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帝王臉譜
關於漢武帝的不同評價
漢武帝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也是非常典型的帝王,我們總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除了清朝的康熙和乾隆,沒有比他在位時間更長的了。這五十四年,漢武帝幹過很多事情,他這一輩子的功業和事蹟,我用十六個字來概括:
內強皇權,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轍。
這十六個字可以涵蓋漢武帝的文治、武功、信仰以及自我批判等各大方面。正因為他做過這麼多轟轟烈烈的大事,應該如何評價他,意見就大不相同。所以,漢武帝也成為我們歷史上非常有爭議的人物。
可能很多觀眾都看過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看完這部電視劇後,大家對漢武帝有什麼看法?我曾經問過不下十個人,結果我得到不下十個答案。每個人的講法都不一樣。有人說,漢武帝聰明、浪漫,有人說,這個人心計太重了,手腕太狠了。雖然我們可以分出,有些是肯定漢武帝的,有些是否定他的。至於為什麼要肯定他,肯定到哪一步,為什麼要否定他,否定到哪一步,那是五花八門,言人人殊。
同樣一部電視劇,同樣一個故事,尚且如此,更何況中國古代的史籍浩如煙海,不同的歷史學家對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講法各有不同。把這些不同的歷史紀錄放在一起,簡直令人頭昏目眩,無所適從。比如東漢史學家班固,他在《漢書》裡面描繪的漢武帝形象,和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描繪的漢武帝形象,就大不相同。最後,這兩位史學家對漢武帝的評價,則截然相反。班固說:
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漢書》卷六)
班固說,漢武帝唯一的缺點,就是還不夠謙恭節儉,如果這方面能向他的祖父(漢文帝)、父親(漢景帝)學習一下,再配上他的雄才大略,那簡直太完美了,和《詩經》、《尚書》這樣的經典裡面稱頌的古代聖王相比,就會毫不遜色。可見班固對漢武帝的才華、政績是深信不疑的,給出的評價相當正面。
司馬光呢?司馬光對漢武帝也有個整體評價,他說:
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資治通鑒》卷二十二)
在司馬光看來,漢武帝這五十四年的皇帝做得非常荒唐,作為一個皇帝,欲求強烈,用刑慘酷,大興土木,到處打仗,還要迷信鬼神,搞得民不聊生,逼得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都造反了,跟秦始皇簡直沒什麼差別。從這段文字來看,司馬光對漢武帝統治時期的這段歷史是悲觀懷疑的,給漢武帝的評價也相當負面。
班固和司馬光都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望的歷史學家,《漢書》和《資治通鑒》同樣都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分量的史學著作。但是他們對於漢武帝的評價,竟然處在兩個極端上,一個說他好得不得了,一個說他壞得不能再壞。搞得我們一頭霧水,茫然不知所從。
那除了這兩位,還有沒有大腕級的歷史學家記載過漢武帝呢?有,司馬遷。司馬遷的《史記》花了很多篇幅來記載漢武帝這個時代。而且司馬遷看漢武帝,有其他歷史學家不具備的特殊優勢。什麼優勢?司馬遷就生活在漢武帝這個時代,甚至可以說,就生活在漢武帝身邊。正因為如此,如果我們光看文字的話,會發現司馬遷對漢武帝的態度是晦澀不明的。很多話不能直接說,直接說有壓力。但透過字裡行間,仔細分析,就會察覺到司馬遷對漢武帝很有看法。
中國古代的史書,流傳到今天的少說也有幾千種,但按重要性排出前三名,那一定是這三部: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恰好,這三部書都花重墨記載了漢武帝的歷史。我們可以拿來做個比較,看看他們描繪出的漢武帝形象,有哪些不同,為什麼會不同,而不是偏聽一個人。
