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苦,來自於想要「留住」什麼,卻又抓不住。
我們總以為,必須「擁有」什麼東西,才有安全感,
必須「抓住」某個人,才有幸福。
其實,你無法留住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如果,你連自身都留不住,何必再去執著身外的一切?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不停流轉幻變的電影,當你不再害怕萬物的來來去去,
你才能真正擁有安全和幸福感,才能擁有「自在」和「平靜」。
人生無常,很多無形的關係、有形的東西,看似絕對,其實意外地容易變卦或損壞,偏偏人又是脆弱的,很害怕變動或失去。
其實,人生有太多的留不住,留不住人,留不住事,也留不住人與人之間的牽繫,更留不住人心。萬事萬物有起有落、有生有滅,當我們面對外在有形有象事物的消亡,以及內在無形無象情緒的起伏,如果仍執意「擁有」、想去「留住」,不只是跟老天對抗,也是跟自己過不去。
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你能夠緊緊揣在手裡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要執著過去的事情,也不要去渴求已經不存在的東西,更不必羨慕過往的自己,只有在當下,我們才能擁有變化的可能;也只有在當下,我們才能實踐自己想要的人生。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每個人都在永遠的『無』中漂流,不是嗎?」每個人都只是暫時住在此生和此身,外在的一切都會改變,沒有什麼東西是堅實永恆的。當你學會用不強求的態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或許表面上看來一無所有,然而內心的豐盈與自在卻是源源不絕的。
作者簡介:
心靈勵志作家 王啟芬
台南出生,台北長大,據長輩們說,是屬於比較好帶的小孩,只要有書看就不會吵鬧。三歲開始,由外公啟蒙讀詩,也是興趣使然,自此對中華文化浸淫日深。
大學畢業後進入網路書店工作,負責人文藝術書區,由此廣泛接觸各類型書籍。其後,轉而投入社會教育,服務於南投當地的公益教育基金會,成為長駐志工。
七年來,隨團隊講學於美國、阿根廷、澳洲等地,深感每個人對自我與人生都存在著不同的偏見、限制與疑惑,但卻無法從根本處著手改變,由此更堅定以公益教育為畢生志業的決心。
目前長住南投山上,除寫作與分享外,也著手淺釋經典的工作。
著有《你沒有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人是會動的樹,都有看不見的根》、《你愈愛的,愈要有勇氣往外推》。
章節試閱
失智的母親
愛你自己、接受你自己、原諒你自己,要對自己好,因為缺少了你,我們其他人就會缺少許多美好事物。巴士卡力(Leo F. Buscaglia, 1924-1998),美國心理學家
當醫生告訴他,母親不是老化而是生病的時候,他第一次聽說「失智」這個病名。但他依然認為母親只是年紀大了健忘,情緒的起伏只是多愁善感,幻覺只是獨居寂寞出現的小毛病。他想:「母親是多麼精明的女性啊!她怎麼可能失智呢?」
他勉強自己接受母親生病的事實,但他堅信任何疾病都有治療的方法,於是他定期帶母親去看醫生、按時服藥,像教小孩子一樣,設計各種記憶卡片,要求母親背誦。但是,失智症是無法逆轉的,他的苦心得不到回報,每次回家都會和「不聽話」的母親發生劇烈的爭吵。
