司或超市裡並沒有販賣日本式拖鞋,因此就會出現這樣的注意事項——前任的人告訴來接任的人,一定要從日本帶拖鞋過來。
不過試著思考一下,就算是在家中也不脫鞋的歐美人,應該也不會想要在洗澡後,又穿一樣的鞋子。所以,這種時候該怎麼辦?
那就是穿室內用拖鞋(法文pantoufle,英文pantofle)。
但是這種室內用拖鞋(pantofle),外型和拖鞋有很大的不同,以日本的情況來說,就是可以漂漂亮亮穿出門的輕便鞋(casual shoes)之類的東西。外型沒有後跟,但是比起拖鞋,更接近鞋子。材料原本是布製或是毛氈製,但最近也有較堅固的皮革製產品。也就是說,歐美人在寢室等地方,如果不穿鞋子的話,心情也無法平靜下來。
在國外就完全沒有日式拖鞋嗎?英文或法文中被稱為mule的東西,是最接近日式拖鞋。據說mule是中世紀末期在威尼斯流行的無跟室內草鞋,因為顏色為紅色,所以以紅色魚類mule命名。然而這個單字,最近除了在一些慣用句外,似乎都用來指婦人穿的高跟鞋。
那麼日式拖鞋該怎麼稱呼呢?在英文裡,slipper具體所指的是什麼樣的東西呢?我不清楚,希望有人可以教教我。
櫻桃 les cerises
如果要拜託法國人什麼事情的話,一定要在五月或六月。那個時候不但是法國氣候最佳的季節,而且代表人生生存意義的假期也即將到來,因此每個人都會變得非常寬容。
相反的,在假期結束的晚夏,所有法國人都變得難以親近,顯露出沉悶的表情。這個時候應該避免和法國人交涉。
另外,在讓法國人感到最幸福的五月、六月時節,同時也是「櫻桃結實的時候」。甚至在四月底的街角,看到整排的櫻桃樹cerises,法國人心中的「幸福感」按鈕馬上就會被按下,這種非常幸福的狀態會持續兩、三個月。
結滿櫻桃的郊外森...
目錄
I上等舶來
法國麵包
咖啡歐蕾
手帕
肥皂
嬰兒服
貝雷帽
果醬
蠟筆
針織品
乳瑪琳
蝴蝶結
櫻桃
內衣
廚師帽
糖漿
燈罩
紅茶
旋轉木馬
拖鞋
薯條
嬰兒車
紳士帽
旅行箱
毛線
立裁人台
可頌麵包
雨傘
公園的椅子及長凳
四葉幸運草
菊
身體清潔組
薄酒萊新酒
綁腿
登山背包
碳酸水
手套
聖誕老人
檞寄生
砂糖
香菸專賣店
國王派
熱水袋
髮篦
巧克力
水手服
義式咖啡
火柴
圖畫明信片
法國人偶
起司
ii遙遠的過往與新近的過往
iii法文臉
I上等舶來
法國麵包
咖啡歐蕾
手帕
肥皂
嬰兒服
貝雷帽
果醬
蠟筆
針織品
乳瑪琳
蝴蝶結
櫻桃
內衣
廚師帽
糖漿
燈罩
紅茶
旋轉木馬
拖鞋
薯條
嬰兒車
紳士帽
旅行箱
毛線
立裁人台
可頌麵包
雨傘
公園的椅子及長凳
四葉幸運草
菊
身體清潔組
薄酒萊新酒
綁腿
登山背包
碳酸水
手套
聖誕老人
檞寄生
砂糖
香菸專賣店
國王派
熱水袋
髮篦
巧克力
水手服
義式咖啡
火柴
圖畫明信片
法國人偶
起司
ii遙遠的過往與新近的過往
iii法文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