一個故事,三種講法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征和二年(西元前91年),遲暮之年的漢武帝,和太子劉據之間,上演了一場父子人倫慘劇。我們前面提到的十六字綱領,有一條「晚年改轍」,漢武帝晚年沉痛地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就跟這次事件有關。怎麼回事呢?有個叫江充的人,很得漢武帝的信任,他出於某種原因和目的,栽贓太子和太子的生母衛皇后,說他們用巫術詛咒漢武帝。這個罪名極重。漢武帝下令調查。江充果然從太子和皇后的寢宮裡搜出很多用於巫術詛咒的道具。太子為自保,被迫起兵發難,最終兵敗自盡,衛皇后也自殺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
如果我們比較《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的相關記載,就會發現,同樣是「巫蠱之禍」,這三部書的敘述方法不同,展現出來的漢武帝形象也不同。
首先來看《漢書》。在《漢書》裡,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看上去非常清楚。有一次,太子的家人觸犯法令,正好撞在江充手上,被江充給治了。太子去求情,說這個事就不要讓他父親知道了,不希望這點小事給他添堵。結果江充沒給面子,如實上報。漢武帝對此大加讚賞,認為這是奉公守法的表現,江充因此威震京師。
後來隨著皇帝日漸衰老,江充忽然想到,要是漢武帝百年之後太子登基,因為當年這件事情搞打擊報復,自己豈不是性命堪憂?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企圖阻止太子繼位,就想出了利用巫蠱來栽贓陷害這麼一招。
據《漢書》記載,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很明顯是江充,漢武帝是被蒙蔽的。而且在太子死了以後,皇帝追悔不已,又是造思子宮,又是造歸來望思台,一個痛失愛子的慈父形象,躍然紙上。
但我們再看《資治通鑒》,對這件事的理解就不一樣。《資治通鑒》在講江充和太子的矛盾之前,先鋪墊了一段小插曲。「巫蠱之禍」前三年,漢武帝的寵妃趙婕妤懷胎十四個月,生下一個兒子。這個事情不正常,俗話說「十月懷胎」,她卻懷了十四個月。漢武帝卻說,上古的聖王堯,也是在娘胎裡待了十四個月才肯降生,這個孩子跟堯有得一比,於是就把趙婕妤生產的這個地方命名為「堯母門」,把趙婕妤比作堯的母親。
漢武帝是什麼意思?當時衛皇后和太子劉據都好好的,漢武帝卻把剛出生的小兒子比成堯帝,而把趙婕妤比作堯母。堯是上古的聖王,我們常說「堯舜禹湯」,要是堯帝再世,誰還有資格與他競爭皇位?皇后和太子聽到這個消息會有什麼想法?那些善於見風使舵的人發現漢武帝這個動向以後,又會幹些什麼?這件事看上去和巫蠱之禍沒有直接關係,但司馬光卻非常尖銳地指出,這正是巫蠱案的禍根所在。「是以奸人逆探上意,知其奇愛少子,欲以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蠱之禍。」(《資治通鑒》卷二十二)那些想做政治投機的人,揣摩著漢武帝可能更喜歡小兒子,但又不能輕易廢長立少,所以主動充當打手,為漢武帝策立少子掃清障礙。司馬光認為這才是巫蠱之禍的真相。如果漢武帝真有此意,那是荒謬。如果漢武帝並無此意,命名「堯母門」只是隨意之舉,那是不謹慎。總之,這樁人倫悲劇的首要責任人,不是別人,正是漢武帝。
最後來看《史記》,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巫蠱之禍這麼大的事,司馬遷卻表達得很隱晦,幾乎沒有正面描寫這一幕的文字。《史記》甚至沒有為劉據立傳。是司馬遷對此不關心嗎?從司馬遷留給我們的線索看,他對這件事不僅很關心,而且很痛心。他的兩位朋友田仁和任安,正是受巫蠱案牽連而死。《史記‧田叔列傳》的末尾,司馬遷用極短的篇幅回顧了田仁的生平,講述了他被處死的原因正是放太子逃生。在他另外一位朋友任安受巫蠱案牽連而被捕入獄的時候,司馬遷寫下了著名的《報任少卿書》。