幾個月後,母親出現新的症狀。她害怕他的靠近,大聲尖叫說:「你要把我害死,然後拿走我的錢!你就是為了我的遺產才來接近我,對不對?對不對?」
聽到母親說出如此荒謬的話,他反而冷靜了下來。當醫生問起這段過程的時候,他回答:「因為我知道母親絕對不會說這種話,所以我才能理解,她的病比我所想的更嚴重。」
他開始認真收集失智症的資料,積極參與家屬講座,學習如何照護病患。社工人員建議他可以和母親聊過去的事,他慢慢回想,記起許多過往:母親生下他的第二天就得下床做工,從此與病痛為伍;三歲時父親去世,生活實在艱難,母親帶他離開家鄉,獨力把他撫養長大……
在他的敘述裡,母親精明仗義、膽大心細,他愈說愈是自豪,但是坐在輪椅上的母親,愈聽神情卻愈痛苦。他急切地想讓母親重拾往日的優點,所以他每說一段,就會加一句:「記得嗎?」等到告一段落,他期待地看向母親。
彷彿受到話語裡的刺激,使她回復了理智,母親清晰地對他說:「我知道我是癡呆了,忘了很多事情,但你不必急著讓我想起來。我知道從前的我很好,但是回不去從前,只會讓我覺得現在很糟糕。孩子,我需要你的幫助。」
他沒想到母親會這麼說,他哽咽地答應了她。
那是他和母親最後一次有邏輯的對話。後來,母親的病情不受控制地惡化下去,直到她連自己是誰都忘了,行住坐臥都不能自主,他還是遵守著與母親的承諾,時常逗她開心,並且不吝於讚美她純粹的笑容。
體悟:
生、老、病、死,這是人生無法避免的歷程,也是世人無法迴避的課題。遙想過往,我們都曾經年輕過、健康過,那是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但是現在已無法重現;如果我們長久沈浸在對往日的緬懷裡,那麼,「新生」就無法發生。
是的,即使是年老的、罹患疾病的人,也能夠擁有「新生」。新的生命存在於完全接受當下的自己之後,不再有任何來自內在的衝突去損害我們的生命力,也不再有任何來自外物的影響可以動搖我們的精神。當我們的精神完整、生命力不虛耗,每個當下都將擁有新的生命,「新生」生機蓬勃,這才是人生的動力。
過往再好,那都已成過去。對於摯愛的親友而言,我們所愛的並不是記憶裡的幻影,而是現實裡實實在在的人。只有接受彼此的當下,才能讓愛沒有遺憾。
學徒與年輕人
格言:讓我們學會欣賞樹木一片光禿的光景,並期待著摘取果實的時候。契訶夫(Anton Chek 1860-1904)俄國小說家、劇作家
故事:
陸地上有位名聞國際的廚藝大師,他畢生致力於將食材化作饗宴的藝術。許多有志於廚藝的人,都希望能拜在他的門下,而在他的餐廳裡,資歷最久的學徒已經修習了二十年。
今天是那位學徒預定出師的日子,正在店裡準備的時候,一位年輕人走了進來。
年輕人放下行李,向學徒致意說:「您好,先生。我來自遙遠的國度,從小在家族的培養下學習廚藝,如今階段性的修業已經完成,父親推薦我來拜見大師,希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指點。」
學徒驚訝地問說:「請問您的家族是?」年輕人報出了姓氏,那是一個名聲顯赫的廚師家族。學徒不可思議地問說:「您說,您的階段性修業已經完成,意思是您已經出師了嗎?」
年輕人自信地回答:「是的,我已經在長輩的見證下出師了。」
學徒心中驚嘆,嫉妒地想:『他該是多麼有才華啊!我也曾如此年輕,但現在,我在這裡已經學了二十年,還不一定能夠出師……』
這時,廚藝大師進入店裡,他與年輕人相談甚歡,並邀請年輕人留下來晚餐。學徒心裡有了疙瘩,回到廚房後,雖然勉強自己專心,但心境已經不一樣了。