在這裡面,司馬遷還是沒有點巫蠱案的名,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司馬遷寫這封信時,情緒非常激動。關於巫蠱之禍,司馬遷不是不想說,之所以不說,必然有不能說的原因。司馬遷情緒如此強烈,卻又能隱忍到這種程度,可想而知,他一定是被某種巨大的壓力籠罩著。司馬遷這樣的人,誰能給他這麼大的壓力,讓他把想說的話硬生生地吞回去呢?所以,儘管司馬遷對巫蠱之禍著墨不多,但反而把一個手段老辣、勁氣逼人的政治家漢武帝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同樣一個「巫蠱之禍」,班固在《漢書》裡頭歸罪於江充,認為完全是他挾私報復,誤導漢武帝,釀成慘劇。而司馬光卻在《資治通鑒》裡面指名道姓批評漢武帝,說這樁人倫巨變完全由漢武帝一手造成,江充只不過充當了他的打手。而司馬遷作為目擊者,對這麼重大的事件,欲言又止。把這三個結果放在一起對比,非常有意思。
關於巫蠱之禍的具體經過,以後還會講,這裡只簡要提一下。同樣一個故事,三種不同的講法,勾勒出漢武帝三張不同的面貌。這就像戲曲舞臺上勾臉譜,同一個人物,不同的藝術家勾出來的臉譜大不一樣。那麼,同一個漢武帝,為什麼會在三部書中化身成不同的形象?想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明白這三位作者、三部書,和漢武帝各有怎樣的關係。
《史記》和漢武帝的關係
我們先來看《史記》和漢武帝是什麼關係。前面談到,司馬遷和漢武帝關係極其特殊。
首先,司馬遷就生活在漢武帝時代,是時代的目擊者。雖然他具體的生卒年還有疑問,但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司馬遷的一生基本上與漢武帝時代相始終。
其次,司馬遷還是時代的參與者。漢承秦制,直到漢武帝才改革曆法。正是司馬遷主持這項工作。編訂的曆法,就是著名的《太初曆》。
第三,司馬遷說編修《史記》的目的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說的「通古今之變」,這個「今」指什麼?「今」就是現在,司馬遷所說的現在,不就是他所生活的漢武帝時代嗎?
所以,司馬遷編修《史記》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探索漢武帝時代的歷史淵源。也可以說,司馬遷是時代的思考者。所以,對於漢武帝時代,司馬遷既是目擊者,又是參與者,最終,司馬遷以一個思考者的冷峻,記錄了這個重要的時代。另一方面,《史記》的完成也是漢武帝時代重要的內容之一。司馬遷的《史記》和漢武帝時代的關係,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漢書》和漢武帝的關係
我們再來談《漢書》。《漢書》作者班固出生之際,漢武帝已去世近一百二十年。這部書署名作者雖然是班固,但之前,班固的父親班彪,已經開始著手編修。
班家祖上,是塞外有錢人,靠畜牧業發達。後來,不僅成功轉型為文化世家,還和西漢皇室結了親家。西漢晚期,班固的姑奶奶成為漢成帝的婕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班婕妤。「婕妤」是西漢後宮妃嬪的品級,地位雖然比皇后低,但一般都是皇帝非常寵幸的。由於這層關係,漢成帝賞賜給班家一套宮廷藏書的副本。在當時,想讀書非常困難。一般人,更沒法看到宮廷藏書。這一下子,班家門庭若市,整個府上變成大閱覽室。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兩點,第一,班家和漢室的關係非同一般;第二,這套藏書為班彪、班固父子編修《漢書》打下了基礎。
班彪的一生,親眼目睹了從西漢滅亡,到光武帝劉秀恢復漢室的整個過程。我們前面談到的班氏家族和西漢皇室的這層關係,必然會影響《漢書》的政治傾向。西漢王朝的偉大及其正統性,是《漢書》的重要論證目的。漢武帝的時代是《漢書》需要表彰的整個西漢的重要一環。《漢書》中漢武帝的形象,就必然被這種論證目的影響。
《資治通鑒》和漢武帝的關係
那麼《資治通鑒》和漢武帝又是什麼關係?司馬光生活在距離漢武帝已經有一千兩百年左右的宋代。我們現在離司馬光一千年還不到。那麼,《資治通鑒》中漢武帝的形象是不是就比較客觀,比較接近真實?