七點整,大師與年輕人一同入座。學徒必須在他們面前料理食物,但他現在的心情不只緊張,還有異樣的抵觸情緒。這種情緒影響到細微的料理表現,年輕人吃了一口便有所察覺。
用餐完畢後,大師問年輕人說:「你覺得今天的料理如何?」
年輕人恭謹地說:「我認為今天的料理應當不是師兄平日的水準。」
大師肯定地說:「當然,他平時可不是這種水準!」學徒在一旁聽了深覺慚愧,也為師父的肯定深受鼓舞。
大師再問年輕人說:「那你以為,他的料理與你的比較起來多了什麼?又少了什麼?」
年輕人思考說:「以今日的料理來看,師兄不論是刀功、火候,以及挑選、處理食材的技術,都是浸淫多年的深厚積累,這是我所無法企及的;但是在整體的穩定度上,我認為師兄仍缺乏自信,因為有所猶豫,所以盛盤的溫度有了細微的差異。」
大師同意年輕人的話,對學徒說:「或許你不記得了,從前你也和他一樣,在家鄉已完成修業,帶著自信與勇氣來到這裡。但是,當你了解自己的不足,便下定決心從頭學起。這二十年來,你每一天都不斷精進,直到我認可的程度,可是現在,你竟會為了二十年前的自己而動搖嗎?」
大師的話如同當頭棒喝,敲進學徒與年輕人的心底。大師勉勵他們說:「我們無法留下過去的自己,因為時間在流動,而我們已從過去成長。曾經有過的美好,失去了也不必感到遺憾,不要忘了,只有『現在』,才是創造未來的基礎。」
體悟:
生命中最難處理的嫉妒心,或許不是嫉妒他人的成就,而是嫉妒過去的自己。過去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才華、自己的勇氣、自己的自信……那是一生中最耀眼的時刻,它深刻在記憶裡,讓我們在心中不斷反芻。所以,如果在他人身上看到類似的表現,而那些對我們已成往事,這種複雜的感受真是難以言喻。
但生命的本質是流動的,每個當下都在創造新的自己,為了過去的美好而停滯不前,只會讓我們錯過當下的美好。其實,我們不必羨慕任何人,更不必羨慕過往的自己。因為,只有在當下,我們才能擁有變化的可能;也只有在當下,我們才能實踐自己的人生。
關於緣份
愛情使時光流逝,時光也使愛情流逝。歐里庇得斯(Euripides, 484-406 BC),古希臘悲劇作家
在從海邊小鎮通往城市的路上,會經過一條很長的隧道,進入隧道前有二家加油站,彼此相隔不遠。由於通過隧道的時間非常長,所以人們習慣在加油站加滿汽油並補充食物和飲水。
他在小鎮出生,大學考上了城市的學校,畢業後就留在城市工作,周末假日經常回家陪伴父母,那條隧道是他的必經之路,他總是習慣在第一家加油站加油,從來沒去過第二家。
一年春節收假,他因為起床時間較晚,跟隨回城的車潮塞了半天才到隧道前,第一家加油站已經停滿車子,他不得已只好去第二家。在那裡,他非常驚訝地遇見國中暗戀的女孩。女孩國中畢業後就隨父母搬到城市,這次春節經過小鎮只是為了旅行,他們倆驚喜地交換聯絡方式,短暫的交談下發覺彼此都還單身。
車子一前一後進了隧道,他看著前方女孩駕車的背影,覺得漫長的堵車也沒那麼讓人心煩。回到城市後他們在餐廳聊了一下午,兩人還非常巧合地住在相鄰的兩區。
此後約會就順理成章地進行下去,一年後兩人談婚論嫁,婚禮的影像剪輯將兩人的重逢歸於緣份。得知這段故事的親友都認為確實如此,要不是男方那天恰好到第二個加油站,而女方也正好經過,兩人怎麼可能締結良緣呢?
八年後,這段良緣在親友的詫異裡提前結束,朋友追問她說:「到底怎麼回事?你們如此有緣,怎麼還會離婚?」女子苦笑說:「是的,就因為覺得這段婚姻有緣份打基礎,所以我沒有把他的晚歸當作警訊,也沒有把他的冷淡放在心上。」
朋友為她難過憤怒,女子反倒心平氣和,她拿到孩子的監護權,正忙碌於孩子上學的麻煩事,沒閒心悲傷生氣。幾個月後,朋友輾轉得知男方的再婚對象,竟然是自己認識的大學學妹!