《資治通鑒》主要是在宋代第六位皇帝宋神宗時代編修成的。宋神宗剛繼位時,司馬光有個職務「翰林侍讀學士」,主要責任是為皇帝講解歷史。《資治通鑒》就是司馬光為皇帝講解歷史的教材。《資治通鑒》的書名還是宋神宗定的。宋神宗稱讚這部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意思是說,以歷史為鏡,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治理國家的好方法。
司馬光更重要的身份,是在朝的大臣。宋神宗既然願意學習歷史,用歷史經驗來幫助自己治理國家,那麼怎麼用《資治通鑒》去影響皇帝,怎麼用歷史經驗來干預政策制定,就是司馬光要考慮的。
有一句老話叫「對症下藥」。既然想用歷史經驗來影響宋神宗,就得先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宋神宗繼位時二十歲,年輕有為,很有雄心,極想有一番作為。這與漢武帝有點像。
宋神宗一生的夙願,就是要拓展大宋的疆域。和漢唐比,宋代疆域比較狹小,尤其是北方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包括今天的北京),在五代時就被契丹人控制了,這對邊防很不利。宋神宗一心想把這塊地方奪回來。要完成這個任務,無論是練兵,還是打仗,都要花大量的錢。於是熙寧二年(西元1069年),宋神宗請王安石出山,推動新政,前後頒佈了七條幫助政府增加收入的法令。宋神宗的最終目的,是要用這個錢來打仗。
而司馬光始終認為,財富分配是零和博弈,國庫拿多了,百姓肯定就拿少了。所謂的理財手段,最後無非是變相增加苛捐雜稅。國庫越豐實,百姓的基本生活受到影響就越大。更何況,要發動戰爭,百姓不僅賠錢,還要賠命。就算讓你拿回燕雲十六州,代價卻是民不聊生,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司馬光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民生是一切政治的根本,沒有民生,什麼都不用談。
仔細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宋神宗的政治抱負和漢武帝很像。前面用來概括漢武帝的十六字綱領,其中就有一條「外服四夷」。明白了這一點,再來看司馬光為什麼這麼激烈地批評漢武帝「繁刑重斂」、「外事四夷」,差一點就重蹈了亡秦的覆轍。他的重點是在說漢武帝嗎?不是!是在警告宋神宗,不要走上這條老路!所以,《資治通鑒》中漢武帝的形象,必然受到司馬光政治態度的影響。那要說《資治通鑒》和漢武帝的關係,應該說漢武帝是《資治通鑒》用來揭示歷史經驗的工具,和前面說過的《漢書》和漢武帝的關係,恰恰相反。
我們的立場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國歷史上三位最著名的史學家,講同一個漢武帝,講出三個不同的樣子,是不是證明了這句話,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想,這個觀點過於簡單化了。
我們看到三位作者的身份大不相同,三部書的編修背景也大不相同。但這些都可以歸結到一點,就是司馬遷、班固、司馬光這三位史學家,和漢武帝時代的距離不同,這樣,他們看出來的漢武帝,必然不同。就像我們看風景一樣,你遠看、近看、身在其中看,能領略到的景色,必然大不一樣。漢武帝是座名山,司馬光站在另一座山上眺望,班固是在出山的路口上回身仰視,而司馬遷則「身在此山中」。所以,三位歷史學家描繪出漢武帝三張不同的面孔並不意味著是在隨意裝扮歷史。「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句話,很多人都說是胡適說的,我查了半天,沒發現胡適說過這句話,不知道是誰給他栽贓的。
那對於今人來說,首先,我們為什麼還要來談漢武帝?其次,是不是有可能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上,找出一個相對客觀的漢武帝形象?
先來談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今天還要不停地講漢武帝?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這個時代,是我們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的關鍵。從歷史的角度講,在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的皇權政治,定型於漢武帝時代,從文明的角度講,漢武帝時代頻繁的對外活動和對外交流,使得我們的中華文明在早期階段就不是封閉的,強大的包容性為輝煌的中華文明奠定了格局。
再談第二個問題。雖然我們距離漢武帝更遠了,今天已經是21世紀了,漢武帝生活在西元前二世紀和西元前一世紀初期。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第一,我們觀察漢武帝,既不用承受政治壓力,也沒有政治目的,立場相對超脫。第二,我們可以利用現代學術方法,更深入地解讀。比較三部典籍對漢武帝的不同記載,以我們自己的立場和視角來分析,得出結論,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那麼如何相對客觀地來看待漢武帝?在他身上到底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探討?我們的基本視角又應該是什麼?一個最基本的立場,就是不應該就人物談人物,而要把人物放到相應的歷史大環境中去,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看得更清楚。我們老是說「秦皇漢武」,秦始皇與漢武帝為什麼並稱?在中國歷史上,以皇帝為元首、郡縣制為基礎的國家形式,是從秦始皇開始,到漢武帝的時候基本定型。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可以說是帝制中國的第一階段。
秦始皇統一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對中國歷史產生的最重大的影響,就是在全國範圍內確立郡縣制,用它來取代此前的分封制。但郡縣制的施行,並非一帆風順,秦始皇看上去是一個很強大的人,但他其實並沒有搞定一切,這個問題要到漢武帝時才有了比較徹底的解決。那麼,郡縣制在施行的過程中究竟遇到哪些困難?漢武帝又是怎麼解決的?