朋友震驚之餘登入臉書,窺看那名學妹的動態,或許是交友圈的重疊讓學妹有所保留,從未放上任何照片,但學妹仍然難掩喜悅地寫著:『從高中到現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暗戀,如今終成正果。感謝彼此之間緣份不斷,才能讓我得到今日的幸福。』這條近況被一百多人按讚,下面成排的留言祝福。
朋友心情十分複雜,打電話給女子,一五一十告訴她自己的發現,嘆氣說:「你說這緣份是怎麼回事呢?」
女子非常驚訝,心中既酸且苦,卻發現自己沒有太過生氣,反而有種莫名的釋然。女子平靜地說:「離婚後我才去思考緣份這件事。發現其實要有緣份很簡單,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是緣份,都可說是有緣,但這不是固定不變的。光是一天當中,人事物就可以無數次重合又分開,每一次都是緣聚緣散,關係卻需要長久經營。」
「認為有緣就可以取代經營與維繫,就像不想耕耘卻希望作物收穫一樣。」女子深吸口氣,自嘲說:「我已經失敗過一次,倒希望你那學妹能夠長久一些。」
體悟:
緣份並不是實際存在的事物,事實上,它本不存在。就像水滴在循環過程中無數次聚合分離一樣,如果說水滴的聚合分離是客觀的自然現象,那麼賦予它們生離死別意義的則是人為的想像。緣份就是人為創造的詞語,事實上它的本質即是變動不居的自然。
感情不能立基於幻象,它不能建築在空中樓閣之中。如果建立關係的雙方不能相互尊重信賴,並給予彼此充分溝通的時間,那麼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一段感情若不中途夭折,也必陷入僵化的停滯當中。
失智的母親
愛你自己、接受你自己、原諒你自己,要對自己好,因為缺少了你,我們其他人就會缺少許多美好事物。巴士卡力(Leo F. Buscaglia, 1924-1998),美國心理學家
當醫生告訴他,母親不是老化而是生病的時候,他第一次聽說「失智」這個病名。但他依然認為母親只是年紀大了健忘,情緒的起伏只是多愁善感,幻覺只是獨居寂寞出現的小毛病。他想:「母親是多麼精明的女性啊!她怎麼可能失智呢?」
他勉強自己接受母親生病的事實,但他堅信任何疾病都有治療的方法,於是他定期帶母親去看醫生、按時服藥,像教小孩子一樣,設計各種記憶...
作者序
其實,你無法留住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如果沒有生過一場大病,或許,我們會一輩子以為,自己的身體永遠不會罷工,永遠都可以任憑我們的意志揮灑調度,努力工作或熬夜狂歡。
有一位工程師為了趕一個案子,留下來加班到半夜,忽然眼前變黑,頭部劇烈疼痛,話都說不清楚。
同事們急忙送他去醫院,折騰半天後,診斷結果是短暫性腦缺血。醫生警告他,如果再不注意防範,五年內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百分之三十。
他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那年他才三十五歲。
然而,他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才意識到,他的身體無法聽從他的意志,他無法掌控什麼,尤其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除了眼見的青春與健康,我們還有太多的留不住。
留不住人,留不住事,既留不住人與人之間的牽繫,更留不住人心。
某人接受高薪跳槽到另一家企業,但是他到任的第一件工作就被上司婉言建議:「你的創意很好,但是不適合我們公司,你最好把過去的經驗都歸零,重新學習吧!」
他無法接受上司的說法,認為創意就是他的風格,為什麼這家公司先看上他的風格,然後又要他改變呢?
另一個人事業很順利,但回到家裡,又發現妻子刷他的卡上網去購物,他耐著性子好言和妻子溝通,妻子卻嫌他大驚小怪,根本不想理他。
他這時突然懷念起,剛結婚時妻子的貼心與溫柔。眼看著妻子打扮得亮眼奪目,在電話裡和朋友說笑著出門,他這才驚覺,妻子的心他已無法留住。
從出生開始,我們是先發現一個不斷變動的世界,再發現一個不斷變化的自己。在時間長河中,沒有事物能長久停留,也沒有人能維持原本的模樣。
然而,很多人卻認為,不管人事物如何變遷,都是可以操控的,於是他們努力「擁有」,企圖「留住」,致力於掌握一切變化,並讓變化為其所用。
只是,變化並不如我們大腦所想的那樣簡單。
一位駕駛帆船完成環球行程的航海家曾說:「只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海洋並不比馬路、廚房或浴室危險。」
這也就是說,他身為航海家,並不是去操控自然,而只是順應自然,卻能達成心願、完成壯舉。
這句話不只可用於航海,更可用於人生,其中意義值得我們深思。
萬事萬物有起有落、有生有滅,當我們面對外在有形有象事物的消亡,以及內在無形無象情緒的起伏,如果仍執意「擁有」、想去「留住」,我們自以為可以隨心所欲地操控一切,實際上不過是被生命的洪流遺棄在水之一隅。
其實,你無法留住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想要掌握、控制事物變化的人,內在往往凝滯僵硬,因為無法接受自然界人事的變化流動,而使自我能量內耗、空轉。
這樣的人,看似操控一切,其實內在空虛,因為精神無法充盈,所以才無法產生改變的動力、創新的活力。
我們應知,順應自然之於人生修養的意義,並非讓人如水上浮萍、隨風飄蕩,而是讓我們在接受現實砥礪的同時,於內存養精神。
一個人的內在精神,本來應該像泉湧不絕的溪流,生機流露,它潤澤心中每一處角落,撫慰因痛苦而焦灼的情感,滋養因過度憂慮而乾枯的思想,並帶給我們歡欣、寧靜與力量。
與其站在人事變遷的下游,苦惱該如何把變化中的人事物留住,不如溯流而上,回到變化的起點。
當我們站在一切變化的源頭,變化對我們就不再是阻力,而是助力。
這時,我們才能在流變不居的世界裡,得到真正的「自在」與「平靜」。
其實,你無法留住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如果沒有生過一場大病,或許,我們會一輩子以為,自己的身體永遠不會罷工,永遠都可以任憑我們的意志揮灑調度,努力工作或熬夜狂歡。
有一位工程師為了趕一個案子,留下來加班到半夜,忽然眼前變黑,頭部劇烈疼痛,話都說不清楚。
同事們急忙送他去醫院,折騰半天後,診斷結果是短暫性腦缺血。醫生警告他,如果再不注意防範,五年內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百分之三十。
他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那年他才三十五歲。
然而,他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才意識到,他的身體無法聽從他的意志,他無法掌控...
目錄
<作者序> 其實,你無法留住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PART1順應自然流變,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與平靜
01失智的母親
02學徒與年輕人
03真正的放下
04與天掙命的人
05關於緣分
06巴士裡的人性
07是健忘還是故意?
08獨身主義者
09能改變一個人的,始終只有他自己
10開始與繼續
11教化寧慢
12工作的態度
13吵架不好嗎?
14藏寶之家
15課外活動
PART2人生有太多的留不住,不是人為所能操控的
16孩子的友誼
17保持變化的能力
18虛構的平靜
19記載舊日時光的本子
20化妝的女兒
21你沒見過真正的苦難
22記憶的真相
23新任的餐廳領班
24不要怕,我與你同在
25變中的不變
26店長的責任
27專業與生活
28做自己,即使身患疾病
29疾病之美
30不同的退休生活
PART3其實,命運女神不曾給人能夠真正擁有的東西
31最深的痛苦
32人與人的情緒會互相傳遞
33回不去的天才
34要創造,不要模仿
35白紙裡的藝術
36藝術是活生生的存在,而非死物
37尋找故事中人
38為當下奉獻一切
39生命的教訓
40改變一生的老師
41分公司的貪汙案
42「倒退」之路
43每張畫都是獨立事件
44了解改變印象
45「不做、不為」,卻是極端刻意的「做為」
46摯友的離去
<作者序> 其實,你無法留住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PART1順應自然流變,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與平靜
01失智的母親
02學徒與年輕人
03真正的放下
04與天掙命的人
05關於緣分
06巴士裡的人性
07是健忘還是故意?
08獨身主義者
09能改變一個人的,始終只有他自己
10開始與繼續
11教化寧慢
12工作的態度
13吵架不好嗎?
14藏寶之家
15課外活動
PART2人生有太多的留不住,不是人為所能操控的
16孩子的友誼
17保持變化的能力
18虛構的平靜
19記載舊日時光的本子
20化妝的女兒
21你沒見過真正的苦難
22記憶的真相
23...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